Redian新闻
>
文具300刀!校服600刀!澳洲家长:“开学,太贵了!”

文具300刀!校服600刀!澳洲家长:“开学,太贵了!”

公众号新闻

(扫码查看更多精彩)

本文转载自:最西澳


过去一年,受高通胀、利率及物价上涨的影响,澳人面临着严峻的生活成本压力。


新的一年,这一情况并未发生改变,甚至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很多人甚至连孩子上学的费用都负担不起了……


1

孩子返校费用飙升


1月31日,西澳30多万名小学生和20多万名中学生就要重返校园,开始新学年的学习了,虽然“神兽归笼”是件好事,但对于很多家长来说,他们还面临着新的问题,即返校费用问题。

最新数据显示,在新学年开始前,仅购买与返校相关的商品,每个学生平均就要花费512澳元左右(总计超2.5亿澳元)。

在生活成本压力倍增的背景下,对于很多家庭来说,这笔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珀斯家长David和Zoe Sturgeon就表示,今年,由于成本的原因,他们不得不设法减少在购买返校用品上的花费。

Sturgeon说:“今年我没有买那么多校服,因为仅一件儿童T恤,就要花费40澳元。”

Sturgeon还补充说:“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减少,我们愈加认识到返校用品费用的高昂。”

“在过去7年里,我们一直靠一份收入生活,今年可以说是最艰难的一年。”


有三个孩子的珀斯母亲Shannon Williams也表示,她注意到今年文具的价格有所上涨。

“今年的文具肯定比去年贵。”

“我们之所以选择Officeworks而不是学校供应商,就是因为它更便宜一些,但即使这样,仅购买文具,我还是花费了约400澳元。”

Williams还补充说,除文具外,她还花费了650澳元给孩子们买校服。

“校服的价格也高的离谱,尤其是当他们进入中学时。”

“这些都是除学费外你不得不考虑的事情。”

Shannon Williams和她的孩子

另一位名为Hannah Biegel的母亲也表示,为了节省开支,她正在四处寻找最划算的学习用品。

“学习用品确实要花费很大一笔钱,老实说,我认为学校在这方面需要提供更多帮助。”

“尽管货比三家,但我还是花费了约300澳元给我的两个女儿买文具。”

“购买学习用品和校服是必须的,所以你必须考虑到这一点。”

Hannah Biegel和她的孩子

影子教育部长Sarah Henderson还称,生活成本危机使得送孩子上学变得更加艰难。

Henderson说:“澳大利亚的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接受应有的教育,但现在,这正成为一个巨大的经济负担。”

“许多家庭已经入不敷出了,为了节省开支,他们不得不削减一部分花销。”

“现在,我们甚至听到一些家长说,因为费用问题,他们可能会让孩子退出课外活动。”


2

中青年不断削减开支


除孩子的返校费用外,很多中青年还面临着租金的压力、房贷的压力,这也迫使他们不断削减非必要开支。

澳大利亚国民银行(NAB)公布的最新数据就显示,相比年龄较大的人,中青年(尤其是租房者和最近购房的人)感受到了更大的通胀压力和利率上涨的压力,所以这个群体对非必要开支的削减幅度更大。

NAB公布的数据来看,与50岁以上的消费者相比,50岁以下的消费者削减非必要支出的幅度更大,其中就包括外出就餐、娱乐和外卖服务等领域。

NAB还称,有迹象表明,中青年越来越倾向于精打细算,他们还会把一部分钱存入储蓄账户或者用来偿还贷款。


NAB个人银行业务主管Paul Riley还称,在过去12至18个月里,减少非必要支出一直是一种趋势。不过,NAB对2000多名澳人进行的消费者信心调查数据也显示,不同年龄群体之间的消费和储蓄模式也存在不同。

“这是跨世代群体的总体趋势,但某些消费类别的支出也会随消费者群体的不同而略有不同。”

调查数据就显示,相比其他年龄组,65岁以上的消费者在大多数领域减少支出的比例要少的多,除非涉及汽车旅行和慈善捐赠。

Riley还说:“在日常支出上,人们正变得更加谨慎,并开始重视储蓄。”


NAB公布的调查数据就显示,在最近一个季度,有54%的消费者减少了在外出就餐上的花销,50%的消费者减少了在咖啡和零食等微享受上的支出,还有47%的消费者减少了在娱乐方面的支出。

数据还显示,对于30岁以下的澳人来说,他们最常削减在外出就餐、外卖服务和微享受等方面的支出。

Riley说:“与其与朋友出去吃昂贵的晚餐,年轻的澳大利亚人更愿意选择留在家里,并将省下的钱用来储蓄或还债。”

数据还显示,18至29岁的人更有可能将省下的钱存入储蓄账户或冲销账户,30至49岁的人则更倾向于偿还抵押贷款,而65岁以上的人最有可能将储蓄用于日常生活开支。


联邦银行澳大利亚经济主管Gareth Aird也表示,从总体来看,消费者支出正在走软,但不同年龄组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从年龄组来看,40岁以下的年轻人中的疲软迹象似乎更加明显,年长人群的支出增长则相对强劲。

Aird还称,随着利率的上涨,存款的利息也在上涨,有存款的年长人群也从中受益,但年轻人却面临着高昂的还款压力、租金压力以及物价上涨压力,所以他们不得不削减开支。


3

政府或将出台新政


随着生活成本压力的不断上涨,要求政府出台新政以降低生活成本压力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最近,总理阿尔巴尼斯就暗示说将为中低收入者提供援助,以帮助他们应对生活成本问题。

周一,在接受采访时,总理证实说,联邦政府已经收到财政部关于降低生活成本的建议,但他也表示,最终方案将于周三在堪培拉召开会议时考虑。


阿尔巴尼斯还说:“我们将审慎考虑我们收到的建议——如何在不给通胀带来压力的情况下,帮助生活困难的人减轻生活成本压力的建议。”

“几天后,我们就会召开会议,并考虑这些建议。”

“我们一直说,我们将继续寻找帮助人们的方法,如果我们能找到办法为人们提供额外的收入,特别是那些经济困难的中低收入者,那么我们就会这么做。”



当被问及援助资金的大规模注入是否会加剧通胀时,阿尔巴尼斯提到了预算盈余的重要性,并引用了澳大利亚统计局近几个月的调查结果,来证实这并不会加剧通胀。

他还说:“我们会听取给予我们的所有建议,我们也会一直寻找能够为人们提供帮助的方法。”

据了解,澳大利亚统计局的调查结果显示,去年推出的托儿补贴、租金补助和电费补贴均有助于缓解通胀压力,因此这些可能会继续成为联邦政府的考虑重点。

与此同时,租金援助、能源账单补贴也将被纳入联邦政府的考虑范围,不过,由于还有很多规划尚没有敲定,所以新阶段的能源账单补贴计划可能还要一段时间才能推出。

也希望政府能够尽快推出相关政策,以缓解澳人的生活成本压力!

 今日话题: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欢迎留言评论~






- END -


 欢迎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素材来源The West、WAtoday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慌了!UBC一房月租飙到3000刀!开学季怎么办?华人家庭出手了藏有一个重洋 1现场直击!新西兰前总理狂怼现总理:“史上最混乱!”对方回应:“你像纵火犯!”这也太好看了!国际学校校服大赏!中西结合、美式复古...超值|最高300刀!Richmond Centre等两大商圈送礼品卡了!刷这卡更划算!至离谱!钱没了?夫妇在这家银行交易:莫名其妙丢了$8600刀!澳洲家庭疫情前卖房,如今惨到租不起房!跑到加拿大,房租减一半?加绒卫衣25元,羽绒服60元,意大利老牌童装歌拉齐亚大清仓,抢完不补【教育】校服实验“难产”,学生和家长齐齐投出反对票这周五close一个21 units的 apt complex, 利息最后要8.75%,头五年。太贵了,过两年refi存钱难!79%澳洲家庭感到财务吃紧,3年前仅为45%0.2折美邦羽绒服69;健力宝苹果汁10盒16.9;网易严选香薰11.9新低日本飞机相撞爆炸,造成5人死亡!澳洲家庭心有余悸:差点没命“开学”的英文真不是“open school”,别再说错了!捉急!这周就开学,维州还有300所学校缺老师!定了!法国的校服长这样!可男女都这么穿?家长受不了一点!澳洲大学新生数量降至9年来最低,留学生也在减少!年轻人:学费太贵了大地震!澳洲留学5大政变!数百学校倒闭!485签证,反转官宣!澳洲跟随英国,即将彻底下手...网友:“已上岸留学生幸运了”羡慕了!6500亿龙头创15年新高,这一板块闷声发大财!金山办公突然跳水,100倍的市盈率估值太贵了?澳洲家庭惨案曝光!母子遭残忍杀害,警方紧急逮捕凶手“王爷!王妃把皇后揍了!”他淡定喝茶:“谁赢了?”“王妃,不过王妃也被推泳池里了!”他猛地起身:“回家!让黄弟废后!”内华达州这个地区房价太贵了,位列全美“买不起房”第三名...“我们一家7口在Costco过生日,才花30刀!”妹纸高兴坏了【挪威轮游】能源大港哈莫菲斯特CANADA GOOSE 加鹅粉彩款 女式羽绒服6.3折 875元包邮!Victoria's Secret清仓1折起!北脸羽绒服6折起!We11done/雅诗兰黛3折起!【时事】定了!法国的校服长这样!可男女都这么穿?家长受不了一点!太贵了!亚裔妹子来加拿大被物价震惊:Jollibee涨3倍!华人却说便宜!中美关系要发展成伙伴关系了?2023感恩节下半场突发!澳洲上千工人即将失业!澳工会领袖怒喷联邦政府:“只把西澳当提款机!”红海危机致澳洲家畜出口受阻!1.5万只绵羊被困海上一月,动保人士发声仿佛世界末日!电闪雷鸣,成千上万澳洲家庭突然断电!机场几乎停摆!狂风冰雹肆虐...家居修理系列: 家用电器的修理(6)Coles 1月24日-1月30日打折,开学文具半价好消息!有了这项服务,澳洲家长可以不用跑医院诊所了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