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大尺度,也过不了审!要在中国,一上映就被网暴了!电影2024-01-24 04:01一片树林,五人出演,基本只是两个人的台词,一镜到底拍了85分钟…这部小成本电影,讲述的是南美洲智利的故事,却如一颗小石子丢进了湖里,激起千层涟漪…它引起很多中国人的共鸣,还拿下了北京电影节最佳影片奖:《惩罚》安娜后悔了。老公在一旁催促她“差不多得了,回去吧”,像是给了她一个台阶,她刹车、猛打方向盘、掉头,往回开…这是一条林间公路。两分钟前,这辆车里爆发了一场“战争”…一家三口从圣地亚哥出发,驱车前往智利南部,安娜的母亲家。长途旅行漫长,为了减轻疲劳,夫妻俩轮流开车,而7岁的儿子坐在后座,百无聊赖。当汽车行驶到一片森林,儿子突然来了兴致,吵着要下车拍照。父母告诉他,不能停车,因为出门就堵了一个小时,路上再磨蹭,就赶不及晚上外婆家的家宴了…可是孩子根本不听,并开始发脾气。他大喊大叫,踢妈妈的座椅…父母警告他,必须保持冷静,否则就要惩罚他,谁知孩子闹得更凶了。突然,他挣脱了安全座椅,扑到母亲身上,挡住了她开车的视线。一瞬间,安娜什么也看不见,赶紧踩下刹车。恐惧之后,是盛怒。安娜气急败坏下了车,把儿子带下车,对儿子说:要拍照你就自己去,我们不会去。然后,她上了车,开走了。其实,车开出去一分钟,安娜就后悔了,她只不过想要吓唬一下孩子…老公也在旁边劝说,于是安娜原途返回…然而,孩子并没有在原地等待。他,消失了。夫妻俩走进密林,大声呼喊,甚至打开了平板,播放游戏的音乐,试图吸引孩子出来,但哪里还有他的踪影…他们只在一棵树底下,捡到了孩子的帽子。天快黑了,听说,这林子里时常有美洲狮出没…夫妻俩选择了报警。怕节外生枝,两人对警察谎称,孩子想要小便,他们于是停车等待,但一不留神,孩子就走丢了…只是,这个谎言太拙劣了,警察很快发现,地面上有两次刹车痕…《惩罚》是一部冷门电影,虽然豆瓣评分7.9,虽然在去年的北影节上,它获得了最佳影片和最佳女主角两个重要奖项,但依然没有得到多少关注。它的故事非常简单,又悬疑感十足,一镜到底的拍摄手法,让人很容易沉浸于故事,与主人公共情。面对丢孩子的意外,这对夫妻必须处理恐惧、愤怒、内疚等情绪,也因此牵扯出婚姻中的种种问题。一个看似和谐的家庭,在80多分钟里,走向分崩离析…故事开头,你看到的是无能暴怒的母亲,性格温和的丈夫,以及他们描述中,无理取闹的熊孩子。母亲与孩子剑拔弩张,和事佬父亲在一边观战,这画面熟悉吗?这不就是我们中国家庭的真实写照吗?而当导演一点点撕开故事的表象,我们习以为常的场景之下,原来藏着这么多内情,那么真实、扎心,一开始的熟悉感逐渐被无力感取代…安娜与老公在育儿理念上分歧很大。安娜觉得,孩子应该明事理,懂分寸,做错事就要接受惩罚,而老公却觉得,罚得太重了,他还是个孩子…事实上,孩子曾被诊断有多动症。安娜觉得,越是这样,家长越需要干预孩子的行为,不能任由他胡来。而丈夫却觉得,孩子既然很特殊,就应该用不同的方式对待,不要那么严格。于是,在教育孩子时,安娜和老公总是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久而久之,儿子跟爸爸亲,和妈妈总是闹得不愉快。显然,扮演“好人”是容易的,只需要笑眯眯,陪着玩,什么事都顺着孩子就可以了…但教育从来不是只有糖衣炮弹,对孩子说“不”、批评、惩罚都是不可避免的,而这些,全部都由母亲来承担,她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很容易就爆掉…于是,母亲惩罚孩子,孩子用消失惩罚母亲…表面上看,母亲总是紧张焦虑,父亲宽松但经常隐身,这是教育理念不一致导致的家庭矛盾…但导演试图告诉我们,这个问题的本质是:母亲总是在教育中承担更多的责任,她是负责守住教育底线的那个人。因为是女人,而不是男人,总被要求做一个完美的家长,要为孩子的方方面面负责,如果孩子没有被教育好,就是母亲的失职,是一个女人的失败…日剧《坡道上的家》在《惩罚》中,最振聋发聩的一句台词是这样的。当夫妻俩找得濒临崩溃,安娜突然对丈夫说:我内心深处有一部分,不想找到他,永远不想。这是我第一次敢承认这点。怎么会呢?哪有母亲不爱孩子,想要孩子消失呢?但安娜的经历,却实实在在告诉我们,当一个母亲精疲力尽时,她真的会爱不动。孩子出生,安娜就无法像很多母亲那样满怀欣喜,或者更直接点说,她一点也不开心。刚觉察到这一点时,安娜自己也吓了一跳:我是不是不正常,是不是个怪物?随着时间流逝,这种不开心的感觉日益增长。首先,她辞职了,因为她发现,自己所有的生活都得围着儿子转,如果每天还要工作八小时,她会疯掉。从婴儿时期的喂奶哄睡换尿布,带去看医生,到大一点接送他上下学、上兴趣班,盯他写作业…孩子在课上捣乱,事后都是她出面跟老师赔礼道歉,请求学校不要开除孩子…她还要跟孩子同学的妈妈们维持社交,确保她们会邀请儿子参加孩子们的生日派对…安娜不想放弃事业,但养育一个孩子,如果没有其他人帮忙,必须得有人辞职…而在男权社会中,女人通常就是被牺牲的那一个。丈夫忙于工作养家,践行着“丧偶式育儿”,七年来,只陪孩子去过两次医院,一次是安娜辞职前,另一次是她摔断了腿…他还自我感觉良好,毕竟他偶尔还陪孩子玩了…这七年,安娜几乎是独自照顾一个多动症儿子,为他操碎了心。安娜说:当其他母亲说着有孩子的快乐和满足时,我发现我没有,孩子让我感到空虚。他让我失去了工作,也是失去了自己。安娜一直是在扮演一个好妈妈,因为她爱丈夫,丈夫希望她是好妈妈,也因为社会歌颂母爱,要求她成为一个好妈妈。但渐渐地,她发现自己早已不是她丈夫的妻子,而只是他儿子的母亲。她还发现,自己不是社会规范要求的那个情绪稳定的妈妈,一时的情绪失控,把孩子丢在路边两分钟,就足以被全世界审判…当妈太难了…她终于对丈夫说出那句:如果时光倒流,即使要失去你和孩子,我也不会怀孕。2008年,以色列社会学家奥娜·多纳特,做了一份调查,询问以色列妈妈们,是否后悔成为母亲,并最终撰写出《成为母亲的选择》。要知道,在当时的以色列,平均每个妇女会生育3个孩子,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很多人会默认以色列女性一定心甘情愿成为母亲,但这本书中记录的23位母亲,都后悔当母亲。有人是因为经济上的压力,也有人是“为孩子放弃先前的人生”感到后悔。还有妈妈是本身就不爱小孩子,被迫生儿育女,因为不这样做,就会被贴上自私、享乐主义、残缺等标签。日剧《坡道上的家》2020年,《人物》也发起了关于“你是否后悔成为母亲”的征集。第一个问题,如果回到过去,你还会选择成为母亲吗?在1019份回复中,有427位女性回答了“不会”。为什么后悔成为母亲?回答中提到最多的是育儿的难。有生理上的变化,怀孕时的痛苦、喂奶之痛、后遗症等。也有对教育的焦虑,在育儿环节中遇到的各种糟心事,比如爸爸的参与度远远不够,原生家庭就存在矛盾,有了孩子矛盾更深…母亲身份带来了什么样的损失?后悔成为母亲的427份答卷中,“自由”和“时间”出现了300余次,“自己”和“自我”出现了230余次。电影中安娜的困境,在我们的国家,遍地都是,甚至更糟…电影《82年生的金智英》有网友说:北影节展映这么一部片子也挺有勇气的,年轻人看完更不想生孩子了…确实,它真实得让人窒息,但女性生育的困境只有被看到、被承认,才有机会改变。只有当环境改善,才有可能改善出生率过低的现状。日剧《坡道上的家》然而,我们现在的舆论场是怎样的呢?大多数人还是认为,母亲得有个母亲的样子,在歌颂母亲伟大,甚至推崇为天职的语境里,你不能表达任何的犹豫甚至后悔。“讨厌自己的孩子”“不想当母亲”“后悔当母亲”这样的言论,会成为大众攻击的对象。《82年生的金智英》里爸爸对女儿的“好意劝导”母亲这个角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孤立无援。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沈奕斐,在谈到“如今做家长为什么这么难”的话题时,提到“密集母职”这个概念。“密集母职”的育儿文化,有这样的特点:要求家长为孩子付出的精力和时间越多越好,家庭以孩子中心,父母与孩子荣辱与共。还要求家长要情绪稳定、要快乐教育…孩子好,就是家长教育的功劳,孩子不好,就是家长全责,孩子在公共场合哭闹有情绪,都会被看成是父母的失职。市面上有很多很多育儿课程,都是围绕孩子的利益展开的,全然不顾父母也是真实的人。大多数人做不到永远的情绪稳定,也可能永远解决不了孩子的问题,不能也不应该为孩子牺牲自己。电影《祝你好运,里奥·格兰德》这些都造成了一个局面:所有人都有资格来指责一位母亲当得不合格,甚至动不动就评价“不会养就不要生”…却没多少人来关心母亲的心理健康,帮助她们表达情绪,接纳自己。多少母亲被困于两难的处境:当全职太太,缺少自我价值感,有工作的,愧疚于无法更多陪伴孩子…家庭教育、教育公平、男女平权、社会内卷…一系列问题,都集中火力在一个小小的家庭,压力担在一位母亲的肩膀上。电影《祝你好运,里奥·格兰德》电影的结尾,相当讽刺。当安娜向丈夫一股脑倾吐不快之后,孩子找到了…一切仿佛回到了正轨:丈夫奔向孩子嘘寒问暖,围绕孩子的生活又回来了,安娜的悲喜似乎又变得不再重要…但观众知道,那微弱的发声,如此珍贵。参考资料:1、人物《那些后悔成为母亲的人》2、沈奕斐《走不出童年的伤,怎么办?关键在这里…》点击下方卡片关注我点亮“”,多多体谅母亲吧!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