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军博士:东亚式鸡娃陷入困境,从2岁鸡娃,一半学生注定考不进大学
👆优质国际教育资源,尽在“真选”,欢迎关注~
就在一个月前,吴军博士的教育类新书《卓越》上市。可能部分读者还不认识吴军博士,他是拥有三重身份的跨界学者。
而他的另一重身份,即一位拥有两个女儿的父亲。
大女儿考进麻省理工学院,小女儿现就读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对于孩子如此优异的教育表现,吴军博士却表示:
在中国精英家庭、美国华裔家长都普遍鸡娃的年代,究竟是什么样教育理念和方式让两个孩子不鸡血也能脱颖而出?
在一边是双减,一边是内卷的当下,我们普通家长该如何科学“鸡娃”?
就业难、科技创新风起云涌的大环境下,很多人重新拾起“文科无用论”,作为理工科出身的科学家,吴军怎么看?
今天的作者是来自上海知名学校的英文教师,他将以家长和教育从业者的角度带入,就以上3个当下最热点的问题,带我们一起看看吴军博士是如何思考和事件的。
本文作者:韩旺旺
宝山世外,七年级英语备课组长
不同年龄段,到底该“鸡”什么?
著名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学家曾将孩子的认知和智力发展分为4个阶段,即--
2岁之前
2-7岁
7-12岁
12岁之后(到18岁)
不同阶段,孩子的认知和智力发展特性是不一样的,因此家长的教育方式也应随之改变。
有的家长或者老师,喜欢揠苗助长、急功近利,这样的危害很大。因此,把握住不同阶段的育儿节奏尤为重要。
少儿成长的第一个阶段是2岁之前,也就是婴儿阶段,该阶段最主要的特征是孩子分不清自己和周围的世界。
该阶段家长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孩子感知世界,比如感受毛绒玩具、听不同的音乐、了解一些简单的颜色。在这一阶段,孩子接触的新事物越多,心智发育就越充分。
如果这时期就开始背故事、学认字,吴军博士认为这不是在教育孩子,这是在摧残孩子。
少儿成长的第二阶段是2-7岁,也就是学前阶段。在这一阶段,孩子还不能理解逻辑,不能像成人一样在思维上理解和运用信息,很难从多角度看待事物。
比如说,你教会他5+6=11,然后问他6+5等于多少,他很可能答不上来,但并不意味孩子笨,只是他的认知能力没有达到对应的水平。
这一阶段家长要做的就是有意识引导孩子,启发他的智力,不要着急去学复杂的知识和高深的课程。
7-12岁时智力和认知发展的第三阶段,对应小学教育。该阶段孩子具备了形象思维和具体逻辑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欠缺。
7-12岁是一个人教育最重要的阶段,因为他的思维方式在这一阶段开始形成,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上海家长在初中和小学学区之间一定要优先选择小学学区的原因。
小学学得好,初中高中大概率不差。
不过,吴军博士认为,该阶段教育的重点不是简单地多学文化课,而是培养孩子归纳推理能力、学习兴趣、基本的学习方法,以及对世界的好奇心。
比如,做练习题做对了,要告诉他为什么做对了,哪些同类问题还可以这样解决,无需让孩子陷入题海战术中。再比如,什么是哺乳动物、鲜花有哪些种类,多带孩子去博物馆、动植物园才能有深刻的体会。
这一阶段,另一个家长容易忽视的点就是同理心的培养。很多“熊孩子“的诞生,就是在这一阶段家长的同理心培养缺失造成的。
12岁之后,青少年就进入了最后一个认知发展阶段,皮亚杰称之为“抽象运算阶段”。
顾名思义,孩子具备抽象思维能力,可以开始学习初中代数、几何等抽象问题。
这一阶段家长的任务其一是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其二是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道德意识。
总的来说,吴军博士认为,育儿的一大原则是“把孩子当做孩子”,充分认知孩子不同阶段的特质。
那些希望孩子考第一、给孩子讲大道理,让孩子先苦后甜,这些都是家长在用“大人思维”来要求孩子。孩子一是无法理解这些道理,二也违背天性。
与其不停说教,家长不如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同时家长多陪伴,以身作则,自然而然地引导孩子做正确的事。
内卷下,鸡娃真的有用吗?
鸡娃,或者更全面的叫法“教育内卷”,是近10年来一线城市妈妈圈常聊到的一个话题。鸡娃甚至还延伸出不同的流派,比如“荤鸡”、“素鸡”。
所谓“荤鸡”就是以学业进步为培养方向,主攻英语、数学等竞赛。“素鸡”则以培养孩子才艺为目标,是“荤鸡”不成的妥协版本。
“鸡娃”的现象不仅仅在国内流行,吴军博士表示,美国的亚洲圈(包含华人、印度裔和日韩裔)也尤为盛行。
在内卷潮流未形成之前,鸡娃的效果确实立竿见影,孩子能轻易被顶尖大学录取,但在鸡娃人尽皆知的情况下,孩子只会陷入无止境的内卷旋涡中去,从而失去认知自我的绝佳机会。
而且,即使孩子如愿考进理想的大学,未来的就业表现也不好说。
现在亚裔学生占了美国顶尖理工科学校的一多半,那么20年后这些亚裔是否能撑得起美国科技领域的半壁江山呢?吴军博士和很多教授深表怀疑。
面对“鸡娃”困境,吴军博士认为,家长要回归教育本身,尤其要破除下面三个“教育误区”。
改革开放的四十多年,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快速发展的时期,给了很多家长上大学、赚大钱的机会,实现了阶层的跃迁。
但在现今经济放缓、阶层逐渐固化的社会环境下,孩子们想要突破父辈的成就难上许多。家长应该允许孩子的成就不如自己,只要他们过得好就可以。
这也是我曾经这么认为的,觉得自己当年辛辛苦苦地从三线城市考进一所211大学,如果在上海考的话可能就是985大学了。
可我在上海做了老师后才发现现实并非如此。首先,上海的孩子想要考入大学的一个门槛就是“中考”。
上海中考整体录取率在60%,如果在一些偏远郊区,甚至还达不到50%,也就是说这些区的孩子,一半是上不了高中的,这是非常残酷的现实。
其次,大家一定都听过“田忌赛马”的故事,错位竞争的胜率是最高的。但是在一线城市,北京、上海高水平学生的比率肯定比四川、广西的密度要高的,所以字面上看高考录取率北上更高,但竞争强度也是指数增加的。
所以说,教育水平越高、人才越多的地方,发展的机会一定越多,孩子见的市面也多,但升学的压力也一定更大。
吴军博士认为,上一个好学校,只是给自己未来发展的一个维度上增加了一些分,但人的成长是多维度的,即使大学毕业后依然有很多机会。
他还举了自己身边的例子,吴军博士是清华毕业的,他清华的同学中,孩子几乎没有考上清华的,但孩子的发展与成长一点不比清华的父母差。
从我一名教师角度来看,教育本应该是让孩子获得成长,找到人生的目标,追寻幸福的生活。
但很多时候,走得太远,家长们被裹挟进无限竞争的洪流中,就忘记了当初为什么要出发。或许,我们有时候可以停下来思考下教育孩子的真正目的。
孩子大学选文科还是理科?
前段时间,张雪峰的一句“所有文科都是服务业,总结起来就是舔”将文科冲上风口浪尖。
且不说该言论准确与否,但却反映了国内对文科存在普遍的偏见。难道是国内的文科毕业生太多了么?
世界上主要工业国家,比如美国、日本和德国,文理科的比例差不多是1:1,但我国是1:2,在个别省份甚至是1:4,实际上是理工科学生数量是远远大于文科的。
究其原因,很多家长觉得理工科对社会更有用、就业前景更好,文科用途不大。
一方面,中国在建国初期学习了苏联重理轻文的教育模式,很多人依然记得一句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理科的重要性已深入人心。
另一方面,时不时的“华为天价年薪”、腾讯阿里程序员动辄50w的年薪等新闻刺激着每位家长,似乎读个文科专业,就彻底与高薪无缘了。
无可厚非,理工科对于发展当下实体经济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就业情况却不容客观,要不然也不会出现一众顶尖大学理工科毕业生应聘江浙沪街道办事处,只为谋得一个铁饭碗。
吴军博士表示,即使是世界最依赖科技的地区-硅谷,也只有1/4的人就职于高科技企业,更多的人从事服务业、医疗、金融、能源制造等领域。
换句话说,科技的创新并非靠量取胜,离开了文科类工作,理工科是无法单独挑大梁的。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服务业比重逐步提高,文科的需求量只会越来越大。
所以,吴军博士认为,孩子无论是选择文科还是理科,都应该把教育的目标定在实现自己的人生上,而不只是获得一个文凭。
我自己班级上就曾有一位学生,各们科目都还不错,家长也挺鸡的,但孩子对画画非常感兴趣,对学习却不上心,学习之余的绝大多数时间都在画画,而且她做的各类小报都能惊艳办公室每一位老师。
后来孩子转学去了国际学校专门学习艺术,她的朋友圈从此都是欢声笑语与各种佳作。
后 记
最后,读完吴军这本书,作为教师,让我触动最深的是,很多家长潜意识里将学习比喻成足球或者篮球比赛,注重对抗和竞争。
但还有些比赛是田径、高尔夫、射击,有客观的成绩,参赛者只需专注于提高自己成绩即可。
其实,求知或者学习更应该是后一种比赛,家长和教师不应该是一条“内卷”之路走到黑,更应该根据孩子自身特点活出他们自己的人生。
本期福利
📚今日尾部福利
福利一:
适合K-12年级,无痛学习秘密武器
9.9元抢双重福利
1节价值799元的阅思唯名著精读课
+200元代金券
提高阅读学术能力,原版国际娃必备!
欢迎扫码报名
福利二:
美国《What Kids are Reading》2023版报告
欢迎扫入群&领取资料
👇滑动看下周活动预告👇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