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为啥英语里没有”爱国贼“这个说法?

为啥英语里没有”爱国贼“这个说法?

社会

 

骂爱国者是贼的人才是真正的“贼”,或者说,这种说法在今天的中国是一小撮自认为聪明的文人耍的流氓行为。

 

 

1

 

我关注的一个立场偏反对派的号,最近几天连发了两篇文章,声讨以“战马行动”为代表的“爱国贼”。另一个立场比较自由主义的号,得意洋洋的写道:

这两天在微信上搜“战马行动”关键词,一篇替他说话的文章都没有,全是一面倒地在批评他。之前可不会是这样,就算现在,你搜“焦作灯笼”的话,也会大吃一惊的,唯独在“战马行动”的问题上,所有文章都高度一致。

 这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可以参考央视网的评论,大致是这样的。

ID为“战马行动”的博主举报南京一家商场,这位“爱国博主”指责商场贴旭日旗。但是,消费者若以正常的视角和心理观察那家商场里那些装饰画的全景,很难将图案与日本旭日旗划上等号。 这种咄咄怪事的出现已非首次,不久前,某地地铁站的广告图也被断章取义地认为是旭日旗,但观察整体图案,实则是太阳、梅花、折扇等传统元素组成的节日气氛装饰,但当事方还是向所谓的“爱国者”妥协了。

“战马行动”举报的那个商场的广告,有些地方可以联想到日本。红色圆形部分让人想到日章旗,就是我们常说的太阳旗。下面有个类似菊花的标志,和日本天皇的菊花纹章以及日本国徽有点类似,下面的烟花图案,也有点像旭日旗。

 

这个广告设计,大概率是参考了一些日本元素。然而,参考就参考了。中国到处都有日料店,有啥大不了的。广告图上参考一下日本元素,有问题吗?没问题。

 

这个博主名字“战马行动”,一看就很中二愤青。有人说,这个举报者是个网红,流量驱动。更好理解了,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为了流量,无事生非,小事闹大,纯属吃饱撑的。

 

央视网的评论也没啥问题,里面说:根本出路回到法治轨道。一方面说:控告和检举权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举报有时也是一柄双刃剑,另一方面也说:因为举报门槛不高,举报行为不时沦为借公器打击异己、为个人牟利的工具。反对泛滥式举报。

 

本来就是一件网红为了流量,找争议话题引爆传播的事件,这种事情本来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有些人又开始上纲上线,借题发挥。“爱国贼”这三个字又被拿出来用了。

 

 

2

 

爱国贼这三个字的组合,据说最先出现是在1922年。是陈大悲1922年创作的独幕剧《爱国贼》。但这幕剧里面是“爱国贼”,是一个真正的贼,却还是个正面形象。

贼:你再敢说“贼”!我知道,你卖过国,可没有当过贼!你们这一班卖国的王八蛋也配称“贼”吗?你们只配称“老爷”!称“大人”!你们卖了国,还配称“贼”...... 当贼的从来没有卖过国!卖国的就是你们这班老爷!大人!你们老爷大人卖了国,还要坏我们贼的名誉!

贼:闲话少说!把赢来的钱借给我!(伸左手,张递过钞票)慢着!你这钱当真是赌博赢来的钱不是?若是卖国的钱,我还是不要你的!......劳你驾,给我带个信给你们那班狐群狗党的大人老爷!往后不许他们冒我们贼的名!

这幕剧中,贼认为“卖国贼”这个词是对贼的侮辱,卖国的钱,贼都不愿意要。

 

现代发明“爱国贼”这个词语并为之赋予负面含义的,应该是一位日本“友人”。2011年,当时活跃在中国互联网上的加藤嘉一,出版了一本书,名为“爱国贼”。加藤嘉一发明这个词,主要是批判中国的反日情绪。他表示,2005年的中国反日游行,让他发明了“爱国贼”这个词。这位日本“友人”,曾经因为在中国和“要买慢车票的,购买力和文化相对低的人们排队排了一小时”而“友邦惊诧”,因此建议铁道部尽快在涉及高铁的车站设立针对专门外国人的窗口。

 

茅于轼在2014年给爱国贼做了些意义限定,并通过这种限定说出了“爱国就变成贼,卖国反而是正确的”等言论。茅的限定就是“独裁国家”。当时的环球时报,对这种爱国贼的言论,做了坚决的批判:

环球时报:“爱国贼”骂的不是贼 而是爱国

在中国有着深厚根基的爱国主义,近年来经受了互联网舆论的反复洗礼。近日茅于轼发微博猛烈抨击“爱国贼”,受到相同价值观阵营中一些人的助阵,但也遭到反对者的炮轰。我们认为,发明“爱国贼”这个词,本身就是针对爱国主义讨论的严重出轨。它包含了对相当一批爱国者和人们通常理解的爱国主义的挑衅性质疑甚至蔑视。

爱国主义是情怀,是价值观,人们应如何爱国,则更多是认识问题。不排除一些人爱国的方式是不恰当的,他们还有可能犯各种错误。但把他们对爱国的认同单独剥离出来,称他们因为“爱国”而成“贼”,这不是同他们的各种错误过不去,这就是同爱国过不去。

这就像一个法治主义者如果践踏了法律,一个民主主义者如果在实际中破坏了民主,我们决不能分别叫他们“法治贼”和“民主贼”一样,编造“爱国贼”这个概念,最后打击的不是“贼”,而是爱国本身。

 

2015年,胡锡进胡编的脱口秀《胡侃》第一期,题目就是《“爱国贼”是中文之耻》,对“爱国贼”一词进行了这样的激烈批评:

我跟大家说, 我懂英语、俄语、塞尔维亚语,在这三种语言中,没有一种语言,能够把“爱国”和“贼”这俩词儿给拼在一起的,还挺得意,只有中文,出了这帮孽种啊,我觉得! 他们把这俩词儿凑到了一起, 编出了这么一个鬼词儿“爱国贼”,我要谴责这个词儿!

 

环球时报2014年那篇文章,写得还是挺好的。2015年老胡讲的也不错,不知道今天的老胡是不是还记得当时的那一期节目。

 

 

3

 

这些人对“爱国贼”的定义是狂热狭隘的极端民族主义者,打着爱国的旗号,抵制普世观念,煽动中西仇恨,鼓励过激行为,不加阻止,将给中国和世界带来暴力和灾害。提起“爱国贼”,最常被引用的例子是清末的义和团。

 

网络上特别喜欢说“爱国贼”的这批人,常常还提到一个词“U型锁”。

一个U型锁,念叨了十几年了。用U型锁打伤他人的肇事者,按故意伤害罪,被判刑十年,赔偿52万元。十几年来,这些人还在用U型锁说事儿,可见他们也找不到太多其他的事情了。

 

美国有爱国主义,爱国者这两个词。有爱国者法案、爱国者导弹、爱国者电影。

 

但英语里没有“爱国贼”这个词。美国是没有狂热的极端民族主义者吗?当然有,而且比中国严重得多。美国只不过从来不把这种行为和爱国主义这个词绑定到一起,而是称之为仇恨犯罪。

 

美国有个组织叫爱国者阵线,是一个美国白人至上种族主义和新法西斯仇恨组织,美国司法部网站上这样形容美国的爱国者运动:“到20世纪60年代末,仇恨运动和爱国运动之间的区别开始减弱。爱国者运动开始拥抱种族主义言论,并鼓励种族主义右翼成员加入他们的组织。”

 

美国的爱国者运动已经被种族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所污染。但美国舆论场没有污名化爱国主义和爱国者,也没有发明一个词“爱国贼”来指代这些人。看来,美国缺少一个加藤嘉一这样的日本人,更缺少茅于轼这样的本国人。

 

为什么美国没人敢发明“爱国贼”这个词,因为在美国的政治话语中,爱国者以及爱国主义,和自由、民主、人权等其他普世意识形态概念一样,被尊为立国理念,地位崇高,从小就灌输于国民意念之中,已获得话语“霸权”地位,美国人大多将其视为其意自明,不用证明的公理。所以美国没有爱国贼这种说法,而是叫“仇恨犯罪”。

 

而美国这些打着爱国主义旗号的极端种族主义者都干了啥事呢?最有名的就是四十年前,两个美国白人活活打死华裔青年陈果仁。这两个美国白人,各自被判了3000美元罚金和三年缓刑。当然,陈果仁案发生在四十年前,是特例,最近发生的大部分打死华裔的案件中,凶手还是要坐很长时间的牢的。美国还是有点进步。

 

类似的事情,层出不穷。超过四分之一的美国华人表示,经历过诸如人身恐吓或袭击,财产遭到破坏或损害,以及种族歧视行为。

2020-2022年两年时间,美国的一个三方研究机构,就记录了11500起针对亚裔的仇恨行为。

 

战马行动做了啥,举报了一家商场。然后变成了人人喊打的爱国贼,舆论场大V们呼吁要用寻衅滋事罪绳之以法。有趣的是,呼吁用寻衅滋事罪处理战马行动的大V,不少之前都是认为“寻衅滋事”是口袋罪,要求取缔这个罪名。


真正的“爱国贼”,打着爱国名义的犯罪分子,数来数去,还是十几年前的U型锁。


美国的打着爱国名义的极端种族主义者,仇恨犯罪分子做了什么呢?把亚裔妇女推下地铁摔死,把华裔青年活活打死,往中国女性脸上泼硫酸毁容,活活烧死17岁的华裔少女。

 

然而,美国没有爱国贼。美国缺一个加藤嘉一这样的日本人,发明“爱国贼”这个词。

 

 

4

 

本来一件小破事。因为央视网出来批评了两句极端民族主义。有些人就冒出来了。这些人,如同阴沟里的老鼠,平时虽然对中国人的爱国主义,恨得牙痒痒的,为了流量为了赚钱,平时战战兢兢躲在洞里,不敢跳出来说话。这些人看到央视网这篇文章,如获至宝,觉得风向变了,有了尚方宝剑,兴高采烈,赶紧冲出洞叫两声爱国贼,以此来显示自己的道德和智力优越感,将自己置于泛人类的道德高地上来批判爱国主义。

 

有些人一边标榜自由包容平等,另一边却在搞极端意识形态下的站队式攻击。

 

那些口口声声言论自由的人,碰到自己不喜欢的言论,最善于上纲上线扣帽子。说什么”唱响光明论,先除“爱国贼”。之前,也有人说,要恢复民营企业信心,先得处理司马南。

 

当时,这位司马南攻击联想的时候,我撰文批驳司马南维护联想,认为他对联想的攻击是吹毛求疵,无事生非,评论要考虑当时的时代背景。还被联想事件中司马南的盟友们攻击是资本家的乏走狗,是汉奸。

 

但因为司马南的言论就处理他,把他抓起来,我同样也是坚决反对的。


对“战马行动”举报日本元素,举报敏感日期穿和服深恶痛绝的这些人,却同时举报中国大学生穿飞鱼服,并对此痛心疾首。在有些人眼中,在中国的大地上,可以自由的穿日本和服,但不能自由的穿中国古装。真是奇哉怪也。

 

最后,我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潘维的一段评论,作为结尾:

潘维:把爱国者当做“贼”,这在任何国家都是不折不扣的流氓行为,在任何国家都会遭到民众的唾弃。我认为把爱国作为一个罪名来骂人是一种极其不好的社会风气,骂爱国者是流氓的人实际上是真正的流氓,或者说,这种说法在今天的中国是一小撮自认为聪明的文人耍的流氓行为。

如果我们仔细来分析,这样的风气在中国其实是有历史土壤的。中国在近代以来一直落后,所以崇洋媚外成为了一种历史的留存,进而成为了一支很强大的思维模式和势力,早年间就有“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这样的说法。这些人不能够客观看到中国人自己的进步和人民的努力,认为中国先天事事不如外国,要生存就得依赖外国的施舍,认为在任何对抗中都不可能以相对落后战胜先进。这种想法走向了极端,就诞生了汪精卫这样的人。

 

我们应该旗帜鲜明的反对极端主义,反对打着爱国主义旗号的极端行为,对打着爱国主义旗号的仇恨犯罪分子要依法严厉处理。然而,那些一口一个“爱国贼”的人,他们的目的只是反对极端行为,还是要污名化爱国主义呢。他们攻击的是“贼”,还是爱国呢?

 

文章开头,那位自由主义者大V文中有一句话我深表赞同:“什么人最恐怖?我觉得就是心怀恶意的人觉得自己高尚的时候,最恐怖。” 然而,我认为爱国主义是一种朴素的感情,是一个正常人都应该有的情绪。并不是多么高尚的事情。爱国者,也很少觉得自己很高尚,很少表露出与众不同和高高在上。

 

真正觉得自己是高尚的,反而是字里行间忍不住秀道德优越感的,喜欢自己置于泛人类的道德高地上来批判爱国主义的这批人。至于,这批人有没有心怀恶意,我就不知道了。

 

附一:三天早锻炼时间,连续写了两篇怼人的文章,现在流行”走路办公“的概念,跑步机和椭圆机都可以做到一边运动一边用笔记本码字。其实写这种文章很舒服,酣畅淋漓一气呵成,比写一本正经的文章痛快多了。锻炼的心率都能比平时快5-10次,效果挺好。这里感谢提供我素材的各位大V,鞠躬致谢了。


附二:有不少读者问如何加读者群,可以赞赏一个最低金额,系统会推送我的微信号,加微信号拉入读者群。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太无奈!多伦多居民谨遵警方建议,给偷车贼“贵宾式”待遇!不仅把车钥匙摆放整齐,还要配上点心茶水!没有”劳务派遣“的人力资源服务业,2024年后将会怎样?电影《拿破仑》评论:完美造假流水账 尿点走肾不走心打倒“爱国贼”!中国又一座城市被老外“占据”,10多万老外赖着不走!这里没有冬天,美女如云,还是此生必去......谁说沙漠里没有鱼?这里就有!鱼甚至还会爬行去找水美利坚“卖国贼”曝光?特朗普卧薪尝胆,中国这次要下狠手了![干货] “注意事项”为啥英语是 Dos and Don'ts?拒绝金砖?米莱被要求给个说法孩子沉迷“低级快乐”爱刷短视频,大脑严重受损:假期谨防孩子“低级快乐”成瘾“爱国贼”不除,我们难有“光明”“关系结束了但爱还没有” | 停止爱一个人到底要多久?那个说“没有乡愁”的你[干货] 形容人“油腻”,用啥英文词?荣耀眼里没有「友商」爱国不能没有法度,更不能把爱国当生意小雪霸气威武的“正步”,为啥英文是 goose step(鹅步),跟鹅有啥关系?“小孩哥一开口便知有没有”《繁花》里没有恋爱脑[干货] 丹泽尔·华盛顿电影《申冤人》为啥英文是 equalizer?“一霸手”刘文新案细节:当市长眼里没有书记,当书记眼里没有州长,巡视组反馈问题后不但不整改,反而变本加厉!说人“脸皮厚”,用啥英文词比较给力?阴差阳错出国门(2)英语里为什么没有“爱国贼”?因为他们甚至没有“爱国者”爱国主义教育法实施——厚植爱国情怀 砥砺强国之志世界最孤独的国家,方圆1600公里没有邻国,一年放假140天,钱多到花不完,风景美如天堂中国又一座城市被老外“占据”,10多万老外赖着不走!这里没有冬天,比成都更慢,真的好适合生活啊!“一霸手”刘文新:当市长眼里没书记,当书记眼里没州长美商场价值100万珠宝被盗!窃贼“墙上挖洞”,喷灯破坏保险箱(图)黄金“暴打”爱马仕反美是真反美,爱国也是真爱国绿野路书:巴适成都,“宠”爱在行动收获和康复之路咀外文嚼汉字(301)日本人的 “绝活”(4)“离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