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带不走的只有你”
“这里是成都!我爱成都“。1月20日,在《声生不息3》第八期节目上,韩红和黄绮珊合唱《成都》,声情并茂的演出,唱出了对成都的思念。
韩红和黄绮珊不说,谁都不知道她们和成都有这么深的缘分。1974年冬天,韩红随父母初次来到成都;1979年冬天,韩红独自坐火车前往北京,。“黄绮珊,1986年,从200多公里外的重庆赶到成都唱歌,第一次到成都。”黄绮珊还记得彼时的成都的街道漫天都是黄色。她本以为自己只是成都的过客,却不曾想,之后的兜转与波折都发生在银杏树旁……
“成都,我永远的家,她深深扎在我心里,成都有我最完整的短暂的幸福的团圆”。微微泛黄的背景如同一部老电影,岁月流光,剩下的是对成都、对旧时美好的追忆,这样的独白让外界动容不止。
旧时的成都让韩红们怀念,现在的成都在高楼林立、翻天覆地的变化中没有忽略“唤醒城市记忆”。韩红幼时的居住地正通顺街,更为人熟知的是著名的文豪巴金的故居,今天的正通顺街,街道宽了,屋面粉白了,当年的双眼井隆而重之,被保护起来, 巴金曾说,“只要双眼井在,我就可以找到童年的足迹。”,巴金和韩红,此心相同。
初唱成都的是赵雷,2017年年初,赵雷登上《歌手》舞台,一首原创民谣《成都》感动了现场与屏幕前的所有观众,唱到街知巷闻,“走到玉林路的尽头,走过小酒馆的门口”一句,更是令成都玉林路、小酒馆等地点摇身一变成为“知名打卡地”。来到玉林路,就看到了老成都的样子,是许多游客来成都的打卡目的地。
几年过去,如今的玉林路不仅能看到老成都的样子,还在城市有机更新后,成为成都最国际(Global)+最本土(Local)的成都街区代表之一。在玉林北路,路边翻新的围墙上,遍布着充满历史气息的图片和文字,诉说着玉林的文化记忆,作为承接玉林南、北路的纽带,玉林中路的街边色彩以白色和紫色为主,在与玉林西路的交叉口,修建了转角砼亭,通过艺术的形式将附近地标的方位展示给经过的人群。
借力电影《前任3》的传播热度,翻新亮相的 “爱转角”文创街区,依托于玉林四巷六号的八十年代的老旧房屋进行更新改造,按照现有建筑造型,与周边环境结合起来,做到既有其风格的独特性,同时又能完美地融入到整个生活街区之中。原本小酒馆的所在,则是匠心打造了“小酒馆街景”,以小酒馆为核心,通过艺术铺装、创意街道家具等等,打造情景式体验空间。“日品茶,夜饮酒;玉林路,漫步走”,由日到夜,开启一次玉林路的citywalk,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收获。
类似玉林路这样的街区,在成都正在不断涌现。这几年,成都突出公园城市理念下有机更新回归人文的文脉保护传承,致力通过城市更新,以空间改造、产业更新、文化传承等方式,重新赋能传统街巷生机,焕发主城魅力和城市活力。
四圣祠、祠堂街、银桂路,望平坊,一条条有机更新后的老街区在传承中再造、在守旧的同时更新,成都退出了无节制的大拆大建,将历史、文化、地域特色有机结合,创造出与时代极为契合的城市公共产品,《礼记·乐记》里说到,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以城市更新为抓手,成都留住了乡愁,让记忆依旧,和乐而有为。
大兴城市有机更新,只是成都万千气象的一部分。“雪山下的公园城市,烟火里的幸福成都,这几年愈发深入人心。像成都人一样生活,更是成为流传广远的流量密码。
远处有雪山,近处是公园,这些年来,成都持续不断的优化调整空间、产业、交通、能源结构,PM2.5浓度连年下降,窗含西岭千秋雪”正在成为成都的成为常态,居住在成都,不经意间就会发现数百公里外的遥远雪山仿佛近在眼前。拍雪山,照雪景,正在成为成都人朋友圈的日常。
成都以绿道为轴,全面构筑公园城市表达的骨架。或漫步或骑行,遍及成都区县、主城郊野的天府绿道,让成都人的这份幸福举步可即。 根据规划,成都天府绿道将以“一轴两山三环七道”为主体骨架贯通整个城市,全程1.69万公里,涵盖1920公里区域绿道、5380公里城区绿道及9630公里社区绿道三级绿道体系,建成后将是全国规划最长的城市绿道慢行系统。“三江润城、百河为脉、千渠入院、万里织网”这副灵秀画卷,正在不断展现。
“烟火里的幸福成都”,立足于人,从最真实的角度展现了城市的经济繁荣度与城市吸引力。打造宜居宜业的幸福都市,只有以人为本,城市宜居性越强,对人口吸引力越大,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出城市活力,脱颖而出。
在成都,既有分布在大街小巷的川菜、火锅、串串香,美食无处不在;也有公园小巷里盖碗飘香的惬意,无不让人流连忘返。老成都,古老而不失韵味,新成都时尚而包容,在IFS、太古里,SKP可以观时尚之潮,夜幕降临后,乘画舫夜游锦江,感受成都的诗情与画意。
所谓成都式幸福,就是远近情景随时切换,市民、外地游客,新老成都人,可观、可感、可及的绚彩生活。
“深秋嫩绿的垂柳,亲吻着我额头”,不同的“成都”有不同的韵味,无论是韩红、黄绮珊的恋旧,还是赵雷的质朴,情到深处,演绎都是成都这个城市给予往来游子的包容感与幸福感。
成都在变,变的是城市能级、变的是空间形态、变的是宜居生活的品质不断提升,不变的永远是这个都市的创新活力,城市与市民共同成就,在共建中成长,在远行后眷恋,“成都带不走的只有你”,绝不仅仅是一句歌词。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