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哈佛麻省孵化,这一抗衰项目已受益10万人,并获超1亿融资【衰老标志物检测】

哈佛麻省孵化,这一抗衰项目已受益10万人,并获超1亿融资【衰老标志物检测】

财经


我们生活在一个科学信息丰富但缺乏个性化指导的世界。

人们很容易被来自生活圈、学术和行业的各种健康信息淹没而难以确认正确的行动路径。如果有智能算法能精确地识别出人们需要解决的健康需求并给予正确、简单的方案,那么在普通大众的抗衰之旅中,将不再有“猜谜游戏”。

InsideTracker便是其中的“解谜者”之一。公司致力于打造健康人群的“4P医学”——即预测性、个性化、预防性、参与性。

InsideTracker由来自哈佛、麻省理工和塔夫茨的老龄化、遗传学和生物数据方面的专家于2009年孵化成立,团队由科学家、医生、营养师和运动生理学家等专业人士组成。公司通过分析用户的血液、DNA、生活方式和营养习惯,指导用户更好地保持健康和抵抗衰老。

 由哈佛大学、麻省理工、

塔夫茨大学的顶尖科学家孵化


InsideTracker创始人、首席科学家Gil Blander博士“帮助人们生活得更健康长寿”的动力源于一次令他印象深刻的经历。在他很年轻的时候,一位家庭成员的早逝使他感到震惊又心痛。因此,他立志要推动人类长寿领域的进步。从那时开始,他便与一些衰老研究领域的先驱如麻省理工的生物学家Leonard Guarente和哈佛的遗传学家David Sinclair一起工作,构思并完善了一个基于自动化、智能算法的个性化营养和生活方式平台。

Gil Blander博士获得了魏兹曼科学研究院生物学博士学位,并在麻省理工学院完成了博士后研究,期间专注于衰老研究。作为营养、生物标记分析、运动表现、生物化学和老龄化研究领域的专家,Gil Blander拥有多项专利,并在这些领域发表过同行评审文章。他在衰老基础生物学研究领域以及将其发现转化为检测和预防老年相关疾病的新方法方面享有国际声誉,曾被《纽约时报》《福布斯》《金融时报》《波士顿环球报》报道。

在算法、数据信息技术等方面,InsideTracker也有深厚的技术积淀。技术、工程和安全高级副总裁Slava Brodskiy拥有25年以上的信息技术和资源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在网络产品开发、电子商务、信息技术管理、质量保证和技术运营、客户关系管理、数据分析系统、商业智能等方面经验丰富;科学与人工智能副总裁Renée Deehan在开发人工智能和计算生物学方法并将其应用于药物发现和预防医学的大规模健康数据方面拥有超过15年的经验。

在InsideTracker,Gil Blander博士领导着一支由生物学、计算机科学、营养学和运动生理学专家组成的团队。他与来自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塔夫茨大学的老龄化、遗传学和生物统计学领域的顶尖科学家一起,于2009年创立了这家公司。公司吸引了不少世界知名高校的教授、拥有几十年抗衰研究经验的专家。

其中,科学委员会成员David A. Sinclair是哈佛大学医学院遗传学教授,也是该学院保罗-格伦衰老生物学研究中心的联合主任。Sinclair以研究衰老和表观遗传学而闻名。1993年,他在澳大利亚遇到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诺华生物学教授Leonard P. Guarente,并对他研究衰老调节相关基因的方向感兴趣,并申请了Guarente实验室的博士后职位。

值得注意的是,在时隔十几年后,Sinclair与他的合作导师Guarente于InsideTracker再次结缘,共同加入该公司的科学顾问委员会。

此外,团队的科学顾问团队还云集了塔夫茨大学弗里德曼营养科学与政策学院教授Jeffrey B. Blumberg 博士、耶鲁大学耶鲁-格里芬预防研究中心创始主任David Katz、塔夫茨大学医学院教授Roger A. Fielding、PACE医疗保健资本合伙人Kate Wolin等行业知名大咖。

强调抗衰的

个性化与科学性


公司的抗衰服务以“个性化生物标志物分析+数据驱动的健康指南”为核心。并且,其健康指南以用户的血液、DNA、生活方式和身高、体重、年龄、性别、种族等生理指标的分析为基础,检测维度远远超出年度血液检查的范围。

为了处理这些海量的数据,InsideTracker的科学家、生物信息学家和技术专家团队开发了名为“SegterraR”的引擎,用于数据挖掘和可视化。SegterraR能够挖掘大量的生物特征数据和科学数据,为自动算法引擎SegterraX奠定了基础。

SegterraX是InsideTracker最核心的成果,其科学团队投入了超过70人年的科学工作,由营养、医学、生物信息学、遗传学和信息技术等多学科领域的领导参与构建。作为一个自动算法引擎,它驱动着InsideTracker平台的运行,通过整合用户输入的各种数据(生化指标、人口统计数据、个人资料、生活习惯、基因)和科学家根据对超过2500篇同行评审科学出版物、超过18万名健康个体的人口统计数据库、超过8000种独特食物的数据库以及团队和科学顾问委员会的专业经验所制定的规则,为每个个体生成个性化的干预方案。

InsideTracker的抗衰服务聚焦于“数据驱动”“可定制”“个性化”。InsideTracker应用先进的算法和大型科学数据库,不仅能够识别出生物标志物的“临床正常”范围,还能揭示用户个性化的最佳生物标志物区间,帮助发现用户在哪些方面已达到最佳状态、哪些方面还有改善空间,以及生物标志物数据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用户的生物年龄。

公司开发的检测套餐InnerAge 2.0便是其“个性化”特征的印证。该套餐分析男性的17种生物标志物和女性的13种生物标志物,以计算出用户的生物年龄。数据显示,生物标志物水平不仅与年龄存在显著相关性,而且这种相关性因生物性别而异。例如,hsCRP(高敏C反应蛋白)与男性的年龄有显著相关性,但与女性的年龄没有相关性,所以并没有被包含在女性的检测项目中。虽然检测更多的生物标志物确实有可能提高准确性和稳定性,但如果其没有科学的理由和有效性,InsideTracker就不会为了视觉上的“两性平衡”而把它们加入到检测项目中。

与上述案例相承接,不难看出,InsideTracker还十分注重服务的科学性。InsideTracker推荐引擎会将用户的数据与当前的科学文献、深入的生物信息分析相结合,生成符合用户需求的定制化营养、补充剂、健身和生活方式建议。在此基础上,公司使用公正的评级系统,根据支持其有效性的科学证据强度对每项建议进行从1星到5星的排名(其中5星为最强),排名依据是经过同行评审的、支持每项建议及其有效性的科学研究。

指数级增加行动计划的

精确性与定制性


在具体的服务过程中,首先,用户需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健康长寿计划。在此阶段,InsideTracker会安排用户与公司的专家进行15分钟的线上交流,回答用户问题、观看产品演示,并帮助确定哪个计划最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公司有多个套餐可供选择。其中,终极套餐为用户提供最为全面的服务。该套餐涵盖了10个关键健康寿命领域多达48个血液生物标志物。

然后,用户会通过InsideTracker的移动抽血服务在检测机构或家中抽血。同时,公司也提供DNA检测。在该检测服务中,用户会收到DNA检测套件,居家进行口腔拭子检测后寄回公司即可。该DNA检测套件分析20,000个遗传标记,揭示用户对多达38种健康特征的遗传潜力,识别DNA如何影响用户的心脏健康、新陈代谢、认知、荷尔蒙平衡、炎症、肠道健康等。

除此之外,通过InsideTracker的移动应用程序,用户可以将Fitbit或Garmin等健身追踪器的实时生理指标数据以及睡眠和压力等自我报告数据与血液、DNA生物指标数据整合在一起。这种“血液+ DNA +健身追踪”的数据组合为InsideTracker 行动计划增添了指数级的精确性和定制性。

之后,用户会在应用程序上接收到分析结果。在血液检查的详细视图中,InsideTracker对用户的血液生物标记物的详细分析包括视觉跟踪、趋势信息、优化每个标记物的建议以及对其背后科学原理的通俗易懂的解释。

根据检测结果,用户可以选择想要达到的效果,如提高体能、维持整体健康、减轻压力等。InsideTracker将告知用户哪种因素对自己的衰老状况影响最大、该因素将对后续目标的实现带来何种影响以及需要进行重新测试的时间。

用户可在个人健康分析仪表板上跟踪进度、签到并设置提醒,以督促自己完成计划。仪表板集成了评估健康状况、查看个性化建议并跟踪执行进展的全过程。最后,用户需要在每3-6个月更新一次血液分析,以跟踪健康状况的改善并确定下一步的计划。

在数据隐私安全方面,InsideTracker完全符合HIPAA标准,并通过了SOC 2认证,确保用户的血液、DNA、体征等个人数据资料得到彻底加密、匿名和去标识化。

已完成1500万美元的

B轮融资


2021年11月18日,InsideTracker宣布,其第一篇科学论文已经发表在一个同行评审的权威期刊——自然出版集团的《科学报告》上。这篇论文以“健康受试者个性化营养平台的生物标志物数据的纵向分析”为标题,是整个科学团队、员工和科学顾问委员会经过九年努力的成果。

该研究对InsideTracker平台超过1000名不同年龄段的用户的生物标志物数据进行长期跟进。结果显示,InsideTracker确实能够通过个性化营养建议来改善健康状况,用户群中最常偏离正常范围的17种生物标志物中的14种在长期内得到了改善。并且,这一研究证实了InsideTracker的算法能够根据每个人独特的血液数据、个人资料和偏好,为他们选择有效的营养干预措施。

2022年9月8日,InsideTracker已完成1500万美元的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PeakBridge领投,OurCrowd、Cornucopian Capital、BASF Venture Capital跟投。本轮资金将用于加强研发工作、扩大市场营销和支持运营,从而让InsideTracker的解决方案帮助世界各地的人们生活得更健康、更长寿。据crunchbase官网披露,InsideTracker目前融资总额达1820万美元(约1.3亿人民币)。

在衰老生物标志物检测赛道的诸多玩家中,InsideTracker以“血液+ DNA +健身追踪+自我报道”的全面检测与数据驱动、科学支撑的个性化建议为特色,主打“全面”“智能”“个性化”的抗衰服务。根据其官网披露,有超过100,000名客户依赖InsideTracker来延长健康寿命。与此同时,与赛道中大多处于种子轮与天使轮的企业相比,InsideTracker在融资进度上显然快人一步,这也预示着其可能以更快的速度加快产品的商业化拓展。那么,InsideTracker最终能否实现“用个性化的服务让世界各地的人们变得更健康长寿”的目标呢?我们拭目以待。


文|王宇露

微信|Wyl5161129

添加时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网站、公众号等转载请联系授权:Rekkiiie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动脉网,未来医疗服务平台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一个月带你手撕LLM理论与实践,并获得面试or学术指导!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前所长孵化,它要检测出年轻机体“看不见的衰老”【衰老标志物检测】斯坦福团队提出新型抗衰老疗法,单次注射可恢复小鼠免疫系统「年轻状态」,效果持久明显中国一级市场智能制造行业发生融资事件140个;熙泰智能完成超10亿元A轮融资丨2024年2月「智能制造」行业投融资报告客户权益1.4万亿!期货业2023年经营情况揭晓,150家公司创造99亿净利润超20家机构押注、哈佛遗传学大佬领衔,这家公司已开启“返老还童” 密码【衰老标志物检测】【500VC投融资周报】​琏升光伏获得4.2亿元战略融资;星动纪元获超亿元天使轮融资;​佰傲再生获得B轮投资服务超5000名用户、检测2万多人基因组序列,这家企业通过基因组测序对抗衰老 【衰老标志物检测】科学家找到抗衰老的“灵丹妙药”「易控智驾」获超3亿元C++轮融资,2024年无人矿卡运营数量将达1000台|早起看早期3.5亿融资!Calyxo的CVAC系统让结石清除率达96.1%【首发】宇测生物完成数千万元Pre-B轮融资,持续以神经标志物为核心打造国产新一代免疫检测技术高端品牌,引领神经科学诊断市场哈佛大学遗传学教授创立,它的抗衰服务吸引了超过27万人【衰老标志物检测】家居修理系列:卖房要略(2)金玉其外中国博士后创立的美国抗衰先锋,正以NAD为抓手抵抗衰老【衰老标志物检测】连续7年荣登全球高引用抗体百强榜首,CST的衰老检测产品备受青睐 【衰老标志物检测】科学家发现抗衰老蛋白质;旅俄大熊猫幼崽定名“喀秋莎”丨科技早新闻从英矽智能中独立、被寿康集团收购,这家抗衰企业牛在哪里【衰老标志物检测】教育;学习;评价标准;相信未来《十七帖》读议(四)20万人次测试,它用30年探寻“聚糖衰老时钟”抗衰的可能性【衰老标志物检测】PNAS | 特殊的基因突变或能作为一系列人类癌症的新型生物标志物《跌宕起伏心灵煎熬的14天》(5) 【寻找证据】欧盟这样做,"巴西怒批,并获中国等国支持"童年故事(9):吊棒果下戏水忙给机器人装上大模型大脑,「若愚科技」获超5000万天使轮融资|36氪首发专注于职业主播孵化,「大捶文化」完成5000万天使轮融资|36氪首发研究发现:这个小习惯,真能对抗衰老,促进大脑年轻化!【首发】济时资本孵化控股项目英达通医疗落地中国无锡,且完成数千万人民币Pre-A轮融资专注于职业主播孵化,「大捶文化」完成5000万天使轮融资|早起看早期Nature重磅:只需一针,让免疫系统“返老还童”,新型抗衰老疗法恢复年轻的免疫特征零跑汽车获金华市产业基金及武义县金投6亿融资二甲双胍可以抗衰老、减肥吗?智能乐器厂商「戴乐科技」获峰瑞资本领投Pre-A轮融资,旗下「Aeroband」品牌在全球乐器展亮相并获追捧|36氪首发智能乐器厂商「戴乐科技」获峰瑞资本领投Pre-A轮融资,旗下「Aeroband」品牌在全球乐器展亮相并获追捧|早起看早期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