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写了10年育儿科普,我认为这7点比较重要

写了10年育儿科普,我认为这7点比较重要

健康
在这个公众号10周年之际,上个月我在成都、广州做了两场读者见面交流会。


两场交流会有两个感受。

一是线下见到一些活生生的人,大家分享这个帐号对大家的影响,让我更真实地感知到过去一些工作的意义。

二是印证了以前的一个想法:相比于传递知识,更有意义的还是改变人的观念和思维方式。

在这两次的交流会上,我自己也做了一个简单的分享,考虑到不太可能每个城市逐一做这样的线下交流会,现在也把PPT里内容分享给大家,算作新春的礼物。🎁

一、有科学依据的说法,是更可信的说法

现代医学是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学科,医生们不论做诊断还是治疗,都离不开科学知识体系的支持,比如生物、化学、物理等,所以遵循科学原则也是保证医生专业可靠的基础。

有当前最佳科学证据的说法,确实不能保证绝对正确,但会是可靠度最高的说法。了解了这一点,当你面对众多选择,就更有可能做出最佳选择。

相关文章:医生说法不一样,该听谁的?

二、亲测“有效”,不等于真的有效

即便知道了应该基于更可靠证据来评判一个东西是否有效,但面对亲身经历所带来的鲜活性,比如看到亲朋好友生病吃了某个偏方真的就好了时,还是容易将信将疑。

这是因为我们不知道影响疾病结局的因素有很多,除了用药,还有人自己的免疫、安慰剂效应等因素都会发挥作用,仅根据个人的“亲测”,是无法判断用药和病情结局之间的因果关系的。

不理解这一点,就很容易去尝试各种偏方秘方。

相关文章:亲测有效,就一定有效吗?

三、疑毒从有,疑效从无

对偏方秘方,很多人会抱着“万一有用”的心态去尝试。

但实际上,人体也是自然演化的产物,本身已是巧夺天工的机器。往一个精密的机器里加入任何东西,大概率不会让机器运行得更好,而是可能损坏机器。所以药品审批遵循的是“疑毒从有,疑效从无”的原则。

任何一个“药物”进入人体,它要比人体自身的免疫、修复能力更强,才能体现出效果,这等于是和人体通过亿万年进化出来的能力去竞赛,赢下来的机会会很小,这也是为什么新药研发很难的原因。 

在这种情况下,随便拿个不知道是啥的偏方秘方,就恰好有效是几乎不可能的。偏方真的有效,肯定有药厂会抢着批量生产去赚钱了,它就不会是偏方了。

相关文章:又没证据说这些药没用,为什么不能试试呢,万一有用呢?

四、预防没有获得感,但远比治疗更值得投入

还没有发生的事,我们是感知不到它会带来的影响,要我们为尚未发生的事提前投入时间和精力去防范,这是反人性的,毕竟未发生的事还是有很多的不确定性。

但医学上有的问题已经研究得比较清楚,已经有比较确定性的答案,比如孩子出生后,如果接种乙肝疫苗,则可以大幅降低乙肝感染风险,以后出现肝癌风险也可以大幅降低。

如果等出现了乙肝或肝癌,花更多钱也很难改变它们对身体的影响,所以一些预防性的工作,哪怕没有获得感,但也远比治疗更值得投入。

相关文章:手术刀、疫苗和避孕套

五、对自己孩子的担心,很多是过度的

医生在给别人的孩子看病的时候,可以做到比较理性,会基于概率来做决策,但医生遇到自己孩子生病时,也更容易焦虑,常常去考虑那些小概率事件,所以我们有“医不自医”的俗语,很多国家也是建议医生尽量不要给亲人看病。

但父母作为监护人,很多时候天然承担了自己孩子“医生”的一些职责,比如去做一些非医疗的健康选择,这时同样会因为关心则乱,把一些小概率事件无限放大,然后做出不理性的选择。

找到一个信赖的第三方,比如通过问诊医生 获得更客观、更理性的视角,可以过滤一些不必要的焦虑。

相关文章:当医生遇到自己孩子发烧

六、需要掌握的知识:重症表现>症状应对>疾病判断

有了孩子后,很多父母在孩子身上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包括订阅各种育儿帐号,学习各种疾病知识,恨不得考个医师证给自己孩子看病。

在过度医疗比较普遍的情况下,有这样的心态可以理解,而且对儿童常见问题了解多一些,确实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焦虑,但指望自学掌握全部儿科知识,自己去判断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去做疾病诊断这些,还是不太现实。

相比之下,作为家长,在孩子生病时知道观察哪些,知道常见症状要怎么应对,知道哪些情况要去医院更重要,也更现实。 

相关文章:孩子生病在家,不知道是什么问题,担心焦虑怎么办?

七、知道去哪里查询可靠知识

在互联网如此普及的今天,我们缺乏的不是信息,而是甄别信息的能力。

通过前面6点我们知道该选择什么,相信什么,如果碰到自己不太清楚的问题,知道去哪里找到可靠的知识,也可以让自己更高效地解决问题。

我以前也介绍过,比较推荐的还是美国儿科学会的育儿百科,这本书的内容比较系统,大部分育儿困惑可以在里面找到答案,而且在这里查到了基本不用再去别处查证了。


英语比较好的还可以到美国儿科学会的育儿网站healthychildren.org上查阅。

就中文互联网的信息而言,育儿和健康科普内容确实也很多,但鱼龙混杂。怡禾过去几年组织医生们一起撰写的科普内容库,里面的很多问题都是来自用户的真实提问,会更接地气,回答这些问题的医生都是有循证理念的医生,而且内容有经过其它医生或者编辑审核,在中文互联网里应该也很难找到比这更可靠的内容了,我这10写的文章也基本都收录进去了,进入怡禾小程序或App就可以搜索。

知道去哪里查可靠的信息,也就不用自己去记那么多的医学知识了。

相关文章:如何找到靠谱的育儿信息?

以上7点就是我认为对每个父母都很重要的观念,这些内容也没有多新颖,甚至有些老生常谈,但我觉得如果知道了这些,在孩子的健康问题就节省很多心力,还可以让孩子少受罪。

觉得有用,过年期间也可以分享给有孩子的亲朋好友,或许可以让他们少走一些弯路。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丧偶式育儿”话语流行如何既加强又挑战了育儿中的性别规范60多年来,本科生平均智商下降了17点,略高于总人口平均水平;《自然》公布2024年值得关注的7大科学技术进展 | 环球科学要闻万物写作的源头,美国国家地理这套经典科普,帮助中小学的孩子用科学改变世界!天!澳洲小哥挖出明代中国金佛!中国人600年前就来过澳洲了!?历史要改写了…华人注意!从账户提款超5000美元,应了解这7点医生、律师的新财富密码:明面上科普,其实在大谈两性话题。。。周小川最新发言:我认为“个人养老金”的思路还应该更开阔一些儿子丢掉了我认为最不会丢的分,这事真不能松懈!审了1000+案件,我总结了16大劳动用工风险防范策略!在加缪的朋友圈中,我认识了一个这样的加缪!牧笛吹响降级的笛声,大A股是涨是跌?最适合今晚和娃一起看的电影,我找到了这7部美国人认为这么多钱才能安稳退休,比疫情前高53%关注|加拿大超15%移民20年内就会回流或再移民!这两地比较多鄭伊健 - 甘心替代你给中国孩子的自然科普绘本,从小培养观察力,科普人文两不误憋了701天!纽约终于白了 一直下到7点 铲雪千万要小心!更强风暴在后头84、长篇民国小说《永泰里》第十七章 豆蔻年华(2)比较器之战:5个必备的 Linux 文件比较工具!儿科医生推荐:这三部科普片,适合两岁以上宝宝看有这套超好看的国风漫画科普,将来孩子学好物理/化学/地理更容易蒋家最帅的第四代蒋友柏:我认识很多有钱人都不幸福,活得自在要有本事对付天魔的妙招 | 魔王,我认出你了! 之四大目犍连尊者和天魔的故事 | 魔王,我认出你了! 之二阴差阳错出国门(3)努力重要还是认知重要?一位中国留学生,用了11年诠释了这个答案……最容易被天魔攻击的地方 | 魔王,我认出你了! 之三大多数多伦多人认为这座城市不适合退休养老,却适合养孩子我认为大陆比贼叉干净——对贼叉出手的第四天(接下来会陆续放大招)美媒:满足这7点说明你在美国已经是“上中产”家庭了?从支票账户提款超5000美元,你应了解这7点佛乐: 《云海风林》枪击案罪犯仍在逃,亚特兰大黑帮谱系科普,见到了千万绕着走!贾玲减了100斤,雷佳音有了100亿如何在阅读与思考中体会“数学好玩”?今晚7点半,名师来支招!|中国教育报数学阅读行动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