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人这一生,要被孩子“渡”三次

人这一生,要被孩子“渡”三次

公众号新闻
洞见(DJ00123987)——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2000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洞见”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作者:青允
来源:帆书 原樊登讲书(ID: readingclub_btfx)

育子先育己。

♬ 点上方播放按钮可收听洞见主播林静朗读音频


曾仕强说:“孩子,是家庭的延续,也是跨越生死轮回的缘分。”
 
虽然养育孩子的过程,会有辅导作业的鸡飞狗跳、青春期的叛逆无奈,也会掺杂着泪水和疲惫,但更多的是欢笑和幸福感。
 
在孩子成长的这段过程中,父母和孩子总是相辅相成的。
 
我们给孩子提供养分,孩子为我们照射阳光,互相滋养,共同成长,完成自己的人生使命。
 
而人的一生,要与孩子共同经历三次渡口,这三次生命洗礼,犹如三座桥梁,将我们紧密相连,互相成就。

01

  • 第一次:孩子的到来,给予你力量。


摩西奶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整个孕育小生命的过程,会感觉到生命的奇迹,会获得前所未有的巨大力量。
 
特别是当一双稚嫩的小手紧握住你一个手指时,那种完全地被依赖和被信任感,让你感受到自我的强大,让你有勇气去实现自我蜕变式的成长。

孩子纯真的笑容和无邪的眼神,仿佛拥有一种神奇的魔力,总能驱散阴霾,如阳光一样给我们力量:
 
忙碌了一天的工作后,孩子的一声爸爸妈妈,所有的疲劳瞬间会被治愈;
 
在一地鸡毛的琐碎中,孩子的笑声会冲淡生活的平淡,重新点燃你的激情;
 
压力山大或者工作不顺心时,想想孩子,又会是满血复活……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希梅内斯曾感慨:

正是在陪伴儿子罗德里戈成长的过程中,他的纯真和顽强的生命力,才激发他的灵感,创作出轰动世界的《小银和我》。
 
当一个新生命降临这个家庭后,我们不仅身份变了,更获得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
 
这种力量源自对孩子的爱,驱使我们超越自己,去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给ta。
 
著名作家J.K.罗琳在面临生活困顿,即将崩溃想放弃一切时,正是女儿的出生,激发了她创作《哈利·波特》系列的决心,也赋予她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力量;
 
梅耶.马斯克被丈夫家暴多年,凭着三个孩子的精神支撑,她才勇于和丈夫对抗,跳出糟糕的婚姻。
 
每个人都是有潜力的,而孩子的到来,则会更好激发我们潜在的力量:
 
你会为了ta的成长,学会做很多健康美食;
 
你会为了ta的学习,重新拾起书本,一次次提升自己;
 
你会愿意陪ta去玩之前从不敢玩的过山车,下来后才发现“原来我也可以。”
 
正如乔布斯所说:“我愿意用我所有科技,去换取和苏格拉底共度的一个下午。”
 
孩子的到来,就是那个无比珍贵的下午,使我们在琐碎日常中发现生命的意义,给予我们力量,让我们学会付出、坚韧和无尽的爱。


02

  • 第二次:孩子的问题,让你看见自己。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随着孩子逐渐成长,生活也会状况百出:
 
有时生病好多天不见好;上幼儿园太调皮;
 
上小学会跟老师顶嘴,上初中开始叛逆……
 
他们开始需要更多的帮助和指导来理解和应对周围的世界。
 
而正如心理学家卡尔说的:“教育的本质,是让父母发现真实的自己。”
 
孩子是世上与我们最近的人,更是一面镜子,时刻折射着我们的言行:

他们身上那些让人头疼的问题,也许根源在我们自己。
 
有位博主分享过自己的经历:
 
她的儿子小杰,初中时陷入了深深的社交困境,常被说“不合群”。
 
起初,她以为儿子的性格内向是学校环境的问题,可能是有同学孤立或者欺负他。
 
然而,有天给孩子整理书包时,一行稚嫩而痛心的文字无意间让她如遭电击:
 
“我害怕跟别人说话,我怕会像爸爸妈妈那样发生争吵,我选择远离人群,避免冲突。”
 
原来,那段时间,她和丈夫频繁因琐事争执。
 
激烈的言辞和情绪化的行为,无形中烙印在了敏感的小杰心中,逐渐影响到了他的校园生活,形成了难以逾越的社交壁垒。
 
教育家克鲁普斯卡亚说:“对于父母来说,家庭教育的最初,是自我教育。”
 
生活中,很多人在责备孩子手机电脑上瘾时,却忽视了自己在家的“屏幕时间”对孩子的影响;
 
很多人遇事暴躁易怒,却从未想过孩子因为一点小事就大哭大闹的原因,只会一味地打骂。
 
育子先育己。
 
想让孩子三观正,父母就要充满正能量、说话算话;
 
想要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父母平时也不要投机取巧、找捷径;
 
若期待孩子诚实守信,那父母就必须做到言行一致;
 
如果希望孩子性格好,那父母平时也要注意自己为人处世的风格。
 
也许,现实中是我们父母在教育孩子,塑造孩子,是孩子人生中的领路人。
 
而实际上,是孩子在做父母的摆渡人,帮助我们清晰自己,完善自我,成为一个合格的父母。
 

03

  • 第三次:孩子的长大,让你重新成长。


作家冯尘说:
 
所谓父母子女一场,不过相互滋养;我原本以为自己为你付出了一切,到最后才发现,成全的,原来是我自己。
 
我们常常误把孩子当作教育对象,而事实是:

孩子是我们的老师,在他长大的过程中,也让我们重新成长。

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会逐渐长大,他们会有自己的想法和追求,但是很多父母很可能会被自己的思维困住而不知。
 
朋友小米的女儿妮妮从小非常聪明可爱。
 
但上小学后,她突然开始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成绩也逐渐下滑。
 
小米尝试了各种方法,包括严厉的管教和物质奖励,都没什么效果。
 
她感到非常困惑和焦虑,觉得自己已经做得很好了,孩子还是不听话。
 
在一次家长会上,老师建议她多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与孩子多沟通。
 
她这才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意识到自己可能忽略了孩子的情感需求。
 
后来,她开始主动参与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与孩子一起探讨感兴趣的话题,聊在学校的遭遇和感受,学会倾听和理解他的想法。
 
孩子的成绩逐渐上去了,性格也越来越开朗。
 
在这个过程中,小米发现,自己不仅在帮助孩子成长,也在重新审视和成长自己。
 
她学会了如何有效地沟通、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如何更好地处理家庭关系。

孩子长大的过程,也是父母不断调整、学习和完善自身的过程。

ta让我们重新理解了成功:成功不止一种定义;
 
也让我们重新理解了人生:不是父母认为的,就一定是对的,很多时候我们反而要像孩子一样看待这个世界。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地成长为更加成熟、有智慧的父母。
 
不再固执自己的想法,不再否定孩子的建议,重新梳理自己的观念,以全新的视角看待生活。
 
珍惜与孩子的每一次互动,参考孩子的节奏,找回自己的初心,重新将自己养育一遍。
 

04

心理学家武志红曾说:父母是孩子最大的命运。
 
孩子则是父母生命中的贵人,育儿是一场修行,养的是孩子,修的是父母。
 
这场修行无声无息,却力量磅礴,它让父母学会了无私付出,懂得了包容接纳,更体验到生命传承的伟大与庄重。
 
育儿,不只是陪伴孩子的岁月静好,更是父母的一场心灵涅槃。

我们养育孩子,孩子也陪伴了我们,如此轮回,相互汲养。
 
点个在看,孩子,既是生命的传承者,也是我们的灵魂伴侣,愿我们都能学会成就孩子,同时圆满自己。

家有女儿

我们为您推荐一个优质的育女平台
女儿派(微信号:nverpai)
每一个女儿,都是爸妈眼中的稀世名花。
养得好一朝惊艳四座,养不好费心劳神。
关于养育女儿的干货,这里都有;
关于养育女儿的苦甜,我们都懂。
家有女儿,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关注,
我们的故事,就开始了...

你若喜欢,为洞见点个在看哦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445亿债务万科“渡劫”,拿千万退休金的他,只顾着和娇妻秀恩爱?人在B站,要被AI公司们挤爆了孩子“废话”太多怎么办?我与“话唠”儿子天天过招!我们这一生,要被孩子“渡”三次那个“带女儿逃晚自习”的妈妈,引160万人点赞!原来孩子终其一生,只能记住父母几个瞬间北师大研究揭开高学历父母的困境:不怕给孩子360°全景铺路,就怕孩子“带不动”宝马:“家在中国”三十年华妇好心为游民购买食物!没想到结果悲剧了!路人这一举动更让她心寒!“学二代”父母困境:不怕给孩子全景铺路,就怕孩子“带不动”冬日探访退休之地 发现别样的江南之美 (多图)《情人结》作者 冰花 英译 柳湄7招让孩子自信爆棚!父母试着放手不当“妈宝、爸宝”,不断催眠暗示孩子“你可以的 ! ”尋常巷陌之漢至曾住宾州雷德利克里克公园(Ridley creek park),过往秋色《巨流河》作者齐邦媛去世:“我这一生,很够,很累,很满意”中国又一高科技领域的华为,要被美国逼出来了?xz活跃维护者“潜伏”三年——添加恶意代码、植入SSH后门书包背不对,驼背、含胸、脊柱弯......放假了,该给孩子“减减负”了高中家长,陷在孩子“生涯规划”的迷雾中......胖东来,要被黄牛搞黄了?别抱怨孩子“什么都学不会”,每个孩子都是有待发掘的天才八校联动 | “约法三章 情诉三行”三行情诗大赛邀您回顾~人这一辈子,都在为认知买单 | 商业思维干货合集高学历父母的另类困境:不怕为孩子360°全景铺路,就怕孩子“带不动”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泉州!北师大研究揭开高学历父母困境:不怕给孩子360°全景铺路,就怕孩子“带不动”越戰期間的‘’長山幹部怎样鼓励孩子“顶嘴”?从顶嘴升级到辩论、谈判,有说服力,这个孩子就厉害了今年的英国,要被中国留学生挤爆了又一个行业,要被AI干掉了?!孩子沉迷“低级快乐”爱刷短视频,大脑严重受损:假期谨防孩子“低级快乐”成瘾Atlas人形机器人刷屏!“钮祜禄·波士顿动力”三度易主后终于回归,网友:强到可怕警告:澳洲人多付了这么多年的钱,要被停了!大家快可省钱啦!韩国影视,要被Netflix搞垮了班上总“垫底”的孩子,该如何激发孩子“学霸因子”?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