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校官宣!大学倒闭潮,来了公众号新闻2024-04-03 23:04本文来源:本文由软科综合整理。大学倒闭潮正在全球蔓延……日前,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分校(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at Milwaukee,UWM)校长马克·莫尼在致员工和学生的一封信中表示,该校将在2025年春季学期结束时正式关闭,现就读于该校的学生可以继续学习到2025年春季学期结束。早在2023年10月,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系统(UW)就曾宣布关闭3个校区,“生存还是倒闭”,已经成为不少国家或地区高校需直面的问题。生源经费下的双重危机《华尔街日报》曾指出,与过去十年相比,美国大学的倒闭数量增加了将近两倍,百年老校面临着同样的命运。181年历史的爱荷华卫斯理大学、174年历史的麦克默里学院、1834年成立的绿山学院等学校都未能度过这场“倒闭潮”。倒闭潮的背后,是高校捉襟见肘的经费和越来越少的生源。曾诞生过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培养出全球首富马斯克的加拿大女王大学正面临着巨额财政赤字。女王大学的教务长马修·埃文斯在采访中表示,通货膨胀、省府投入资金减少并强制冻结学费、以及国际学生人数下降是导致学校财政危机的主要原因。去年,该校就暂停了对本科美术学位项目的招生;今年学院中少于十名学生的小规模本科班已经在计划取消;其他系如古典学和考古学,则依靠医学院、工程学院和商学院等经济实力雄厚的学院来供养。尽管女王大学已经停止招聘教职员工,但预计今年6月赤字将达到4800万加元,一旦资金耗尽,学校将面临倒闭。在受少子化浪潮冲击的亚洲,招生困难已成为日韩高校面临的普遍问题,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据报道,2023年12月,日本的奈良佐保短期大学、修实短期大学、福冈女学院短期大学、武库川女子大学短期大学部、美作大学短期大学部、铃鹿大学短期大学相继宣布停止招生。仅去年一年,日本至少有12所大学停招。少子化状况比日本更为严重的韩国,“无生可招”已经从地方大学蔓延到首尔。近5年,韩国地方大学有二十多个专业已全部消失。据韩国《东亚日报》和钟路学院今年1月发布,对韩国190所大学4889个专业的调查结果显示,报名人数少于招生人数的未达标高校专业共有163个。报道还提到,为扶持地方大学,韩国政府去年11月选定10所“全球化大学”,计划5年内拨款1000亿韩元,但10所大学中有5所大学的2024学年招生情况比2023学年更差了。图源:CCTV-4在我国台湾,受少子化影响,私立学校“退场”危机继续延烧。台湾首府大学、中州科技大学已于2023年7月起停办,明道大学、环球科技大学、大同技术学院、大汉技术学院以及东方设计大学也将于2024年停办。而更严峻的是,从2025年起,台湾省高校一年级的新生人数将跌破20万人,此后新生只会越来越少,私立大学招生将更加困难。依照目前状况看,未来八年间台湾省将有超过6000名教师失业,约40所私立大专院校退场。合并重组,高校自救为了应对倒闭危机,各高校积极采取“资产重组、高校合并”等相关的应对措施。今年1月,乌克兰教育部副部长米哈伊尔·文尼茨基表示,基于人口发展趋势,乌克兰需要削减大学数量。文尼茨基称:“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但无论如何,高等教育机构应该进行整合。”据韩联社报道,庆尚北道闻庆市正在加快建设崇实大学闻庆校区的步伐,将私立大学闻庆大学与本部位于首尔的崇实大学合并。此外,国立大学忠南大学计划与同一地区的国立大学韩田大学合并。有韩国专家预测,今后走上合并和关闭道路的大学还会增加。生源不足及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强烈冲击,使我国台湾省的弱势高校也面临被合并的态势。2023年,台湾科技大学与华夏科技大学公布合并计划书,华夏科大预计在2026学年度停办,在整并过渡期间,华夏科大中和校区会提供给台科大规划使用,台科大成立“台湾科技大学华夏校区”。华夏科大方面曾表示,少子化的趋势不可能逆转,华夏属于工科学校,招生情况只会越来越糟糕,因此该校大约从2021年开始集结共识,要引进外部资源,才会慢慢促成与台科大的合作。据悉,此次的两校整并,也是台湾省第一起公私大学合并案例。图源:台湾科技大学官网除了台科大和华夏科大外,筹备合并事宜多年的慈济大学和慈济科技大学,也已获得相关主管部门同意,将于2024学年起将合并为新的“慈济大学”,未来新校会保留高教、技职学制,师资与课程共享,并增加跨领域及通识,发展为完整的综合型大学。“建立对大学的淘汰机制”高校发展必须始终同时代共脉搏。出生人口的减少以及高等教育进入普及阶段,这些大环境的转变,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原有的学校和专业需要进行调整以适应社会发展,高校面临着调整结构、控制规模和提高教育质量的迫切需求。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看来,高校未来的办学思想,不应该在增加重复科目、专业、学院等扩招方向上下功夫,应当极力减少求大求全的专业设定,锚定一个或多个办学特色项目,做好分层教育、特色教育,提供社会需求的运用型教育。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李志民则提出“建立对大学的淘汰机制”,他认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不仅要发展高层次大学和高水平学科,还要淘汰低层次不合格的大学。每个高校都应认真思考自己今后的定位,特别是对那些招生占比大、社会需求少,又不是学校优势学科的专业,要考虑调减招生计划。政府主管部门要制定相应规划,有计划地让一些办学水平差、招生困难的学校终止办学。教育主管部门要未雨绸缪,积极适应信息社会教育形态的变化,制定相应的过渡政策。同时李志民还认为,高校也要参考企业实行“末位淘汰”、允许倒闭退出等机制以外,无限扩张的高校规模是急需被按住的另一端。如果再扩张规模不仅造成教育资源浪费、加剧国家和省市财政负担、增加运营难度,更降低了高校之间的辨识度和竞争力。要从动辄追求综合性大学,开设几十个学院、数百个学科专业的巨无霸,变成更聚焦专业优势的精品学府。202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怀进鹏也强调“要深刻认识人口和社会结构变化对教育布局结构和资源配置调整的紧迫要求。”当未来教育布局面临新调整,高校的办学生命力将与教育教学质量直接挂钩,大学应思考,除了一纸证书外,高等教育带给学生的真正意义和价值,提高质量、保持特色,或许才是高校在大浪淘沙下的一条出路。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