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拖延、没干劲、易放弃,都因为孩子动机不足?美商界知名作家:大多数人都想错了

拖延、没干劲、易放弃,都因为孩子动机不足?美商界知名作家:大多数人都想错了

公众号新闻

 看点    在成功的故事中,兴趣、动机和坚持常被奉为制胜的法宝。然而,美国商业媒体知名专栏作家杰夫·海登指出,和很多人的认知不同的是,动机不是成功的“因”,成功也不是动机的“果”。面对孩子的种种状况,关键在于如何动起来。
文丨Linda
来源:外滩教育(ID:TBEducation)

每次提到孩子的三分钟热度,家长群里总是得到很多感同身受的回应:

给孩子报过钢琴、绘画,结果孩子半途而废,家长倒是坚持到给自己学出了几个新技能;

孩子年纪小,一到写作业就拖拖拉拉,简单的作业就是不能一口气写完;

给孩子设置了每天的定量运动,结果孩子越来越敷衍……

很多成功故事分享中,都会提到兴趣、动机、坚持有多么重要,但视线一到自家娃身上,每件事都变得困难起来:为什么明明是有兴趣的事,想要坚持也这么难?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道理,怎么才能让孩子真正理解?

而对于动机的关注和研究从来就不少。美国知名商业媒体《Inc.》专栏作家、特约编辑,演说家杰夫·海登就在《动机迷思》一书中,提出了一个看起来有点反直觉的观点——动机不是成功的“因”,成功也不是动机的“果”。

《动机迷思》

想要从根源上打破“三分钟热度”的循环,让孩子形成持之以恒的习惯,光靠动机和意志力完全不靠谱,得从自我驱动的法则上着手才行。

“必须先有动机,才会有行动和成功”
是对动机最大的误解

在书的开篇,杰夫·海登开门见山地提到了关于动机的一个普遍误解:

很多人都认为动机是一种特殊的“启动器”,任何事想要成功,都必须在开始前就具有足够强大的动机。先有动机的“因”,才会有成功的“果”。


“但实际上这是错误的。”杰夫·海登认为,其实动机并不总是一开始就存在,而是在持续的行动和过程中产生的。很多时候,“动起来”比单纯地拥有动机更加重要,而成功则是一个接一个的小胜利组成的“大”结果。

杰夫·海登

他自己对此就深有体会。作为专栏作家,他已累计出版了七百万字作品,他热爱写作。但如果仅仅靠热爱这个动机,他往往是这样一幅画风:

在办公室打电话、处理邮件、读“闲书”、逗猫猫,一想到要写的文章,就搬出“还没有找到适合的写作语气和处理素材的最佳方式”来“说服”自己再准备准备。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他喜爱的自行车运动上,特别是寒风中最初的几公里,双腿僵硬、心脏扑通直跳、上气不接下气,思考自己为什么非得这个天来骑车……但当他努力过一阵子以后,每一次踩下踏板的满足感,每一次码完一段字的成就感,开始让那些辛苦变得可以忍耐,到可以忽略,也驱使着他开始期待去完成下一段骑行和段落。


(最终获得成功的)关键在于,你能享受到小小进步带来的成就感,并反复再三地重复同样的过程。”动机不是做成一件事的唯一起始点,但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很多时候,家长甚至老师仍然在和动机较劲。

布朗大学教授希拉里·弗里德曼曾追踪美国中产家庭如何带孩子参与竞争性比赛。她发现,不少学生象棋锦标赛为了小选手继续参与比赛,渐渐地不再颁发奖杯,而是设置了高级象棋套装、电子产品等奖品。有些家长也会用零食来激烈孩子。

这些奖励确实吸引了一部分孩子继续下棋。但是在杰夫·海登看来,这种动机会像锤子一样重重敲下,但仅仅几小时或几分钟后,热情就会散去。“这种闪电般爆发的动机,就像高糖效应,当下感觉很美,但是不可能维持长久,等狂喜平复后,身心感受其实更差。”

他的话也确实应验了。很多被奖励吸引的孩子,心思渐渐都不在下棋上了,而是越来越看重物质奖励。甚至到后来,有的孩子连零食这样的食物奖励都不满足了,非得承诺真金白银的奖品才行。


还有很多家长头疼的“三分钟热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孩子在最初的新鲜劲过去后,没办法持续获得满足感,兴趣引领的动机就迅速消退了。

有位妈妈在群里分享的日常引起了很多家长对共鸣:


今天想学画画,明天想学跳舞,开始兴致勃勃,没上两节课就不在状态了。继续上课,孩子难受;退课,自己心疼“沉没成本”。


前段时间,娃看到同学敲架子鼓又觉得很帅,说想报个班学学,我心里嘀咕,哥哥啊,家里可还堆着你闲置的轮滑和电子琴呢。


斯坦福大学行为设计实验室创始人B.J.福格博士也曾对人的行为有深入的研究。他发现,

一些一次性的行为,可以依靠强动机实现,比如来一次大扫除、一次断舍离;

可一到涉及养成习惯的持续行为,只靠动机就很难办到了,特别是一些自我提升类的事情。

想想看,坚持去健身房这一条,就让多少成年人都败下阵来,更别说孩子们去长期坚持一些兴趣班或是学习了。

也正像杰夫·海登说的:“海报标语无法提供你恒久的动机,进展才会给你源源不绝的动力。”

摆脱“速成”的诱惑
让持续努力成为一种习惯

杰夫·海登曾和许多成功人士交流奋斗心得,而他也发现了一个让人感到吃惊的共同点——这些最终获得成功的人,都会给自己设定目标,然后全神贯注地投入努力中,接着出人意料地,他们就把目标给“忘了”!

“当然,目标依然在。但他们最关心的是当日的待办事项,而当他们完成后,当天会很开心,那种成就感让他们更有动机面对明天。”杰夫解释道,“就算是渐进式的小小成功,也是最有效用的激励工具。”


但不得不说,如果对成功的渴望过于强烈,又不得要法,也会让人容易陷入“速成”的诱惑之中。杰夫在书里分享了他祖父的一段往事:

那年,祖父买下一匹赛马。尽管杰夫只有十二岁,但他凭直觉认为这是个坏主意——哪怕祖父祖母住在农场,养一匹赛马也还是太奢侈了,更别说去参赛。第二年,勉强凑够当地一场小型比赛的入场费后,祖父不出意外地铩羽而归。


但不知怎地,后来祖父竟然用金钱“说服”了一位优秀骑手借出自己的马。在另一场小有名气的比赛上,祖父骑着借来的马,风驰电掣地一举摘银。在终点线,杰夫给举着银盘奖杯的祖父拍了照,又看着他牵马绕场,接受人们的祝贺。


直到多年后,杰夫才意识到,祖父买马的真正原因,是他迫切地想要成为有份量的人物。但祖父获得的快乐并不持久,原因早已明了——尽管他买了马,却选择直接跳到结尾,中间对马儿的照料、训练、感受失败、不断努力,日复一日的微小成就全都错过了,以至于他最后的快乐也昙花一现。


在孩子的成长中,速成也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坑。在杰夫的描述中,很多危害都源于此:

比如过分强调结果的重要性,往往会让孩子的能力发展被“降级”。就像很多育儿专家倡导的,如果孩子的调皮、机灵、能言善辩被我们贴上“聪明”的标签,那么他们就很难一直聪明下去,因为真正的智慧意味着专注力、思维缜密程度、自律和目标感。

换到学习也是一样,对自我价值的影响也更加明显。当名牌大学offer被视为唯一的成功凭证,很多学生一旦熬过申请季,对学习就再也提不起劲。甚至有人进入大学后,干脆找人代考、代写。

之前,还有留学生分享过,小时候学过很多乐器,看起来是父母让自己体验了很多,但其实他心里清楚,学这些都是为了日后升学、申请大学时更有竞争力,对乐器的兴趣、体验越到后面越不受关注。以至于收到大学offer的那天,他忍不住跟好友欢呼:“我再也不碰乐器了!”


速成成功也是培养坚持习惯的阻碍。有资深游戏玩家爸爸跟外滩君探讨过孩子沉迷游戏的话题:


为什么孩子容易对学习提不起劲,但却很少对游戏提不起劲?他说,游戏的反馈总是确定、即时、明了,一达到目标,立刻就会得到奖。换到学习场景,很多孩子都被游戏惯得不愿意享受延迟满足,不愿意在学习中慢慢提高自己的能力。


弗吉尼亚大学的心理学教授Daniel Willingham的评价也一针见血:“从认知学的角度看,孩子不喜欢上学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学校能否让学生持续地体验到解决问题的那一种愉悦感。

事实证明,即便是像梵高、贝多芬这样的天才,他们的成功仍然更多的来自于持续不断的学习、积累和练习。克服困难和解决问题是一种可复制的能力,这种能力给人持续向上的信心,也给人不断前行的动力。那些没有积累的灵感或是小聪明,也许偶尔会有偶尔的闪光,一旦被用光,就再难持续输出了。

比盲目励志更有效的
是建立起行动的良性循环

杰夫·海登认为不论多么高远、宏大的目标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从小处着手,循序渐进。在我们挥洒汗水的同时,一些科学的策略和一套优秀的行动程序,往往比事倍功半的盲目自鸡和苦苦支撑更有效。

1. 把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让孩子构建起良性循环。

很多人在面对一个大计划的时候,很容易畏缩。杰夫·海登也拿自己举了个例子:他曾在工厂工作了20年,那时,“成为作家”这个梦想显得那么的遥不可及。“成为作家”这个目标就显得特别遥不可及。但当他的目光放近,近到开设一个专栏、完成一篇文章、写完一个段落,一次次的小成功,最终把他托举到了“成为作家”的梦想前。

这也正是杰夫提出的一个“成功公式”:“成功➡动机➡更多成功➡更多动机➡更多成功➡成为” 如果启动一件事情很困难,那不妨设计一个更容易达标的简单开头。

比如钢琴练习时,孩子总弹不好复杂的曲子。我们可以把乐曲分成小章节,鼓励孩子先在练习这一小章节时保证弹三遍不出错。

当旧的目标和新的目标不断叠加向前,就会形成一套周而复始的程序。每天攻克一个小章节,一两周就可以拿下一个复杂曲目,比无的放矢地每天苦练两三个小时有成效很多。


想养成每天跑步1km的习惯太困难,那就先把目标降低:200m、500m。甚至对一个很少运动、不习惯运动的孩子来说,能够换好运动服、穿上运动鞋,走完全程,也已经是个很大的进步了。

解决了一个看似很困难的问题,或以超乎预期的速度达成一个阶段性的小目标,能让孩子发自内心的快乐,当然会更有动力继续学下去。

2. 丢掉完美主义,才能更好地前进

杰夫·海登在书中提到,想要达成某个特定的目标,就要少想多做,特别是要放弃完美主义情结,设法推进度才是关键。

“要么不做,做就要做到最好”的完美主义的要求非常高,甚至成为很多孩子迟迟不能开始的原因。但实际上,我们根本不需要成为世界级的运动员才能跑马拉。能决定参加比赛到跑完一次,就已经超越了大部分的人。

而且,完美主义也会让人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经历更多挫折,越难推进。曾有韩国的学者在韩国学生群体中调查完美主义心态、动机和学业倦怠之间的关系。

在调查了近300名学生后,他们发现:如果学生以获得外部认可为目标,那么完美主义的心态最终会导致学业倦怠。


相反,有妈妈分享的一段家庭对话,温暖了很多家长:


8岁的儿子问:考100分可以奖励什么?


妈妈反问:为什么要奖励你?你想吃什么,只要是合理的,妈妈都会买,不需要考100分来换。不过,你考100分开心吗?


儿子回答:开心!


妈妈接着说:你开心我也开心,那我们可以一起吃冰激凌庆祝。如果你因为没有100分觉得难过,那我们也可以吃冰激凌,这样心情会好一点。


要做到别人眼里的“没有瑕疵”或要求自己永远做唯一的“第一名”,往往会导致重复枯燥、效率低下、推进缓慢的练习,还很容易让人产生挫败感。只有把目光放到自我体验、能力提升等方面,动机才能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3. 多重动机,驱动孩子完成长远目标

杰夫·海登在书中还提到,当多重动机共同指向同一目标时,即便某一个动机减弱或消失,也不会影响达成目标的大方向。用一点这样的策略,制定能带来多重好处的标的,往往会更容易些实现。

家长在陪伴孩子共同努力的过程中,除了帮助他解决困难、适当给予鼓励。引导他从不同角度找到达成同一目标的意义也是很有帮助的。

小英妈妈跟外滩君分享过女儿学芭蕾的经历,就很有代表性。

小英因为非常优异的芭蕾舞特长,在升学中频频获益。她说最开始学习的时候没想那么多,在妈妈的鼓励和陪伴下,每次伴随音乐翩翩起舞的快乐,以及演出结束时的掌声都让她很有成就感。


而且,常年练习芭蕾舞让她的形体优美,常常被夸赞气质优雅,也让她收获了自信,性格变得开朗。


而在舞台之外,妈妈也经常引导她发现生活中的芭蕾舞元素。比如看画展时,她们会发现画中少女的姿态和芭蕾舞的动作很像;在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张洵澎的演出中,她们发现传统戏剧的表演也能完美借鉴芭蕾舞的元素……审美情趣的共鸣,也让小英对芭蕾的热情变得更加深厚。


而这些不同的快乐体验,也让她更加享受芭蕾舞,直到后来不需要靠芭蕾来升学和比赛,她依旧没有放弃,因为芭蕾早就成为了她无法抛弃的爱好。


作为家长,我们都不希望教育给孩子带来的是个月抛、年抛的一次性用品,帮他找到学习的乐趣、成就感和这样那样的多重意义,让学习从一种行为变成一种能力,伴随他成长,才是长远之道。


尾声

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注意力更持久,喜欢用意志品质去要求孩子,每次都把孩子耗到精疲力尽才肯罢手。殊不知,弹簧皮筋总在被拉崩的边缘,就会慢慢失去弹力。过度的疲倦感更容易让孩子有畏难情绪,变得越来越难以坚持。

就像老话说的,意犹未尽。

当我们回答孩子“为什么要学习”这个问题,不如引导他自己去发现探索新知的快乐。带着孩子设立属于他自己的高远目标,陪伴他在一个合理的程序下不那么吃力地获得一个个阶段性的胜利。

那些考试、升学、求职之路,不是一终局,只是成长路上的一串小小的印记。路还很长,他会在自我驱动下不断前行,又在前行中慢慢成长,渐渐体会学无止境也是一件幸福的事。


▼精英说今日视频推荐
“在看”我吗↓↓↓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大多数人都在积极“积累”,但更重要的是积累“积极”大多数人只是存在,仅此而已调查:大多数加拿大人计划暑假呆在家里!因为…没时间、没人脉、没实验条件,“三无”小主治在会上被科主任差点骂哭!3个月后……炒股需要智商、情商和幸运当一个人熬到没有电话、没有聚会、没有社交……作品火爆全网,炒地产股亏到炸裂!知名作家晒单:认输“割肉”亏246万元,卖掉后股价竟大反弹千万粉丝知名作家宣布停更,网友:看着他的书长大……研究发现: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和这类人做伴侣——专访全国特级教师“翻车”:我被无情回怼,原来这么多年我们都想错了美国经济数据向好,但大多数人却认为经济正在衰退钟睒睒从未在娃哈哈领薪;董明珠再建议提高个税起征点至1万元;李书福称吉利不会轻易放弃燃油车;多家快递公司回应快递新规...否定民营经济,就是砸绝大多数人的“饭碗”奇怪的再会(八)《巴郞笔谈》004:家族谱书《龙年元宵网会2024》俄媒曝乌克兰逃兵“呈指数增加”:大多数人已经对战争丧失了信心大多数人只适合老实上班世界知识产权日!盘点土生土长在加拿大的世界知名品牌两周发一次工资还不行?在美国 大多数人希望每个星期都能拿钱世界知名酒庄IHV为农历新年开发特制干酪两周发一次工资还不行?美国大多数人希望每个星期都能拿钱大多数人都有这两种恐惧“我的胸比大多数人小”因没穿胸罩就被赶下飞机 达美航空向女乘客道歉2月美国失业率处两年来最高水平, 52%毕业生就业不足?徐小虎:大人都很笨,只为孩子的生活着急,却不为孩子的快乐着急困扰3亿中国女性,长期不治会增加患癌风险!为何基层医院就诊量仍不足?春醒一个简单的选基方法,轻松跑赢大多数人大多数人预判房价都错了大多数人不是真想改变,也不想承受痛苦华人当心了!加拿大租客被CRA判罚6年月租税款,只因房东没干这件事!专家:背锅的永远是租客...澳币汇率炸了,连飙3日! 澳洲最真实一幕曝光:街头到处是百万富翁!大多数人1000存款都没有这是美国6个最安全的居住地,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太贵了儿子刚上名校就自杀身亡,华裔知名作家二度丧子!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