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 | 我们从这些书里获得「高能量」
“开卷有益”是一句我们从小就常听到的话。
幸运的是,在一家崇尚研究驱动的早期投资机构,想尽一切办法来阅读、学习、思考,并带着自己的认知去寻找投资机会,是我们的日常。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我们邀请到峰瑞资本的一些投资同事,以及与丰叔一起主理高能量播客的商业作家李翔,给你推荐他们心目中的好书。
他们也很用心地分享了自己的推荐理由,希望能给你带来一点启发和帮助。
也欢迎移步小宇宙APP / Apple Podcasts / 喜马拉雅APP,搜索并订阅「高能量」收听本期节目。
我是生物医疗组的投资人王蕾,主要关注生物技术驱动的诊断和创新药领域的创新。这次想给你推荐《编结茅香:来自印第安文明的古老智慧与植物的启迪》。
这本书的作者罗宾·沃尔·基默尔是一位印第安裔女科学家,她把科学知识与美国印第安人的传统智慧相结合,讨论了植物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呼吁人类重新审视与自然的关系。在这本书里,作者分享了自己对植物、生态学和文化之间的关系的独特见解,也谈到了我们可以跟自然界学习以建立更加可持续的生活方式。这种角度无疑是很特别的。
这本书比较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融合了多种视角:可能是因为作者丰富的背景,她结合自己的个人经历与体验,在书里写到了印第安人的智慧与现代植物有关的科学知识,从多个维度生动地呈现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的画面。值得一提的是,科学家的身份听上去也许严肃,但她的文字饱含感情,从中我能感受她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敬畏,以及对未来心怀希望。这种情感也感染了我,激发了我内心的感恩和敬畏。
此外,这本书对我的一个触动是,在科学和非科学的绝对界限之外,我们可以通过对自然界的认知和尊重,来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并寻求更加平衡、自由和美好的生活。
如果用一个关键词来形容这本书,我觉得是“共生”。这本书让我更好地体会到了在获取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去回馈,这也是人类和其他生灵乃至世间万物平等互惠的相处之道吧。
/ 02/
▎峰瑞资本谢达 推荐语
这个过程充满了观念上的较量。譬如持续了几百年的心脏和大脑,哪个是感受和思想的起源?神经信号传导是通过电信号还是化学递质?大脑行使某个功能是依赖于特定的区域,还是需要多个脑区的协作?……
大脑最奇妙的地方在于我们无法用单一的特性来定义它,上述争论,时至今日也并没有哪个观点得到压倒性的证实。以心脑之争为例,虽然现在人们普遍接受大脑是思想的源泉,不过近期也有研究显示,心脏跳动的快慢可以通过控制人的大脑直接影响人的情绪。我觉得特别重要的是,观念较量的过程塑造了人类对于脑认知的前沿,而这些大脑认知的获得深刻依赖于社会、文化、科学和技术手段的共同发展。
本书还呈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思考,也就是回答脑科学的三个底层问题需要从上而下,但大脑的研究只能自下而上,短期内只可能逐步地进步。这可以从一些大脑的类比中看出来,比如过去人们将大脑比作过液压机、发条装置、电报网络、电话交换机和计算机,每个类比都对应着因为科学文化技术的创新所带来的人类认知大脑的模型的进步,这些类比可能在某个侧面更准确地描述大脑,但本质还是在于逼近脑科学的真相。
有趣的是,最初冯·诺依曼提出的计算机架构将计算机类比成神经元。今天人们把大脑看作一台电脑,似乎也预示着未来对于大脑的理解可能会依赖于外部,譬如通过对大脑数据的分析形成更多维度的抽象总结,而不限于对于电话、电脑等某个具体物品的类比了。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对于脑模型的理解没有更好可类比的机械电子结构,即使是最新一代的电脑,也不包含可以类比神经递质的物质;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获得大脑的数据的速度在显著加快。
如果用一个关键词来形容这本书,我会选择未知。人类的大脑超越其他物种的一个地方在于对未知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实证能力。我们相信,从脑科学研究工具的创新,到研究范式的变化,再到从现象到本质的抽象,在不断逼近脑科学真相的过程中,存在价值转化和投资的机会。
/ 03/
我是刘鹏琦,在峰瑞资本主要参与泛科技领域的投资,这次我想推荐的书和科技投资本身关系不大,它非常贴近我们的生活,书名叫《超越百岁:长寿的科学与艺术》。肯定很多人都听过,因为它也算是畅销书,但我还是非常想再隆重推荐一下。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如何能让我们都过上健康、高质量的生活。作者分别从战略和战术两个层面做了讨论,首先在战略层面让我们了解了各类代谢疾病、癌症、心脑血管甚至神经退进性疾病的潜在成因,然后在战术层面分别讨论了运动、饮食、睡眠、情绪和药物是如何影响这些致病因素的。
之所以推荐这本书,也和我的个人兴趣和爱好有关。最近几年,我非常热衷于各种运动,无论是像攀岩、滑雪这种偏技巧型的,还是马拉松、铁人三项和越野跑这种偏耐力型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会开始越来越关注自己的身体,也抽丝剥茧地学习了很多内容,无论是和运动能力和表现相关的,还是和饮食、睡眠相关的。不过,网络上的内容大多太碎片化或者说不成体系,更不要说还充斥着大量未经证实的错误观点。
这本书有两点特别吸引我。
首先是作者写作的出发点,他本人是临床医生出身,在工作过程中他看到传统西方医学只关心治疗疾病本身和延长生命,这会带来一些问题,因而他把研究转向了研究治胃病,也就是如何能够最大程度地预防疾病的发生,从而延长我们的高质量生命的年限。
第二点是整本书的内容都充满着辩证的思考,尤其是针对包括疾病的成因、运动方式、饮食方式的讨论,作者并没有像很多其他内容一样直接给出看似简单有效但可能不适合我们很多人的结论。相反,他在分析了各种利弊之后,把选择权最终交还给了读者,让我们通过实践去找到最合适自己的方式。
所以,整本书读下来,虽然可能很多内容对我来说并不新鲜,我还是第一时间买了两本送给爸妈,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实在是太需要了。最后,如果要用一个关键词来形容这本书,我会选择运动,因为这也是作者在这本书里最想表达的一个观点——运动是目前唯一确定性对健康有帮助的生活方式。所以等你读完这本书,放下的那一刻,请不要犹豫,是你该出门运动的时候了。
/ 04/
我是李罡,主要关注技术驱动创新,包括光学、 AI 和机器人等方向。今天我推荐的书是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从古至今中国哲学的演变过程、各个流派的起源发展,以及他们的相互影响。这本书不仅详细介绍了各个哲学流派的核心思想和代表人物,还探讨了哲学思想如何影响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
说到哲学,也许大家第一反应是西方哲学,读完这本书之后你会发现,在佛道儒背后潜藏的是国人对于世界的朴素认知和独特的世界观。这些认知和世界观是在漫长的历史中逐渐形成的,它们根植于我们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热爱和对世界的客观理解。正是这些信念塑造了我们对祖先的信仰,我们所崇拜的都是真实的人,是那些历史上作出贡献的先贤。
如果要选一个关键词给这本书,我选信念。我们不仅能看到中国哲学或者说中国人的哲学的来源,更能体会到我们对世界和人的尊重与信任。这不仅能指导生活,对于投资而言更是如此,本质上二者都是对世界的想象和对人的建模。
/ 05/
我是峰瑞资本科技组的投资人颜黔杭,投资方向是前沿科技和泛科技交叉,我非常关注智能制造、机器人、低空经济以及半导体等领域。今天我想推荐一本书,它的名字叫《如何离开地球表面:人类航空航天小史》。
这本书主要讲了人类在追求离开地球表面飞行的过程中数千年来的探索。人类的探索不仅仅是飞机这么一种方式,还有飞艇、火箭以及从这个方向中衍生出来的各种各样的尝试与探索,包括了航空与航天。
在过去的 100 年中,我们不仅实现了飞机的起飞与遍布全球,也实现了人类首次踏出地球,登上太空,整个过程还是让人非常振奋的。因为人类最原始的愿望就是迈出自己的摇篮,迈出地球去看看世界,像鸟儿一样自由飞翔,我们也想象着能够实现星际旅航。
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它在讲述这些科技历史的过程中,用一种非常科普与通俗的语言让我们感受到了每一个进步的过程来之不易,了解到了整个航天航空工程从传统的简单工程到后面结合上各类理论的突破,实现了包括火箭、超音速飞机、宇宙飞船、航天飞船以及航天飞机等各种各样的最新成就。
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个比较好的入口,去了解整个航空航天的历史。对我们投资来说,也可以从历史之中吸取到过去的变化规律,帮助我们去思考判断:未来航空航天的工业会往哪个方向去发展?在航空航天业中有哪些新的细分方向会诞生一些新的商业机会?
如果说用一个关键词来形容这本书,我觉得是振奋。我想起十年前我在读书的时候,嫦娥探月工程的总师来到我们学校做一个讲座,当时所有机械工程的同学内心都是非常激动的。我们很向往终有一天能够帮助人类走出地球,踏上宇宙,迈向更远的世界与空间。所以,整本书看下来的过程中,我是越看越振奋、越看越激动,见证了人类一步一步从树上到走到地面开始直立行走之后,一直以来向往着天空的动力。
/ 06/
我是陈石,最近三年我主要的投资方向是 AI 、软件和出海。作为科技投资人和过气的程序员和CTO,我跟大家一样在 2022 年突然迈入了以语言模型为代表的生成式 AI 突然崛起的时代。特别是ChatGPT,它终于有机会在较为广泛的范围超越人类智能。业界称,我们见到了通用人工智能的火花。
作为一名勤奋的科技投资人,最近这一年半时间,我大部分时间都在看项目、看论文、追踪海内外最新的 AI 及相关资讯,也会经常被邀请参加各种会议、讨论、分享等等。
有些朋友会问我,我是科技小白,我特别好奇 GPT 背后的原理是什么,能不能帮我推荐一本我能看得懂的书。好,机会来了。今天我推荐的书叫《这就是ChatGPT》。
这是一本很薄的书,只有 134 页,主要是介绍 ChatGPT 背后的技术原理。他的作者是美国鼎鼎有名的计算机科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他也是成功的企业家,叫斯蒂芬·沃尔弗拉姆。这本书里头没有高深的理论和数学公式,真正做到了深入浅出,甚至 OpenAI 的 CEO 萨姆·奥尔特曼都说,这是我见过的对 ChatGPT 原理最佳的解释。
这本书总共只有两个篇章,那么最重要的是第一个篇章,它的主题是“ ChatGPT 在做什么?它为何能做到这些?”其中的内容涵盖了:下一个词预测、概率、模型、神经网络、规模法则、嵌入 、ChatGPT 原理、意义空间、语义运动定律等等。我在 2023年年初就阅读到了这些内容,并且在我之前发表的一些文章和对外分享中,也对其中部分内容做了引用,受到大家的好评,这也是我有底气跟大家推荐这本书的原因。
/ 07/
/ 08/
我是峰瑞资本的投资人孟长洁,主要关注消费品和消费互联网方向的投资。我想推荐的是一本小说,英国作家乔治·艾略特于 1860 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弗洛斯河上的磨坊》。
这本小说的剧情其实非常简单,是主人公麦琪在短暂的一生中与社会束缚和自己情感之间的抗争。书籍的前半部分非常平淡,一直在讲麦琪与哥哥汤姆的童年生活,后半部分讲述了两个人长大之后,麦琪遇到了多个自己爱的人,但是由于当时的社会束缚和家族之间的束缚,麦琪最终不得不不断地放弃自己的爱。哥哥汤姆为了家族的复兴,牺牲妹妹的命运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束缚自己,最终哥哥在赎回父亲的磨坊之后,遇到了弗洛斯河的洪水,妹妹独自一人去划船去拯救哥哥,最后两人一起被淹没在了洪水之中。
这本小说其实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悲剧,后来有许多文艺作品其实都是以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作为蓝本创作的。这本书在文学界以女性主义文学的崛起而著称,因为书中讲述了大量社会对于女性的压迫,以及女性自我精神的崛起与追求。
乔治·艾略特是有史以来最著名的女性主义女作家之一,大家经常会拿她与简·奥斯汀做对比,简·奥斯汀相信大家会更熟悉一些,她的《傲慢与偏见》《劝导》《爱玛》 都是广为人知的作品。乔治·艾略特与简·奥斯汀的差别还是比较明显的,简·奥斯汀的故事大多是阳光明媚的,剧情更加跌宕起伏,最后以一个 happy ending 结尾。乔治·艾略特完全相反,她的作品的剧情大多比较平淡,但也正是因为剧情上的平淡,结合她对人物心理极其深入的刻画,让她的悲剧结尾更加直击心灵。
如果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我觉得《弗洛斯河上的磨坊》稍微有点像王家卫早年的电影。我推荐这本书主要是因为它对爱的刻画。我最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是在大二,一个刚刚成年的大二学生其实对爱是缺乏理解的,我当时读前半部分的时候特别不耐烦,但是读到后半部分看到这些人和命运的抗争,他们经历了各种各样的痛苦,都是为了追求爱,再加上乔治·艾略特非常擅长对微妙的人物心理的描写,那种痛苦和挣扎给了我非常大的震撼。我至今对全书的最后一句记忆都非常深刻:In their death, they were not divided.
整本书,所有人都在失去和告别,只有死亡能让他们重逢。这本书奠定了我最早对于爱的理解。爱的代价其实是悲伤和失去。传统的教育往往忽略了对情感的理解,但是作为一个人,爱可能是最重要的。缺乏对情感的理解,人很容易在漫长的生活中变得麻木。
也许我推荐的这本书很难给你带来什么知识,但是如果这本书能够触动你的内心,不管它是让你觉得开心或者悲伤就足够。
/ 09/
我是峰瑞资本的投资人沈颖,侧重于消费、出海与交叉学科方向的投资。我想给大家推荐一本我自己非常喜欢也非常受益的关于心理学以及领导力的书。这本书是两名心理学家以及商学院的领导力管理学家在 2012 年联合出版的,书名叫《Care To Dare》,翻译成中文叫 《从关爱到挑战》。
之所以推荐这本书,主要是因为它与传统的以提高 KPI、OKR 这种相对来说比较以效率为导向的管理学书籍不一样,它更加从心理学的层面,从人情绪以及人的自身去切入,关注如何提高每一个人在企业在团体当中的表现,以让团体有更大的收获。
作为投资人,我们经常会参与企业的一些讨论与决策,希望帮助企业去提升整体的业绩。我发现很多时候团队当中人的表现、人的状态其实才是决定这个企业最终能够走多远的最重要的原因。
这本书给我的一个启示是,我们很多时候所看到的管理学,它可能是你看到的一个房子,它有比较严密的框架,有很科学的定量考核的机制,这些都是肉眼可见的。但是房子最底层的地基,却是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
我认为这本书真正触达了公司管理与领导力的核心,即在一个组织当中,怎样能够使每一个组织成员在心理上能够获得安全的基石,从而在这个组织当中体会到安全感。从心理学的底层理论出发,人在有安全感的情况下才能去提升他整个的表现。这本书其实就详细介绍了作为领导应该如何去打造一个安全型的、充满关爱的组织,并基于 100% 的关爱去激发出每一个团体成员 100% 的挑战精神。
这本书第二个很重要的核心理论是,它提到的领导力和很多管理学书籍中提到的管理是有很严格的区分的。管理它很多时候是一种方法论,是一种手段,是为了实现某个目标而在行为或者是在制度上做出的要求,它是一个外部型的,而领导力其实它是一个非常内在的概念。
这本书不仅分享了怎么去领导一个团体的方法论,也告诉我们作为个体如何在生活中自我领导和激励——找到自己生活当中的安全基石。每个人的安全基石是非常多样化的,它可能会是你的家人、朋友,也有可能是你的宠物,或者是一些宗教寄托等等。每一个个体在面对不确定性的大环境,以及在面对逆境的时候,这些安全基石会起到一个很大的帮助。所以,这本书不仅是对于商业世界的理论上的探索,同时在心理学的层面对个人的成长也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这本书的关键词我认为是内生动力。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它的发展都离不开外部的机遇,但是最终依靠的还是内在的力量。这本书其实无论是从心理学的角度还是管理学的角度,都给了我们一个明确的指示,如何去寻找属于自己以及属于自己所在组织的内生力量。
/ 10/
我是李翔,我在和丰叔一起主理高能量播客,同时我在写一套书叫《详谈》,然后也在参与拍摄纪录片《激流时代》。基本上我的工作也是我的爱好,也就是读书、写作、见人。我推荐的书叫《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作者是社会学家周雪光。这本书是我今年读到的书里面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一本。
这本书的内容是作者从组织社会学的视角来讲中国国家治理背后的一整套制度逻辑是什么。我简单概括一下,因为中国是一个超大规模的国家,同时中国历史上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大一统政体。这样的规模和这样的历史就让中国的国家治理始终面对着一个核心的议题,也就是一统体制和有效治理之间的矛盾。
一统体制指的是中央政府要有压倒一切的权威,得说了算,有效治理指的是因为国家规模很大,不同地区的差异性也很大,所以中央政府需要授权给地方一定的灵活主动性。结果是,集中程度越高,越刚性,就会相应地削弱地方,有效治理的能力就会减弱。而地方权力扩张,又会带来各自为政,可能对中央权威产生影响。
在周老师看来,为了解决这个核心问题,中国的国家治理制度里就产生了三个主要应对机制,分别是:第一,逐级代理制度。第二,通过教化来强化统一价值观。第三,不时会出现的运动型治理。这本书帮助我理解了最近几年很多的国家治理行为。
然后结合我自己的一本书《详谈:李敬泽》,我觉得它让我更能够理解现实中国和中国的一套治理逻辑。因为李敬泽老师既是一位文学家,同时又是一位副部级的国家干部,所以他让我理解了很多从体制内部思考问题的角度是什么,我觉得非常有收获。如果让我用一句话来推荐这本书,我会觉得它非常深刻和有洞察,能够帮助人去理解现实中国。
/ 11/
我是峰瑞资本的李丰,今天我推荐的两本书其实在我们之前的播客节目高能量当中已经推荐过了。这两本都是我最近看过的书里边,我觉得从内容的广泛性,到抽象的逻辑性和知识性都挺有意思的。
一本是新版的、新增了序言的基辛格的《论中国》。这本书记述了非常多基辛格跟中国领导人打交道的台前幕后的故事,以及基辛格自己在这个过程当中的思考与评价,当然也包括了如何从美国和他的角度来理解与观察中国的外交政策。
当前的国际局势纷繁复杂,中国在外交和国际关系上的举动受到非常多的关注,市场上也有各种各样的声音。我猜读一下这本书,今天中国外交的很多行动也许会变得更容易被理解,哪怕基辛格是从一个外国人的角度来看。
在中美关系发生了比较明确的竞争和一定程度的博弈之后,基辛格在新增序言里补充写了他对中美关系的一些思考,这部分在今天读起来可能也更有参考性。
除此之外,我也推荐陈志武先生的《文明的逻辑》,这本书以风险回报的形态和人类在风险回报当中各种各样的行为表现为线索,重新梳理了婚姻、家庭、社会、经济、消费等等所有这些事情的起源与变迁。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也有意思的分析事物的方法,提供了一个看待事物和今天世界格局的不同方式。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