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刘云杉:把教育带回来,带回日常中 | 中国青年报

刘云杉:把教育带回来,带回日常中 | 中国青年报

公众号新闻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新玲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4-04-24  07版)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刘云杉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刘云杉
中青报记者近日采访了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刘云杉教授,请她谈一谈对教育问题的思考。她积累了大量的实地调研资料,曾访谈了200多名北京大学的学生。她的学术研究材料都是基于数年的访谈、师生交流对话、学生成长自传、学生课程作业等。
她曾写道:“教育真正磨砺人的惯习,培植人的性情,而人的性情、一代人性情,一国民众的性情,决定制度真正的血脉气息。我们的教育涵养何种惯习,既潜移默化,又立竿见影地决定着社会的好与坏、民族的盛与衰。”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现在教育焦虑成了一种普遍现象,父母对子女教育有许多期待,公众对教育也有许多批评,这到底是为什么?
刘云杉:
一些教育方式形成了一个“悬浮的管道”,这个管道就是要把人从这边拔出来拔到另外一个地方,然后给他一个想象的、遥远的却可能是空洞的未来。他们对远方的幻想远多于对近处的关切。
教育,我认为重要的是培植根系,一定是根基在下,向下用力筑基,而不是一味拔苗助长拔尖,丧失对近处真实生活的感受力。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那么这个“悬浮的管道”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呢?
刘云杉:
我们研究生面试的时候,学生简历都好看极了,我会让他们讲讲本科的哪门课你印象最深,哪本书你印象很深,有机会再追问有没有独特的感受。有的学生会回答“没有”,即便有,独特的感受非常淡薄。这背后是经验的匮乏,成长的匮乏。原本生活体验被一些学生处理成为“任务”,一件件事项;一方面是生活状态的任务化与事件化,另一方面是知识的信息化,他(指代受教育者)能把逻辑给你,把碎片的信息拼图化呈现,但内在的情感之流,内在的经验之流枯竭了。他日常所动用的多是智力层面,动心、动情的部分特别少。
很多人脑袋像装了一个庞大的GPS系统,这个系统抽象且发达,同时他的手和脚的能力却很弱,可以想一想,一个硕大的脑袋压在一个羸弱的身躯上,他如何能走出自己,目中有人,眼中有事?学会和人打交道,能进入到切实的事情中,在做事中磨砺自己的性情。
刚才说把教育比喻成一个根系的发育,他要了解近处,比如说父母、家族、社区,会有切实的了解、关切、感情投入。如果一开始就生活在一个抽象的体系化的系统中,学校被建构成一个层层选拔的封闭的管道,无论如何扩招,如果内部的高淘汰过程没有滋养他的身心,只是作片面的训练,那么,这样的高选拔高淘汰模式中,少数的成功者身后是多数的失败者。
我一直在批评西方的新自由主义,有一些理念是有误导的,譬如以学习替代了教育。今天强调个体的学习能力。个体的学习能力直接关联的是就业的能力。这一理念把经济的问题、社会公平的问题转嫁给了个人,如果一个人找不到工作是因为你的就业能力不行,是因为你的学习能力不行。新自由主义把结构的问题个人化,你要被炒了失业了,是因为你的学习能力不够,是因为你适应不够。其实不完全是这样的。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那么被从“管道”中拔出来的这些优胜者有什么特点呢?
刘云杉:
我曾写过一篇《拔尖的陷阱》,呈现了观察到的一些现象。
“上小学前,我就可以轻松读报、读无插图的格林童话,计算四位数进位错位加减法,背乘法口诀,掌握了勾股定理。小学二年级我开始系统学习奥数,三年级学习初中英语,五年级学习初中数学,六年级学习初二物理,小升初的暑假背完了中考必备古诗词。”
可是,这究竟是超常的学习能力还是超前的学习节奏?若干年后,这个被称作杨“抢跑”的孩子确信自己并不是超常儿童,她不过是一个早慧且听话的孩子,她习惯了超前学习的各种甜头:长期保持绝对领先的优势,在班级始终处于领导者地位,成长中与外界建立了“正反馈”——只要学习好,就意味着老师的信任与赞赏,容易获得学校的各项荣誉,甚至有批改同学作业的特权。一路超前学习既是她成功的法宝,也是她的成长惯习,课堂学习新知对她而言是复习,教学反应快,课堂参与度高;在同学遇到新题型时,她已经驾轻就熟。
这样的超前学习并非没有代价。教学论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学习既要尊重知识内部的逻辑,也要尊重学生认知心理的发展。杨“抢跑”总是忙碌于新一轮的超前学习,她校内的自主学习、独立探究高度依赖校外培训。她反思自己,在高中之前并没有真正学会学习,解题的套路和学习的思路都是各式辅导机构提前灌输的,既未深入理解知识的原理,也不具备举一反三的能力,甚至只熟悉辅导机构提供的例题。因此,“知识的领悟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长期停滞不前,学习并没有捷径”。
“早一步,赢一路”,抢跑现在已不再是个别人制胜的秘密,多数人都按下了超前学习的快进键。
之前的教育更像农业的生长模式,需要土壤、肥料,植物能够比较好地成长;现在很多时候是军事模式+工业模式,一方面是进攻且获胜,另一面是既定的流程、严格的标准,统一的规格;两者奇妙地集合在一起。有些人很享受,有的孩子就喜欢考试,因为考试能证明自己,能享受成功,能碾压别人;但多数时候是为了避免失败,害怕被碾压;主导性的心理动力是争取成功的积极动机还是避免失败的消极动机?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竞争的胜利者能够进到名校。
刘云杉:
选拔制度青睐“拔尖”人才,有“拔尖”就有“掐尖”。学习没有捷径,选拔却有。
竞赛生进入大学后两极分化现象很严重,既有学术兴趣浓厚、天赋过人者,他们不仅有耀眼的短跑速度与爆发力,还练就了适应艰苦学术长跑的实力,以及不急不缓与知识相伴的习惯与心态;也有不适应者,智力成就被夸大,偶尔领先替代了系统的学习以及意志的磨砺,缺乏备战高考所培养的时间管理能力、情感控制能力以及坚强的意志。天赋极为娇弱,需要精心保护与谨慎训练,过于自信极易导致轻视大学的学习,若加之学习方法和学习心态不适应,几门课程未考好就会让人消沉,进而逃避到游戏之中。
究竟是如鱼得水还是如鱼离水?你应该在合适自己的水域里,你可能是一个比较自如自在的状态;如果在一个不适合你的水域,你的难受是可想而知的。这是学科对人的挑选,也是个体与知识、专业之间的“选择性契合”。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很多人从小就在这样一种环境中,与同龄人竞争,不是每个人向上生长,而是平层比较。
刘云杉:
孩子信任学校、尊重老师,老师给学生很大的影响,同学群体是非常重要的成长资源,相互影响,这是学校生活中非常正常的东西。但是在一些学校里看不到这种正常关系了。
在高度竞争的个人主义背后是某种自恋,自恋其实是一种胆怯,他根本就走不出他自己。用“镜中我”来构建自我认知,虚实难分,活在镜子以及镜子后的目光之中。这些镜子就是他人的眼光与评价的指标。评价指标一开始就是“我是什么”,我在老师的眼里、在社会的眼里都是什么,从小到大一直活在这样一个镜像当中。所以他非常敏感,对绩点敏感,对所有评价指标敏感,镜像中的总是“似真”——假的比真的看起来更完美,这样的“似真”既容易构成对真实自我的霸凌,也容易转换为一种“慕强”心态,永远只是看比我强的人。
这样既难平实地认识自己,也难勇敢地走出自己,真诚地走向他人,相互之间建立的稳定的、具体的关系。现在一些年轻人中有各种“搭子”,饭搭子、酒搭子,还有打羽毛球的搭子。搭子是以事为中心,友伴是以人为中心,这很不同。如果是搭子,可以吃饭跟甲去,看戏跟乙去,打羽毛球跟丙去,如同恒定的生活状态被事件所切割,明确的关系形态被基于事件的“搭子”所置换,生活碎片化,情感也碎片化。
有学生告诉我,老师你不知道吗,还有情感搭子。这让我很疑惑,如果和一个人都不认识怎么去倾诉情感?同学说只有和不认识的人才能倾诉情感,比如说你失恋了,或者说你有什么苦闷,和一个陌生人更能倾诉,如同倒垃圾,倒完了,就走了。如果在熟悉的人面前倾诉,说完再见面会很尴尬。
这是我最近极其突出的感受。这些学生其实内心非常封闭,对环境高度地敏感且不信任。
我们一直强调“自主学习者”,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地学习,每一段经历对他来讲都是他的履历,他经营着自己的指标,经营自己的各种东西。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这些学生如何继续保持优胜者的位置呢?
刘云杉:
我听过一个学生讲他的“控分策略”,他的英语本来非常好,他分班应该在A班,他却有意把分层考试只答80%的题目,成绩肯定不会特别好,他被分到了B班。他预估到B班绩点一定会特别高,最后他发现,很多同学学得都特别好,不在他之下。一考下来他还是只有84分,还是在正态分布线上。这就是说明,“控分”不是他个人的策略,而成为某种群体行为。
我在《高等教育研究》发表过一篇文章《掌控的反噬:目标导向的自主学习者》,培养“自主学习者”是近20年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改革的核心目标,但在实践中这一培养目标有时却异化为了“自我监控的学习者”。他们长于迁移但疏于专业知识、惯于反思但极少沉思、注重掌握技能但缺少丰厚学养,在适应快速变动的世界之余,失去了与世界的共鸣,失去了成长的开放性与经验的丰富性,最终导致在掌控目标的训练中反被目标所掌控。陷入“忙”“茫”“盲”的困境。
“茫”——外部目标缺失,自主目的迷茫,内在价值虚无;又用“忙”与“盲”来逃离“茫”:他们为何既逃离又深陷“茫”?这一悖论在于他们对外部导向要求极高——用竞争性的“忙”以提升标准,用群体性的“盲”以明晰标准,既不愿也不敢正视自己独有的使命。
在很多年轻人的成长中,外在的目标如何替代了内在的目的?今天的学生为何如此在意评价与考试?在大学教师看来,评价不过是检测知识掌握、能力获得的辅助手段;在学生这里,评价却构成目标本身,试题、学案替代了书本与知识,学分绩点锁住了年轻人的热情和想象力。在绩点之外,学生们还要忙于积攒能力证书、经营项目履历、熟悉不同赛道的通关规则……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在这种目标导向下,一些学生可能成了不断估价的商人,锱铢必较分分必较,那么学校遇到了什么问题?
刘云杉:
今天教师很难。我们的教改理念说得很好,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站在学生后面,只有当学生有困难求助时教师才出场,教师不过是学生成长的“脚手架”。
学与教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盛行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理念由学习者的兴趣、选择与权利等系列主张构成,强调将学习者从“教与学”中松绑、从教育关系之中解套出来。
将“学”从“教”中摆脱出来,“自主学习者”的意象被建构出来:只要信任、鼓励学习者,解开其被捆住的手脚,成功的学习好像就自然而成,这是一个蛊惑人心却有悖常识、缺乏经验感的判断。自主非生而有之,而是后天养成,“自主学习者”是教学的目的而非学习的前提。教学的一个基本命题是“教人自主”——教在前,自主在后,“教”是为了“不教”,从师受教、因学习获得自主,既是严肃、艰苦的自我探寻,也是科学、审慎的教育艺术。
事实上,过去20年间,校内减负与学业外包,自主学习与校外培训、多元选择和项目超市,以及不同成长赛道之间,构成了复杂的教育生态,由此也带来诸多弊端:其一,学校内部以学替代教,知识认识化、教学活动化,教师角色被弱化,学校的边界、教育的权威被消解;其二,家长主义兴起,“母职经纪人”出现,精明的家长不仅为学生规划学习内容,还会替其选择教师甚至选择同伴;其三,新自由主义主导的“自由”“选择”与“效率”,既成就了学习经济的巨大利润,也造成了学校教育的空洞化。“双减”政策之后,学生重回学校。
教育是一门科学。学校不只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场所。学校自诞生伊始,就意味着要建设一个道德环境,因为它要接管的是“完整的人”,学生要在学校里找到成长所需要的一切;学校的一切工作和任务要高度集中,要对学生灵魂的至深至隐之处产生强有力的影响,故而不能放任学生将其精神与能量以不同的方向分散开去,而是要汇聚在同一个目标上。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面对这么复杂的教育问题,如何改进呢?
刘云杉:
把教育带回来,重建学校生活,重建共同的教育生活。带回日常,带回具体的连结与关系之中。在学校里面要有教育,不要只有学习。整个教育背后的价值,我认为它还是(要)扎根的,培植具体的知识技能,不是抽离的,不应该是一个悬浮的管道。
人的培养应该是完全人格的培养,完全人格背后是我们的教育方针里面的五育并举。每个学生背后是家长,是社会,他从社会中来,他要到社会中去。美育和劳动也很重要,而不是某个方面的单一发展。
乐教特别重要的,就是性情陶冶,形成他那种内心的节奏和灵魂的节奏感。美育也是这样,其实教育最深刻的是影响人的性情,理智上面的知识多点少点,没那么重要。价值观的考验,不是日常的表述,而是危机时刻自觉地,甚至下意识地担当,这是因为美感与乐教已经渗透到他性情当中去了,深刻地镌刻着他内在的精神品质。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想问个比较纠结的问题,教育焦虑能够破解吗?
刘云杉:
教育焦虑很多时候是家庭的焦虑,是为人父母的焦虑。讲到教育焦虑的破局,我想问一个问题:你是希望子承父业还是子不承父业?“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这是温情的表述还是尴尬的逃避——“我害怕成为你”?
对农村的家庭来讲,“苦中苦”的父母托举出“人上人”的孩子,他的托举就是要子不承父业,让他离开父母。城市中产这些“学一代”“学二代”,一些人希望自己的孩子子承父业。现在更麻烦的一个问题是,一些更年轻的80后父母,非常相信所谓的专家主义、科学主义,不再相信自己,相信专业,花钱来减缓自己的焦虑,“别的孩子打高尔夫,我们怎么能在街边去踢个足球?”
今天“子承父业”是一个极其偶然的例外,“子不承父业”是常态。安顿身和心是很重要的部分,如果父母托举自己的孩子,最后让“人上人”的孩子来鄙夷自己、看不起自己、离开自己,这样的一种家庭情感是不顺畅的甚至是乖戾的。在这背后,你会看见:厌倦和讨好、内疚和责任、背叛和继承。这个背后构成了彼此非常沉重的心理压力。什么是亲人?我喜欢梁漱溟的说法:一啼一笑,彼此相和答;一痛一痒,彼此相体念。社会转型不仅是一个生产生计的问题,它更重要的是生活的问题,是我们的身心到底怎么安顿,我们的情感到底如何抚慰的问题,这都反映在了家庭的养育中。
过度的知识干预,导致家庭朴素自然生活的扭曲。家庭其实是共同生活在一起,但家庭生活不断被挤压。中产和中上产家庭的父母希望孩子能“子承父业”,或者要让孩子维持和自己大致相当的位置。这并不是一件自然和容易的事情,它需要提早布局、精心规划和专业咨询,因此养育就变成了一个非常昂贵的投资。
这背后既有对专业话语的迷信,也有资本力量的侵占,朴素的家庭生活在这两重力量下不断被侵蚀。父母用钱解放了自己的时间,或者是用对专业权威的迷信既缓解又制造着自己的焦虑。过度知识的干预到底是阻碍还是助力?家庭养育背后交心的、自然的交流在逐渐减少。
比如,一家人徒步,或者说是互相共情、共同看展、有一项共同的爱好,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的生活方式和生活风格是像你的,而不是要把他交给一个莫名其妙的机构。一个小家庭怎么融入一个大家庭,或者是一个更大的社会?这是需要全家人在一起,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理解共情、共鸣。这是一个家庭正常的伦理实践,是情感流露、是最贴己贴心的。它应该自然地发生在健康明理的家庭生活当中。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这是阶段性的问题,还是会一直持续呢?作为个体,又如何来认识教育呢?
刘云杉:
既是阶段性,也是持续的,教育就是在一个个矛盾的解决中进步的,没有一劳永逸的设计,都是且走且行的试验,这是教育的实践感,有时进两步退一步;对过程要有耐心,因为是集体的实践,因此听听各方的意见,谨慎评估得失利害。
现在一些学校还面临一个问题,信任的缺失,很多学生不信任老师和学校。老师在这里面非常谨慎,看什么样的学生可教,什么样的学生不可教。对,是可教他认你这一套东西,而且教育的发生如同幽暗的光,意味着你要用心去找,用心找,你才能找得到;只有安静、专注,凝神,你才能听得到那个声音。
整个文明传承(之光)大多数时候都是那种幽幽微微的,不是很强的,是要用心才能感受的。我认为今天很大的一个问题是,年轻人专注做好一件事很难。
文教秩序、生活秩序、审美秩序、人和人之间的这种秩序都是由教育来奠定的。理智的秩序,接人待物之道,为人处事的分寸,这是普通中国人的生活之道。如果我们学校生活中没有了这些内容,只是一个个漂亮的指标,给孩子们一个碎片化、拼贴化的世界,这个悬浮管道的终点吐出的都是“封闭的”“贴满指标的”“等待兑现的”“自主的”“独立的”猎手,哪个机构与群体他都融不进去,所有的都是他短暂的跳板。
过去的稳定中有重复、低效与无聊;当下的流动中有自由,有焦虑,有紧张;如何更松弛一些,宽和一些,让一些有趣的念头,有意思的实验能生长出来,我们的心灵需要滋养才能健康,我们的社会也只有在宽和中才能发育得更健康。
健康的社会孕育健康的心灵。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新玲 
来源:中国青年报


风雨廿载,感恩每一份支持与陪伴,感恩每一份付出与收获。下一个二十年,未来更多个二十年,我们仍将勇敢前行,期待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和我们一起参与到教育问题的解决中,遇见教育的美好未来。

同时,也期待更多的你成为研究院的月捐伙伴,用长期的信任与陪伴,支持研究院独立、专业、持续的行动,共同呵护孩子的童年和未来。

点击“阅读原文”或扫上方图片二维码,加入月捐计划,支持研究院独立发声!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杨东平 | 高考不是教育的终点,别把学习当教育,也别把教育当学习《不是孤雁》&《青梅竹马》上海静安世界咖啡文化节:2024年中国青年咖啡消费洞察报告把教育带回来,带回日常中相聚·和谐·未来:2024中国青年电影全球推广计划戛纳见[世相]加拿大妈妈绝望,3岁儿子被爸爸带回国过年,然后就不回来了中国青年巴黎遇害案最新进展!《中国青年报》不仅仅是《中国青年报》营商环境、新质生产力…全国青年企业家齐聚这场盛会,聊了哪些热点话题?悲剧!华女一家三口被酒驾司机撞亡 8岁儿捐出器官 婆婆:把我带走换他们回来中国青年报&小红书:城市生活宜居报告(2024)让实力青年演员被看见!BE SEEN中国青年演员光幕计划于北影节正式发布百万网红被拉黑!最荒诞一幕流出,我顿悟了中国青年最可贵的是什么!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国际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24教育强国建设与教育对外开放学术论坛召开第十九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颁奖,为“她力量”点赞!周末谈:骇人听闻!5名中国青年血被活活抽干惨死!原因竟是...中国青年报、微博音乐、南方周末招聘人才啦!| 求贤令中国青年报&小红书:2024城市生活宜居报告下周英国又要下雪?每小时3厘米降雪席卷英国多地!伦敦一杯售价£265?欧盟提出英国青年工作和学习利好计划遇上人物创业邦2024“中国青年创业者调查报告”火热进行中宗庆后他是好人;离婚了,就别再来找我;情感躺平,情感摆烂。120多位企业家9天德国访学,带回了哪些启发和思考?太平鸟开出全球首家品牌旗舰店背后:它要做中国青年时尚引领者的底气在哪?中国青年报、17K小说网、光驹影视招聘人才啦!| 求贤令中国留学生写的邮件,成功把教授逼疯了...昨晚的月亮 甲辰元宵多伦多妈妈绝望,3岁儿子被爸爸带回国过年,然后就不回来了祝贺!第十九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北大校友、教师3+2人获奖美国记者在空军一号上各种偷东西,白宫怒了:把我们餐具还回来!!教育部部长怀进鹏:把人工智能技术深入到教育教学和管理全过程、全环节,培养一大批具备数字素养的教师中国游客杀回日本爆买了!这次轮到了梵克雅宝…聊对题联金与正警告韩国:把清理朝鲜空降垃圾当成日常中国青年巴黎遇害案最新进展!这真能防入室盗抢吗?业主注意,逾期罚款!巴黎11区一女子惨死家中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