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的忙碌,可能是一种表演型人格障碍
表演型人格障碍,俗称寻求注意型人格障碍,原本指的是一种试图通过夸大的语言、夸张的行为来吸引他人注意力,并且过分高于自己与他人关系的行为模式障碍。
人在职场,全靠演技
▌王文佳:同事休假一周,仍在给自己加戏
前公司有一个超奇葩的同事,她的忙碌怎么说呢……忙也确实忙,但是那种并不必要的忙……
让人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年假临近过期,她终于下定决心请假跟对象出国旅游。临出发之前,她跟临终托孤似的跟同事交接工作,言语里有一百个不放心。飞机落地后,她第一时间追工作进度,生怕不在线的几个小时错过什么塌天的大事。明明是休假去玩的时间,她还要隔着时差,拉着同事线上交流工作。
尽显认真负责之后,回来她就跟我们哭诉,说对象嫌她脑袋里只有工作,整个假期都窝在酒店里加班,搅黄了原本的出行计划,不满上升为分手。
听着她的哭诉,我们几个人面面相觑,不知要怎么说才好。毕竟这些工作本来并不紧急,也并不是非她不可。
这种给自己加戏式的忙碌,天知道感动了谁……
▌旭东:同事装b,每天遛弯式打电话
我们公司是那种开放式工位,正常人开会或者打电话都会约个会议室,只有一个装b同事,总是喜欢在办公区遛弯式打电话,就是那种带着无线耳机,中英文夹杂,忘乎所以地跟对方沟通。
手下的实习生对他佩服到五体投地,私下跟我说觉得这人真牛,不仅懂业务、人脉广,还张口闭口上百万的case。听说他在部门内也很受器重,领导还以他为例教育其他人多跟客户交流。
实际上,办公室里却有不少人像我一样讨厌他。他这样打着工作的旗号影响我们工作,赶方案的人没办法专注,写报告的人不得不挑下班后安静的时间加班完成。我们的工作效率都被影响了,该找谁算账呢?!
▌JING:我领导最擅长表演“变废为宝”
大厂人个个身怀绝技,我们领导最擅长的就是“变废为宝”。
他PPT做的确实棒,甚至听资历老的同事说,他能爬到现在的位置上,有一大半的因素就是靠着长年累月给上头领导美化PPT,以及在晋升答辩中的精彩表演。
可能因为自己升职就靠这个吧,他对我们的PPT也有相当变态的要求。其他部门汇报,打开在线文档讲就行了,怎么高效怎么来。我们部门汇报,业绩再烂也没关系,只要你PPT做得够好,也能获得他的点头赞许。
自嘲一句:论业绩我们部门是垫底,论怎么把垫底的业绩包装成狂拽酷炫的PPT,我们比设计部更胜一筹!
下个月就走了,毕竟我不想天天加班,还得把一半以上的精力,都浪费在这种表面工作上!
忙?80%的狗屁工作
▌哇掘姬:我上司的工作,就是对齐、拉通、复盘…
本人大厂社畜,每周累计12小时以上,都是跟着上司开大大小小的会议。
每个项目都要先花两天时间开会,听上面的两级领导拆解战略、布置任务,名曰“对齐颗粒度”;每个项目的其中大小环节,也对应着内部外部的各种会议,名曰“拉通资源”;无论任务完成度怎么样,收尾时都要各方碰头再开个会,名曰“总结复盘”。
让人头疼的不仅是会议时长,更是这些花样繁多的会议,大多数时候并不能解决问题。
这周开的会,往往跟上周、上上周都没什么区别。真遇到什么问题,几个小时会议下来,只是更多人知道了这个问题的存在而已,于表于里都不能解决问题。
人人心里有数,但会还是不能不参加,不敢不参加。
毕竟我们不去开会,领导哪有机会表现“能力”呢?
▌张彦:走流程难,难于上青天
前几年都在小企业打工,去年意外获得了进入大厂的机会,可算是让我见识到了“大公司病”!
我的工作,80%都是在走流程。
比如一个合同要盖章,要现发给财务、法务分别审核,然后传给直线主管、部门经理,再往上是事业部总监……一层一层往上传,有些节点需要发邮件,有时候是OA里走个审批,有时需要微信或打电话催办。
倒霉的时候,前面一层一层都没问题,到了最后一道流程,顶头上司一句话“价格不合适”“xx细节不对”,所有手续就又退回到我这里,修改后又要再经历一遭。
大厂人忙?狗屁。
至少有80%的人都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忙些什么,只不过是在假装认真地“表演工作”。
▌Eva Xia:上午养生,下午开会,晚上加班
我曾在大厂“伪996”过一段时间,那段时间的日程是——
如果周五晚上21:30还有没忙完的工作,周六就主动滚去公司加班
你可能会觉得这样的工作日程很奇怪,为什么白天不干活儿,非等到晚上留下来加班呢?
我刚入职的时候,白天摸鱼也觉得忐忑,晚上加班也会心情烦躁。但时间长了,你身边每个人都这样,你反而没办法在正经工作时间忙完工作,然后准点打卡下班了。毕竟准点下班不一定被视为高效,加班却一定能跟敬业画上等号呢。
为什么大厂人要表演忙碌?
因为假装忙碌而延长工作时间,这种怪象一定与背后的利益挂钩。
而大厂人表演忙碌,主要有三个原因:
1. 抬高个人价值:给领导和同事留下自己忙忙碌碌、不可或缺的印象,从而抬高在工作中的价值感。
2. 避免额外工作:通过伪装忙碌,让领导误以为自己真的很忙,从而避免被分派到更多的工作任务。
3. 迎合企业文化:在不少企业里,谁干得好不容易衡量,但谁更忙似乎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企业文化熏陶下,忙碌就和认真、敬业、有奉献精神画上了等号。为了树立积极的工作影响,员工不自觉的就开始表演忙碌。
总的来说,一两个员工不忙装忙,可能因为其工作状态确实有问题,或是短暂的空闲会让他更焦虑,于是借助假装勤奋来对上级进行“视觉管理”。
更多员工装忙,可能是因为团队管理和分工存在漏洞,当员工的工作任务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期限,为了证明自己没在摸鱼,他们就开始伪装忙碌。
而当公司里半数以上的员工都加入了这场“表演”,一定是因为企业价值观的错误引导。当管理者把忙碌加班与高产出上等号,忽略了工作质量和效率,甚至盲目奖励工作时间更长、看起来更忙的员工,其余员工也不得不卷起来。
当然,于个人而言,表演忙碌会带给员工个人更大的压力,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于团队而言,当员工开启“假装忙碌”的副本任务,真正投在工作上的时间和精力自然会降低。
当大厂的忙碌演变成群体性的“表演型人格障碍”,这场表演必然以BE(Bad Ending)收场。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