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通胀要来了吗?

通胀要来了吗?

财经
    戳蓝字“九边”关注我哦!

最近有个消息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央行说是要开始购买国债了。可能很多人没啥感觉,不过相信一点,过了很多年之后,回头重新思考这些年发生的大事,这绝对是至关重要的一件。

为啥这么说呢?

咱们先聊一件别的事,是那个达利欧说的。他说他刚参加工作那会儿,正好是1971年,碰上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美国选择今后美元和黄金脱钩,美元褪去了黄金的光环,再也不是“美金”了。而且当时还没有“石油-美元”一说。

他当时觉得这是个天大的坏事,毕竟美元的信用是黄金给的,没了黄金做背书,美元和垃圾有啥差别?这种情况肯定会反馈在股市上,股市暴跌,血流成河,自己一上岗就碰上这事,太惨了。

没想到他去上班的时候,惊讶发现美股大涨,整个市场洋溢着乐观向上的激情。

怎么会是这样?

也不复杂,美元彻底摆脱了黄金的束缚,今后再也没有约束了,可不是要无止境的多发?美元多了,资产是不是得涨价?一个东西要涨价,肯定不能等着它涨了再买吧,是不是得提前下手?美股是美国最重要的资产,肯定会涨,所以大家提前买了。

不知道小伙伴们看懂了这个逻辑了没,美元挣脱了黄金的约束,就要贬值,带给了全社会涨价的预期。

其实最近一段时间,咱们人民币也摆脱了之前的限制。

那人民币之前是被什么限制了发行量呢?一般来讲,早期的人民币是以外汇为锚的,进来一块钱美元,强制结汇后发行7块钱人民币。

后来转变为“以土地为抵押”的发钞,比如老百姓把房子抵押了,就可以贷到大量的钱,今后慢慢还房贷;开发商把地皮抵押了,也贷出来大量的钱;政府通过城投公司,也抵押土地往出贷款。最后创造出了天量流动性。

不过现在这个流程已经走不下去了,因为老百姓不买房,开发商就没法高价拿地,贷款也就出不来,社会上的资金也就少了。

如今整体处在一个很尴尬的状态上。

从老百姓的角度讲,现在很纠结,能不买房就不买房,能不贷款就不贷款,最好连消费也使劲压缩。

问题是,所有经济活动的底座就是老百姓的消费,要不卖到国外,要不卖到国内,反正得有人消费,老百姓的消费上不去,经济活动就活跃不了。

哪怕国家可以通过投资拉动经济,但是投资了那么多工厂公路旅游区,最终还是得老百姓去消费,不然投资也收不回去。

企业端就更痛苦了,老百姓不花钱,他们生意就不好做。哪怕这两年热火朝天的新能源,互相往死里卷,利润却没多少,绝大部分都在赔钱,都在指望政府的补贴。

国家之前的策略是降息,降息给市场投放贷款。

这个策略在过去几十年里都是好使的,只要给贷款,大家就会贷。不过回过头来看,之前贷款主要去买房了。哪怕就在2021年,国家为了救济疫情中的困难企业,开始发经营贷,然后这些经营贷很多就进了房地产。

但是到了最近一两年,好像失效了,大家就是不贷款,不但不贷,还在使劲往银行存,现在人均十万存款,如果一家三口存款低于30万,属于低于平均值。

M2已经上天了,但是市场稳如老狗。为啥不贷款?咱们都是混社会的,你们自己不贷款的原因,就是全社会贷款上不去的原因。

从地方政府角度来讲,就更艰苦了,除了五省两市,其他地方政府都欠了一屁股钱还不上,每年的财政几乎没有盈余。

这就好像一个家庭每年赚的钱都不够花,还欠了一堆房贷车贷,怎么办?只能等着父母接济了。对于地方政府来说,他们的父母就是中央。

中央作为父母,它也没办法,只能是找其他富裕的兄弟弄点钱给穷兄弟,或者去银行贷款。

政府之前的方案是先转移支付,有点像父母找富裕孩子给穷孩子补贴。如果还不够,就去发国债。

国债就是政府开一张借条,大家去买,到期连本带利一起还给你。由于钱并没有变多,只是从你手里到了政府那里,所以也不会有通胀。

但是这种玩法有个问题,政府把老百姓的钱借走了,老百姓手里更没钱了,也就更不消费了。这也是为啥每次国家大规模发国债,对股市一般都是利空,因为一部分市场的钱跑去买国债了。

所以这次央行开始买政府的国债,这下逻辑就变了,财政部印一张债券,央行印钱买走,政府的钱多了,也就可以花了,这样市场上的货币凭空多了。

更深层次讲,发行货币这事由“他律”变“自律”了。

有点像你减肥,如果你去了减肥营,每天配额给餐,吃不饱也不会多给你,这就是“他律”。无论是黄金为抵押,还是美元或者土地为抵押,都是有了外在约束的,不能无限发钞。

一旦变成“央行买国债”,今后就得靠自律了,有点像没人看着你减肥,心气上来饿几天,崩溃了就使劲吃。彻底没了硬约束,今后到底发多少货币,怎么发,全靠政府自律。

咱们有过减肥经验的都知道,自律这玩意真靠不住,或者说真正能自律的并不多。政府也一样,现在在搞“以债发钞”的那些国家,无一例外都管不住自己的小手,长期看都在使劲印钱。

其实这种玩法,最早的是日本,后来次贷危机之后被美国人学去了。

只是他俩的玩法还是有差别的。日本是政府卖国债,央行买国债,买了之后政府手里有钱了,政府优先救助那些大企业。

这些企业拿到钱之后并没有扩大生产什么的,反而把自己之前欠的钱给还了,并不去扩大产业,也不增加雇员,这就是顾朝明说的“资产负债表衰退”

另一个玩这套的,就是美国,美国把钱直接给老百姓,让老百姓自己选择自己需要买点啥,百姓花出去的钱,也会进入企业,最后企业也被救活了。而且可以防止老百姓大规模断供。

这个方案听起来挺好,但是如果老百姓拿到钱,不花,全部存起来怎么办?到时候经济没救起来,企业没得到钱,政府的救市弹药也打光了。

后来的事大家也都知道,美国政府选择了给老百姓发钱,不过并不是一直发到现在,当时用了大半年时间,发了三轮,总共发了一万亿左右。

做这事有啥难度吗?看着没有,不过这种史无前例的操作,谁也不知道会发生啥。不过伯南克自己研究了一辈子大萧条,可能已经在心里盘算了很多年这样做的必要性了。

随后的事大家应该也知道了,美国老百姓拿到钱,就买买买,不少钱流入了中国。当时咱们国家疫情控制是很好的,几乎没受影响,所以2021年是沿海制造业的高光时刻,一个标准集装箱价格翻好几倍,那些出口企业依旧能赚到钱。

再后来,因为市场上钱多,专业的说法是流动性充沛,美股不断刷新记录,大家有钱,就去炒比特币,那段时间加密货币也迎来了大爆发。

B站有很多街头随机采访美国人工资的视频,大家可以去看看,美国那边这两年大家工资基本增幅都在30%以上,很多行业都快翻倍了。当然了,工资涨,必然的结果就是通胀,美国那边的小伙伴整体感受是,美元这几年的购买力至少跌掉了50%以上。

当然了,他们通胀也跟非要贸易战有关。美国想买中国的东西,得从东南亚绕一圈;俄罗斯想卖给西方石油,得去印度绕一圈。平白无故让中间商吃了差价。

所以接下来很关键的一个问题是,我们政府将会怎么用从央行直接借出来的钱?

如果给企业,继续保产能,大概率会延续日本的路线,因为企业现在的问题不是缺钱,是缺购买力,大家买东西的积极性不行,导致企业经营困难。

如果政府把钱给老百姓,这又涉及一个问题,老百姓是选择把钱存起来?还是花掉?

整体充满了不确定性,可能大家不会像美国人那样把钱花掉而是存起来。而且还涉及到一个问题,中国很多人其实并不认同发钱这个操作,甚至觉得都发钱等于不发。还有不少人觉得给穷人发钱,会导致富人更富,所以不能发。

我觉得可以先搞试点,翟东升教授有个想法,可以先给年轻人发,毕竟他们是国家的未来,又有活力,不像中老年人,就知道存钱。

不过咱们大概率是继续投资基建,投资科技公司,更重要的是,替那些债务压力太大的地方政府还钱,还有以工代赈,不会直接发。

不管是给企业发,还是给老百姓发,还是拿去还债,只要货币发行的约束变成了国债,短期不明显,长期看货币增量肯定是越来越大的。因为全世界所有政府都有种抑制不住的冲动想多印钱,尤其是没了限制之后。

所以长期来看,通胀是大概率的事。

因为市场上的货币是越积越多的,迟早会超过商品总量,慢慢会变成堰塞湖,总有一天会冲下来。其实咱们国家M2已经远超GDP了。

日本之前一直把通胀压得很好,主要也是因为中国这边产能足够强,用商品把他们的货币增量给稀释了。此外他们的老百姓确实不太愿意花钱,油盐不进。但是他们那种不断印钱的玩法,迟早有一天会决堤,这不就来了嘛,最近狂贬值,日本追求了几十年的通胀终于来了。

所以我判断长期看咱们也得通胀,毕竟通胀这东西本质就是个货币现象,一个劲地多发货币,通胀只是迟早的,相信大家也有这样的常识。

大家可能纳闷,如果通胀了,怎么手里能保值?

投资的事咱们不多讲,不过一般来讲,一样东西符合下边两个条件,它在通胀周期就是保值的:

1、大家都喜欢,最关键的是有钱人喜欢;

2、产量死活上不去;

具体是啥就不多说了,教人投资,天打雷劈。

不过必须得说一句,对于普通人来说,最抗通胀的做法,可能就是把钱存银行让它慢慢贬值。

很多小伙伴还没看清楚,咱们现在利率越来越低,背后的逻辑就是社会上赚钱机会是越来越少的。如果到了零利率,那就意味着就算零成本借你钱,你都赚不到啥钱,不然利率不会那么低。

可能有小伙伴说,利率不是还没到0吗?

存款利率已经跌到2%以下了,而通胀目标是3%,你们感受下。

我倾向于觉得政府会想尽办法解决通缩。通缩这个问题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很难解决,但是跳出规则就容易多了。我理解央行买债,以债发钞,就是典型的跳出规则。

所以也别太纠结,要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通胀洗劫什么的, 没大家想象的那么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因为恐惧瞎投资。我见过的几乎所有投资赚钱的,都是本来就有钱的;没啥钱去投资,大概率更没钱了。可能也是跟心态强相关,你用欢乐豆炒股,说不定你也能赚。

文章就写到这里吧,普通个体能做的其实并不多,咱们八九十年代也经历过10%以上的通胀,也没啥事。上班是对抗通胀最好的办法,毕竟发的钱,最后总要流到基层,只是个时间问题。只要不发生恶性通胀,保持生产力,就没啥问题。

感谢阅读,如果觉得不错就点个赞和在看吧。
如果转载本文,文末务必注明:“转自微信公众号:九边”。此外大家有兴趣关注下我的视频号: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完了!美国经济危机要来了吗?要做什么准备?一篇文章告诉你现状~新加坡打工人自主选择工作时间和上班地点,弹性工作制要来了吗?【酷玩一日】准备好了吗?漂流就要来啦~一起出发滨州白河漂流!国家大基金三期来了!投资风向吹向哪?你看庆余年2了吗?见的人越多,越喜欢AI?人机社交真的要来了吗?美国经济危机要来了吗?要做什么准备?一篇文章告诉你现状~大爆发!千亿医药大白马一度涨超8%!股民凌晨激动发帖: 没有被纳入!市场认为美《生物安全法案》已技术性流产,反转要来了吗?应要求写个职场系列(4)重大突破!朱令案罕见出现大转机!真相终于要来了吗?多支量化基金开始看多中概股,春天这是要来了吗?AI音乐概念爆发,中国音乐GPT时刻来了吗?大变天!欧洲政坛迎巨变!“经济危机”要来了吗?加拿大通胀轻微反弹至2.9%,核心通胀降温,6月降息有望《时空的花朵》&《白》深度好文|多支量化基金开始看多中概股,春天这是要来了吗?您看,您要的这不就来了吗?降息序幕缓缓拉开,美元何去何从?“经济衰退”真的要来了吗?美股基本面 - 2024_03_01 * 晨报 * 纽约社区银行盘前大跌 公司发现内控存在重大缺陷、CEO也被撤换。世贸组织部五月天假唱了吗?官方正式回应终于来了!旅行的尽头是日本(27)东京的第一家兰州拉面少年不知愁滋味每天一个英语玩笑:犹太人和黑人的区别,这个小孩都看出来了吗?特斯拉FSD要来了,激光雷达也迎来了它的跨越鸿沟之战价格打下来了,只要9.9万,人形机器人的春天来了吗?机会来了!加拿大房价将创新高!你准备好了吗?(附新移民购房指南)美国的经济衰退终于来了吗?经济放缓的迹象或已出现了...社保缴满15年就够了吗?回应来了→是什么在推高澳洲通胀?澳人都用的这一服务涨价最严重,通胀率飙至23年高点空间计算是什么?空间计算时代到来了吗?Prada集团CEO答疑:Miu Miu 还能火多久?中国消费者回来了吗?光伏大变局要来了吗?大模型大幅降价乃至免费,互动数字人的春天来了吗?买油车的好时机来了吗?AI社交来了,微信慌了吗?【天气】法国南部多地气温达到标志性水平,高温要来了吗?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