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被骂的景区「拍照公主」
过去,有些人自有一套权威的论证,关于参数关于设备,漫长的时间里,似乎只有他们的那些数据支撑是权威的,是可以判断一个东西值不值钱、有没有性价比的。
而女性的审美,不值一提。
但如今,专业名词不再是入场券,各种参数的侃侃而谈也不被纳入购买门槛。我们为审美买单,为满足感和愉悦感花钱,以相机创造共享与交流的机会。
这份消费的价值,不需要他人认可。
富士相机,电子茅台
富士相机,已经从一款摄影产品变成稳赚不赔的理财产品了。
不知道啥时候起,社交平台上搜索入手相机,首推的不再是索尼佳能尼康三大巨头,而是这外观复古玲珑小巧价格却一点不便宜的富士相机。
好不容易种草了想去买,却会被告知处处没货——
门店被黄牛疯狂攻占,疯狂到只要放货就有人夜排;线上则动辄售罄,刷到的几率堪比演唱会抢票。
有的供应商还学起了奢侈品界的配货那一套,标配套餐永远缺货,但搭配闪光灯、品牌电池等一起售卖的套餐却有货。
买到的人还在好言相劝:它有什么你就买什么吧,能抢到就快点下手。
前段时间京东自营旗舰店的富士新款X100 VI上新,官方都玩起了饥饿营销,中签才能买。
标价11390,居然吸引了百万预约。难怪有人说要是中签了应该直接出门买彩票,这福气真不是谁都能有的。
其他品牌要扩大声势,也会把富士作为引流单品。奶茶霸王茶姬为了答谢粉丝破十万,抽奖抽的就是富士X100 VI。
还有人飞往香港泰国日本,只为了人肉背回。
不过,也不怪大家都抢着买,毕竟只要买到,转手就能净赚五千,利润率比茅台还高。
即便是打飞的去其他地方买,来回机票加一块儿可能都比溢价便宜。
总之,这个有着复古外表和浓郁滤镜的独特相机,正式成为了稳赚不赔升值无忧的理财产品。
早就买到的人则深感自己赚了大便宜:我都买了两年了,怎么卖二手还能赚五百啊。
富士相机为啥这么火?其实在社交平台上就能找到答案。
如今搜索富士,跳出来的大多是女孩们充满生命力的街拍照片。
富士早年以胶片起家,而如今的富士拍立得、富士相机中的滤镜都是根据富士胶片模拟而来。这些滤镜风格复古浓郁,色彩鲜明,氛围感极强。
所以,在审美回潮的当下,模仿胶片质感的富士相机从出场设置上就赢过了其他产品一大截。
另外,相比较三个相机巨头复杂的参数研究,富士相机更加新手友好。在自然光下很好出片,几个滤镜基本能覆盖所有场景的拍照需求,还自带一种电影氛围感。
如果想要一台轻便小巧好操作的相机,还能原图直出省去后续调色修图的麻烦,富士就是最好选择。
「富」家千金,怎么又被骂?
但与富士相机爆火的热度相反的是,互联网上充斥着对富士相机购买者的冷嘲热讽。
首先,购买富士相机的主力军多是一二线的年轻女孩,原本就是在互联网上常年被污名化和标签化的群体。
她们或被富士相机的高颜值吸引,或爱上富士滤镜的氛围感,总之,大批女孩争相成为「富」家千金,也涌向了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抬高了富士的价格。
于是乎,习以为常的女性消费污名化又来了。
在各类富士相机推荐的相关帖子下,总能看到某些人高高在上的说教。
“我就想不通为什么非要买这个破相机?”
“有多少能用好这个相机拍出来好作品的?”
而谈及富士相机火起来的原因,他们又全都怪罪到社交平台,暗指女性无脑只会跟风。
为了找到角度攻击女性,他们甚至不惜学了套完整话术,把女性的选择贬低到底,还要嘲讽富士有饭圈味。
说来真的很奇怪,女性花自己的钱,买自己的东西,既拉动了市场消费需求,又展示了新时代的审美,为什么总有人来指手画脚?
被指点的当然还不仅于此。
富士相机火起来之前,互联网上流行的是低像素审美,于是带动了一大批老款电子产品的消费。
过去被淘汰的ccd由于其陈旧复古的氛围和眼下的千禧风正好迎合,所以也在二手市场上卖得火热。
CCD相机的全称是Charge-coupled Device,能将光学影像转化为数字信号,是人类在数码相机上的首次探索。
其核心元件产自1969年,而随着CMOS技术的革新发展,CCD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在2017年全面停产,性能上也远不如现在的拍照设备。
但架不住它独特的画质和模糊噪点的氛围,过去的缺点也被卖成了优点,颇得年轻人的欢心,不少明星网红也上手使用。
以前论斤卖,现在几百块一台还得仔细淘。
而美图手机、iPhone XR等老款手机也重新流行起来,消费者要么沉迷于自拍中的奶油肌质感,要么喜欢朦胧氛围中的瑕疵美。
总之,女孩们有自己的审美体系,也在这套审美体系里完成了消费逻辑的闭环,构建起属于自己的社交圈层。
日本作家三浦展在《孤独社会》中探讨了当下的消费模式:
“从概念上来说,第四消费时代是对物质优先时代的批判,目标是要实现再人格化(回归人性)。比起物质上的富足,更加重视人与人的链接所带来的价值。”
换句话说,精神消费和链接价值,就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消费战场之一。
在这个随时随地都可以拿出手机拍张照的时代,相机的意义是什么?
是捕捉那些“仪式感瞬间”。
旅行、约会、和朋友们的相聚、或是穿上漂亮衣服去迎接一场春天......这些日常生活里的仪式感瞬间,值得拿出相机按下快门,记录下瞬间的影像。
而选择什么样的工具记录、喜欢什么样的审美兴趣,是每个人的自由。
过去,一些人自有一套权威的论证,关于参数关于设备,漫长的时间里,似乎只有他们的那些数据支撑是权威的,是可以判断一个东西值不值钱、有没有性价比的。
而女性的审美,不值一提。
但如今,专业名词不再是入场券,各种参数的侃侃而谈也不被纳入购买门槛。我们为审美买单,为满足感和愉悦感花钱,以相机创造共享与交流的机会。
这份消费的价值,不需要他人认可。
女性消费,别来插手
不只是摄影产品,事实上,污名化女性消费的论调,早已有之。
买游戏本的女大学生,是用了四年依然九九新,买来是浪费了电脑性能。
女生去看个演唱会音乐节,立马有开局一张图后面全靠编的黄谣跟上,煞有介事地编出荡妇羞辱。
就连坐商务座、吃草莓、喝奶茶这些小事,也能让个别“谣男”深感破防,动动手指就在键盘上写出一遍女人的前世今生。
更古早的还有女生买包买口红之类的刻板印象,无论花的钱是多是少,无论是为情绪价值买单还是为了日后的投资升值,反正永远会被骂拜金,被骂是在为消费主义买单。
有时候也想问,女人花自己的钱,网上怎么这么容易破防?
而回望女性的消费历史之后,她姐找到了答案:
过去,女性只能在家庭中创造价值,即便是外出工作,也大多要用于公共家庭财产。女性被夸赞的榜样是贤妻良母,女性被默认奉献一切而毫无欲望。
但如今,越来越多的女性在为自己的爱好买单,创造自身价值,用于自身成长。于是,无法压榨女性劳动、无法撷取女性财产的人,不开心了。
他们迫不及待地为女性的一切消费打上污名烙印,好让女性在花钱之前首先想的不是“我想不想”,而是“我配不配”。
女人要买的东西都是智商税,高净值的东西女人都不配沾边,女人一旦有大宗消费就是“干爹”给的。
从小钱到大钱,从悦己消费到投资消费,女性花出去的每一笔钱都被盘剥指控,贴上污名的标签。
那么,消费行为有高低吗?从经济的角度来看,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最终环节。消费不仅能够完成产品的价值实现,还能够创造新的动力。
消费行为本身,就是在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发展。
所以,他们对于女性消费的污名化,与其说是针对消费行为的嘲讽,倒不如说是针对女性群体的恐吓——你们竟敢花掉自己的钱而不是上交给家庭,你们竟敢为自己的审美价值情绪价值买单,谁允许你们这么做的?
一次次破防背后,是对女性主体意识觉醒的恐惧。
过去,他们总擅长为自己的消费包裹宏大意义,却把女性消费贬低到地心。
同类的女性消费,却是跟风无脑、是物质拜金、是不懂性价比。
但好在,女性已经不在乎这些声音了。
创造着资源、创造着市场、创造着需求的女性,正在完成自己的消费闭环,正在建立属于女性的消费逻辑。
话又说回来,与其在互联网上指点江山,不如咱们自己去多赚点,我们一起消费拉动内需不是好事吗?
监制 - 她姐
作者 - 四罐
微博 - @她刊iiiher
点击阅读原文可以来微博找她姐玩呀~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