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淡淡的“微信三件套”:为什么年轻人都在逃离朋友圈?

​淡淡的“微信三件套”:为什么年轻人都在逃离朋友圈?

公众号新闻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文|沈送难
在我们的微信好友列表中,很多人没有备注,朋友圈空空如也,头像、名字多年来没有任何变化,即便这些人已经删除了我们,我们也不会有任何觉知。而事实上,我们连自己究竟有没有被删除这一点也无法确认。
如果把好友列表比作薛定谔的黑箱,那么这些人都是躺在其中不知死活的猫。

“三件套”看性格、互联网算命

每隔一段时间,“从微信‘三件套’看一个人性格”的话题就会在微博等媒体平台被热议,诸如此类还有“朋友圈三天可见的人都在想什么”“年轻人为什么不发朋友圈了”等。
有院子的家》剧照
所谓的“三件套”,一般指头像、名字、个签,也有说法是头像、朋友圈背景和个签。当然,这些细微的差别并不重要。“三件套”好比互联网时代的生辰八字、塔罗牌,人人都可以拿着扮演一回神棍。
在微博官方的调查中,有超过一半的人认为自己的“三件套”反映出的性格是“平淡”——他们认为自己是个“淡人”:头像和背景图色彩寡淡,名字缺乏信息,个签几乎没有——且长期不变。
不过相较于“平淡”,“淡漠”一词可能更精准地描述了我们的社交状态。
“平淡”仍不失为一种向外的表达,尝试解释“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淡漠”则表现出一种对外部世界的无所谓态度——我们不仅不再改动“三件套”,也越来越少地打开朋友圈,越来越少地观摩他人的生活,仿佛一切都和我们无关。
当“三件套”不断淡化其所呈现出的信息,类似“‘三件套’看性格”这样的议题就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了。与其八卦他者,不如思考这些曾经拿火星文写QQ签名,拿杀马特做头像的,把QQ空间装扮得闪亮亮的年轻人,为什么开始抛弃“三件套”了——相较于前一议题正当化偷窥冲动,后者更具现实意义。
或许最终我们会意识到,不发朋友圈只是年轻人收缩表达的起点,淡淡的“三件套”,也不会是终点。边界的收缩没有终点,它只会越来越窄,直到消失。

你灰色头像不会再跳动

社交媒体平台“脸书”问世之初,是创始人扎克·伯格为了方便哈佛校友勾搭女生而创立的校内社交网站,注册的标准严苛到非哈佛学生都将被拒之门外,类似于现在验资验学历的高端相亲局。姓名、性别、年龄、学历,真实信息是人们在“脸书”上的通行证。
在《日常的深处》一书中,技术哲学家王小伟谈到微信时表示,“当我们打开手机时,我们其实是在照镜子”——所谓的“三件套”,简单来说就是人们的面容、姓名乃至气质在社交媒体上的投射。
不过“三件套”所刻画的并非真实的社交形象,而是一种自我预期的人设。
《我的邻居长不大》剧照
在微信、小红书搜索“微信三件套”,会冒出来一些搭配妥当的头像、名字、个签组合,打着“高冷”“清新”“冬日氛围”等标签,就像县城服装店里模特身上穿着的名媛风套装。
实用主义者如保险销售、房产中介,会用做着自信抱胸动作的职业形象照当头像,拿中文名加英文名做名字,如“某壳高级房产经理-乔安John”,个性签名则多是人生格言或奋斗型鸡汤。他们时刻散发着积极向上的体味,哪怕只是职业使然。
对于中年人来说,“三件套”基本上是个“许愿瓶”,取名“花开富贵”,头像是一捧捧茂盛的玫瑰,个签写着“平安健康”的阿姨至少能撑起来一个地级市人口。
奋斗逼希望自己看上去像是刚打完一针鸡血,中年人浑身透着一股交足十五年社保的安逸感。
突兀的只有“淡淡的年轻人”。
对于在微信上表达自我,年轻人的态度越来越平淡,甚至消极。在微博的统计中,第二多的人认为自己在微信上看起来很悲伤——也可能是丧。年轻人甚至对点赞和评论都变得谨慎起来,生怕评了却没能得到当事人回复,陷入删或不删的两难局面。
《二十不惑2》剧照
如果以年龄为横轴,以表达欲望为纵轴,这大概会是一条微笑曲线,年轻人就处在微笑的最下方。这个问题同样困扰着微信的产品经理们,他们上线了用户状态、朋友圈置顶、多彩二维码名片等产品,然后少有人捧场。
以前的问题是“年轻人为什么不发朋友圈了”,现在则成了“为什么他们连头像都懒得换了”。
还有一些人的头像干脆成了纯白色块,名字缩减成了一个“句号”或“逗号”——或许这仍不失为是一种表达——我们借此标榜自己是一个“简单”的人,就像因为没钱装修而宣称这叫极简风。只是少有人使用纯黑色块,可能是因为这一色调过于压抑,反而容易暴露自我。而这也说明,当我们把“三件套”所蕴藏的信息删减殆尽时,所倾向的仍是收缩而非表达。就像在公司团建的留影中,我们用黑色口罩把自己裹得严实,然后躲进角落里——这并不是为了耍酷。
在关于社交媒体的一场谈话中,学者戴锦华曾说:“打开任何新媒体的界面,我们看到的是一片老媒体的‘墓碑’,电话成了通话功能的logo,胶片成了电影的logo,黑胶唱片成了音乐的logo,麦克风成了录音功能的logo——极为直观的坍缩。”
当这种“坍缩”发生在微信中,就成了一个个积灰的头像,一片片空白的朋友圈。
想起一句歌词,“你灰色头像不会再跳动”。

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作者,哲学家齐格蒙特·鲍曼认为人们不只有一种身份认同,而是可以同时有多种身份。在facebook上聊天时,选择一种特定的身份,在下一场聊天中,又可以换一种身份,不同的身份时废时兴,阶级是数据的产物。
那么在微信中,我们是谁?
《长大》剧照
面对老板和同事,我们是员工;面对亲戚,我们是亲缘关系;而面对一切只知其名甚至不知其名的所谓联系人,我们只是彼此的陌生人。
年轻人频繁变动的工作带来了交际圈的鱼龙混杂,“同事—前同事—陌生人—尸体”的循环就像一场“社交便秘”,当好友数突破一百人时,朋友圈无疑更接近于“生人圈”而非“熟人圈”,何况大多数人的微信里躺着上千个人。偶尔打开朋友圈,我总感觉像来到了一个沙滩,上面躺满了花花绿绿的男女,而我一个都不认识。
微信不再是熟人圈,而是一份九分生一分熟的猪肉刺身。我们清楚暴露在生人关系中意味着难以预料的风险,而随着微信事实性地走向陌生,我们对社交表达的收缩与谨慎,也就不足为奇了。
一个人在微信上新添加我们为好友后,试想他首先会做什么?
他很可能会迫不及待地点开我们的头像、放大——尤其当我们是个女生时。他会判断头像是网图还是真人,然后咀嚼其中的细节。同时,他饶有兴味地翻弄我们的朋友圈。或许,他能将这一行为美化为“了解彼此”,不过诚实地说,这更可能是“偷窥欲”在作祟。
人类的偷窥欲望是如此的强烈,以至于头像和名字都成了可品咂的凉菜。
不过如果仅限于偷窥,一切都还没那么糟,最怕偷窥进一步畸化为“凝视”,带着有声或无声的评价。不少女生都面临过这一窘境——那个人理所当然地发来一条消息:“头像是你真人吗”——“看着挺漂亮啊,身材真好,经常锻炼吧”——“咱俩的孩子叫什么”。
观察总是带着评价,评价无可避免地充斥着偏见,于是沦为凝视。所以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曾更才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发生在我身边的真实案例是,多年前有前同事在朋友圈晒照片,她新买的车子也跟着入了镜。之后的一天,她在男凝重灾区某扑步行街上,看到了自己的照片和车子,对方发帖“女神新买的车子,有JRs(该论坛的用户称谓)知道这车多少钱吗”,评论区多是对女生身材的打分,乃至通过车子的价格揣测女生的家境。
当天,前同事就屏蔽了朋友圈,换了头像,并在好友列表里逐个排查“偷窥者”,删除一切半生不熟的人。
《欢乐颂》剧照
可见虽然凝视从始至终都存在,但凝视的风险随着陌生人入侵我们的社交圈而不断加剧,我们对自身的社交处境,日渐感到不安全。
或许我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当我们越来越多地用猫狗照片、表情包,甚至是所谓的“让老板失去沟通欲望的照片”做头像时,潜意识里,我们也是试图通过缺乏切身信息、意味模糊的头像,回避无处不在的凝视。
在上文提到的谈话中,戴锦华介绍即便她很大程度上已经能够无视外部世界的噪音了,然而在疫情期间,她还是拉黑了一些人:“驻留舒适带是网络生存的主要特征,我拒绝那些让我不安的声音来骚扰我,我不允许那种动摇我的理解和想象的异质性存在进入我的视野,我不让那种威胁性或者批判性搅扰了我的安然。其中包含了选择,包含了拒绝的行动——踢人,拉黑,把人设为非关注、不可见。”
不过对于我们这些内心敏感且脆弱的年轻人来说,删除好友、拉黑等行为都具有一定的“攻击性”,而我们最欠缺的正是这种能力,于是只好防御吗——自我审查、自我隔离、自我隐匿。

年轻人的不变和不响

不变的“三件套”,消失的朋友圈,一面是我们主动垒起了防御墙。另一面,我们对自我生活的评价也在实质性地趋于“淡漠”。
在我的朋友圈里有更换过头像的,多是那些成长为了母亲的女性朋友,众所周知,一个女生一旦生了孩子,朋友圈就容易变成幼崽的成长相册。
婚嫁生育这样人生阶段的重大变化,让人们有更新社交形象的冲动,除此以外,我们找不出太多值得换个头像、写句签名的理由。
很多人认为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似乎都不值一提,无需任何形式主义去体现。就像《床,沙发,我的人生》中男主的自白:“如果把我的人生拍成电影,那会是什么样子?我比谁都清楚,这种情节拍一部短片都嫌没料。什么样的制作团队会投资‘空虚’呢?用什么样的海报呈现‘无意义’?”
不过与其说我们的生活已事实性地缺乏值得表达的变化,不如说我们因表达欲望的弱化,而视一切变化如无物——或是干脆以悲观视角去看待——升职加薪意味着承担更大的工作压力,背起更多口锅;结婚生子代表着陷在家庭的笼牢,杀死人生的可能性——只要我们擅长用灰色的眼睛看待世界,生活多的就只是不值得表达的悲剧。
所以这几年里,年轻人推崇的是佛系人生、躺平文化。我们宁可自己的生活淌在一条静止的河流里。变化是得不偿失的风险投资,不变才安全。难道要我们为被裁员、被离婚、股市被套牢这些变化换一个头像发一条朋友圈吗?显然大可不必,然而这也是很多人的现实。
《盛装恋爱有理由》剧照
总的来说,隐匿于微信,只是年轻人对自我的隐匿的一个局部。小红书上,越来越多人把昵称手动地改回momo(新用户登陆平台时,系统自动生成的昵称),头像换回了系统头像——我们抽离掉自我的人格,隐匿于系统之中。
现实中,我们习惯性地宣称自己是个社恐、i人,意在回避社交,甚至试图与社会“断连”——过去的龙年春节,关于年轻人的最热闹的话题正是“断亲”。
《日常的深处》中有这样一句话:“分享本应当是连接,是‘在一起’,而如今这种健康的心态,在社交中是少见的。”
社交中的主流话题,集中在买车买房、股票基金、升职加薪……不论微信、微博还是抖音、小红书,媒体所呈现的往往是一个又一个的欲望实体、炫耀性的表达——然而年轻人正一步步蹚进低欲望的生活。
在趋于停滞甚至坠落的生活中,在一个连换头像都可能被凝视的时代,我们仅存的表达就是“不变”。这让我想到被小说《繁花》带火的一个词,不响。
年轻人不响,也是一种响动,至少我们在尝试着做一个稳定的人。
此时此刻,我怀念的是那个可以设置隐身,可以下线,可以理所当然地消失的QQ时代。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排版:布雷克 / 审核:小风


招聘|实习生、撰稿人

详细岗位要求点击跳转:《三联生活周刊》招实习生、撰稿人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未经许可,严禁复制、转载、篡改或再发布。

大家都在看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年轻人,正在逃离老破小一口春天的味道!带着淡淡野菜香的蒲公英小煎饼,太香了应该允许博士学位者留在讲师岗位拖地不用累断腰!水里放点它,又快又干净,地板亮如新,还有淡淡香味刚刚,英国王妃42岁公开确诊癌症,背后数据:早发型癌症增长79%;医学科学家却仍未查明:为什么越来越多年轻人患上癌症!在这款爆火的APP里,我看到了年轻人都在想些啥。长篇小说《谷雨立夏间》76 避难所确诊为“淡人”的一代,只想“淡淡地活着”1/3年轻人愿和AI交朋友,超1成年轻人已经靠AIGC赚过钱了|Soul App报告分享为什么年龄越大,刷脂就越来越难??为什么年轻人流行起了“校园相亲”?行走的空调套装,夏天穿“它"冰丝速干三件套,休闲商务两不误,上身立减5°C......最新版“微信表情包”使用说明!JEEP吉普速干三件套,运动休闲两不误三个建议告诉你为什么年轻人应该多投资股票为什么年轻人已经996了还被专家认为是躺平?对话博物馆|“丑东西”、冰箱贴…为什么年轻人爱上去博物馆“进货”?3.37亿元起!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第71层公开拍卖,大楼为“陆家嘴三件套”之一跨境贸易“微信”SWIFT是怎么回事?在英国的中产返贫三件套我的淡淡人生新咖啡三件套,拯救节后综合症?我的油画带娃去帝都最特别的美术馆,意外发现永不过时的穿搭三件套小心!美国多人因“吸血鬼面膜”感染HIV,疗法堪比恐怖片…为什么年轻人越来越热衷于医美了?黄仁勋最新访谈:我的创业很平凡,就是普通人做好普通事;雷军回应“不应给年轻人太多建议”:每代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35岁抗老,纯元三件套!这套高质感的国风家居服三件套,不愧是睡衣界的“爱MA仕”!独立开发者别卷三件套了,看看这个冷门赛道——手冲记录APP​早鸟报|字节再试AI硬件;腾讯游戏升级“防沉迷四件套”;​“与辉同行”深圳南山专场带货销售额破亿...一页灵魂为什么法国所有的果汁里都有苹果啊!它凭什么称霸果汁圈??正式确诊为“淡人”,网友:累了,我只想淡淡地活着……禁止打字,只能发语音, i人的“微信” 火遍硅谷真假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