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顶会投稿之后会经历什么?以ACL ARR 2024 Feb.为例

顶会投稿之后会经历什么?以ACL ARR 2024 Feb.为例

公众号新闻
©作者 | Erutan Lai
单位 | 北京大学博士
研究方向 | 自然语言处理

想必很多同学都会感到好奇,论文投稿之后会经历什么? 
写这篇文章,就我所知的,简单科普一下。毕竟没当过大 Chair,有些环节我也不太了解,如有疏漏在所难免,欢迎指正。 
每个会议,甚至同一个会议不同年份,都会略有差别。所以本文主要就 2024 年 2 月 ACL ARR(ACL 2024)的投稿流程为例,讲讲顶会论文投稿之后会发生的事情。

截稿前后
截稿时间一般可以参考 Call For Papers。ACL ARR 2024 Feb.的截稿时间是 2 月 15 日,这个时间时 AoE(Anywhere on Earth)的时区,也就是 UTC-12 的时区,比北京时间晚 20 小时。也就是北京时间次日的晚 8 点。后面我们说的都还是按照 ACL 官方的 AoE 时间来说,这样比较方便。
https://aclrollingreview.org/cfp

早在截稿日期之间,会议的 AC/AE(Area Chair,Action Editor,后文统称AC),以及审稿人(Reviewer)就会收到邀请。并且随着提交量的增加,还会陆续邀请更多的 AC 和审稿人来确保文章都能按时收到 Review 和 Meta-Review。 

根据官方统计,这次 ARR 投稿量创新高,达到 4835 篇。相比 2023 年 12 月(历史第三)的投稿量增长了 86%。其中只有 13% 是修改后重投,其余均为新稿。为了处理这些投稿,共有 4205 个审稿人分配了稿件(增长 37%),并对应 659 名 AC(增长 45%)。
http://stats.aclrollingreview.org/

很多作者应该也发现了,无论是提交还是修改稿件,所有作者都会收到邮件提醒。因此,你想背着导师送他一篇 ACL,是不太可能的。当然,这也是违反学术规范的。



审稿开始前
2 月 15 日投稿,2 月 26 日才开始审稿,这中间发生了什么?
随着投稿的进行,除了邀请新的审稿人和 AC 外,也会要求部分现有的审稿人和 AC 调整领域以更好地适应投稿的分布。这会一直持续到截稿之后。比如这次 ARR 审稿人相对稀缺的领域:
2 月 23 日之前,匹配和论文 SAC 及 AC。2 月 23 日~26 日,匹配论文和 Reviewer。 
从论文的角度,会先做一轮 desk reject,并将论文分配给 SAC/AC。程序的自动 desk reject 只能识别部分明显的情况,比如论文就写了一两页,明显没写完的。我猜用中文投稿的应该也能识别出来。部分超页数但不太明显的,或者保留了致谢暴露作者信息的,都需要后续的 AC 及审稿人手动处理。
然后会分配审稿人。AC 可以看到每个审稿人的信息,并可以手动修改审稿人的分配。这些修改可能是从审稿人专业性的角度,或者审稿人 diversity 的角度。但一般没人改。懒。 
AC 需要填一个 AE Checklist,例如这样:

审稿人在审稿前也要填一个 Reviewer Checklist,例如这样:
这个 Reviewer Checklist 也可以当做审稿人的签到表,因为相对比较好填。理论上,审稿人如果没能在审稿的前一两周完成,AC 可以认为审稿人没看见,来重新分配审稿人。但实际上,很多审稿人都忘记填这个了,AC 也没那个功夫盯这个。 
实际上,这次也没能 26 日就开始审稿,还是晚了几天,3 月 1 日才开始。



审稿中
随着前面流程的推迟,审稿的窗口期也一直在变。会前规划的是 2.26~3.18;开始审稿时的是 3.1~3.20,而实际上,审稿直到 3 月 27 日开始 Rebuttal 后才基本完成。 
3 月 11 日,理论上审稿流程过半,实际上只收到 7% 的审稿意见。 
3 月 15 日,理论上还有 5 天审稿结束,实际上只收到 15% 的审稿意见。甚至有 80 篇 AE checklist 没有收到。
3 月 18 日,理论上不再分配新的审稿人,但实际上还有大量的审稿人没有提交审稿意见。 
3 月 20 日,理论上的审稿 DDL,实际上 AC 开始用个人邮箱给审稿人发邮件催(以免进垃圾邮箱),并为 24 小时内没有回应的论文分配新的审稿人。(有些审稿人这个环节没有回应,但后面又交了,导致论文有 4 个审稿人)。
审稿人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分配的论文数没有达到 max-load,这个阶段 AC 是可以无需邀请直接分配论文的。分配论文数是可以修改的。如果最开始设置的数很大,又没分多少篇的话,记得把 max-load 调小,以免最后时刻被分配一堆论文。 
3 月 26 日,公布审稿意见(理论上应该 3 月 24 日公布)。 
3 月 29 日,审稿意见回收率达到约 99%。剩下的 1% 的审稿意见尽量在 48 小时内收回。 
以上都是在假设 AC 还在的情况下。但就像审稿人可能失踪一样,AC 也可能失踪。这时就需要 ARR 的 SAC、PC 等人去找 Emergency AC 来处理论文并撰写后面的 meta-review。 
关于审稿,实际上一篇论文的能花 4~6 个小时,就算审的很认真了。而短的话,甚至花不到 1 个小时。 
我一般会快速看一遍摘要和引言部分。看动机/故事是否合理;贡献总结得是否有价值。然后看后面的方法和实验,主要看贡献是否被足够地支撑了。部分文章会看下实验结果和 baseline 是否 solid。过程中会关注下 typo。看完之后,看看优点多还是缺点多,是中还是拒。 

然,现在如果有 ChatGPT 的话,还能替代不少审稿环节。 审稿人打分表(2 分是明确的负分。3 分对于 Findings 和 workshop 来说是明确的正分。):

https://aclrollingreview.org/reviewform

我之前也写过一篇关于审稿的回答: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445454/answer/2027658215



得到审稿意见后

审稿开始前,预计的 rebuttal 是 3.24-3.27,meta-review 4.4 给出。
审稿开始后,预计的 rebuttal 是 3.26-3.30,meta-review 4.7 给出。
实际上,rebuttal 持续到 4 月 2 日。meta-review 目前还在进程中。 
相比同期的 IJCAI 等会议,ARR 的审稿人还是非常热衷于回复 Rebuttal 的。有大概 1/3 的 Rebuttal 都得到了较为详细的回复,只有大概 1/3 的 Rebuttal 无人问津。 
而且,很多认真回复的论文都得到了涨分。我觉得主要是这次好多审稿人最初的打分偏低。  
AC 在给 Meta-Review 的时候,一般会考虑分数、每个审稿人列出的优缺点、以及 rebuttal 的回复。 
AC 一般没时间仔细看论文。甚至连 review 和 rebuttal 都没时间仔细看。比如我这里 7 篇没有撤稿的论文中,共有 137 个回帖(部分是 check list),根本看不过来。会比较关心 review 看完 rebuttal 之后的表态(问题是否被解决),有时也会看看 rebuttal 是否覆盖了 review 指出的所有缺点(是否有难以回答的缺点)。 

Meta Review 打分表:

https://aclrollingreview.org/actioneditorform

需要注意,publishable state 不止指主会,Findings 也算。所以 3 分对于主会而言不算是明确的正分。

我这次打的 meta 的分数中,meta=4 的有 2 篇:均分 3.3 的长文和均分 3 的短文;meta=3 的有 1 篇:均分 2.5 的长文;剩下的 meta 都是 2,均分:2.75/2.63/2.5/2.5。
meta 会考虑 review 的分数,但也不完全。比如我给 meta=3 的那篇是个还不错的数据集的文章,缺点不多,但最大的问题是特点也不够突出。但数据集也很难修改,给个 meta=3 希望他能 findings 出去。而 meta=2 的文章缺点都很明显,要么有致命问题,要么需要大改。不过,投稿 ACL 时除了 meta-review 之外,review 也会被考虑。所以拿到 4 分的 meta 也不算稳。


ACL 投稿
根据 ACL 的 call for papers,4 月 15 日之前在 ARR 上得到 Review 和 Meta-Review。4 月 20 日之前提交到 ACL。 
一般来说,这次提交到 ACL 是不允许修改的。因为 ACL 确定是否录用,主要基于 ARR 的审稿意见,如果有较大修改(大到会改变审稿意见的程度),需要再重投一轮 ARR 以获得新的审稿意见。如果修改小到不影响审稿意见,那也没啥必要。 

从 Meta-Review 的时间与提交 ACL 的 DDL 只差 5 天也能看出,是没有给大家安排充足的修改时间的。

https://2024.aclweb.org/calls/main_conference_papers/


提交到 ACL 之后,由 ACL 的 AC(相当于之前的 SAC)来根据 Meta-Review、Review 以及各个领域的平衡等因素确定录用(以及 Findings)。
ACL 一般不光会参考 Meta-Review,也会参考 Review 及论文内容。并且还受领域均分影响。所以,meta=4 分的文章连 Findings 都中不了,或者 meta=3 分的文章中主会都是有可能的。而 5 月 15 日就会得到录用与否的结果了。

下一轮ARR提交
如果对审稿意见不满意,可以修改论文之后再投一轮 ARR。
但比如对这次的 ARR 投稿,如果不是在投稿后就开始补实验修改,而是等到审稿意见出来之后再修改的话,不建议直接投 4 月的 ARR。审稿人和 AC 一般希望看到实质性的改动。如果没有实质性地解决上一轮审稿时提出的问题,再下一轮重审时一般也不会仔细重读文章,而是简单给一个和上次一样或者更低的分数。

ARR 2024 Feb.的结果
根据官方的最终统计:
http://stats.aclrollingreview.org/iterations/2024/february/

4835 篇论文投稿,408 篇(9.3%)撤稿,607 篇(13.8%)为修后重投,1904 篇(43.4%)选择在 arxiv 上提前公开(也是本轮开始允许的策略),858 篇(17.7%)被标记需要 Ethic Review。 

一共 4269 名审稿人与 710 名 AC 被分配了论文,每人分配的篇数统计如下:

论文的审稿分数如下图所示:

有 117 篇(2.7%)超过 3.75 分;719 篇(16.4%)超过 3.25 分;1999 篇(45.6%)超过 2.75 分。

根据往年的比例,超过 3.25 分的主会概率较大,超过 2.85 分的主会或 Findings 概率较大,低于 2.4 分的大概率中不了。有 1382 篇(31.5%)Meta>=4。Meta<=3 的中主会和 Findings 概率较小。

审稿进程如下图所示,可以看到,无论是审稿人还是 AC,DDL 都是第一生产力。



常见问题汇总


Q:投稿 DDL 之后是否可以修改作者? 

一般不可以。包括增减作者,调整作者顺序,修改作者单位,一般都是不允许的。 

Q:现在取消匿名期了,论文在投稿前上传 arxiv 有何实际影响吗? 

一般不会特意去查。但要是碰巧知道是谁投的,或许会有些先验。 

Q:Meta-Review 是什么? 

审稿意见太长了,只看均分又不够精细。meta-reviewer/AC 是比较资深的审稿人(和之前的审稿人不同,相当于会换审稿人),根据若干条审稿意见,概括出一份精简版审稿意见,和一个针对论文的整体分数。 

这个精简版的内容,会给 senior-AC 去看,他们会从会议的角度,给出是否录用,如何录用的意见,并交给 PC 做最终决策。 

Q:均分和 Meta-Review 差异过大? 

Meta-Review 是 AC 基于自己主管判断给出的,的确可能差异较大。而且,有可能虽然均分低,但 Meta 觉得论文没啥好改的,给到 4 分并推荐 Findings/Workshop 之类的。 

Q:分数是 XX,是否可能中? 

一般只能说,均分>=3.5,meta=4 中的概率>80%。但中稿这事儿也是有很多外部因素和主观因素的。

一般 meta=3 中主会概率<25%,meta=2 中的概率<25%。均分<3 中主会的概率<25%。 

Q:投到 ACL 是是否可以修改? 

一般不可以。 

Q:是否可以出分数后立刻投下一轮 ARR?

有时允许,但一般不建议。除非做出了实质性的修改。


更多阅读



#投 稿 通 道#

 让你的文字被更多人看到 



如何才能让更多的优质内容以更短路径到达读者群体,缩短读者寻找优质内容的成本呢?答案就是:你不认识的人。


总有一些你不认识的人,知道你想知道的东西。PaperWeekly 或许可以成为一座桥梁,促使不同背景、不同方向的学者和学术灵感相互碰撞,迸发出更多的可能性。 


PaperWeekly 鼓励高校实验室或个人,在我们的平台上分享各类优质内容,可以是最新论文解读,也可以是学术热点剖析科研心得竞赛经验讲解等。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让知识真正流动起来。


📝 稿件基本要求:

• 文章确系个人原创作品,未曾在公开渠道发表,如为其他平台已发表或待发表的文章,请明确标注 

• 稿件建议以 markdown 格式撰写,文中配图以附件形式发送,要求图片清晰,无版权问题

• PaperWeekly 尊重原作者署名权,并将为每篇被采纳的原创首发稿件,提供业内具有竞争力稿酬,具体依据文章阅读量和文章质量阶梯制结算


📬 投稿通道:

•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 来稿请备注即时联系方式(微信),以便我们在稿件选用的第一时间联系作者

• 您也可以直接添加小编微信(pwbot02)快速投稿,备注:姓名-投稿


△长按添加PaperWeekly小编



🔍


现在,在「知乎」也能找到我们了

进入知乎首页搜索「PaperWeekly」

点击「关注」订阅我们的专栏吧


·
·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人死之后,会经历什么?当一个女性想要「冻卵」,她会经历什么?三支国内团队获荣誉提名,英伟达CMU各占40%!ACM顶会SIGGRAPH 2024最佳论文揭晓做到高管仍被骂“疯女人”,职场女性会经历哪些污名化?※※※2024【花样女神节】活动合辑※※※【重磅消息】优秀论文可进多个国际顶级期刊,目前投稿踊跃,INDIN大会论文投稿截至日应邀延至本月末,欢迎投稿!有不烦车子的自动停启功能的吗?2024 BMW X5【诚邀投稿】2024 IEEE国际电能转换系统与控制会议(IEEE IEECSC 2024)ACM顶会SIGGRAPH 2024最佳论文揭晓,英伟达CMU各占40%!三支国内团队获荣誉提名我兒子今年(2024)進了MITPhantom Fame: In China, Debate Grows Over AI-Cloned Celebrities春季观鹤:2024 科州【征稿进行中】IEEE ICCT 2024征稿火热进行中,诚邀投稿!Chase Sapphire Preferred (CSP) 信用卡【小道消息:85k Offer 将要来了】重磅!视觉Mamba正式收录顶会ICML 2024!ICLR 2024 | AnomalyCLIP:零样本异常检测新范式周轶君/到生育的年齡就衝動而孕而生而養/ICLR 2024 | 跨领域准确进行零样本异常检测,浙大等提出AnomalyCLIP郑合惠子:一个普通女孩在娱乐圈会经历什么?智利海景,山丘图谱以ACL 2024为例,从投稿到接收:顶会投稿后全流程揭秘分布式人工智能盛会 DAI 2024 征稿:Agent Day,数十顶会级别会议报告,Jim Fan 将出席!拒稿4次,终获顶会!ICML 2024放榜:投稿量近万篇,审稿意见下滑严重友情两代人ARR | 4月投稿周期开始添加强制审稿要求2024年端午礼盒征集,快都给我来投稿!图灵巨头现身ICLR,顶会现场疯狂追星LeCun、Bengio!中国团队三大技术趋势引爆AGI新想象2024年端午礼盒征集,快来投稿!「去非洲打工搞钱」,会经历什么?2024,哪个包会是LV的断货王?王阳明:人到底经历什么,才能大彻大悟?AI顶会ICLR,今年只有一家中国大模型公司受邀演讲ChatGPT也在评审你的顶会投稿,斯坦福新研究捅了马蜂窝,“这下闭环了”人民币汇率坚固,换成美金是王道每天300个俯卧撑,一个月之后会怎样??第28届亚洲语言处理国际会议(IALP2024)关于 投稿日期延期 的通知Small Space Serenity: Lessons Learned From My BudgiesGPT-4「荣升」AI顶会同行评审专家?斯坦福最新研究:ICLR/NeurIPS等竟有16.9%评审是ChatGPT生成当一个女孩想要成为科学家,会经历什么?|播客争议下“规培”的十年:成为一个好医生,要经历什么?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