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Talk | 科幻作家郝景芳:人之彼岸,智能启航
系列导读
ChatGPT的问世引发了新一轮的AI热潮,商业领袖们对AI在降本增效、提升销量方面的商业价值已初步认可,慢慢开始思考AI对组织管理的影响。如,AI时代的组织能否走向去中心化发展?自下而上的创新能否规模化?灵活液态的无边界组织是否能够与科层式组织并存?人类如何拥抱AI并塑造差异化竞争力?实现上述美好愿景需要怎样的技术、文化、管理变革作为前提?
BCG亨德森智库再次秉承务实浪漫主义精神,开展“商业+X”跨界对谈,与科幻文学、神经科学、管理学、AI技术、商业等多个领域的大咖,共同探索AI短期及长期对于组织管理的影响。
本期受访嘉宾:郝景芳
知名科幻作家,代表作《北京折叠》、《人之彼岸》,曾获科幻界最高荣誉“雨果奖”
创办童行书院,致力于儿童的跨学科通识教育
科幻小说《人之彼岸》节选
《你在哪里》篇,基于人的数字足迹打造AI智能分身
“我们请到了人格存储与智能模拟方面国内最顶尖的研究团队,从人格的四十维解析出发,将一个人充分地数据化,以便智能程序更好地进行大数据学习,从一个人的数据足迹推导出人格画像……能够完美模拟人格的日常表现。”
《永生医院》篇,通过克隆和记忆复制让人“起死回生”
“他们对原病人的大脑连接进行多次扫描,记住大脑全部连接组,再将神经元的连接模式转化为程序,接入新躯体大脑,在程序的诱导下,新的脑神经组织也会按照过去的模式生长,相当于使新躯体快速掌握病人的大脑模式。这样就让一个人的基因和脑记忆保留,只更换了不同的身躯。”
对谈实录
Q1
作为一名科幻小说家,同时也是组织的管理者,您如何看待AI未来的发展趋势?
AI不是线性发展,比如今天学语文、明天学数学、后天学情感;AI是阶梯式的发展模式,即某个突破会带来非常陡峭的影响,把技术从较低的平台一下子推升到很高的平台,但在这个平台会维持较长时间,直到下一个突破点的到来。
目前大模型的确是个很大的突破,且被逐步商业化了,比如国外某打车软件的在线客服就是OpenAI赋能的。但在科幻作家的视角下,目前AI的智能水平还有限,在100分的想像空间中只达到了3分,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我在小说《人之彼岸》中写了六个故事,是按照技术水平由低到高排序的,其中第一个故事《你在哪里》描写的AI分身能够帮人类处理日常工作、甚至代替出席演讲活动,但目前的AI的智能化程度还远没有达到第一篇故事的水平。
其一,AI目前还不能完全理解人类的情感。现在有些模型可以基于语气和表情识别来分析人的情感,但还比较初级。事实上,人类理解情感不完全是通过图像识别,而是基于大脑中的镜像神经元,识别到语气、表情等信息后会转化为自身对某件事的感受,然后产生共情。AI想真正理解人类的情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其二,AI目前还不能自我驱动。现在生成式AI很聪明,但即使参数再多,也只是人类指令的reactor(反应者),不会给自己下指令。以设计为例,需求确认、头脑风暴、原型设计、用户测试、迭代这五步,目前AI主要辅助的是头脑风暴阶段,能输出很多创意,但需求确认目前还是人在做。远期来看,高度智能的AI,应该有自主运行的目标系统,并结合外界反馈去不断调整目标。
Q2
AI将如何影响小说创作,会替代人类作家吗?
很多人存在误区,认为学习写作就是要多读书,从书里面学习如何写作、自己就能掌握协作的方法;但从文本到文本的成功作家非常少见。因为这缺少了一个重要过程,写作是从文本到心脏或头脑,再从心脏或头脑出发形成文本。感受生活,产生情绪和感触,这是从心脏出发;突然有一个想法,想到了意向、角色、画面,这是从头脑出发。内心源源不断的感受和脑中乱七八糟的想法,才是写作的持续动力。写作技巧本身是容易习得的,真正有价值的是感受和想象。感受和想象是所有艺术的核心本质。
而目前AI创作的方法就是从文本到文本,从画面到画面。AI学习20幅梵高的画,就照猫画虎地创作梵高风格的画;AI读了某个作家的作品,就总结作品的文字排列规律,然后又排列出一个新的作品。换言之,目前AI还不具备心和脑,无法完成艺术创作中最具价值的部分。
因此,AI虽然能辅助创作,但真正的灵感和深度思考还是需要人类来完成。AI能够根据指令编写一些特定的桥段,但小说的选题、立意、故事内核还是需要作者自己来思考。
Q3
科幻作家需要文理兼备,您是如何积累科学知识的?这种积累如何帮助您创作科幻小说?
经常有人讨论科幻小说的“科”和“幻”哪个更重要,我个人认为“科”和“幻”是一体两面,因为科幻的“幻”是推理、是科学的延伸。科幻小说需要一个出发点,这个出发点要么是当今技术,要么是设定出来的新技术;从假设出发,其余的内容都需要严格推理,在逻辑上是合理的,在科学上是可容纳的。比如科幻小说中“高维变低维”的设定也是从数学概念中延伸出来的。
我在创作科幻小说时,会把科幻世界观的设定归入理念驱动的范畴,串联文科理科思维的核心是哲学。我从中学开始就花很多时间看哲学,后来也是哲学化地学习理科知识。进入一个新的领域,我会先去找最核心的假设和逻辑,从这个起点去推演、构建世界观,然后再去看技术应用的部分。
例如7年前写《人之彼岸》时,我自学神经网络。首先是了解它的基本原理,神经网络本质上是一种数学模型,用来模拟人类神经系统,通过反向传播算法来调整每个单元的计算,实现整个模型的优化。理解了底层逻辑,就能推演出技术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
Q4
您如何看待AI对组织发展的影响?
短期来看,AI还不是Individual contributor(独立的工作者),而是现有工作岗位上的人类利用AI工具去提升专业性和效率,例如设计师在AI帮助下制作海报。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我个人对AI对组织的印象都是持相对乐观的态度,AI带来的效率提升会使得全社会产出大幅提升,但不会引发大规模裁员,毕竟还需要有人去使用AI、审核结果。就像相比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下人们不是没工作、而是更忙了,同时全社会的产出提升了。
当然,确实存在结构性调整。原本螺丝钉性质的工作,即需求明确、不太需要协作的简单工作,很可能被AI替代;或者不会使用AI工具的人,会逐步被具备该技能的人替代。这需要整个社会教育体系的进化作为支撑。当初工业化到来时,教育从私塾变成全社会的学校体系,全民教育水平提升,达到了工业社会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从工业社会跃进到AI时代,也需要教育体系的变化,让培养的人才能适应新的智能社会。
目前AI的问题是比较general(通用化),可以作为知识方面的咨询顾问。但我认为,组织需要的不是知晓一切的超级人物,而是各司其职。组织越庞大,每个人的功能差异越大。所以远期来看,未来可能不是一个通用的大模型做组织里的所有事,而是有大量的专业化AI,会落实到组织中的不同角色,且彼此是可协作的。以制作绘本的项目为例,可能会有5个不同的AI分别负责写脚本、角色设计、分镜绘画、图文编辑、审核等职能。
但人类社会是具有模糊性的,边界不会那么明确和标准化,需要上下游协同,也需要更高层次的管理来整合一个系统性的结果,从而实现复杂组织所需的一致性。短期还是需要人类来协调各个AI,修改AI输出的结果。终极形态应该是AI自主来协调。
Q5
您认为,商业组织应如何调整以更好地拥抱和适应AI时代?
首先,要秉持开放的心态,勇敢尝试新技术。未来AI开发者的工作会越来越难,但AI使用者会更简单。就像电脑的功能开发更复杂,但使用电脑是越来越简单的、门槛越来越低的;未来AI也会发展为一个普遍的工具。怕的是不去了解和应用,武断地说AI在某一行业是无用武之地的。
其次,企业要明确自身对AI的要求,像对待员工那样看待AI。企业在招聘人类员工时,会明确招聘需求来筛选候选人,好比毕业生像一张白纸、需要通过培训逐步培养。AI也是如此,企业要明确通过AI实现的功能,以及AI哪些工作能和不能完成;如果特定功能无法满足,可以再进行针对性训练,让AI更好地融入公司。
■核心启示
1
艺术创作需要从心和脑出发;AI虽然能辅助创作,但真正的灵感和深度思考还是需要人类来完成。
2
科幻的“幻”是推理、是科学的延伸,串联文科理科思维的核心是哲学。
3
短期内AI还不足以作为独立贡献者,但未来有望发展出具备情感、自我驱动的AI,驱动组织协同。
4
AI的应用会带来组织结构性的变化,除了会有更多人来使用并调试AI,来帮助AI融入公司,也会对教育体系提出新的诉求。
关于中国区专家
阮芳是波士顿咨询公司(BCG)董事总经理,全球资深合伙人,BCG组织与人才专项中国区负责人,BCG亨德森智库中国区联席负责人。
何大勇是波士顿咨询公司(BCG)董事总经理,全球资深合伙人,BCG亨德森智库中国区联席负责人。
王秋萌是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咨询顾问,驻BCG亨德森智库(中国)代表。
如需联络,请致信[email protected]
关于BCG亨德森智库
BCG亨德森智库是波士顿咨询公司的战略智库,致力于采用远见卓识来探索和开发新颖的商业、技术和科学领域的宝贵洞察。亨德森智库邀请商业领袖进行思维碰撞式的讨论和实验,以拓宽商业理论和实践,并从业务内外汲取转化创新理念。
媒体垂询,请致信[email protected]。
关于BCG X
BCG X是波士顿咨询公司(BCG)的数字化构建与设计部门。这一全新部门汇聚近3,000名技术专家、数字化构建专家和设计师,致力于协助企业客户加速数字化转型,并实现科技及商业方面的创新。
我们将加速发展BCG深厚的行业与职能专长,整合先进技术知识与志存高远的企业家精神,以协助组织实现大规模创新。
我们的端到端全球团队横跨不同专项领域,与客户密切协作,共同打造锐意创新的颠覆性产品、服务与业务,助力客户解锁新的可能性,制胜未来。
通过建立集数字化构建、商业战略与能力加速于一体的综合组织,BCG X超越商业咨询与技术供应商所能单独创造的价值,为客户提供独有的工具组合以加速促进其数字化转型之旅,实现1+1>2的效果。
推荐阅读
AI Talk | 耶鲁博士马征:从交换信息到交换认知,从效率驱动到创新驱动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BCG视频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
关注BCG数智港
快来关注我们吧
声明
原创内容的最终解释权以及版权归波士顿咨询公司所有。如需转载文章,请在信息栏输入“转载”,获取转载须知。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