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财报解读 | 业绩创新高,中国船舶租赁如何穿越周期?

财报解读 | 业绩创新高,中国船舶租赁如何穿越周期?

公众号新闻



逆周期投资、顺周期运营;顺应航运脱碳主流趋势,聚焦清洁能源等高附加值资产




文|赵小满

编辑|夏冬


近日,全球领先航运租赁企业中国船舶租赁(03877.hk),公布了2023年报以及2023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全方位交出了其2023年的成绩单。


年报显示,2023年,中国船舶租赁实现营业收入36.26亿港元、净利润19.12亿港元,同比增长13%、10.2%,均创历史新高。从资产回报率来看,截至2023年底,中国船舶租赁平均资产回报率和平均净资产回报率分别为4.5%、15.7%,分别较2022年底增长0.2个百分点和0.1个百分点。


实际上,市场利好、脆弱与扰动交织的航运业,刚经历了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2023年。


一方面,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宏观经济弱增长态势导致市场基本面承压,地缘政治复杂性及热点事件频发导致经济脆弱性和不稳定性增加;另一方面,低碳零碳转型发展要求日趋严格,航运绿色脱碳步伐加快,但具体实施技术路线未定,导致影响不明。


在航运行业起伏波动的环境中,中国船舶租赁如何保持稳中有进、创造了公司历史最佳业绩?



中国船舶租赁管理层认为,航运有着显著而漫长的行业周期性,在相对短暂的周期高位,要储备充足资源以支撑公司获取理想的市场收益,保持足够的清醒,敬畏周期力量;在漫长的周期底部,则要坚定战略定力,与市场各方相互扶持,沉着应付,等待时机,逆势而上。


据悉,中国船舶租赁未来将持续追踪短期、中期和长期绿色低碳管理目标,积极探索潜在减排技术和合作机会,并对标国际一流航运企业,加速推进公司低碳经营进程。

敬畏周期,营收净利润创新高


不确定性是航运业唯一能确定的事情。业内人士认为,近两年全球航运市场从“强周期”步入了“弱周期”,即周期性变短,好日子与坏日子都不会太长。


宏观层面,显而易见的地缘政治风险不断攀升,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格局持续重构,从以成本效率为侧重转向以安全稳定为侧重,呈现多元化、区域化演进特征,并存在进一步碎片化的趋势。


行业层面,中国船舶租赁管理层表示,一方面,新造船价格触及次高位,船厂订单饱满、船位难求,船东船厂紧张博弈,不确定性因素加大;另一方面,船东回购增多,存量资产面临萎缩风险,船舶租赁市场规模收窄,但仍有越来越多金融租赁公司进入市场,导致内卷激烈,面临风险加大和盈利下降的双重风险。


从市场走势来看,2023年初,BDI指数(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持续下行,最低跌至530点,一季度末开始稳步上升。进入2023年二季度,BDI指数维持波动,到5月中旬又开始下滑,随后维持波动。9-10月传统旺季来临,BDI指数有所上升,11月底刷新年内新高上升至3346点,年末再次回落。



在行情的起起落落之下,中国船舶租赁交出了一份亮眼的2023年成绩单。年报显示,2023年中国船舶租赁实现营业收入36.26亿港元,同比上升13%;净利润达19.12亿港元,同比上升10.2%,提前两年实现公司“十四五”规划制定的主要经营目标。


对比来看,2019-2022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2.94亿港元、18.62亿港元、24.7亿港元、32.08亿港元,净利润分别为8.9亿港元、11.14亿港元、13.88亿港元、17.35亿港元,2023年公司营收、净利润均创历史新高。


从核心业务来看,中国船舶租赁2023年实现融资租赁收入11.7亿港元,同比增长49.4%;贷款借款利息收入达6.1亿港元,同比增长15.7%;经营租赁收入达18.2亿港元,同比减少1.2%。其中,由于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与去年相比约下跌50%,导致散装货船市场有逆向表现,所以经营租赁收入出现了微降。


在年报中,中国船舶租赁将经营业绩稳步增长的根本原因归结为——公司坚定执行了“逆周期投资、顺周期运营”的跨周期管控战略,并利用“固定+弹性收益”的经营模式平抑周期波动,均衡配置各种船型资产,分散了整体资产组合风险。


船舶制造业及航运业周期显著而漫长。在操作上,跨周期管控战略主要以长租约固定收益,保障收益的长期稳定,同时根据对市场趋势的前瞻判断,动态调整租约期限结构:在上行周期,适度提高短期和即期租赁项目占比;在周期高位,给短期运营资产签订中长期租赁合约,固化未来收益。



以2023年秋季为例,中国船舶租赁把握VLGC(超大型液化气运输船)大涨的趋势,为一艘原本跑程租的VLGC签订5年期租,虽然牺牲了一定的短期超额收益,但把未来5年收益锁定在了理想水平。


年报显示,2023年全年,26艘短期及即期运营的船舶共为中国船舶租赁创造利润约5.12亿港元,实现了较市场基准更优的收益。


截至2023年底,中国船舶租赁(包括合营及联营公司)船舶组合规模为151艘,其中起租运营128艘,23艘正在建造。虽然船队规模较2022年减少7艘,但经营性资产达到399.6亿港元,较上年同比增加34.3亿港元,增幅达9.4%。

践行可持续发展,深耕绿色航运赛道


根据IMO(国际海事组织)的数据,航运业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约2-3%。然而,由于船舶燃烧的燃油主要是重油,其排放的碳排放量较高,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在航运行业未来发展中,绿色低碳转型大势不可逆转。


2023年,IMO通过了《2023年船舶温室气体减排战略》,明确到2030年,国际航运单次运输任务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要比2008年平均减少40%及以上,温室气体零排放或近零排放的技术、燃料或能源占比至少达国际航运所用能源的5%,力争达到10%;到2050年前后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相比2018年通过的初步战略,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节点提前了半个世纪。


继“造船强国”战略后,我国于2023年颁布了《船舶制造业绿色发展行动纲要(2024-2030)》,进一步落实我国实现“双碳”的战略部署,顺应IMO提出的全球海事船舶温室气体减排要求。


中国船舶租赁管理层认为,在多变的世界中有一项重要趋势,那就是绿色低碳转型,对于航运业尤其如此。公司要学会适应、管理不确定性,在市场变动中把握航运脱碳的主趋势。



年报发布当天,中国船舶租赁同时还发布了《2023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ESG)》、《2023年度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报告(TCFD)》(下称“ESG报告”和“TCFD报告”),对公司2023年的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表现作了披露,已经建立并持续完善基于自身发展现状与未来战略规划的ESG治理体系。


结合年报、ESG报告和TCFD报告三份成绩单,不难发现中国船舶租赁在绿色航运赛道上的长期投入。


据了解,中国船舶租赁是行业内率先发布TCFD报告的公司,并从2023年开始披露碳排放数据。为了在现有的ESG管治架构中融入气候相关工作的管理与监督,中国船舶租赁以董事会为最高监管机构,董事会下设ESG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并且设立了ESG领导小组和ESG工作小组,且工作小组中明确了专项领域的分工,例如分别针对气候风险管理、船舶碳排放、海洋生物多样性、绿色金融等领域设置了专业研究员。


中国船舶租赁表示,未来将持续追踪短期、中期和长期绿色低碳管理目标,积极探索潜在减排技术和合作机会,并对标国际一流航运企业,加速推进公司低碳经营进程。


在资产端,中国船舶租赁将绿色能源作为战略发展方向。年报显示,为了应对航运租赁市场竞争,中国船舶租赁深入布局清洁能源船舶资产,2023年中国船舶租赁共新接船舶20艘(含4艘内河船舶),其中包括2艘17.4万立方米超大型LNG(液化天然气船)运输船、2艘24,000TEU(Twenty-foot Equivalent Unit,20英尺)集装箱船、3艘16,000TEU集装箱船、3艘双燃料LR2成品油轮(阿芙拉油船)等一大批绿色环保、高附加价值船型。同时,提前完成2艘VLGC动力装置双燃料升级改装,抓住了高租金市场机会。


在负债端,公司致力于绿色项目融资。2023年3月,中国船舶租赁成功发行了公司首单熊猫债券,也是中国境内全市场发行的首单可持续发展挂钩熊猫债券。首单熊猫债券的发行金额为10亿元(约11.1亿港元),债券最终票面利率为3.3%。同年9月,中国船舶租赁成功发行2023年度第二期中期熊猫债券,发行金额为12亿元(约12.8亿港元),发行利率3.1%,票面利率创下公司在境内债券市场发行利率的新低。


据悉,此次可持续挂钩熊猫债券发行成本均显著低于美元融资成本,完成跨境联动融资,顺利实现了境内外资金融通,有效控制融资成本过快增长。相关募集资金用于支持能源效率升级、污染防治和控制、低碳及清洁燃料、可持续运输等合格绿色航运项目,获“AAA”信用评级。


 中船租赁荣获2023年度《财经》长青奖可持续发展绿色奖


此外,中国船舶租赁构建了以清洁能源海上装备为特色的高技术船队,是租赁行业最早打造完备的海上清洁能源存储运输体系的公司。年报显示,按合同金额计,中国船舶租赁在运营船队组合中,海上清洁能源装备、集装箱船、液货船、散货船、特种船分别约佔40%、15%、16%、15%、14%。通过主动和被动调整船舶船队规模后,存量船队更趋向高价值、年轻化,船队结构进一步优化。


资产健康也是经营业绩稳中有进的关键因素和企业ESG表现的重要评估指标。年报显示,在2023年下半年大量接收高价值船舶的情况下,中国船舶租赁将资产负债率控制在了71.6%的良好水准,不良率为0.75%,拨备覆盖率达368%。良好的资产结构和信用状况,使得中国船舶租赁继续保持惠誉“A”级、标普“A-”级的优异国际信用评级,维持中国境内“AAA”级的最高信用评级。


展望未来,如何管理不确定性将成为市场主旋律,细分船型市场仍有机会。中国船舶租赁管理层表示,将坚持审慎稳健的投资策略,顺应航运脱碳主流趋势,聚焦清洁能源等高附加值资产,精确匹配客户需求,创新商业模式,保障公司生息资产规模和净资产规模按照预期稳步增长。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用友36年,如何穿越周期穿越周期的CRO:黄金年代和新征途【七絕】成長财报解读|百度三大业务加速AI化,李彦宏称大模型实惠高效是下一目标惊呆了!这股怎么天天涨?长江电力又双叒叕创新高,股价一路上涨!股民:“真正穿越牛熊的十倍股!”日本四大百货最新财报一览:多家创历史新高,海外游客购物近一半来自中国卖房要价涨幅创新高. 英央行将维持基准利率. 凯特或复活节周日回归. 伦敦人口创新高创刊 | 穿越周期,穿透无形,让专业的力量发出声音俄罗斯总统“竞选”‘普京高票当选的秘密之一(投票站实况)大家都在讨论穿越周期,到底周期是怎么来的?大咖会客厅 | 任泽平对谈谢伟山:穿越周期的企业增长之道引领“净洁厨房”、乘风“健康消费”,华帝股份业绩创新高周处除三害日本设计如何穿越低迷的周期?成长性被低估,牧原凭什么穿越猪周期?改革开放后中国船舶工业的发展中产「消失」之后,优衣库还能穿越周期吗?|焦点分析华为影像十二年:寻找穿越周期的影像力量七绝 闻一姐妹在开封包公祠痛哭致合肥包公祠关闭龙湖给出了穿越周期的答案通威股份刘舒琪:跨越周期性市场观察|中国新消费穿越周期之战:生于2018,生而不同英伟达财报创新高,黄仁勋:下一次工业革命已开始/京东员工回应出版社抵制618:只想为社会创造价值 /TikTok被曝本周大裁员斯凯奇发布最新财报:销售额同比增长12.5%再创新高,中国市场增13.3%“遥遥领先”是怎么来的?——华为2023年报解读“2024值得关注的女性投资人”榜单获奖者闫怡勝:什么样的品牌可以穿越周期?实测零一万物“AI特助”:手机2分钟生成PPT,秒读数十万字文档,但财报解读不太准戴康:一张图看懂《日股何以创新高?日特估如何看?——“债务周期大局观”系列(五)》从“718工程”看中国船舶工业技术能力的形成复合调味品龙头天味食品2023年业绩创历史新高 营收突破31亿元乔健:在技术浪潮中再次“穿越周期”2024年BD超60亿美元,共论RNA疗法的穿越周期时刻【第八届未来医疗生态展会】千万不要让贫穷限制孩子的发展王子落难——涪陵榨菜2023年年报解读及投资机会澳人房贷压力达到新高度!买家急盼降息,中介批移民加剧租赁危机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