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观众短评|“每一块肌肉的抽动都是人物心理的一场马拉松”

观众短评|“每一块肌肉的抽动都是人物心理的一场马拉松”

公众号新闻

《动机与提示》


s***e:240518 @ 中间剧场。写给剧迷的话剧,从题材上就不会太大众。剧本没有特别超出想象,前舞台明星如今已过气的大师受邀为当红炸子鸡、伊丽莎白泰勒的第五任丈夫出演的舞台剧哈姆雷特执导,古典与现代、父辈与子辈之间的摩擦、争吵、和解和彼此启发,即是一出话剧排演背后鸡飞狗跳的真实写照,也映照着哈姆雷特的彷徨与迷惘。如何演绎自己的哈姆雷特,是留给一代又一代剧场表演人的永远新鲜的课题。两位男主角的出色演绎,甚至收割了屏幕对面的一片眼泪。再次感受到了Johnny Flynn的氛围帅,感觉可以勇敢开刷新版Ripley了!
阳***笑:是一场现代与古典的碰撞,是一次对哈姆雷特的解构和重塑,是一封献给戏剧的情书。上半场结尾那段对“Speak the speech”的演绎,给老师的版本是我最喜欢的两版表演之一(另一版是莎环Michelle Terry的演绎),是真正的导演和总监、大师和前辈对后辈演员的教导,是最诚挚的建议。给老师在其他演员念台词的时候也会跟着默念,这个细节真的好爱。这部剧勾起了我对1964百老汇版哈姆雷特的好奇,看不到这个版本会是我一辈子的遗憾!
D***r:好看,一场经典版本哈姆雷特的排练幕后,戏中戏折射着从辉煌到落寞的老导演与如日中天的A咖本色派演员创作权力的此消彼长,附带一些伯顿与泰勒的婚姻“八卦”,最终落在对舞台和戏剧的真诚致敬上。Johnny Flynn 和 Mark Gatiss 对戏精彩,前者演出了相当多的层次,后者稳定支撑。
D***y:“浮生既不朽”这哪是戏剧人给剧场的情书,这是戏剧人一颗扑腾跳着的炽热真心啊!上半场最后一幕时我已经哭成泪人。下半场开始时导演和编剧的小采访我看到编剧那内敛表情下说出自己对剧场的热爱时,我的情绪又被推到了顶点。编剧巧妙的将哈姆雷特的台词贯穿到故事情节之中。这个戏的底色是关于爱与成长,最经典也是情感最浓郁的撰写。散场时我跟先生都泪眼婆娑,先生说:“艺术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其能触及灵魂,否则皆是娱乐”。


《万尼亚》




直***螺:没赶上在英国看现场,回来看了录影,然后发现可能确实录影更合适,现场是不可能这样高清地看见Andrew脸上的表情的。这样天才的、强烈的、令人心碎的表演。瞬间的情绪切换,不敢想象演一场需要多少能量,我有时候真的忘记台上是同一个人。I know you are unhappy, but you’ll understand. You’ll understand.
m***l:惊叹于完成度如此之高的独角戏——盘弄项链的妩媚、酗酒后对感情的释放、崇拜崩塌下的懦弱、对乏味生活的忍耐,每个角色都如此分明。不过,一个非常细微的点打动了我:在厨房阴暗角落里“索尼娅”的那声“唉”——女性化的、带着沉重的无奈和悠悠的泄气般的叹息,太真实了!
C***l:5.19 moment is 迈克尔和海伦娜的map对白特写,好有意思啊真的,特写镜头放大了安德鲁脸上的每一丝毛孔,每一块肌肉的抽动都是人物心理的一场马拉松,是欲望。
瑾***:@小莎翁戏剧艺术空间,演技没得说,但越往后看,越觉得英国基因也许没办法真正体会俄式苦难文学语境中的轻与重。虽然能够把每个人的现实困境和无奈、讽刺感都表现到位,莫娘的角色痕迹还是重,剧中角色本身应没有那么脆弱敏感神经质,不需幽默转折。舞台道具比较有趣的是随身携带的奇怪声音播放器,秋千能够勾勒的一些隐喻,小型投影仪中呈现的古早鸟类生存环境的地图,还有吟唱段落自行弹奏的钢琴。重温这个故事,接受命运的无所适从、成为他人的点缀,接受讨厌的一切不得不伴随在生活的处处,同时还要与厌恶自己作斗争。得出浪费人生没有真正活过的结论,没有机会表达真正的自己,想要反抗却两次无法击中,困在一成不变的生活中最终却像一场空。总要从死的角度去回看怎样去重构这种意义感的缺失,然后有勇气改变现实的生存状态,赢得我就是我的尊重。


《好人赫德》





瑾***:@小莎翁戏剧艺术空间,对纳粹时期探讨犹太背景和题材有些排斥的情况下来看剧,剧作家英年早逝高产的剧作家也热爱研究人,女儿的朋克男友见一面可能就会跳到自己的剧本中的那种可爱。探讨了关于指令违背内心,像溺水一样的迷茫的人们深陷困境中,男主的很多挣扎(为争名夺利而选择加入某个组织,有了婚外情还会现实地衡量利弊女人对自己的作用等等)说不上有多特殊更不是多高尚,一些议题就是普通人的想法和难题罢了。莎朗女士一人分饰多角的演技很强,无论男女都在追求某种确定性,想要逃离一个令人战栗恐慌的境地。配乐有很多爵士乐和古典乐,在现在听起来都很轻松经典。印象深刻地是焚书会选择托马斯曼和西线无战事,唤醒大家的往往是那一点点人文主义的,本源感性的东西。从不理解到癫狂信仰似乎就在一瞬间,而戏剧的脉络尚不能把这个过程呈现出来。
m***:终场时罕见地没有掌声,全场都陷入了一种空白式、逃避式的沉默。剧作者身为被迫害者,没有对所谓“平庸的恶”做刻板描绘,而是以一种接近人类学家的视角做了冷静解剖,唯一展露作者立场的大概只有对赫德毫无掩饰的冷峻揭露,看得人浑身发寒。整部戏剧像一幅立体主义油画,赫德的人性展露在一组组关系中:失能的母亲和发妻,知音的犹太医生,充满热情的情人,欣赏自己的纳粹高层,和压抑疯狂的党卫军军官。我没有看到赫德被裹挟,我看到的是赫德的阴暗欲望在系统化的鼓励中被合理化、被释放,而他作为一个清醒的学者,放纵并享受着自己的堕落。“好人”之于赫德教授只不过是虚伪和逃避的代名词。
柔***鱼:播到中场,徐徐展开的是平静中的狂热,渐进的同化,自以为清醒的跳海,半推半就的招安。下半场真正的开始是从赫德日常地换上军装开始的。然后就是令人瞬间窒息的打砸声。毛瑞斯是死了还是活着,谁在意呢,反正赫德教授可以用那一套精致的文科话语去justify一切。只是可惜不太懂古典音乐,不然观看体验会更好。
洛***东:像是薄荷糖和平庸之恶的另一个视角 从义愤到冷漠再到麻木 nazi像附骨之疽一样一旦沾染就再难摆脱 那一分钟和最后的band差点让我在座位上尖叫 这到底是怎样一种瘟疫 也许我们只能在现实中寻找答案
小***星:刚好上周讲了魏玛各类囧事和反犹民粹风潮,临时拉起了#德国史读书会观影小队# 在小西天看到熟悉的话语会心一笑;笑过又是手心发热,直到满头大汗变成冷汗。看完在金鼎轩又聊了硬核仨小时:纳粹自我PUA合理化的定式有哪些?赫德在什么情况下会喊出stop?他是一个不断剥离外挂价值的自私自利者吗?信念是一种完全非利益的存在吗?假如马克斯·韦伯活到33年会如何?其实上面都可以归结于一个大问题,80年前的人类那次失心疯,我们真的知道原因和避免方法了吗?这可能是每个人都值得一看的片子(可惜这俩月就这么一场),极端的年代有最极致的心理大戏。 (以及大卫·田纳特——神秘博士小十——还是那么帅!)
w***h:赫徳脑海中虚构的合唱团贯穿了整个戏剧。合唱团造成了他的焦虑、崩溃,成为他“好”人的唯一缺陷。最后揭晓了这个合唱团其实真实存在。是由他前往的奥斯维辛的集中营的犹太囚徒组成的合唱团。醒目的蓝白条纹。这个戏剧好像从头到尾就是一个巨大的讽刺,纳粹主导的丧心病狂的暴行,是否注定从一开始就是一场所有人都要共同经历的精神崩溃?
胖***华:好喜欢!为什么我们会对身体上的一些感受,一些激情那么信任,甚至从而产生“正确”的感觉?当赫德决定抛开母亲妻子,畅想与安的幸福未来时,我也为那种幸福所感动,希望他获得幸福,不想过分责怪。当他谈起曾经入伍时穿着军装的荣誉感和走进纳粹政府辉煌的办公大楼时的震撼、光荣,我也能够理解这种来自身体的感情。所以,情感的道德性是模糊的。 可是理性也一样。赫德论证犹太文学个人主义的论文那么有逻辑和说服力。他从社会历史的眼光看到纳粹政权的愚蠢、不可持续,以及为了保全自身而一时妥协的正当性,似乎也符合理智——“我只是配合作戏,不可能真的有人相信,也不会成功”。 所以这二者都是不可信的吗?完成一个人人都不相信的巨大谎言,只需要一个大声说谎的人,和其他人情感和理性的自私。世界犯错的原因只是有些人“太幸福了”,是这样吗
*以上短评摘自公开网站,版权归属署名个人,如有疑义请告知。

大部分场馆可在大麦app或小程序购票(搜索剧目或场馆名称),其他场馆可在场馆公众号或小程序购买

“新现场”高清放映系列,由北京奥哲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打造,致力于通过放映的形式向观众呈现当今世界舞台上最优秀的作品。通过与包括英国国家剧院现场、特拉法加发行公司、环球映画、影院现场、松竹株式会社、百老汇高清、法国百代现场、西班牙数字影像在内的多个品牌合作,“新现场”高清放映系列目前发行推广来自英国国家剧院、皇家莎士比亚剧团、皇家歌剧院、莎士比亚环球剧院、莫斯科大剧院、法兰西喜剧院等多个机构的世界顶级戏剧、歌剧、舞蹈、展览影像。截至2023年8月,“新现场”放映剧目已超过250部,覆盖北京、上海、广州、台北、香港等69地,放映超过10000场,观影人次超过80万人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够酷、够有趣!2024 HarmonyOS 极客马拉松,准备玩一场大的!| Q推荐10万人翻烂的4本枕边书,每一页都是人生智慧北半马何杰夺冠争议!马拉松中的“兔子”都是什么人?观众短评|“在剧本、导演、演员、观众和角色之间如魔方般彼此互文的感情”观众短评|“快乐需要寻找,痛苦时时存在”,错过的俄罗斯戏剧影像4月又有加排对话面壁智能李大海:AGI是一场马拉松,我们不急于当破风者行业观察|跑马拉松的招商银行惊人!第128届波士顿马拉松完赛,冠军成绩2分06秒!这什么惊人的水平!“空气中都是病毒!”新冠携流感,全澳疫情汹涌来袭!华人纷纷病倒,“每咳一下都是内脏地震”观众短评|“看完就能体会到什么叫燃烧生命在表演”第128届波士顿马拉松赛 精彩纷呈@4/15/2024超50场马拉松同一天开跑,各品牌鞋厂“买脚”争夺“上脚率”10年前递补波士顿马拉松冠军,埃塞俄比亚选手10万奖金仍未拿到练字--道德经波士顿马拉松拾遗!那些让人哭笑不得的应援时刻2024年第128届波士顿马拉松圆满落幕 | 聚焦华人唯物辩证法是个好东西?HarmonyOS 极客马拉松 2024——一场挑战极限,成就技术世界超级极客的旅程观众短评|“一座剧院就是精神的象征”“在电影院两度落泪”观众短评|“历史需要时间成诗和歌的形态”4/16 波士顿新闻总汇 | 第128届波士顿马拉松圆满落幕!全美最大非裔银行总部将迁至Roxbury以马拉松为抓手,蒙牛牛奶找准“第二增长曲线”破局点蹲点波士顿马拉松终点线 高清照来啦!热闹的马拉松,运动品牌不该只盯着​「冠军」|营销观察信息分享 | 4月15日,波士顿马拉松2024开始啦!跑马拉松的招商银行特步陷北半马“假赛”风波, 为何运动品牌都爱“卷”马拉松?不再努力记住或者忘记什么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被告质疑陪审员有偏见,又提上诉【解字】是,是也观众短评|莎士比亚诞辰纪念即将来袭!数百金毛开大会,致敬波士顿马拉松官方犬斯宾塞人心叵测,不能不防太燃了!2024波士顿马拉松难忘瞬间:重大车祸,冠军爆冷邀请函|Andretti马拉松筹款活动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