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刚刚,华大联合创始人、董事长汪建带队登顶珠峰!

刚刚,华大联合创始人、董事长汪建带队登顶珠峰!

公众号新闻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尹哥聊基因”

最近微信改版,容易找不到尹哥的文章,大家记得把尹哥设为星标⭐️ 哦~

5月21日10时28分,华大集团联合创始人、董事长汪建带领华大登山队从北坡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并传回了全球首份来自世界之巅的超声图与脑电数据。这也是70岁的汪建第二次登顶珠峰,刷新了中国登顶珠峰最年长纪录。

△ 汪建(中)带队成功登顶珠峰

本次攀登珠峰以科学探索为目的,旨在开创性产出高海拔科研数据,深入解析人体在极高海拔地区的适应性生理机制,为未来的科学和产业发展带来新的突破和启发。

01

高海拔“珠峰实验室”支撑前沿科学探索

今年4月18日,华大登山队抵达日喀则珠峰大本营,正式开启本次珠峰科研计划。在高原适应性训练和攀登过程中,华大登山队员持续监测和采集了从0米到8848米不同海拔高度下核心队员的生理指标、脑认知、眼动、眼底、运动机能、心肺超声等多维表型数据,获得了基因组、蛋白组、代谢组、影像组及细胞组等多组学数据。

依托华大自主研发的核心工具,以及在脑科学、眼科学、高原医学、运动医学等领域已取得的成果,华大将利用本次科研计划获得的数据,来助力构建高原人体健康生命大模型。据汪建介绍:“2010年,我们基于生命中心法则,发现了高原适应性基因 EPAS1这一次,我们转向了时空法则,希望能从时间与空间维度,进一步深化对遗传与环境协同作用的理解。

△ 2010年7月2日,华大科研团队揭示了人类适应高原环境的秘密——EPAS1 基因突变,相关研究在《科学》杂志发表

为更好地完成本次珠峰科研计划,华大在海拔5200米的“珠峰实验室”部署了一系列自主研发的“黑科技”,及时响应检测需求与科研任务。

华大智造基因测序仪DNBSEQ-G99、DNBSEQ-E25以及无线掌上超声等多款“硬核”设备均在“珠峰实验室”完成了高海拔性能验证,各项数据指标表现良好,刷新了最高海拔运行纪录。这也表明,这些设备未来可为高海拔等极端环境下的多组学研究提供有力工具支撑,助力高原环境监测和高原医学发展。

△ “珠峰实验室”部署了一系列华大自主研发的“黑科技”

其中,华大智造无线掌上超声自带远程会诊功能。在海拔8300米的营地,华大登山队员使用该设备完成了与远在4000公里外的北京医院超声科主任、2500公里外的四川阿坝临床医生以及4000公里外的深圳团队的连线,成功实现会诊,并对登山队员进行了颈动脉实时超声扫查,以探索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在极端高海拔地区的影响。 

△ 登山队员使用无线掌上超声进行远程会诊

值得一提的是,华大智造无线掌上超声还随队登顶珠峰,在峰顶实时获取了登顶队员的颈动脉超声扫查图像,这也是全球首张诞生于世界之巅的超声图。同样令人振奋的是,本次在世界之巅首次被记录下来的,还有登山队员的静息态脑电数据。

△ 在珠峰顶实时获取的颈动脉超声扫查图像

△ 在珠峰顶采集静息态脑电数据和皮肤微生物样本

1975年5月,全球首位从北坡登顶珠峰的女登山家潘多,从峰顶传回世界上第一份心电遥测图。近50年后的今天,华大登山队从峰顶传回了第一份超声图和脑电数据,希望以更多维度的数据,探究人在高原适应过程和极限攀登前后的生理状态变化。

02

三四极贯穿,解答生命终极问题

在南极、北极之外,青藏高原与马里亚纳海沟分别被称为地球“第三极”和“第四极”。贯穿地球三四极的科学探索,将有助于回答有关生命起源和极端环境适应的科学问题。

早在2010年5月,汪建等从南坡登顶珠峰。那一年,华大科研团队揭示了人类适应高原环境的秘密——EPAS1基因突变。这项研究阐明了人类基因组在极端环境下的适应性选择,为高原缺氧性疾病的预测、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2021年,汪建等随“奋斗者”号深潜器下潜至马里亚纳海沟万米深渊科考,以基因科技为海洋科学探索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加速了探寻生命起源、解开生命之谜的进程。

而在最近这一年间,华大登山队又先后完成了五座不同海拔雪山的攀登,成功收集了海拔5025米的四姑娘山、海拔6178米的玉珠峰、海拔7546米的慕士塔格、海拔8201米的卓奥友峰及本次海拔8848米的珠峰的相关科研数据,并从登山运动免疫反应、代谢与能量变化、血液多组学变化、皮肤微生物变化、菌群适应性及高原病等多方面开展系列研究。

对于本次华大珠峰科研计划的目标,汪建表示:“我们组织了一个跨学科的队伍,把更多的仪器设备搬到更高的海拔上来,探讨人类在极限条件下的生理机制等科学问题,希望能够对生命起源、物种演化、气候变化、地外生命等重大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为未来的科学发展作出贡献。”

珠穆朗玛峰从古海洋变成世界最高峰,其独特的地质、生态,以及在生命起源、人类适应等方面相关的科学问题仍亟待探索。

生命不息,探索不止。在汪建的带领下,一群平均年龄仅30岁出头的青年人,组成了本次珠峰科研计划的核心团队。在攀登珠峰的背后,是华大和华大人在科研和技术上不畏挑战、开拓创新的精神体现;而在科学高峰面前,华大也将持续发挥自身力量,以永不止步的探索,揭开生命科学的精彩奥秘。


— END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三沐儿童健康品牌联合创始人欧阳:单系统营收100w+,拆解母婴新中式调养的五大增长密码三沐儿童健康品牌联合创始人欧阳:新中式调养爆火背后,拆解母婴零售五大增长赋能手段新刊上市|CINDY CHAO创始人、华人珠宝艺术家赵心绮:用东方美学重新定义世界珠宝保交所迎第三任董事长 原董事长任春生失联吉日成婚?墨大联合新华社等发布基准框架,全面评估大模型的新闻写作能力和安全依从性辉羲智能联合创始人领衔,联想博泰映驰大咖出席!中国智能汽车算力峰会首批嘉宾公布云南金平迎来蝴蝶大爆发高峰期;一尼泊尔登山者第30次登顶珠峰丨科技早新闻“老板”回来了刚刚,澳洲八大联合出手!为了留学生!留学签证大幅下降,申请量剧减我的家世万通集团创始人、御风集团董事长冯仑:科技创造了更多的闲暇时间大雪纷飞对话 teenage engineering 联合创始人:如何创造消电产品的另一种未来?|多样性公司1小时免费课!鹅厂AI资深架构师、风平智能联合创始人开讲了,攻破企业AI营销与运营两大难题宝尊创始人、宝尊集团董事长兼CEO仇文彬:“新质”会带来品牌重塑彭博董事长马克•卡尼与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廖林举行会谈雷军:找联合创始人,要注意这几个问题巴黎设计师品牌 Y/Project 联合创始人去世,享年58岁抓住英国的小辫子,俄挫败乌特种部队登陆行动:是英国策划的UCOSY优可齐创始人堵晓伟:围绕“人、货、场”洞悉精品母婴连锁的增长机遇珠峰登顶“堵车”后冰架断裂,5人坠崖,2人没爬上来!旅行博主回忆惊魂瞬间:脚下的雪突然塌陷重磅!OpenAI联合创始人突然离职【詩評】红玫寂无主Kimi一度火到宕机!“90”后创始人、清华“学霸”杨植麟套现数千万美金?最新回应:不实突传噩耗!这家上市公司前联合创始人离世,刚40岁出头刚刚,澳洲登顶,世界第一!赶英超美!还有大批中国人赴澳干这事…刚刚,澳洲八大联合出手!为了留学生!留学签证大幅下降,申请量剧减!25周年重磅!摩根大通夏日阅读清单,GPT创始人、前英国首相都在读…OpenAI宫斗续集: 联合创始人 Ilya Sutskever 离职UBC和多大联合发出警告!加拿大将迎来日食奇观!恐引发死亡阿拉小优联合创始人李茂银:需求市场庞大却难出头部品牌,中国营养品行业究竟难在哪儿?中华美食璀璨绽放温哥华,金龙鱼中华名厨队登顶中餐“世界大赛”最高荣誉特金奖转发|闭门圆桌:与华大基因创始人杨焕明院士线下对谈OpenAI宫斗又有后续?联合创始人宣布离职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