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个字 阅读时长:6分钟
中产先生 | 洞见时代 发现价值 讲述生活
1、前期试点:选择一批条件好的县城作为示范地区重点发展,哪些条件?良好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集聚人口经济条件较好。2、建设目标:公共资源配置与常住人口规模基本匹配,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壮大,市政设施基本完备,公共服务全面提升,人居环境有效改善,综合承载能力明显增强,农民到县城就业安家规模不断扩大,县城居民生活品质明显改善。3、未来愿景: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建成各具特色、富有活力、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县城,与邻近大中城市的发展差距显著缩小,促进城镇体系完善、支撑城乡融合发展作用进一步彰显。现在是要挑选一些条件好的县城做试点,主要发展集中在三块:基础建设、人口规模和产业发展,试点成功的话,未来全国都要建成现代化县城。
我们知道,国家此前的城市化规划是以都市圈和城市群为主的两横三纵格局,然后产业布局分工,走的是规模经济和统一要素市场的思路。
在都市圈和城市群的规划之下,处于核心区位的城市早在前几年就开始了抢人大战,中国出现了史诗级的人口迁徙,房价也经历了一番上涨,千万级人口的城市,一下增加到了18个。
以都市圈和城市群为主的规模经济,虽然优势明显,但是也不是没有缺点,缺点就在于对周边城市的虹吸效应——通俗的说法就是抽血效应——人才和资源都被城市群抽走了,比较明显的就是环京城市。放到全国范围来看,就是城市群抽走大量县城以及农村的人口,国家政策倾斜大城市,变相的也等于抽走了资源,当然大城市也通过转移支付来弥补。
总的来说,在城市群的发展之下,大部分县城和农村都已经出现了空心化的趋势,再过几十年,随着老龄化的加深,一些没有特色产业的小城和农村消失是可以预见的。与县城和农村的空心化相对于的是大城市病,高房价、高物价、教育、医疗、养老、就业问题愈发严重,说句实在的,以产业和土地为推动力的城市化,在民生方面欠债太多。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的发展进入转型期,以房地产为代表的投资难以为继,内需市场培育还需要时间,经济发展急需增量。此前把乡村振兴作为重要战略,希望通过土地流转撬动万亿级的蓝海市场,但是这块学界的争议还存在,此前的合村并居也被叫停了,说明官方还是比较谨慎的,土地是农民最后的保障,一旦流转出去,万一效果不好再回去就很难了。所以,处在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县城就成了一个很好的抓手,既可以吸引农民进城,还可以让城市中的人返乡,缓解大城市病,一举两得。
既然人口来了,需要房子住,不管是消化存量,还是棚改造新房,估计县城房地产会迎来一波行情,前些年押注四五线的房企们要抓住机会解套了。
人多了,基础设施也要更新起来,又是一波修路造桥,公园绿化,基建搞起来。上面说了,在城市群虹吸之下,一些小县城和农村再过几十年可能会消失,但是在大城市,很多人买不起房子,找不到工作,甚至上不到学校,这些人可以回到县城去,压力就小多了。
农村也一样,相比农村县城的生活条件总归是好的,农村致富的人可以去县城买房置业,不过我有点怀疑会不舍得宅基地,孩子可以先去嘛。这个是重中之重,如果是发展县城是为了推一波基建和房地产来拉动经济,是为了缓解抽血效应和大城市病,但是县城最终还得有自己的造血功能。
这一点我们之前也说过,特色产业集群,丹阳的眼镜、叠石桥的家纺、虎丘的婚纱、曹县的汉服,许昌的假发……中国有太多成熟的特色产业集群,很多甚至都是村镇规模,但是在细分行业做到了全国乃至世界的过半份额。所以,在细分乃至小众的细分市场,以县城的规模来做,其实刚刚好。
当然除了制造业,文旅产业,养老产业,也是很好的选择。建设县城,想一下基建、房地产、产业集群,这三块可以撬动多少信贷资金,对于区域平衡发展和拉动经济增长,当然是好事。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担心,行政的规划而非市场自发形成,是否会造成重复建设和地方债务累积,这并不是没有前车之鉴。独山县就是一个样本,一个国家级贫困县,一批400亿天量债务,一堆雄伟壮观的烂尾建筑,一众不知所措的投资者……这是一个中国贫困县负债式发展的魔幻现实。人情社会,饭局就是一种社交手段,你完全不会吃饭局?那怎么行?
↓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查看饭局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