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妈妈,制造「中式恐怖教育」公众号新闻2024-05-23 01:05作者/凯斯编辑/米利暗做了33年“资深家庭教育专家”的赵菊英,最近在网上火了。准确地说,是被网友给骂火了。在赵菊英最新视频的评论区,随便翻翻,你就能感受到网友们出离的愤怒。而这位所谓的教育专家,之所以现在在网络上被人人喊打,则要从她先前发的几个家访视频说起。 因为这些视频里的某些片段,赵菊英现在被网友们册封为: “不插电版的杨永信,霸凌式教育第一人。”“砸不砸?!”在社交媒体的简介里,赵菊英自称做的是“个性化的一对一陪伴成长教育”。她有一个视频系列,叫家访中国,记录的就是她应家长之邀,飞往全国各地,登门拜访,对小孩进行为期数日的规训。譬如,在家访四川眉山某家庭那一期里,赵菊英走进一位初二女孩的卧室,看到学习桌上摆着一些小卡、盲盒和漫画,立刻发怒,指着这些小玩意,冲着女孩骂道:“你咋搞的,跟幼儿园大班一样,这简直就是穿着尿不湿的宝宝!这些都是分散注意力呢,快些扔掉。”在赵菊英的要求和监视下,女孩亲手把自己的两大口袋珍藏,都扔进了楼下的垃圾箱里。而在另一期家访江苏昆山某家庭的视频里,赵菊英则将一名初二男孩的高达模型摔在地上,问男孩这东西“有啥意思”。紧接着,赵手持戒尺,先是打了男孩的手心,随后便让家长拿来锤子,强迫男孩亲手把模型砸碎,并指着模型说:“砸!这是你爹还是你妈?”责骂,体罚,PUA,损坏私人物品,侮辱青少年人格,还美其名曰:“没有惩罚的教育就是不完整的教育”......这些,都只是赵菊英这套教育模式的一环而已。看多了赵菊英的家访视频,你会发现这位“牢师”的教育方式相当简单粗暴。进了家门,她先通过点评孩子的卧室来建立权威;随后便向孩子灌输,只有读世界名著才有价值,除此之外的娱乐都毫无意义;再之后,赵菊英就开始给不同的孩子,规划一种相同的未来:高中上重点,大学去清北,最终一定要出国念哈佛。规划需要打印出来,贴满全家的各个角落,确保孩子早上起床一睁眼,就能看见“自己的梦想”。有了大方向,赵便开始给孩子做每日作息表,时间精确到分钟,并在孩子的房间安装摄像头,以便家长随时监控动向。最后,赵会把自己的戒尺送给家长,并称“这把戒尺将代表着姐姐,随时陪伴你”。整体来看,赵菊英所谓的“中式教育理论”,可以说是既陈腐,又空洞。视频里,她偏爱灌心灵鸡汤,三句话不离“上哈佛”与“追梦想”,一张嘴就是一股千禧年成功学的古早味。而针对“如何学好数学”这样相对具体的问题,赵给出的答案则是“要多看教科书,要认真听讲”等毫无营养的空话。更有趣的是,如果把家访中国这个系列连起来看,你发现赵菊英时常讲话矛盾。 这个视频,她告诉被家访的学生不要忘本,去了海外留学,最后也一定要回来建设国家;下个视频,她就告诉另一家的家长,自己要去美国看儿子,光机票就要花三万四;前一分钟,她语重心长地教育小孩要让父母活得体面,要把爸妈的快乐放在第一位;后一分钟,她突然话锋一转,又跟孩子讲“你的人生,你自己来选择,不要给自己设限”。这,真的能算教育专家吗?顺着赵菊英在网络上长长的头衔,网友们逐渐拼凑出了她的“前世今生”。在家访中国之前,赵菊英的身份是“神童之母”,她有个儿子,此子对外宣称3岁可背150本英文名著,7岁通晓4国语言,11岁那年还上了安徽台的《超级演说家》,在舞台上说自己要上哈佛,做世界领袖。凭借儿子的名气,赵菊英迅速将自己打造成了教育专家,全国巡回演讲,宣传她自研的“天才教子法”。不过,根据网络上的公开资料,长大后的赵菊英儿子却并没有去哈佛,而是读了一所美国的普通大学,毕业后也没有做领袖,而是成为了一名打碟DJ。与此同时,当年孩子在舞台上的一句“2008年,家里欠了200万外债”,也让网友们按图索骥,查到赵菊英原来早就是一名“失信老赖”了。这些粉饰与谎言,则让大家更加怒不可遏。于是,许多年轻人在网上晒出了自己收藏的手办和小卡,请“赵牢师”前来家访,并附上一个大大的中指。有过来人则现身说法——自己小时候也被长辈摔过心爱的玩具,结果其所造成的创伤一直延宕到了今日。群众的讨伐之声不绝于耳,相关部门也表示要介入调查。而也有网友在震怒之余感到困惑:“这都2024年了,到底是谁还在信这样的教育骗子啊?”“你就是太溺爱孩子了” 网传称,赵菊英的家访价格是10天1万块钱,需包吃包住。赵菊英自称自己做家访已有4年,至少“接手”了60多个孩子。在家访中国的视频里,请赵菊英上门的家长,则大都有着相似的生活背景:他们生活在远离一线的小县城,或是从底层打拼上来的小老板,或是开网约车干擦鞋营生的劳动者。虽然家庭条件有好有坏,但这些家长都坚信一个朴素的道理:“孩子只有成绩好,才能拥有美好的未来。”因此,在家访时,赵菊英会先叠个甲,说自己“尊重所有职业”,然后就开始用一种拉踩的口吻,劝小孩学习:“如果你考不好,那你就只能像你爸一样,开网约车,给别人擦鞋,进场打螺丝当保安,你乐意吗?”而旁边的家长听到后,不但不生气,反而连连点头称是。与之类似,在赵菊英登门拜访之前,有的父母就会提前响应号召,在卧室安上最高清的监控,并把儿女的手机砸碎;当赵菊英辱骂甚至体罚孩子时,他们父母的态度也是站在一旁默许,甚至会在霸凌式教育完成后,上前感谢她说“得亏有你,平时我们都不敢这么说自家娃”。换句话说,在这一刻,赵菊英做了这些父母一直想做的事——她变成了这个家庭里的“红脸”,替家长做了一回残暴的恶人。一方面,这让她成了孩子们连家都不愿回的噩梦,但另一方面,这也让她给孩子的爸妈提供了相当多的情绪价值。作为一名伪教育专家,赵菊英显然没有给雇用她的家庭,提供任何弥合信息差的认知:她不会告诉他们让孩子上清华考哈佛有多不切实际,也不会让他们意识到孩子青春期厌学背后的复杂成因,更不会让他们开始思考“唯成绩论”在这个时代还能否站住脚,纯粹的小镇做题家还能否跨越藩篱。相反,她所做的,是去尽力迎合且放大这些父母固有的观点。如果一个家庭相信“大学决定命运”,她就会鼓吹:“北大清华你就进国家部委,蓝翔技校你就开挖掘机”。如果一个家庭想要让孩子知道父母的不易,那她就会开始大谈劳动人民的艰辛。而如果一个家庭将青少年平时正常的娱乐,简单地定义为不务正业,那她就会用加倍粗暴的方式,来摧毁孩子最珍视的一切。因此,撕开赵菊英“中式管教论”的伪皮,你所看到的,不过就是又一笔打着教育旗号的的情绪生意——嘴上说的是规划孩子的未来,实际拿捏的则是家长的心理。表面上看,这门生意是:对青春期孩子头痛不已的父母,终于花钱请来了指点迷津的救兵。但本质上,它却是放弃与儿女磨合的家长,在教育骗子身上投射出了一个更简单粗暴的自己。这种投射在今天,可以让赵菊英的霸凌式教育,在一个家庭里名正言顺,并批评家长称,“你们太溺爱孩子了。”而在5年、10年前,这种投射则相当于给豫章书院和杨永信开了无数的绿灯,让那些慕名而来的家长,或有意或无意地成为了虐待未成年的人帮凶。就这样,在亲人被冠以“都是为了你好”的默许与旁观里,成年人口中的教育大师,轻而易举地变成了未成年人心中的恶魔。并且最终,孩子心中的创伤,也会无可奈何地,溃烂到整个家庭的每一个成员身上。在一篇名为《被杨永信拯救的家长们》的文章里,触乐网采访了一位被送入戒网中心的孩子,他觉得戒网的这段经历,对亲情的破坏是不可逆的:“当时我接受采访的时候,就说过永远也不会原谅父母,我相信有像我一样想法的人应该不在少数……”假借管教手段贬损人格,以育人之名施行暴力——赵菊英不是第一个,但希望她能是最后一个。毕竟,家长的教育焦虑只是一时的,而孩子在童年所落下的阴影,则很可能是陪伴他一世的。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