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全网爆火的「中式恐怖」,该下架了

全网爆火的「中式恐怖」,该下架了

公众号新闻

咱聊了一周的贵圈八卦、影视笑谈,乐子是享用够了,但生活里也不单是这些喧哗与热闹。

所以今天飘不上工,让Sir代笔,给大家讲一个关于孩子的故事。

他们在最鲜活热烈的年龄遇到了一个很不一般的女人,于是青春岁月在一瞬间就跌入了万丈深渊。

—— Sir出场分割线 ——

听说过她吧——

女版杨永信。

又名,不插电版杨永信。

号称是“名师家访”,但实际上是上门打砸抢。

可怕的不是教育变成了一场生意。

而是教育,正在制造病人

江苏,一个初二的男生刚起床,玩了二十分钟手办。

哎大意了。

一时没想起来——

房间早就被装了摄像头,自己正被一个叫赵菊英的女人监视着。


赵菊英何人?

她自称33年资深教育专家,在短视频平台上有一个矩阵号,里面发布了许多她的“一对一指导学习”案例。

江苏这位喜欢手办的初二男生,就是她的其中一个辅导对象。

那赵菊英是怎么辅导的呢?

只见她冲进了男生的房间,并给了他一个榔头,要求他自己砸掉自己的高达模型。

见男生砸得不够坚定。


赵菊英非常熟练地羞辱道——


“手办是你爹吗?玩这个能提高成绩吗?早上就起来玩手办,脑子被驴踢了?”


砸完手办,还不忘让男生把墙上的“梦想”都念一遍——


昆山中学→政法大学→哈佛大学



另一个案例,来自四川。


这个女生也是初二,她是重度漫画迷,书桌上摆满了收藏的卡片、周边、盲盒。


赵菊英随手抄起一本——


鬼灭之刃?淘气包马小跳?


在她看来,都是漫画,没啥区别。


初二了竟然还在看小人书。



很快,所有和学习“无关”的东西,统统被丢到了垃圾箱。


但赵菊英还嫌不够。


她跟着家长一起,目送着孩子下楼,确定她全扔了,才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想想看有人突然冲进你家,把你最喜欢的收藏全部扔掉,整个人都要高血压了。


这位赵菊英宣称的是“天才教育”:


她的儿子“2岁识两千多个汉字,3岁背完150本纯英文世界名著,8岁跳级读四年级,自学西班牙语、法语……”



但实际上是——


“灭绝教育”。


绝情灭欲,不受手办、漫画、偶像等一切流行文化等诱惑。


倡导“人人都是天才”。‍‍‍‍‍‍‍


如果你不是,那一定是逼得还不够狠。


相比于杨永信,赵菊英是软性的,没有电击、囚禁。‍‍‍‍‍


但胁迫她“教学”的第一大要素——‍‍‍


赵菊英以“名师”的牌匾,机构人员在一旁陪同录像,父母全程坐镇。‍‍‍‍‍‍


最后,还是被逼无奈亲手砸毁了自己的玩具。



赵菊英背后,是庞大的市场。


她所做的生意,是学校教育的延伸。‍‍‍‍‍‍‍‍


就如同“双减”后,学生的学习任务和作业量减少了,家长就要开始给孩子找辅导班和家教。


因为减负并不能实际地减小竞争压力。‍‍‍‍‍‍


这是转移了补课地点,从校内转移到校外,还增加了家长的经济负担。


在过去,拼命内卷上强度的年代,抓学习和抓作风是双管齐下的。


一边老师填鸭教学,另一边是班主任、校领导开始抓早恋、没收手机、剃刘海、缴课外书……


而在双减的同时,“躺平”的学校,在家长眼里管得太松了。


他们需要像请家教一样,购买额外的服务,去承担过去的学校那样的“军事化管理”职能。‍‍‍‍‍‍


于是,赵菊英应运而生。


“制造病人”,Sir并不夸张。


Sir难以想象这些孩子会经受怎样的心理创伤,与父母的关系会出现怎样的裂痕,甚至,还有更远的、也是更不被人在乎的——‍‍‍‍‍‍‍‍


孩子不仅在失去快乐。‍‍‍‍‍‍‍‍‍‍


可能也会失去快乐的能力


他们只被告诉要学习、考试、上大学,却从不知道也没感受过为了什么而奋斗,因为那些能让他们快乐起来的东西,全都被毁灭了,被当作毫无意义的东西。


也许未来他们真的考上了名校。


但一切的成功,好像都换不回快乐。


勤奋且痛苦,优秀但抑郁——好像是东亚孩子一辈子要面对的课题。





赵菊英红了。


有关部门说会展开调查。


但其实,并不需要太多调查——


从视频里看,她的受众大多来自教育资源没那么丰富的二三线城市,而向她求助的家长,也不是我们想象中那么专制。


毕竟,他们还愿意给孩子看闲书、买玩具的空间和自由。


也就足以说明——


他们不是不想尊重孩子,而是生存的焦虑,让他们在减负的今天,彻底失去了方向。


比起专制和粗暴,Sir觉得赵菊英的信徒,更大的核心标签是盲从。


很多人说赵菊英是“女版杨永信”。


但其实,就算是把孩子送去豫章学院的家长,真就那么冷漠?


Sir觉得,他们心里最多的是“爱”和自我感动。


就像《阳光普照》的父亲。


他有一个学习优秀的儿子,他认为这都是他的功劳。‍‍


他会不时给儿子灌输他的成功学道理:




会给他一本本写有激励话语的笔记本:




但儿子,一本也不想用。


那一摞笔记本,都是空的。


在一个夜深人静的晚上,懂事的孩子整理好床铺,悄悄地从阳台跳下去……‍‍‍‍




直到儿子死后。


父亲也想不通,听话的儿子为什么会跳楼,他明明给儿子铺好了一条通往成功的大道……‍‍‍‍‍‍‍‍‍‍‍‍‍‍‍




与其说赵菊英是一个女版杨永信。‍‍


不如说,世界是个巨大的杨永信。‍‍‍‍‍


从社会、学校、家长,都热衷于“改造”,都声称是“为你好”。‍‍‍‍‍‍‍‍‍‍‍


内卷,早就被前置了。


以前Sir读大学的时候,还有一个说法叫,再怎么累,熬过高考就轻松了。


现在呢?


高考完了,你得盯着张雪峰的直播,因为志愿填错,专业选错,城市选错,整个人生都可能是错;


上大学了,你得早早计划自己要走哪条路,要考公,就要大一开始准备;要考研,就要选好学校和赛道;要就业,那就拼命攒学分、尽快上完课,早点出去实习……


中国人的一生,是被时间异化的一生,是只有延迟没有满足的一生,是想都不敢想gap year,甚至gap day的一生。


赵菊英走红后。


年轻网友火速占领评论区——


他们晒出自己的模型和证书,证明就算沉迷手办、漫画、二次元这些“不务正业”的爱好,也不影响学习和工作,更不妨碍他们成为优秀的人。


“211本硕连读请战”。



“高中数学一直第一求教育”。


特别声明:浙江IP。



从小喜欢玩刀画画,一不小心成了非遗传承人。



从小到大玩模型,一不小心成了火箭工程师。



还有玩出了一个小目标的工业设计师。



网友的逆反,不仅仅是面对一个赵菊英。


而是源自我们最熟悉的——


以牺牲之名,行控制之实的中式教育。


审判你的爱好。



打击你的自信。



贬低你的未来。



的确。


越没本事的家长,越会乱投医。


他们没有人脉资源,甚至没有格局和视野,去规划靠谱的路子,所以只能求助于这样的“名师”。‍‍


越教不了真东西的老师,才会用打压、贬低的方式。


会学的人也会玩,这句话不假。


但Sir还是要说——


网友们也陷入了一种“只有学好了才能玩”的前提条件。


他们在反驳时,拿出的证据也是——你看我也玩,但我就很优秀,我也能成功。‍‍


这仍然是以成功为第一正当性的逻辑,好像只有先证明自己成功了,才能反驳赵菊英。‍‍


这背后又隐藏着两种残酷。


第一。


玩得好又学得好,很可能是享有了更好教育资源的人。‍‍‍‍‍‍


比如家里面能请得起好家教又能花钱培养兴趣爱好,或者北京上海的学生比起“山河四省”的学生,学习的同时也可以不耽误玩。


第二。


能够轻松兼顾学和玩,本身就已经够有天赋了。‍‍


那么我们想问的是,那些没有卓越的教育资源,天资也一般的广大学生,他们的人生是否就只剩下“赵菊英”了?


这就是笼罩在我们头上最大的一张网——


除了优秀,主流价值观好像从不给我们第二种活法。


说到底。


赵菊英,可能只是一场满足家长需求的角色扮演。


但信奉赵菊英的家长,本质在相信什么呢?


在赵菊英的视频,有一个例子被网友反复敲打——


在说到《鬼灭之刃》的时候,她把人家打成“没文化的垃圾”,然后开始推荐起自己认为有益的书——


《海的女儿》《基督山伯爵》《繁星·春水》。


到这,好像都没问题。


直到,她说出了《哈利·波特》。


90后纷纷笑了。


在我们上学的时候,《哈利·波特》可不是什么推荐书目,完全就是会被老师、家长没收的“闲书”。


当家长把孩子交给赵菊英,他们信任的不仅是赵菊英,更是希望赵菊英把学校教育的那一套,全部照搬到家里来。


看课外书是不好的。


只要你看的是学校推荐的,老师要求的,那又是好的。


好和坏的标准,就是是否有用,而这个有用,又必须得到学校和官方的认可。


至于孩子自己喜欢的?


这些大人根本懒于理解。


因为他们最害怕的,就是孩子跟其他人不一样。


但这些家长也无法解释——


自己为什么那么害怕孩子有个性。


或许,是从我们的整个环境,那些最保守、顽固、狭隘的力量,越来越喜欢审判“不一样”开始。


二次元爱好者。


穿着cosplay服装坐地铁,会被工作人员拒绝。


甚至会有人朝你大吼:


你穿日本鬼子的衣服,你是不是中国人?



参加音乐节。


举的是国旗,唱的是国歌,但依然有人说——


你们摇头晃脑的,肯定是被光明会洗脑了。



好吧。


如果出格的事情都不做,只是安安静静买票,欣赏一场演出呢?


哦?


看的是杨丽萍?


那就又跑出来一群人煞有其事地讨论:


尺度大,色情演出,建议封杀。



或许有人反驳。


这些都是不正常的声音,没什么值得在意。


但问题就在于——


这些声音是那么不正常。


却总是能横行霸道,占据舆论场的上风。


就像赵菊英的教育。


明明大部分网友都能看出来问题,但就是有家长去付费,坚信这样是为了孩子好。


信赵菊英的家长,信的不是赵菊英,不是霸凌教育。


而是枪打出头鸟的氛围。


主流语境里。


亚文化,小众人群,存在争议的新事物……还有地位吗?


容错率越来越低的社会里。


个性,创造力,说出和大多数不同的意见……


还是被提倡、被保护、被珍视的品质吗?


比起家长迷信赵菊英。


Sir更觉得悲哀的,是孩子们的反应。


他们几乎不反抗,甚至不敢介绍自己的爱好。


看着他们那乖巧的沉默。


Sir想起了电影《看上去很美》。


混不吝的王朔,是上一代人叛逆的代表。


而他的出头,也代表了大众文化最开放的时候,我们曾经有过的自由度和容错率。



电影里。


方枪枪留着跟其他小朋友格格不入的小辫子。


老师用小红花来利诱他,但他还是不愿意剪。


直到有一天。


老师二话不说,使计剪掉。



方枪枪开始用调皮捣蛋,用煽动其他孩子不配合,来对抗幼儿园的暴力统治。


结果呢。


方枪枪的“起义”没有成功,反而被其他小朋友疏远、杯葛。


三十年前的王朔,把幼儿园比喻成整个中国社会,将剪辫子比喻成个性被修剪,将小红花比喻成符合主流价值的荣耀。


然而今天的创作者,如果要再写一遍《看上去很美》,会是怎样?


看着赵菊英视频里的孩子。


看着舆论场上,愈发无力和沉默的我们自己。


或许。


我们不会再相信幼儿园里,可以有方枪枪,方枪枪能留小辫子。


因为进入幼儿园之前,家长就先自我审查,剪掉孩子身上的所有“危险因素”。


放眼看现在这个社会——


当一个方枪枪被管制,荧幕前的我们,还会质疑唐老师吗?


还是说。


我们会选择理解唐老师,成为唐老师?


编辑助理:老板娘没有假期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总理难做【快讯】巴黎奥运会开幕式恐取消|麻州父亲为三名遇害孩子跑波马“修腿裤王”​!!2024最火火火的「烟管瘦腿裤」,专柜980,现1.3折抢!数字化风口里的「中科仙络」,专科生的就业新宠?|春季招聘报道2024春假伦敦邮轮行之伦敦小心!华人常用移民方式恐遭严查!已有顾问坐牢!华人花$17万找的工作 雇主都不知道!外网爆火!斯坦福Essay课的质量太高了神童妈妈,制造「中式恐怖教育」今年爆火的新中式,英文是叫“New-Chinese Style”吗?笑喷!“多伦多数学”全网爆火什么梗!炸出一帮段子手,内容过分真实...拉香蕉的黑人小哥,说出了全网爆火奥德彪语录?大火的「新中式」,给消费行业带来了什么?外网爆火AI课程上线!BCG官方出品,留学生4小时即可拿证!全网爆火!“lulu同厂”瑜伽服套装!1秒get「蜜桃胸+果冻腰」,简直美呆了!爆火的「王妃鞋」,轻盈舒适不勒脚,穿一次就上瘾!今春爆火的「新中式牛仔衣」太好看了!中国人自己的“老钱风!!《庆余年2》全网爆火:读懂剧中这5条处世哲学,你就不累了全网爆火的“红衣老太捡麦子”暴露了父母窒息的一面:有福我不享,没苦我硬吃~用女人皮肤制成的书终于从哈佛图书馆下架了!它被珍藏90年,还来自法国……你还在铺床单?!今年最火的「懒人床笠」,不用铺不用叠,巨巨巨省事!!10天涨粉156万!“王婆说媒”全网爆火!女网红蹭流量翻车?全网爆火!加拿大大学男子毕业后搬到中国!爱上林妹妹、独居陋室!不要让车企的「中央计算」,成为口号百年无痕 2.5本土芯片公司是否有机会成为「中国高通」+「中国英飞凌」?Lady Gaga新冠阳性后坚持演出引争议,网友直言“她应该下地狱!”好萌!这张照片全网爆火!澳洲夫妇将后院变荒野,却意外吸引了这些“客人”雪后 背影抢疯了!今年爆火的男士「拉腿神裤」,巨显瘦显高还自带凉感,今夏必买!最近,这家中国化工厂在外网爆火,网友疯狂求购:好土好潮我好爱!咱们湾区的「恐怖」植物图鉴!“中式恐怖”独立游戏何以获得高赞?|对话《喜丧》团队全网爆火!加拿大男子多大毕业后:告别焦虑搬到中国!爱上林妹妹、独居陋室!34、长篇家庭伦理小说《嫁接 下》第十二章 异国情缘(1)全网爆火的Lulu家同款平替,3.5折入!这个夏天疯狂掉肉,全靠它!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