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夺命“串串房”,害惨了多少中国家庭?

夺命“串串房”,害惨了多少中国家庭?

公众号新闻
采访、撰文 | 元枝
编辑 | 灯灯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十点人物志

近几年,网上频繁有博主爆料,称入住精装出租房后变得极易生病,出现咳嗽、嗜睡、乏力等症状,“串串房”现象因此得到了广泛关注。

“串串”本是重庆话,有掮客、经纪人的含义,“串串房”指的是炒房客以低价收购旧房子或者毛坯房,用极度节省成本的方式对房子进行装修,之后作为精修房高价租售,最大限度地赚取差价,因房屋甲醛等有害物质含量极高,又被称为“白血病套房”。

社交平台上关于“串串房”的帖子引发热议 | 图源网络

32岁的小章是深圳的一名甲醛检测工作人员。自“串串房”的新闻曝光后,他的工作订单一夜暴增,客户大多是在深圳租房居住的年轻人。上门服务的过程中,小章发现,很多人缺乏对甲醛危害的基本认知,深受“串串房”危害的家庭不在少数。

根据《2023中国城市长租市场发展蓝皮书》,中国有近2.6亿租房人。如何避免租到“串串房”?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怎样保护自己免受甲醛危害?

以下根据小章的讲述整理。


01

夺命“串串房”


我叫小章,今年32岁,老家在河南洛阳,目前就职于深圳一家甲醛检测机构,做甲醛上门检测服务。

我干这一行五年多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的检测主要针对公司、酒店、工厂以及刚装修好的新房住宅,愿意做甲醛检测的租房党寥寥无几。

但做我们这行的人都知道,出租屋才是甲醛超标的重灾区。尤其是在深圳这种大城市,人口密度大,租房需求高,不少城中村的民房,原本家徒四壁,经过房东或二房东一番低成本的改造——贴上劣质墙纸,挂上拼色窗帘,放置便宜的新家具,就成了网红装修风格的精装公寓,俗称“串串房”。

常见的“串串房” | 图源网络

相比北京、上海等其他一线城市,深圳的租房价格要实惠一些,月租2500元就可以在中心地段租个精装开间。因此,很多在深圳打拼的年轻人都十分愿意花这份钱,租个崭新漂亮的房子,提升自己的居住体验。

2023年年初,短视频平台上突然有大量博主爆料,说自己租住甲醛超标的“串串房”后,身体出现不适。出租房的甲醛问题终于引发了大众的讨论和重视,而我的工作量也随之暴增,来自租房党的订单源源不绝。

我每天马不停蹄地奔走于深圳不同区域的出租屋,发现深受“串串房”危害的人不在少数。

我遇到过一对年轻夫妻,两人在深圳奋斗了八年,好不容易凑够了首付,买了新房,准备怀孕生孩子。等待新房装修期间,夫妻俩在附近租了一间精装公寓,结果短短四个月内,妻子小郑就流产了两次。去医院检查,医生询问了他们的生活细节后,怀疑可能是居住空间的甲醛浓度超标。

我来到小郑夫妇的出租房时,这栋精装公寓的前厅还在装修。一进大楼,我就闻到了一股刺鼻的臭味。要知道,低浓度的甲醛接近无味,很难被察觉,只有达到一定浓度后,才会有少许刺激性的气味。如此刺鼻的气味,可想而知公寓前厅的甲醛浓度有多高。

而到了他们住的楼层,我又闻到了一股浓烈的香味,不像是酒店香薰的味道,更像是香精。小郑打开门,房间里的香味也和楼道相似,屋内铺了木地板,有成片的木柜,家具都是奶油色原木风,客厅还放置了民宿常见的软包小沙发和假花盆栽。

我一眼就能看出,这是典型的“串串房”。“串串房”通常有几个特点:一是新装修,二是网红ins风,三是崭新的杂牌家具。很多房间内还有一股扑鼻的香味——某些房东会在房间的各个角落放上带有香精的装饰品,或者直接在家具上涂抹香料,用于掩盖甲醛的气味。

工作中遇到的连窗户都没有的“串串房” | 图源受访者

甲醛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1类致癌物,长期接触可能引发白血病,对人体的危害不必多言。

我曾经服务过一个三口之家,令我印象很深。当时正值夏天,我上门的时候,他们全家人都穿着厚厚的防护服,窗外下着暴雨,这家人住在18楼,竟然把屋内的窗户全部打开了,风混着雨水打在我的脸上,让我几乎无法呼吸。

因为检测需要在房屋密闭24小时后进行,这种情况我没法操作,好说歹说,他们才愿意将窗户关上,等待第二天重新检测。我注意到,一关上窗户,孩子妈妈就抱着孩子躲到了门外。

其实,我们工作久了,有些房子一看就知道是否甲醛超标。我进门时就有了判断,这个房子很安全,因为大部分家具都是不锈钢材质,甚至连沙发都是在工艺铁架上垫了一层棉被,屋内的软装几乎没有木头。

这家人的奇怪举动令我实在好奇,我问了男主人,得知夫妻俩在深圳开了二十年早餐店,家里原本有两个儿子。几年前,为了让大儿子更好地迎接高考,夫妻俩专门把孩子从贵州老家接来深圳上高中。因为学校离家比较远,夫妻俩还专门租了精装修的房子,给孩子单独居住。

结果高中三年,大儿子却染上了白血病,疾病来势汹汹,化疗后和爸爸骨髓配型成功,为了手术房子卖了,店也关了,本来以为积极吃药复查就会慢慢变好,结果第三年又复发了,短短四个月,人就没了。

大儿子的去世令全家人深受打击。特别是孩子妈妈,几乎到了草木皆兵的地步,从此房子里不能看到木头,窗户一定要全开着。过度的防备也让他们没有办法正常生活,后来了解到甲醛检测这项服务,每次租房必须经过上门检测,才敢放心入住。


02

绕开“串串房”陷阱


工作的过程中,我发现,如今的“串串房”没有固定辨别方式,花样百出,让人防不胜防。

我们一家也是在深圳租房的“深漂”,我个人最推荐租住本地人的自建房,就是那种铺着粉色地砖,四面都是白墙,床也是竹木材质的房子。这样的房子虽然简陋,但风险最小。

至于精装房,不是不能选,但一定要擦亮眼睛,尤其要考察家具的安全性。甲醛主要是由各类劣质家具释放出来的,租客可以向房东要求查看家具的“十环认证”。

“十环认证”是国内最高级别、最权威的环保产品认证,由国家环保总局颁发,能够证明家具的低毒无害性。而且新装修的房子至少要通风半年以上才能入住,面积越大,通风时间越应该往后延长。

去年“串串房”被曝光后,引发了租房党的集体恐慌,深圳很多“老破小”迎来了房租猛涨。但我想提醒大家,“老破小”也并非百分百安全。

甲醛的释放时间在3-15年,很多房租便宜的“老破小”,一开始使用的就是劣质家具,即使入住多年,甲醛也未能完全释放殆尽。另外,墙纸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部分。有些房东为了掩盖发霉脏污的墙面,大面积使用廉价的粘胶墙纸,其中的甲醛超标问题不可小觑。

记得去三口之家检测时,我看到他们家的角角落落都摆满了绿植和甲醛清新剂,男主人告诉我,他们几乎买遍了网上博主推荐的“除甲醛好物”。

但作为从业者,很遗憾地告诉大家,市面上90%的除甲醛产品都是智商税,效果还不如直接开窗通风,或者买两个大排扇,一直对着门外和窗外吹。

市面上误差极大的甲醛测试卡 | 图源受访者

真正有效的除甲醛产品,大部分都不会单独售卖,而是会和提供除甲醛服务的公司捆绑售卖。而且除甲醛的工艺复杂,要根据家具的材质,用专业器械配合使用相应的产品,才会起到效果。

也正因为此,正规的除甲醛服务价格并不便宜。以25平方米为一个点,深圳有CMA(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证的机构做甲醛检测和除醛,均价在每个点800元左右。假设这是一间100平米的房子,全屋除醛要花费3000多元,对租房者来说太不划算。

因此,与其想方设法除醛,我建议,不如从一开始就避开甲醛超标的出租屋。假如从房屋的外观上难以判断,也可以找甲醛检测机构做上门检测。若检测结果超标,为了自身健康着想,应尽快搬离。

但要注意的是,现在市面上的甲醛检测机构鱼龙混杂,很多消费者会掉进“廉价检测”的骗局。如果刷手机时看到“免费上门检测”、“199元检测除醛全包”、“治理完当天入住”这样的字眼,建议你果断划走,天上没有掉馅饼的好事,甲醛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除完的。

不正规的检测报告 | 图源受访者

选择检测机构时,要留意机构有没有CMA认证盖章,否则即使做了检测,出具的报告也属于无效证据,不利于之后找房东维权。

带有CMA标志的正规检测报告 | 图源受访者

由于甲醛主要是通过呼吸与皮肤接触进入人体,出于对自身健康的保护,正规检测机构的工作人员上门服务时,都会穿工作服,戴防护口罩,这也是辨别机构专业与否的一个小技巧。


03

艰难的维权之路


这两年,我见证了很多“串串房”受害者艰难的维权之路。

我有一个客户叫小艺,大学毕业后在深圳租了一个单间,月租2300元。虽然这个价格比同位置的单间贵了不少,但装修精美,小艺也愿意买单。

然而,住了一段时间后,小艺发现自己总是咳嗽、头疼,吃药也没有好转,于是花钱请了上门检测。一检测才发现,房间内的甲醛浓度为0.2㎎/m³,而甲醛浓度大于0.08mg/m³就算超标。

这个房子的房东,是小艺朋友介绍的熟人,租房时小艺一点心眼也没留,感觉房东是个真诚的人,就愉快地转了押金和房租,连合同也没签。检测发现问题后,因为缺失合同,后续的赔偿也没法谈。

不过,就算有租房合同,维权之路同样坎坷。之前提到的小郑夫妇,检测结果出来后,发现卧室的甲醛含量是0.25mg/m³,客厅是0.17mg/m³,全部超标。但是房东不认账,双方来回拉扯,小郑只好向消费者协会求助,多次协商后,房东依然不愿意赔偿。最后小郑夫妇只好起诉,经过漫长的等待,身心俱疲,才获得几千元赔偿。

小郑告诉我:“我当时拿着检测报告,以为一告一个准,但是我没想到,维权的过程竟然这么复杂。这件事的当事人不只是我和房东,我需要和房东、中介、装修公司等各个主体一一对峙。好多次我都想放弃,但一想到我那两个明明应该健康出生的孩子,我咬咬牙,心想一定要坚持。维权这件事总要有人先做,那个人可以是别人,也可以是我。”

因为取证费用较高,房屋从装修到出租的过程中涉及了多方人员,加上打官司也需要时间,很多人都在维权中途放弃了。

即使有警觉性较强的房客维权成功,他前脚刚走,黑心房东后脚就把房子挂上平台再次出租,新的受害者仍然在源源不断地产生。

我的朋友阿聂是一名自由房产中介,也是我见过最刚的一个人。他本身就对甲醛过敏,对“串串房”更是深恶痛绝。给客户推荐房子前,他会亲自测评,如果自己过敏了,他就发一条朋友圈,配图自己鼻青脸肿的照片并标注上,“XX小区,X栋X室在租房,out!”

他这种行为,导致好多房东将他拉入黑名单,同行们也觉得他很傻,说他这样赚不到钱,还白白搭进去医药费。但是阿聂却说,“我要保证我手上的客人,能安心地住在我推荐的房子里”。

阿聂的执着值得敬佩,但对于行业乱象来说,依然是杯水车薪。我认为根本的解决方法还是有关部门加强对租房市场的监管,假如日后有明文规定,要求出租屋必须经过空气质量检测,合格后才能挂牌出租,对于已经出租但甲醛超标的出租房,房东应立即整改,或者处以罚款,保障租房者的生命健康,相信“串串房”的事故也会大幅度减少。

作为从业者,我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也会尽量在上门时多和客户科普怎样辨别“串串房”,分享和甲醛有关的知识。

工作中的小章 | 图源受访者

其实除了劣质家具,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件,比如毛绒玩具、儿童玩具捏捏乐,廉价的衣物和地毯等,容易出现甲醛超标的问题。

像年轻人很喜欢的娱乐项目“抓娃娃”,每次一抓一大包,堆在床上做摆设,觉得很可爱,有些人还会抱着娃娃睡觉。但这些娃娃中,很多都缺少3C认证,属于三无产品,用料成本极低。

毛绒玩具在生产的过程中,面料使用的染料、固色剂、黏合剂都可能含有甲醛;即使部分原料的甲醛没有超标,但组装后,整个产品甲醛累计超标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所以,无论是从专卖店买的娃娃,还是从娃娃机抓的娃娃,没有合格证和3C认证,都不要使用。这个原则也适用于服装。

做我们这行,遭人误解是常有的事。很多人对于上门检测甲醛和除醛仍有刻板印象,“骗子”、“捞钱”是我听过对我们这行最多的恶评。

我曾上门服务过一家人,当时我在认真检测,家里的男主人却对我冷嘲热讽,“你们这工作很暴利吧?摆弄一下东西就赚几百,我们累死累活才赚一点点”。我跟他们科普甲醛的危害性,他大声嚷嚷,“哎呀,别废话了,不就是想多扣点钱吗?走走走!”

每次听到这种话,我的心里都很难受。但是下一次上门服务,我还是会尽我所能地多唠叨两句,我相信总有人会听进去,可能因为我的一句提醒,就会有一个家庭免遭“串串房”坑害。

我没什么文化,说不出大道理。我只知道,“不赚昧心钱,不做亏心事”是我的坚持,也是我对这份工作的态度。

工作中的小章 | 图源受访者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公众号“十点人物志”,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缓缓君:985高校工科男,时代华语图书签约作者。有一些故事,也有一些观点;有一点理性,也有一点温度,已出版《我就喜欢这样的你》。公众号:缓缓说(huanhuanshuo520)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美国“抓内鬼”:指控页岩油巨头“串通”OPEC,抬高油价他们排队回家,刺痛了多少中国人的心《巴郞笔谈》008:水火饮食三联生活周刊,刺痛了多少中国人浙江6年级小孩哥掀起的「食堂起义」,成了多少中年人的照妖镜南昌多人坠亡后,揭开了“串串房”可怕骗局…风骨西式瑜伽“毁”了多少中国女人,还有很多人不知道……7年跟踪调查北京28个精英家庭:为什么顶尖大学孩子大多来自有钱家庭?芝加哥夺命车祸!车身烂成渣 亚裔男醉酒毒驾害了多个家庭3000人死亡:美国“脏血”,害惨英国南昌多人坠亡的悲剧,掀开了“串串房”的骗局……气血不足,毒害了多少中国女人......南昌多人坠亡的悲剧,掀开了“串串房”的骗局…“京城第一名媛”被全网封杀:这种畸形价值观,毒害了多少中国人?饶毅:全面否定“非升即走”是害高校,害年轻人,害中国​【社会】加油站被曝燃油掺水!车主被害惨了回国杂记(2308)好人一生平安肯德基的咖啡,收容了多少中年男人欧阳娜娜的「松弛感」,刺痛了多少中产留学生美股基本面 - 2024_03_24 * 晨报 * 美联储助攻点燃资金狂热,美股能否开启新行情。多家航司莫斯科线免费退改签 莫观潮一线|红衣“车模”在北京车展“串门”,送车都不要有多少中国人定居在美国?详细统计数据出来后,看了让国人寒心包工头为爱弃舞狮梦想,辗转工地保家庭?这部良心国产纪录片,用平凡故事讲述百年人生中国人就是被你们害惨了!小伙热心扶老人反被诬陷引发全网暴怒Databricks这个操作,把程序员害惨了。。。连黄多多一家都要拼的背景,逼疯了多少中产父母?有多少中国大学,想靠改名逆天改命彻底“爆”了!周鸿祎北京车展爬上车顶,被称“最老车模”;雷军成“串门王”,看了比亚迪,还看了“蔚小理”1个被误传的道德故事,戳中了多少中国孩子的隐痛普拉提,“毁”了多少中国女人......澳航取消悉尼-上海航班 如今还有多少中国游客来澳?夺命「串串房」,害惨了多少中国家庭?美女,老啦!国宝排队回家,刺痛了多少中国人的心!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