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连黄多多一家都要拼的背景,逼疯了多少中产父母?

连黄多多一家都要拼的背景,逼疯了多少中产父母?

时事

最近几天,18岁的黄多多高中毕业照曝光,一身蓝色礼服清丽明艳,也引发诸多猜测——

不知多多未来将会进入国外哪所名校深造呢?

去年夏天,黄多多曾独自赴美西北大学参加夏校,

不少吃瓜群众被科普了这所被名字耽误的美国牛校,而Summer School也正式走入大众视野。

实际上,去国外参加夏季学校,早已成为星二代们最流行的假期活动了——

早在2018年,黄圣依、杨子的女儿杨海润,就参加了哈佛大学夏校(10-12年级):

霍思燕、杜江夫妇,也曾把孩子送去英国参加夏校;

还有家长表示,直到在苏格兰高登斯顿夏校的结营仪式上看到了郭晶晶,才知道自家娃的室友就是郭晶晶的儿子...

必须要说明的是,夏校并非是什么“交钱就能上”的水校,其主办方往往是世界顶尖名校,也需要提交成绩单、标准化考试成绩以及推荐信进行申请。

而且由于名额有限,竞争往往十分激烈——以黄多多参加的西北大学夏校项目为例,其录取率几乎只有1%

也正因如此,夏校也被称为“爬藤神器”相当于一只脚已经迈进了TOP10学校。

难怪明星老父亲老母亲每每此时,都会疯狂po文秀娃:

(赵文卓夫妇女儿赵紫怡,赴瑞士萝实学院留学)

而换句话说,连坐拥顶级资源的星二代们都纷纷开始拼夏校了,普通中产家长和准留学生们更是要有提早开卷的觉悟......

不止夏校,科研经历、专业实习、个人展览、创业,慈善募捐,国际化公益活动等任何可以写进简历、体现与申请方向相匹配的知识技能的经历,都已成为现如今常见的背景提升项目。

说白了,你所有的条件,其实都是你的背景。

(美研申请TOP20和TOP50录取情况:GPA、标化成绩等方面已经很难拉开差距)

这背后,是时代的悄然变换。

随着通往名校的赛道日渐拥挤,只用学习成绩、标准化考试成绩已经很难区分申请者,近年来的申请季越来越往“玄学化”“主观性”上发展—— 拼 背 景。

背景提升,逐渐成为国内留学中介服务机构的标配。

据媒体调查,从2015年左右开始,国内留学市场发展出越来越多第三方背景提升平台、科研平台,通过提供付费科研、实习、公益等活动,提升学生在申请阶段的“软实力”。

如果同学客观条件不够出彩(双非/低GPA/低语言/专业不匹配等),机构会说,可以通过提升软背景来弥补硬件劣势

就算是硬实力已经过关的学霸,不少机构也会PUA一把:

“想去顶尖项目,竟争者都是学校好+成绩好的,你不多搞几段背提,有啥优势?

“我有两个学生,成绩都是4门A*,雅思7分,但最后升学成果天差地别,一个进了牛津,一个进了曼彻斯特,就差在背景提升上了。”

......诸如此类的话术,往往直接就给一些闷头搞GPA的学霸整焦虑了。

(综合自:某背提机构的“offer墙“)

更夸张的是,有些机构还会贴出不少“学员逆天改命”的传奇故事——

一些传统意义上的差生,仅通过背提包装,就“逆袭”上了名校。

这些叙事,真假参半,却让不少原本想靠身边有限资源、脚踏实地申请的人,也逐渐卷入留学申请消费的不安和隐忧中。

毕竟,谁不想再再再再再再再卷一卷可能性,提升亿点竞争力呢。

于是,越来越多稀奇古怪、五花八门的小众偏门项目被打造出来 ——

游学夏令营、实验室体验、国际义工、

人文之旅、专利发明、徒步西藏、

动物救助、非遗传承、医疗服务、高端晚宴...

似乎越新奇、越小众,甚至是别人不会做的活动,才能凸显特别。

这其中,门槛相对较低的公益志愿项目,尤其卷中之卷

首先,去尼泊尔帮助贫困人口造房子,当然比一个自己在附近社区的图书馆踏实做义工的孩子要更“高端”;

逐渐,去马尔代夫捡垃圾,斐济保护海龟,东南亚盖房,也算不上啥稀有经历了;

甚至,有些学生会在非洲直接建立一个服务机构,摇身一变成为年轻的CEO;

但以上这些,全比不上“全球只招15人的北极科考项目”......

林林总总的背提项目背后,自然是熊熊燃烧的家庭经费——

有北京家长吐槽:“孩子随便一个为期1周的项目,我1个月的工资就花光了。”

据@新华社记者走访背提机构发现,在留学顾问口中,即使是“比较便宜”的国内科研项目,也要16800元起步。

每一项背提,都是一场家庭资金的巨量“缩水”。

(某机构学术课程项目 | 图源:新华社)

难道说,疯狂内卷、烧钱、爆金币,已经成了申请海外大学的标配?

而这些价格不菲、看似“冷门”的活动,又能否真的让留学申请变得“独一无二”、物有所值呢?

正如每年的藤校放榜后,一群在非洲做义工的“热心”志愿者都会消失,越多越多所谓的“人文关怀”,在很多机构的设置下,被异化为给履历镀金的工具。

虽然,青年人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本是一件好事。

但落到实际,无论妇女儿童保护和教育,还是野生动物保育,亦或环境保护项目许多学生并不鼓励去深度调研过服务对象是否真的需要帮助、需要什么样的帮助,反而是拉横幅、拍个照就完事儿了。

除了处在“又水又假"风评底层的付费公益,还有一种水叫“名导带我水论文”——

有同学参加了号称“中某院教授带领的科研项目”,实际是在实验室晃了2周,出了一篇自己都不好意思署名的水论文;

还有学生看到一则号称拥有“神仙级别教授阵容”、结项后还能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文的项目;但在交5万块钱的报名费之前,查阅该机构过往的发表成果才发现,所有学科、五花八门的文章都发在了同一本英文期刊上,且该刊作者全是中国的高中生和本科生......

更离谱的,是直接造假

有的留学机构在业绩驱动下,推出了所谓的“全包服务“—— 直接伪造各类特长证书、证明,然后在个人陈述等文字描述里撰上“学生的经历和心得”。

成果也是相当一眼假——

博士生几年都也难发的高水平论文,你一个高中生,“几个月”的时间就发出来了?

(图源:新华社)

更窒息的是,学生和家长花了大价钱买到的“实习”,有些根本就不合规:

要知道,没有通过公司HR走合规流程、由员工打着企业的名义私下兜售的项目,最终是无法出示真正有用的、企业邮箱发放的实习推荐信,或盖公章的实习证明的。

还有某些留学机构声称与高校科研人员合作,但等学生交完钱才发现纯纯·货不对板——连导师都是假的,其机构宣传的所谓“名校教授推荐信”,自然也是无稽之谈。

甚至还有些“加分体验”,本身就是高危项目,稍有不慎还会付出惨痛的生命代价!

2021年8月,北京某外国语学校出国部一名16岁的高一男生,在参加中国探险协会组织的青少年腾格里沙漠探险项目时不幸意外身亡。

同学直言:学校大多数人参加这个活动,就是为了出国留学加分,并不是喜欢户外运动......

(该项目相关资料 | 图源:红星新闻)

可以说,在这场名为“留学人设”的金钱游戏中,早已是群魔乱舞。

就算一切顺利,绝大多数中介机构能提供的也只是固定模板,并不会“定制”学生本人的观点、看法和能力。

一批批看似完美、面目雷同的学生,就这么被流水线制造出来,根本谈不上有啥竞争力,和高昂的价格完全不成正比。

代写、造假、过度包装,甚至还有学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去做背提,无非只是想让美国名校招生官多审核自己材料几秒。

但最后 —— 真的能如宣传所说 —— “稳稳上岸”吗?


有留学机构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坦言:

贫困地区支教、非洲捐款捐物,这几年数不胜数,招生官已经看麻了,在面试时也会针对某一经历具体的材料细节进行连环提问,根本没法提前准备。

很多学生认为大学招生官不会大费周章求证一段活动经历的“真假”,但Collegeconfidential论坛就有学生分享,她做志愿者的图书馆接到了大学招生官的电话,核实她是否在那里工作过。

而一旦被证实夸大了志愿活动时长捏造工作经历/实习经历杜撰一段课外活动及获奖经历,都会被认定为材料造假,是严重的作弊行为。

至于大跃进式的断层科研、实习,不少国外高校更是会聘请第三方背调机构去详细 check学生的经历,几乎不会给造假留下空间;且一经发现,将不予发放offer。

(如CMU只接受HR渠道的背调,且必须是拿到正式录取的official实习)

就算成功入学,也不能保证就此后顾无忧,一旦在读期间被抓包当初申请时材料造假,将会面临退学、撤销学位等更严重的惩罚。

很多读者应该还记得2019年的那场“美国史上最大的招生舞弊案”,说是掀起全球教育圈地震丝毫不为过——

其中,中国步长制药董事长赵涛花了多达65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月4300万),让女儿赵雨思成为一名拥有帆船特长的“美国高考状元”

搞笑的是,赵小姐虽然确实进入了斯坦福大学,但并不是通过帆船计划,而是被东亚研究专业录取。

换句话说,不伪造经历、走正常录取流程,赵很可能也能顺利录取。

(在以非法手段获得斯坦福offer后,Yusi Zhao自行做了一次直播,自称“美国高考状元“)

但舞弊曝光后,由于赵雨思在申请流程中的作假行为,斯坦福大学最终在2019年将她开除。

并且此后,但凡要点脸的美国高校都会默默将赵雨思在申请系统中拉黑...

能正常录取,非要花钱买“名校通行证”,最终还被除名。

这波操作,也让赵董事长被戏称为“中国区最大韭菜”,4300万买了个笑话。

话说回来,连赵家被认定背提造假后也被开除,对于广大的中产家庭来说,天上又能真的掉什么馅饼呢。。。

更何况,每一次中国学生”完美人设“崩塌之后,迎面而来的是海外高校更多关于包装、作弊、造假的反制手段

要是不幸碰上这种 “留学版 · 翟天临”,你就说气不气人吧。

说白了,背景提升,只是海外高校考官参考的一个维度而已,到时候肯定会根据学习成绩、标准化考试成绩多维度互相印证的。

而之所以形成背提>硬实力的错觉,除了本身的升学焦虑,也与机构往往打信息差、忽悠对于国外评价体系相对陌生的准留学生和家长有关——

一旦有低分高录的极端案例,就会成为机构大书特书的对象。

这就容易让学生和家长产生一种错觉:“就算我学习不努力,只要活动做得特别好,一样可以进这么好的学校。”

(图源:某机构网页截图)

所以说,学生和家长希望在高手如云神仙打架的候选人中,通过加码软实力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这原本无可厚非。

付费购买,也并不是引发背景提升行业乱象的核心。

关键的是,学生是否真正热爱、投身之中,又是否传递出了真实的声音。

即使家长和中介强行包装出来一个“完美无瑕”,即使“赢”了一场考试、一次申请,但那也不是真正的你。

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本文系原创发布,作者:富强耗材祥子。欢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经许可不得转载,INSIGHT视界 诚意推荐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花了2500亿!被迫“憋尿”的出国游,逼疯中国游客巨婴父母快把老师逼疯了英国G5对4门A-level怎么看?多一个A*就多一份G5 offer可能吗?小红书上有多少中产留学生,早就不装“富二代”了??消费降级的“第一个暑假”,这届中产父母决定不当韭菜...1个被误传的道德故事,戳中了多少中国孩子的隐痛日本目前有多少中囯人?终于统计出来了,数字令人难以置信肯德基的咖啡,收容了多少中年男人冰岛冰川泻湖(Glacier Lagoon),无声表达多少中产,靠它维持精神状态狗引儿【长篇】(七十五)“有福我不享,没苦我硬吃”!老一辈的吃苦式教育,逼疯多少年轻人…夺命“串串房”,害惨了多少中国家庭?42、长篇家庭伦理小说《嫁接 下》第十四章 缘起缘灭(3)小红书上的中产白女,逼疯了多少东亚留学生?欧阳娜娜的「松弛感」,刺痛了多少中产留学生西式瑜伽“毁”了多少中国女人,还有很多人不知道……浙江6年级小孩哥掀起的「食堂起义」,成了多少中年人的照妖镜高瓴、高毅狂增仓,拼多多一季度“杀疯了”跑步看世界-奥兰多他们排队回家,刺痛了多少中国人的心第一批教育消费降级的中产父母,已经后悔了……小红书上的原生家庭顶配:川渝中产父母普拉提,“毁”了多少中国女人......花2万抢志愿填报服务,中产父母悔到肠子都青了有多少中国人定居在美国?详细统计数据出来后,看了让国人寒心读书时,拼的是智商;工作时,拼的是情商;而到了人生后半程才发现,比智商、情商更重要的是“心力”李小牧畅销书自传《歌舞伎町案内人》而闻名日本2个月席卷全国!小学生的免费玩具,逼疯无数烟民爆火的AI面试,逼疯打工人GPT-4o横空出世后,中产父母们悬着的心终于“死”了……“京城第一名媛”被全网封杀:这种畸形价值观,毒害了多少中国人?“仰卧起坐”成中产父母新常态?一边教育消费降级,一边根本躺不平……夺命「串串房」,害惨了多少中国家庭?国宝排队回家,刺痛了多少中国人的心!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