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抑郁的孩子越来越多:这5句话,宁愿烂在肚子里,也别对孩子说了(父母请收藏)

抑郁的孩子越来越多:这5句话,宁愿烂在肚子里,也别对孩子说了(父母请收藏)

公众号新闻

点击上方蓝字👆萨提亚实用心理学”关注我,加星标★

每天学点亲子|婚姻|个人成长,每天成长·进步·幸福

预约心理咨询(收费):请后台回复“心理咨询”

近期课程咨询(收费):请后台回复“课程”




言辞就像小小的能量子弹,射入肉眼所不能见的生命领域。我们虽看不见言辞,它们却成为一种能量,充满在房间、家庭、环境和我们心里;你说的每一句话,希望都能给孩子增加能量。
——萨姐



作者:小番茄
来源:新东方家庭教育(ID:xdfjtjy)

前几天,我去医院给发烧的女儿开药。

路过儿童精神科的时候,看到这样一幕:

一对母子从里面走出来,男孩明显情绪不佳,低头往前走,母亲却在边上不停地絮叨:

  • 刚才医生的话你听到没有?一天天心不在焉的;
  • 别人家的孩子都好好的,怎么就你这么多毛病?
  • 别以为抑郁了你就可以找理由不学习,晚上回去赶紧写作业听到没!

男孩一言不发,默默往前走着,仿佛早已对这样的话麻木。

记得儿童精神科医生林红,在接受三联生活周刊采访时说:

开学一个多月后,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的儿童精神科就已人满为患。

听到这对母子,我有些明白为什么好端端的孩子会抑郁了。

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在《非暴力沟通》一书中说过这样一句话:

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我们的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孩子走向抑郁,往往是因为父母这几句口头禅。

01

“你为什么不XX?”

知乎上,有个问题:“为什么精神科医生不愿意搭理年轻抑郁患者?”

有个高赞回答特别扎心:

去北医三院隔壁挂号大厅待半天就知道了。

“你怎么不会插卡?”

“把钱拿出来”

“卡没放正”

“收据你折它干嘛?”

“把衣服帽子放正。”

“都说了XXX”

“你为什么不XXX?”

这些句子很常见,但是我几乎一早上看到了4个家庭,他们的孩子每做一个动作,就会迎来一句“指导”。

每一个动作都会被说,而且都是那种无所谓对错的小事。

想起之前微博上有个热门话题,叫“糟糕的家庭,总在小事上消耗孩子。”

事情有多小呢?

就是哪怕鞋子放的位置不对,吃饭掉了一块肉,衣服上弄了污渍、默写错了一个字……父母都要挑孩子毛病,给孩子讲一堆大道理。

一个家庭最可怕的,就是像这样——

孩子无心到可以忽略不计的过失,父母却始终揪着不放,喋喋不休、哪怕再小的事,都觉得他在犯错。

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往往会心力交瘁、如履薄冰,活得痛苦且压抑。

可家庭,应该是让人放松的、治愈的地方,而不是让人紧绷的地方。

一个家最大的松弛感,是给孩子足够的宽容,允许孩子犯错、可以自由自在做自己想做的事。

02

“你怎么这么笨啊?”

一位老师讲述道:

她有一个女学生,平时很聪明,成绩也好,只是上课从来不会举手发言。

为了鼓励女孩,她向学生妈妈建议可以给孩子一些锻炼的机会。

没想到她一张口,女孩妈妈当着女儿的面就开始抱怨:

“她从小到大都是这副没出息的死样子,根本站不到台前去,上去了也是丢人现眼……”

女孩看了看妈妈,眼里的星光骤然黯淡下去……

原来,这才是她从不主动举手的真正原因:有一个经常贬低、打击她的母亲,她很难生出自信。

郑渊洁说,人性的本质是渴望欣赏,孩子尤其渴望欣赏,欣赏能让孩子长成参天大树,贬低能让孩子枯萎畸形。

如果一个孩子被贬低得多了,内心就会失衡,会不断自我否认,质疑自己,形成向内攻击。

心理学上,有一张很著名的图片:

只看黑色部分,看到的就是恶魔,若只看白色部分,看到的就是天使。

其实父母看待孩子亦是如此,平常和孩子沟通,不妨换一个角度:

把“笨”、“懒”、“猪脑子”等贬低的语句,换成:

“没关系的,你已经很厉害了!”“这段时间你已经很努力了!”“你真棒,比上次进步了许多”等正向反馈。

多称赞孩子,肯定孩子,孩子才能阳光自信,进步越来越快。

03

“爸妈养你不容易”

看过一个视频,爸爸苦口婆心地教育女儿:

“爸爸两天只睡了四个小时,一天只吃一顿饭;

开车到工厂,停下车后空调都舍不得吹,只能跑别人仓库里睡一小会儿,就热醒了。

36度的高温下,中暑了都没舍得休息,就怕你以后像我这样。”

一字一句像是一块块石头压在女儿身上,她满脸愧疚地低下了头,双眼蓄泪。

见过很多父母,都喜欢和孩子倾诉生活的艰辛:

我天天辛苦赚钱,都是为了你啊;

爸妈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好东西都可着你了;

你不努力学习,对得起我们的付出吗?

本意是通过卖惨换取孩子的亏欠感,逼迫孩子努力学习。

实际上,言语中流露出的付出感牺牲感,会让孩子被愧疚裹挟,充满压力和自责,心理内耗严重。

绘本《可以不去工作在家陪我吗》中,有一段很温暖的对话。

孩子问:“妈妈,你工作那么辛苦都是因为我吗?”

妈妈回答:“不是的,宝贝。工作辛苦是因为工作是辛苦的,不论谁做都会辛苦。就像柠檬是酸的,不论谁咬一口,都会觉得酸。”

是啊,成年人的世界,总是充满了各种疲惫、压力、无奈。

可是这和我们的孩子没有关系,他们也不应该被迫接受父母的负能量。

不要再和孩子诉说生活的艰辛,以此来引发孩子的愧疚了。

为人父母最大的善意,就是给孩子营造一个积极阳光,充满爱的家庭氛围。

04

“你怎么就考这点分啊?”

一个男孩考了630分(满分700分),全班第四,年级排名也在前20名,但回家还是被父母骂了一顿:

“才排全班第四!”“一看你就没努力学习!”

无比委屈的他忍不住和父母吵了一架,一气之下离家出走,一个人蹲在马路边痛哭。

他想不明白,自己到底要怎样,才能得到父母的认可。

想起《小舍得》里,子悠一直活在妈妈的高期待下,妈妈每天的喜怒哀乐几乎都与他的学习成绩挂钩。

在巨大的压力下,他终于走向崩溃,得了抑郁症。

在密不透风的家庭环境下,当成绩成了衡量孩子优秀与否的唯一指标,他就只能不断向内自我攻击,最后压抑成伤。

之前看到这样一个帖子。

妈妈收到了女儿的一条信息:“你会不会觉得生了一个很垃圾的小孩?”

妈妈暖心回复道:“学习成绩不是最重要的,只要自己尽全力就好。

女儿依然表示苦恼,说如果成绩不好,就没有工作了。

这时妈妈的高光发言出现了:

“有工作啊,你可以开个下午茶小店,你可以去做民宿管家……

你可以做的事有很多,但最主要的是吃好、喝好、睡好,人来到这世上就是要不断地体验。”

拥有这样的妈妈,是孩子的幸运。

请让孩子知道,无论他成绩好坏,你都永远爱他,做他最坚强的后盾。

这才是对孩子最真挚、最无私的爱。

05

“你有啥好抑郁的?”

看过这样一个新闻。

贵阳一位13岁的男孩患上了重度抑郁,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来。

原来,男孩的学习成绩本来挺不错,在班上名列前茅。

母亲却总觉得孩子不够努力,不断给他施加压力,告诉他家里多么不容易,一定要考上好大学改变家庭等等。

重压之下,孩子成绩开始退步,内心极度自责,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问题。

讽刺的是,在他确诊后,他的妈妈还在病床边喋喋不休:

“你有啥好抑郁的,我们挣点钱,全都给你花了,我们现在这么辛苦,不都是为了你吗?

我们一天天的压力多大啊,你还抑郁了,你愁死我算了。”

简直让人心寒。

孩子本来就抑郁了,父母的不理解、不接纳无疑是雪上加霜。

当一个孩子开始抑郁的时候,最可怕的不是内心的压抑和痛苦,而是来自最亲近的人的那份不相信和不接纳。

其实每个“生病”的孩子,之前都可能跟父母发出过求救信号:

妈妈,我最近感觉心里不太舒服,什么事都不想做;

妈妈我好累啊,明天可不可以不去上学?

可是很多父母不仅选择性地忽视了孩子的痛苦,还反过来说孩子矫情、不懂事。

要知道,抑郁并不是小孩的“无理取闹”。

它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疾病,最需要的是足够的正视和包容。

当孩子有抑郁倾向时,给他一个温暖的拥抱,告诉他“我理解你”、“我一直都在”。

父母的共情和理解,对孩子来说,就是莫大的鼓舞。

06

诗人安琪洛说过:

言辞就像小小的能量子弹,射入肉眼所不能见的生命领域。

我们虽看不见言辞,它们却成为一种能量,充满在房间、家庭、环境和我们心里。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说话方式,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掌握积极正向的话术,在日常沟通中给予孩子力量,才能帮助他们更积极、快乐地生活。

希望未来我们说的每一句话,都能变成一股连绵轻柔的细流,推动孩子勇敢向前,乘风破浪。

点个“在看”,与所有家长共勉。
-END-

来源:新东方家庭教育(ID:xdfjtjy),传递专业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内外家庭教育资讯,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议。让持续的学习成为家庭的习惯。

我们的视频号会有导师分享心理学内容视频!

欢迎大家收看和关注,也请点在看和转发支持


点击标题,查看近期课程安:
12024年6月12-16日吉利根老师催眠线上授证课第二模块(附广州精英催眠营证书课程时间)
2、2024年6月25-30日奥南朵老师亲授:《绿宝石--疗愈内在孩童》工作坊
3、2024年6月27-28日长沙《觉知能量舞》工作坊 | 让身体带我们走向改变,迎接爱
4、2024年7月16~21日广州青少年EMBA领袖训练营:如何提升孩子未来软实力
5、2024年7月25-28日广州黄启团导师NLP专业执行师:一套「实用人性手册」,揭开自我改变的惊人秘密
6、2024年8月6~11日广州青少年版NLP执行师课程:让孩子用NLP工具,把梦想照进现实
7、2024年9月20-22日林文采心理营养亲子关系工作坊:育儿不费爹妈的秘诀!

关注萨姐,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你的每一个在看,我都欢喜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印花税与房地产私荐||来浪姐的人越来越多,怎么时尚看点却越来越少?当孩子说“妈妈,我怕”时,你的第一句话很重要经常跟孩子说这10句话!养成自信又乐观的性格,小孩幸福感更加倍抑郁的孩子越来越多:这5句话,宁愿烂在肚子里,也别对孩子说了狗引儿【长篇】(七十五)轻度抑郁的人,多半会说这3句“口头禅”,希望你一句都没说过《玫瑰的故事》大结局:亦舒最深刻的5句话,读懂就不再抱怨生活日本电信诈骗团伙,胆子越来越大朱永新:有阅读能力的人越来越多,有阅读信仰的人却越来越少韩剧尺度越来越大,评分越来越低如何不用经纪人卖掉自家房子? (之二)涉$6.53亿洗钱案!TD银行黑料越挖越多:员工受贿、勾结毒贩...适合跟孩子说的80句日常英语口语,收藏起来,每天背一句,背完口语棒棒哒!当我学会“多巴胺教育”,终于让女儿学习越来越主动,越来越自律孩子说他抑郁了,我该怎么办?遭遇网络勒索一个也别想走!总工程师被抓,打了科兴疫苗谁也别想“庆幸”了?精神病院挤满了十几岁的孩子:有些话,烂在肚子里,也别对孩子说!离谱了:女子剖腹产手术一年半后发现肚子里有餐盘大异物?原来是医生粗心落了东西…研究发现:这些常见运动,是对抗抑郁的最佳方式!一位非常霸气的妈妈,写给孩子的五十句话,值得收藏!抑郁的孩子越来越多:这些话,宁愿烂在肚子里,也别再对孩子说了(建议收藏)西雅图家长警惕!孩子说出这句话,可能是求救信号,你的教育出问题了!《三体》改编的奈飞版看完了,我觉得不错医生从患者肚子里扯出一条活鳗鱼,这不比异形还刺激?“人说三话,触犯天意”:尽量不讲这3种话,命就顺了(别不信)全澳GP门诊量骤降300万人次!Bulk Billing越来越少,看病越来越贵,医生:我们也要赚钱1/3没收入 抑郁的美国“脱节青年”既没工作也不上学妈妈们最常对孩子说出的这3句话!正是破坏孩子自我肯定的负面咒语当我学会“多巴胺教育”,终于让孩子学习越来越主动,越来越自律如何让孩子感觉自己被深爱?这5句话记得要常说(父母请收藏)儿科医生:夏天千万别对孩子做这四件事→和朋友相处,烂在肚子里也不能说的4件事,说了就是闯祸人与人的感情越来越淡,手写的明信片让人越来越暖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