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院挤满了十几岁的孩子:有些话,烂在肚子里,也别对孩子说!
文 | 小树妈妈 原创文章,其他公众号转载请后台输入“授权”
前段时间在知乎上看到一个话题是这样的:“什么时候,父母让你感到无能为力。”
其中,有个高赞回答是:“在批评我的时候。”
当他罗列出父母的一系列做法,被其他网友称为“家有同款父母”:
每次练琴,我妈不是说,“怎么总弹快”“手又塌下了”,甚至我每弹一小节,我妈就打断一下。总被嫌弃我合盖走人,我妈后面追着我喊,“每次才练不到十分钟,能练好才怪!”
每次我穿新衣服时,我爸就说,“学生就该好好学习,整天就知道打扮!”我不换衣服,我爸又要说,“整天邋里邋遢的,不爱干净!”
作业写不完熬夜了,我妈会说,“早点休息,别明天上课又打瞌睡!”;睡早了,她又说“睡这么早,作业写完了吗,多大了还不知道学习为了谁!”
不得不说,这个高赞回答中提到的场景,在生活中确实有不少。
但我们也会发现,如果父母用放大镜仔仔细细盯着孩子看,那么无论如何都能挑出他一大堆的毛病。
结果往往是孩子在父母面前,一举一动如履薄冰。不仅没有如愿变得更好,反而越来越差。有些孩子甚至出现了抑郁、焦虑的情绪,小小年纪就需要到精神科就诊。
这是因为孩子的全部精力,都用来对抗出错带来的压力和恐惧了。
父母越“挑剔”,孩子越差劲
我特别想跟大家分享美国哈佛著名的“白熊实验”。
研究人员要求被试者不要去想一头白熊,结果几乎所有被试者的脑中都会浮现出一头白熊,甚至还有人在心中反复描绘了白熊的细节。
这个心理现象被称为“反弹效应”,简单来说,就是越被禁止,越被重视。
比如当孩子学习时,总听到“这不好,那不对”的声音,大脑接收到的指令就是反复强化这件错误的事,就像被试脑中的白熊,挥之不去。
而且人们在听到指责时,大脑会释放一种压力激素“皮质醇”,而孩子大脑的自我调节能力很弱,无法迅速降低激素分泌。
当压力激素处在高水平状态时,孩子就会陷入紧张焦虑的状态。
他内心原本渴望把事情做更好,但越是努力避免失误,越容易积累对错误的恐惧和焦虑,反而错得更多。
父母的批评和否定,就像是往孩子的伤口上撒盐,而表扬和赏识就会开启孩子生命的另一扇大门。
知名班主任魏书生曾任辽宁省盘锦市教育局局长,在他的教学生涯中,遇到过很多调皮捣蛋的差生,他的教育经验,就是要少看孩子的缺点。
有次,他跟一个爱打架的学生聊天。
“孩子,这个月打几架了?”
“老师,打两架了。”
“好孩子,28天没打架了!咱争取下个月少打一架,行不行?”
“老师,以后我一架不打了。”
“慢慢来,改正错误需要有一个过程。”
后来这孩子充满信心,找到很多管理自己的方法,以后他真的一架都没打。
魏书生老师说:“父母老师永远不要盯着孩子缺点错误,那样只会让孩子越来越自卑、焦虑。别去看孩子哪些没做到,而是去想孩子能做到什么”。
当孩子做错一件事,告诉他没关系慢慢来,耐心陪他走向成熟和完善,胜过一切唠叨和挑剔。
让孩子变好,我们可以这样做
很多父母可能会说,我也想当个乐观的父母、我也想心平气和,但是孩子就跟聋了一样,怎么说都不听,浑身都是缺点,那怎么办?
一般来说,有这么几招是“百试不爽”的:
01.
帮孩子建立快乐的“脑回路”
我看过一位妈妈分享自己儿子改掉坏习惯的事儿。她说孩子房间很乱,怎么说都没用,起初她觉得无大碍,就随他去了。
直到她再也忍受不了的一件小事出现了:家里空调遥控器是通用的,客厅的坏了只得用孩子屋里的,但每次她找的时候不是在床上,就是在杂物堆里。
她告诉孩子,遥控器用完要放回墙上的底座,孩子也答应了,可每次照旧。
后来博主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戒掉无用的批评,在孩子做得好的时候给他表扬。
这在心理学里是有依据的,讲的是条件反射。
大约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设计了一个装有杠杆的木箱,杠杆的另一端连接了食物盒。
小白鼠进入“斯金纳箱”后上蹿下跳,不经意间触碰到杠杆,就掉下一粒食物。
反复多次后,小白鼠发现了触碰杠杆和掉落食物的关系,学会了按杠杆来获取食物。
这套理论同样对孩子也是有用的,强化也可以塑造人的行为习惯。
这位妈妈把“放回遥控器”和“得到夸奖”这两件事情建立联系,孩子就形成了快乐的脑回路。
后来这位妈妈见放遥控器这件事有了成效,又尝试了其它。
比如,她引导孩子吃完零食后把袋子扔进垃圾桶,如厕时把马桶座掀起来,脱下来的脏衣服放进脏衣篓里。
建立“快乐脑回路”,就是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强化他的成长思维。
让孩子觉得自己被肯定、被关注、被赞赏,就逐渐塑造了他良好的行为习惯。
只有当孩子自己觉得好的时候,才会越来越好。
02.
给孩子提供稳定的情绪价值
心理学里,存在一个“55387定律”。
就是说,在人们交流沟通时,有55%取决于态度,比如肢体语言、面部表情,还有38%来自你说话的语气,最后7%才是你要说的内容。
因此,在和孩子交流时,我们说对错、讲道理都是其次,首先要保证和孩子说话的方式是他能接受的。当孩子愿意听时,我们的教育才能起到效果。
反之,如果我们带着不耐烦的态度和严厉的语气跟孩子沟通,无论你说得再对,多半他也听不进去。
就像心理学家李中莹强调的那样,父母首先要培养自己的“移情式聆听”能力。
就是要以孩子的视角,不批判、不打压、不说教,多多关注孩子的情绪体验。
比如孩子跟你分享快乐时,我们要真诚地倾听;当孩子跟你说起自己的遭遇时,我们要积极地回应。
能及时地为孩子提供情绪价值,这样孩子才会感到,自己是被父母理解和尊重的。
慢慢心理学里,讲述了这样一件事。
笔者经过一个卖春联的摊位,摊主的孩子帮忙时不小心绊到,扯断了两根挂春联的绳子。
周围的人都替孩子捏把汗,担心他会因忙里添乱挨父母的一通骂。
没想到的是,摊主放下手中的事,把孩子扶起来,关切对问他有没有摔疼。
孩子摇摇头,忙问爸爸,春联都掉下来了怎么办。
爸爸淡淡对说,“没事,再挂起来就行,不过你要帮我们呀!”
这位父亲没有抓着孩子的错误不放,而是把重心放在教会孩子处理情绪以及解决问题上。
这种父母的内心是有“张力”的,给了孩子充分的容错空间,不会在小事上内耗他。
孩子也会在松弛的环境中,学会乐观自信,培养出成长型思维和自我驱动力。
即便在犯错以后,也有强大的自我反省和纠错能力。
孩子永远不会因为被欣赏和夸奖,变得糟糕,反而会因为没有得到真正的认同而备受打击。
被认可、被欣赏,是孩子成长的土壤。
当我们不再用唯一“正确”的卡尺去衡量孩子,他的思想才能更加开阔;
当我们不再用“犯了错误必须纠正”的教条去要求孩子,他的内心才能更加坚韧。
就像一位网友说,“来自父母的话,既可能是一束光,也可能是一根刺。”
我们千万不要和问题站在一起,打败孩子。
树妈说:
···
···
如 果 不 想 和 树 妈 从 此 失 联 请 一 定 按 照 下 方 提 示 操 作
设置【 星标★ 】
〖 亲爱的们,看完记得在文末点个“在看” 〗
↓↓↓ 点击查看更多 ↓↓↓
〖 亲爱的们,看完记得在文末点个“在看”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