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省有近千公里海岸线,可几乎不靠海吃饭
又到了看海的季节,打开社交媒体上的攻略,大家推荐的目的地一般是大连、青岛、厦门、三亚等城市。
从北往南,这些著名的海滨城市组成了一道亮丽的海岸风景线;但仔细一看,沿海的江苏却显得格外低调。如果再问问身边江苏的朋友,你会震惊地发现,他们本地人可能也没在江苏看过海。
江苏的海存在感弱,可不只体现在没有著名海边景点。江苏的海洋经济放在全国来看,也是落后的。2022年,江苏的海洋生产总值低于广东、山东、福建等省份,在全国11个沿海地区中排名第6[1],属于中等偏后水平。
为什么海在江苏的存在感这么弱,以至于江苏都不像个沿海省份了呢?
拥有全国最大滩涂,
旅游、港口都难发展
你心心念念的海边度假,有碧蓝清澈的海水、细腻柔软的沙滩和波光粼粼的海浪,可以让你一边晒着日光浴一边感受滨海城市独有的浪漫气息。
旅游业发达的海滨城市能够满足你的愿望,在于它们拥有独特的基岩质海岸和沙质海岸[2],坚硬的岩石和柔软的沙滩,共同构成了“黄金海岸”的基本要素,适合开发“大海(sea)、阳光(sun)、沙滩(sand)”这种“3S”滨海旅游模式[3]。
但拥有长达954千米海岸线的江苏,近93%的海岸都是粉砂淤泥质[3],形成了“黄泥海岸”的独特景象。再加上江苏的海滨城区通常与主城区距离较远,建设落后,服务能力不强[4],一到旅游旺季,辽东半岛、山东半岛、浙闽海滨游客如云,而江苏海岸却一片沉寂[3]。
你兴冲冲地来到江苏海边,想尽情享受阳光沙滩与碧海蓝天,但放眼望去,只有一片位于陆地和海洋的过渡地带的泥巴“滩涂”。
江苏是沿海滩涂资源最丰富的省份,滩涂资源750.25万亩,占全国滩涂总面积的1/4 / 图虫创意
这片我国面积最大的淤泥质滩涂,得益于千百年来长江和黄河的共同努力[5]。
长江以每年约10亿吨的水准,源源不断地向江苏附近海域输送泥沙[6]。大量泥沙在江苏南部的沿海地区堆积,形成了滩涂湿地[7]。曾持续七百多年改道流向江苏的黄河,也将来自黄土高原的泥沙,千里迢迢运送至江苏中部、北部的海域[8]。
开发滩涂可以有效增加可利用的土地资源,但给江苏带来的经济回报却并不高。近40年来,江苏的滩涂主要用来养殖水产,但渔业产出在江苏农业总产值中的比例连四分之一都不到[9]。放眼全国,2018年,江苏的海水养殖、近海捕捞和远洋捕捞产量在全国的比重仅为5%左右,远低于山东、福建、广东、辽宁和浙江等省份[4]。
滩涂是脆弱的生态区,江苏沿海建立了许多自然保护区,图为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国家级丹顶鹤珍禽自然保护区 / 图虫创意
此外,江苏沿海滩涂平坦的地貌也不利于港口建设[10]。比如江苏第一大海港连云港就因自然水深不足,存在泥沙回淤等问题[11][12],多个单位共同合作了十多年,才制定出系统的港口规划[12]。
可海洋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海港的吞吐量,比如广东就拥有广州港、深圳港等5个亿吨大港[5]。2009年,江苏海港无论是货物吞吐量、外贸吞吐量还是集装箱吞吐量,在沿海各省市中,都是倒数第一[13]。即使过了十年,江苏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占全国的比重也只由2.50%上升到3.42%[14]。
相较于其他沿海省份,大面积的滩涂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江苏沿海经济的发展;但滩涂也并非一无是处,作为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部分滩涂会逐渐变成陆地[7]。家住江苏启东县城的你如果穿越回唐朝,估计只能待在海底[15]。
内河航运发达,
自古以来就靠江吃饭
上帝给江苏关上了“靠海吃饭”的大门,却也打开了一扇窗,那就是直达中国腹地的万里长江。
历史上,大规模的北方人口南迁为长江流域带来了劳动力、技术和知识,这些南迁人口与原住民一起,加速开发长江流域经济。到了南宋时期,全国经济重心就基本完成了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的转移[16]。
长江沿岸的城市商贸云集,形成了以粮食、盐、矿产、木材以及杂货为主的商贸通道。频繁的商贸往来,使得扬州在唐朝时就“雄富冠天下”;清朝乾隆年间,无锡更是成为当时名满天下的“江南四大米市”之一[17]。
长江流经江苏425公里,其中深水航道369公里,是长江主航道中通航条件最好、经济社会效益最显著的“黄金水道” / 图虫创意
相比之下,曾经依靠海盐生产繁荣一时的苏北沿海地区,受黄河改道影响,原有的盐场离海渐远,食盐产量逐步下滑[18]。再加上战火不断、自然灾害频发,民众只得向苏南甚至上海逃荒[19],导致沿海地区的人口数量经常处于稀缺状态,直接制约了江苏沿海的经济发展[20]。
今天,长江仍然是江苏发展的重要依托[21]。在长江流域江苏段,南京、镇江、苏州、南通、江阴、泰州6个亿吨大港组成了实力雄厚的沿江港口群,成为连接内河、长江、南北沿海以及远洋运输的枢纽,交通区位优势极为突出[22]。
其中,南通港、张家港、南京港和镇江港有利促进了江苏外贸运输业的发展。四个港口开辟了日本、朝鲜、新加坡以及西北欧各国等10多条航线,大大改善了江苏的投资环境,促进了江苏外资的引入和外向型企业的发展[23]。
如今,长江流域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最发达的城市群,而江苏十三个城市中八个都属于长三角城市群 / 图虫创意
江苏还凭借发达的水运区位,乘上了国际产业与资本向中国转移的东风,沿江分布的31个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因此成为石化、钢铁、电力、汽车、冶金等产业的优先集聚地[22]。昔日的“天下粮仓”摇身一变,发展成为了“世界工厂”。
除长江外,江苏还拥有2万余条乡级以上河道、2000多条县级河道[24],内河航道总长2.4万公里,里程和密度均居全国之首[25]。
大运河江苏段更是京杭大运河通航条件最好的区段,至今仍发挥着交通航道的功能,不仅对北煤南运、南水北调等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还带动了沿线城市的发展[26]。
京杭大运河纵穿江苏南北687公里,开凿至今已有2500多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在用运河 / 图虫创意
江苏沿江地区高速发展的经济水平和较为完善的配套设施,也吸引着全国各地的青年才俊往沿江城市流动[27]。
江河交汇,内河成网,纵使沿海发展受到阻碍,发达的内河航运却使得江苏能轻易靠着江河“吃饭”,打破了同一地区“沿海比内陆发达”的铁律[13]。
沿江沿海的发展,
一碗水难端平
比起作为全省经济“发动机”的沿江地区,江苏的沿海地区堪称爹不疼妈不爱,鲜少能够享受到发展政策带来的红利。
五十年代,为防止敌对势力从海上进攻、内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等情况,国家开始将经济发展中心和工业布局从沿海转移到内地[18]。这期间,江苏沿海地区的发展出现停滞甚至倒退[28]。
之后,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了“积极提高苏南,加快发展苏北”的战略,但实际上主要实施的还是“积极提高苏南”的不均衡发展策略[29]。
九十年代以来,为了防止沿海与沿江地区的差距不断扩大,江苏在海洋经济开发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
然而,无论是1991年的“三沿”战略,还是1996年的“海上苏东”战略,效果都不尽如人意,沿海三市的发展速度和贡献份额,仍远低于沿江地区[13]。2015年, 沿江地区生产总值是沿海的4倍多,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则是沿海的1.7倍[30];2019年江苏沿江港口货物吞吐量更是达到了沿海港口的8倍[14]。
与此同时,全国对外开放重心开始转向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31]。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江苏沿江地区,享受到了上海开发带来的红利。
1990年代浦东开发实施以后,上海成为世界关注的热土,外商纷至沓来 / 图虫创意
上海由于地域有限,土地和商务成本高,制造业外资将总部和研发中心布局在上海后, 为了节省生产组装环节与总部之间的协调成本,会优先选择离上海更近的沿江城市开设工厂[32]。比如苏州就通过配套上海发展制造业,与上海形成了“前店后厂”的分工格局[33]。
沿江地区之所以能够抓住上海开发带来的机遇,离不开自身过硬的工业实力。
长江经济带是中国近现代工业的发源地。辛亥革命之后,长江下游地区凭借其区位和资源优势,成为了民族工业布局最集中的地区[34],这为江苏沿江地区打下了良好的工业基础。
改革开放后,长江下游又成为了工业布局和发展的重点[17],沿江港口的对外开放,更是直接推动了江苏沿江工业带经济走廊的建设[35]。2003年,江苏又实施了沿江开发战略,使沿江地区成为各类资源聚集的主要区域,形成了我国低成本制造业的工业化走廊[36]。
临港重工业对港口的需求量大,包括原材料的进口和产品的出口,可以显著提高港口的吞吐量 / 图虫创意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江苏沿江地区已经成为机械装备、化工等产业的集聚地[37]。2023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中,上榜的恒力集团、盛虹控股集团和沙钢集团三家江苏工业企业,均来自沿江的苏州地区[38]。
反观沿海地区,临港工业才刚刚起步,尚未形成规模,缺乏石化化工、钢铁等作为海洋经济发展支柱的临港重工业。这也进一步导致了江苏沿海经济规模偏小、港口吞吐量提升乏力[4]。不过,好在江苏已经开始将沿江地区的部分工业基地转移到沿海地区[39]。
江苏虽然“江强海弱”,但2022年的经济总量仍高居全国第二[1],且所有地级市都位于全国百强之列[26]。就像班里的一些学霸,虽然偏科,但总成绩依然能高得吓人。
多岗位实习生及线上作者
点击下方链接,投递你感兴趣的岗位
推荐阅读
网易文创浪潮工作室出品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微信编辑 | 刘笑彤
❖ 欢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哦 ❖
浪潮工作室长期招聘作者,稿费千字300到800
公众号后台回复“招聘”即可查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