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AI时代,还有必要读大学吗?

AI时代,还有必要读大学吗?

公众号新闻


作者:薛野2049
来源:旷野路标(ID:gh_d61538341645)
鲁稚的阳台  编辑





写在前面的话:

ChatGPT发布4o全模态版本,朋友圈刷屏了。伴随的还有可汗学院创始人用ChatGPT来辅导孩子学数学的视频。科技革命从来都是反思的机会,范式转换的机会,人工智能100%要冲击的领域之一是教育和学习,值得我们想一下。


大学毕业生现在每年达到上千万的规模,就业却不是很理想,除了宏观原因,其实可以反思一下读大学是必要的吗?

以下的一些孩子我觉得没有必要读大学:

第一种,孩子个性非常强,和标准化体系格格不入,两者张力难以调和,继续标准化就可能毁了孩子。你想清楚,是你的孩子重要,还是标准化重要?

第二种,孩子有特别的兴趣和潜能,但是不擅长应试,继续下去,要么毁了孩子的天赋,要么多一个千万分之一的高考者。对孩子的前途来说,是千万分之一有竞争力,还是ta喜欢的事情?

第三种,孩子没有明显的学术潜力,却有显著的学习障碍,如果勉强下去,无非去读一个垃圾学校,白白耗费时间金钱,出来高不成低不就,何苦?

反对者会问,那这些孩子的出路在哪,以后靠什么立足?

如果面临这种冲突,如果消极对待,多半不会有太好的结果。我猜想,中学到大学大量的抑郁焦虑可能是这个冲突的一个症状,另一个症状是普遍缺乏创造力。

一个值得考虑的视角是,可以积极退出这条高考赛道,换到目前少有人走的路。

就是让孩子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直接去生活,直接去创造。

01

互联网时代的学习资源足
够支撑一个自主学习的孩子

可以说,经过几十年数字化革命,全人类的显性知识基本都在网上了。
openai的语言大模型很惊艳,除了架构,训练语料都来自网上。

设想一个初中毕业的孩子想自主学习,他的需求怎么满足:

如果学习数理化,有可汗学院。免费,按照最小知识颗粒来教授,可以测试学习水平,可以按照孩子的进度来进行;而且已经接入openAI,可以开展更个性化的学习。而且不会不耐烦,不会judge mental,也许能更好保护孩子心理健康。

如果他好奇心重,像盖茨和马斯克那样想读百科全书,那维基百科很酷,够他溜达的。据说openAI初始训练语料有6%来自维基百科。而且维基百科有传统百科没有的大优点,它可以无限的链接和扩展下去,特别适合主题探索。而我们线下的现实是,大部分家庭,大部分学校连一套好的百科全书都没有。

如果ta想了解各领域最前沿的发展,那听TED,色香味都是米其林级别的,还免费,还可以顺便学英语,学演讲,听着听着说不定就找到ta未来发展方向了。

如果ta喜欢阅读,纸书就不说了,那已经是高度易得了。我说自己身边的一个例子,我的好友程三国,毕业于武汉大学图书馆系,是《中国图书商报》创办人,他特别关注知识传播的前沿发展,他有一次聊天说得到的电子书不错。我有一段时间想了解一下甲骨文的ABC,我就拿得到来测试一下。发现我已经购买的纸书它基本都有,还有大量我不知道的好书,或断档的书,还有甲骨文汉字课程。这还只是一家得到,这还只是5G通讯下的文本语音的原始形态。

知识传播成本在趋近零,贵的是个人时间成本,看你选择在什么地方花时间。而花时间的奥秘就是花在喜欢上,还有什么比这样的生活更好?

如果ta喜欢人文,可以去听理想国,名师一大把,如讲古代经典的杨照,讲全球史的葛兆光,讲比较政治学的刘瑜,讲经典的徐贲。如果读985以下,一般是见不到这样的名师的;就是读了清北,哪里会有这等多样性这等丰盛。

就不再多列举了,总之,学习资源足够足够足够。

02

给自己建设一个小微学习社区

有人会问,那孩子没有玩伴怎么办?没人讨论激荡怎么办?

其实学校里大部分孩子也是做不成朋友的,不顺的时候还容易碰上霸凌、歧视。

自主学习的孩子完全可以围绕自己的兴趣去找到同频的人。比如,去听线下讲座,参加一些主题学习工作坊、夏令营,做自己的自媒体。纯粹靠自己建设自己的社会关系,而不依赖学区和分班的运气,不也是一种愉快吗?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相似的家庭彼此找到对方,连接在一起,组织一些共同的学习活动,一个基于共同选择和兴趣的小共同体就可能生长起来。

03

以PBL方式来过生活

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应试教育则是考试就是生活,那必然带来异化。

如果陶行知是对的,我们就应该早一点让孩子去自主生活,探索生活。

围绕孩子在生活中产生的疑问、好奇、困惑、冲突、向往,可以生成学习+探索的主题,展开搜索、访谈、读书、听讲、游学,就不按传统的按学科、按年级和按学期的办法去学习,而是纯粹跟着孩子的兴趣动力跨学科的学习,想花多少时间就花多少时间,能走多远就走多远。

这样的学习肯定更过瘾。
这样的探索肯定更真实。
这样的过程肯定更能发掘孩子的潜能。
这样生活与教育就不会分裂,矛盾,而是合二为一。要不然,该学会生活的时候只学会了应试,到了生活中需要接受“考试”的时候却没有生活的根基,到了创造阶段两样都支撑不了自己。

04

用乐高方式给自己办一所个性化大学

如果以自己的最大兴趣为向导,自主学习者完全可以善用学习资源搭建出一所个性化大学。

这样可以省去好几年时间,不用去学习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完全可以用自己的作品文章来替代传统的考试和作业。

可以发起同道小组解决伙伴问题。也可以直接去找到想求教的人。

05

先实践再读大学

没有必要都像坐火车一样,沿着既定轨道一站一站生活。轨道之外还有路。

这样封闭的模式,不可能适用所有的孩子。

为什么不可以让孩子先工作一段时间,找到ta真正的兴趣,再去读大学?这样ta有内生的动力,更强的求知欲。

不用担心,未来大学过剩,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会过时的,是大学求你家孩子去读。那些有个性有热爱的孩子走到哪里都受欢迎。AI也欢迎,不会和它同质化竞争。

06

直接培养创造者

ChatGPT问世以来,大家感触多的有两个:一是会提问很重要,二是原以为AI是先替代蓝领,没想到先替代清北。大部分我们已知的工作都会受到冲击,还有很多未知的工作正在来临中。

继续这种标准化的应试教育大概是没有希望的,培养更像机器的人怎么拼得过机器?

出路只能是培养创造力。但是,不能指望十几年的标准化规训之后,最终会产生有创造力的人。
教育与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决定性的。
目前未来已经可以瞥见一角,为什么不试一下?

后记:感谢chatgtp,写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我问了它十几个问题,它总体支持这篇文章,但是比我中规中矩。

2024.5.15



今日推荐

孩子更容易接受的数独游戏

2500道题型,玩出聪明大脑



更多精品图书、杂志 请进 
阳台优佳甄选



▍往期回顾

震惊!为了不在AI时代掉队,美国孩子居然看起了“未来书单”?

麻省理工博士:你永远卷不赢AI,不要把孩子推向和AI竞争的工具人赛道

AI一定是威胁?俞敏洪:AI将革新教育,让学学习变快乐,解放学生个性

Sora冲击下中国教育优势荡然无存!脑科学研究:不想和AI抢工作,就要让大脑赢在起跑线




加入家庭教育交流群
请加微信 biyuntian334455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OpenAI碰瓷斯嘉丽·约翰逊!没必要,真没必要空调真的有必要洗吗?不洗会咋样?一定要读大学吗?闲下来的周四不学奥数、不提前学,孩子还能学好数学吗?新加坡数学又全球第一,第3条路径真的有哪些城市还有必要坚持限购?有必要重读鲁迅职场上的交情,到底有没有必要?复活节周末玩什么|帽子游行, 寻彩蛋, 还有必看花展!AI时代,大家还会推孩子画画吗有必要公开她一下全民山寨时代,还会有多少个周口杰伦和反诈小陈?为什么要读书?这是我听过最好的回答在读大学生假投案?国安部披露一起间谍案序言我们从大基建时代,进入了大维修时代这3本豆瓣高分经典名著,超适合学英语,人生至少要读一次!啊?在波士顿读大学宿舍能住喜来登?茅台可以学吗?《茅台传》发布六法十二式远程工作时代,大城市还有吸引力吗?吴聊·夜读:今天为什么还要读《瓦尔登湖》 |今日直播我劝你千万别来杜克读大学!因为。。。为孩子教育申请英国工签也太划算了吧?孩子永居后读大学甚至'不花钱'?有必要公开一下!为了避免AI行为不端,有必要为其注入人类价值MLLM真能看懂数学吗?MathVerse来了次摸底测评,放出当天登热榜巴郎《行为随谈》48 思索辩证魔都魔都,魔在哪里?AI时代,苹果🍎将被无情淘汰虽然周围清北的同学的孩子都在清华附中,但想留下来让孩子在国内读大学的凤毛麟角|清华附中豆豆妈妈新大陆 (7)很想一次性讲清楚:数据分析师有必要转数据产品经理么?心导管检查前有必要严格禁食吗?最新研究结果发布!华人超市陪你"食"力宠妈, 雪花和牛、波士顿派... 还有必囤米婆婆仅需$2.88!会因为学费不合意而放弃申请一所大学吗?大学学费,远不止一个数字那么简单!4o来了,AI时代,还有必要读大学吗?青椒当零食、白水煮一切,贾玲减肥,有必要吃这么惨吗?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