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爱一座城市就要为它做设计:建筑大师与他们的城市主场

爱一座城市就要为它做设计:建筑大师与他们的城市主场

房产


怕错过好文章?快把我们设为星标👆




知晓圈内事


2024/05/27




伦敦天际线 图源网络


每座城市都有其独特魅力,绿色灵动的哥本哈根、含蓄优雅又繁荣热闹的东京、精致和谐又大气开放的杭州、不同建筑风格交错融合的伦敦、摩天高楼鳞次栉比的芝加哥……当一座城市的精神与氛围,恰好遇上建筑大师的灵魂共鸣,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建筑大师在自己的城市主场,如何对话历史文化,建构当下,反映未来?他们做出哪些设计,创造出其城市最独特的地标与散发无穷美丽的瑰宝?一起来看几位建筑大师的城市实践,为我们带来的一场怎样的创新之旅,这些建筑作品又是如何在城市发展、塑造城市身份和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作用的?

作者|Kin
本栏目文章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和立场



Bjarke Ingels

在哥本哈根“将乌托邦变为现实”


绿色而灵动的哥本哈根,作为丹麦首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建筑师协会正式指定为2023年“世界建筑之都”。如果我们再往前回顾,还会发现哥本哈根早已是一座多重荣誉加身之城市。2018全球最佳设计城市、2019全球最具居住吸引力的城市、2020欧洲最具有前瞻性的城市之一……其建筑、城市规划和城市文化,不断在塑造城市身份和可持续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

© Daniel Rasmussen


2023年,国际建筑师协会第28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在哥本哈根举行,本届主题为“可持续的未来——不让任何人掉队”(Sustainable Futures – Leave No One Behind),围绕这一主题,产生一系列分主题,如气候适应、重新思考资源、有弹性的社区、健康、包容性和促进变革的伙伴关系。


图片来源于archdaily.cn


提到哥本哈根,立刻让人想起这是Bjarke Ingels的主场。作为当代最具灵感创意的建筑师之一,他于2005年创立BIG,从此扎根于哥本哈根,并迅速以惊人速度将业务发展至全球范围,跻身国际舞台。他与这座城市的前瞻性,可谓一拍即合。仿佛与生俱来的缘分一样,哥本哈根成了他的灵感缪斯,他不断在这里挑战与实践,设计出众多面向未来的精彩先锋之作。



" 


我们在这儿(哥本哈根)拥有一个小世界,可以实现自己的乌托邦想法,使虚构成为事实……Copenhill零排放垃圾焚烧发电厂,这个创新解决方案,就是世界上将乌托邦变成现实方案中的一马当先之作。

——Bjarke Ingels


"



© Iwan Baan



CopenHill 新型垃圾焚烧发电厂

Copen Hill是世界上技术最先进、最洁净的垃圾焚烧厂,既能清理城市垃圾,而且还能滑雪© Hufton+Crow


CopenHill是一座新型垃圾焚烧发电厂,它以其标志性的滑雪坡道闻名。这里通过焚烧垃圾产生的能源,每年可以为哥本哈根6万户家庭提供区域供暖,为3万户家庭提供电力。它不仅是一座垃圾焚烧发电厂,也是城市娱乐与环境教育中心,成功地将社会基础设施转变为了城市建筑地标。


CopenHill的诞生,可谓是经济、环保和社会需求的多方共赢。


© Rasmus Hjortshoj

© Hufton+Crow



VM住宅

VM住宅是Bjarke Ingels的早期代表作之一。他将低处一户业主的屋顶设计成高处另一户业主的花园,层层旋转而下,极具美感与想象力,令喜爱社交的丹麦人推窗就能见到隔壁邻居。


© Maria Gonzalez


"VM"楼由一个"V"形和一个"M"形的居住体块组成而成。同时满足了阳光充沛和住宅业主对私密性和视线错落的双重需求。


所有的房间都有两种高度的空间,欣赏北面和南面的全景。运用于"V"楼的斜线逻辑在"M"楼里被打破成更小的部分。中心走廊能从两端接收到阳光,同时又消除邻居之间面对面的视线尴尬。


© Maria Gonzalez



集装箱改造:Urban Rigger

九座运输集装箱被堆叠在一个浮动于水面的平台上,创造出的12间单间公寓,为学生提供了物美价廉的住宿之处。


© Laurent de Carniere

© BIG


集装箱单元叠成一圈,形成中心公共空间,为学生创造出冬日花园。标准化集装箱系统为运输带来操作便利性,这类公寓可以复制到任何一个需要经济适用住处的港口城市。



8字住宅

© Dragor Luftfoto


8字住宅是一个形同莫比乌斯环的立体社区,一条“8”字形的自行车道联通了住宅的十层,可以让人们直接骑车至楼顶。骑车道两侧分布了住宅、商业空间和和花园,极大促进了社区内人与人之间的自发的相遇和互动。

© Maria Gonzalez




隈研吾

在东京重置城市与自然


图源网络


东京,作为日本的首都和国内最大的城市,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充满活力的氛围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关注。这座城市不仅是现代化的商业中心,也保留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历史遗产,展现出一种令人叹为观止的现代与传统的完美融合。这一点,同样也反映在建筑上,传统与现代并存的建筑文化及遗产,令人向往。


一方面,你可以欣赏到传统寺庙与神社,浅草寺、明治神宫,木造、土间、和室、榻榻米,线条结构细腻,细部精美,色调柔和,透露着和风的含蓄优雅;另一方面,都市中心玻璃幕墙、摩天塔楼与高科技设计,又展现出现代的创新与繁荣。


图源网络

© Keishin Horikoshi / SS Tokyo


隈研吾作为当代著名建筑师,将日本建筑精神化作实践,融入其每一个设计。在东京,他深受地域独特文化、地理环境影响,把握其特征精髓,创作出诸多瞩目于世的作品。日式美学与现代建筑在他手中交融,传承历史、蕴含过去的同时又定义着未来。他还善于运用各类材料,木、石、竹、瓦,营造出亲自然的建筑,并将其融入城市、融入环境。

图源网络



" 



建筑师是不断变化的角色,需要通过改变城市本身来重塑人们与自然世界的关系……


我想,我的职业生涯一共有三个重要转折点,(其中)第三个转折点,是2015年,我参与了东京奥运会的建筑项目,那时大家认可我是一个能够运用新的木材技术建造大型建筑的人,从那之后我也开始从世界各地接到大型项目。

——隈研吾



"



新国立竞技场

东京新国立竞技场 | 隈研吾事务所+大成建设+梓设计 Image courtesy of Japan Sport Council


新国立竞技场是隈研吾在东京最重要的代表设计之一。建筑以现代外观诠释了历史,并沿用了日本传统建筑中“屋檐”设计。这一元素可以通过遮挡阳光以为看台带来宜人的微风,对打造环保建筑做出贡献。


Image courtesy of Japan Sport Council


竞技场的高度采取最低化设计,整体与周边丰富的绿色植物融为一体,大而平的屋顶从建筑主体上悬挑而出,由大约60米长的木/钢框架构造而成。建筑师通过众多细节,让日本新国立竞技场成为日本传统、当地气候与现代技术的完美结合,打造出世界级的体育馆。


高轮Gateway站

建筑外形为人们提供一幕戏剧性的城市景观© East Japan Railway Company


高轮Gateway站位于东京山手线,旨在对港区前铁路站场进行重新开发,令其成为东京全新海陆门户。雪松木墙壁和巨大的玻璃窗成为该项目特色,大型膜结构屋顶被安置在车站上方,并向城市延伸,折纸状的框架支撑起膜结构,木框架和白膜的组合,让人想起使用日本手工纸品的障子(shoji screens:一种在日式房屋之中作为隔间使用的可拉式糊纸木制窗门)。


车站内部有明亮的、宽敞的、有着较大层高的开放空间© East Japan Railway Company


隈研吾为东京再添一处极具日式风格的新门户。


ONE@Tokyo 酒店

© Keishin Horikoshi/ SS Tokyo


酒店位于东京天空树附近,是隈研吾运用多种传统材料,并将其幻化为极具现代感的设计实践作品之一。木材、织物在他手中,其纹理、构造及状态成功融入设计,为最终建筑成品带来非凡改变。


交错的木板如同一扇在地面上展开的木质屏风,令酒店与周边环境和谐相融。木材给人质朴而温暖的感受,符合酒店氛围需求。前厅与通道以木材整合为统一空间。


© Keishin Horikoshi/ SS Tokyo


与木材形成完美应和的,是用于修饰一层餐厅室内空间的白色织物,为整体空间带来轻盈的感受,且有效遮挡了天花板的硬件技术设备。隈研吾的设计始终铭记建筑与场域之连接,以及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其作品为人们内心提供慰藉,带来疗愈。




诺曼·福斯特

以高科技为伦敦创造独特叙事


© S.Borisov via Shutterstock


从古老的城堡到现代的摩天大楼,从博物馆的宏大庄严到街头自由的艺术气息,伦敦的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其建筑风貌如同一幅纹理丰富的织锦,将不同时期的风格和特色编织在一起。

图源网络

 

战后的伦敦,经历了现代建筑的激增,吸引了众多设计师前来贡献一己之力,如同一块实验的画布,邀请建筑师来为其添上出色的一笔。诺曼·福斯特也投入这一创新中心,作为高技派先驱,他将最先进的技术运用至建筑设计与建造,用卓越的成就,塑造出伦敦这座城市的全新天际线,为它创造出最独特的建筑叙事。


© Guillermo Rodriguez



" 



我从来都不是一个墨守陈规的人,我更喜欢另辟蹊径……建筑的力量,能打动灵魂,创造出值得纪念的场合,被赋予超越实用的特色。

——诺曼·福斯特



"



伦敦瑞士再保险总部大厦“小黄瓜” 

这栋高楼的轮廓像雪茄或子弹,是一个从地面往上越来越宽,后来又逐渐往顶点收拢的圆柱。建筑物的空气力学形式,促成风在立面周围流动,而不是往下转向地面层。© Nigel Young - Foster + Partners


伦敦瑞士再保险总部大厦坐落于伦敦城市核心区,是伦敦第一座环保摩天楼。其独特的外形成为城市天际线的靓丽身影,也成为了伦敦这座欧洲金融中心的地标建筑。


这个被人亲切称为“小黄瓜”的项目被誉为21世纪伦敦街头最佳建筑之一。诺曼·福斯特运用最先进的环境设计策略,空气动力学的外形实现了建筑自然光照和自然通风的最大化,与此同时还有效降低了能耗。这一项目堪称建筑师既优美又讲求高科技的代表杰作。


© Nigel Young - Foster + Partners



彭博欧洲总部大楼

独特青铜片可根据天气打开和关闭,这种自然通风系统将减轻能源密集型空调系统的压力。© Nigel Young


彭博欧洲总部大楼,获得了2018年RIBA斯特林奖,是世界上最具可持续性的办公大楼代表。大楼位于伦敦的中心地段,由两栋建筑组成,跨街人行街天桥连接二者,一条充满古罗马气息的道路贯穿了整个场地。


建筑立面引人注目,采用了一种砂岩石板,再利用一系列大型的青铜翅片,将玻璃罩固定在地板上。大小不同的青铜片为立面带来了丰富的视觉层次,同时亦成为建筑自然通风系统的一部分。


© Nigel Young 


该项目体现了诺曼·福斯特的核心价值观,使用了可持续发展的最新设计理念,创造出既健康又有生产活力的工作环境。



伦敦市政厅

图源网络


诺曼·福斯特设计的伦敦市政厅建筑造型独特,如同一个变形的球体,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正面或背面。它是一个经过几何学改造的球体。设计方案旨在实现一座“真正意义上的绿色环保建筑”。


建筑物是球形,其表面积比同体积立方体的表面积少了约25%。在冬季可以阻止热量外泄,而在夏季,建筑物也不会太热。建筑物向后倾斜,远离河流,以尽可能少的表面积呈现在阳光下。此外,自然通风系统,以及建造过程使用了大量回收材料,都是为了“绿色节能”。


图源网络


虽然伦敦市政厅已于2022年搬家至新址,但它是伦敦历史上最具有象征性的重要建筑物之一,这一点毋庸置疑。


图源网络



王澍

于杭州西湖之畔挖掘本土文化根性


图片来源于china-travel-guide.net


“精致、和谐、大气、开放”,很好地形容了杭州的城市精神。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在这里孕育出了独特的城市风貌,这里有山有水,有名胜,千百年来,孕育出诗意一般的氛围和内在情绪。这是一座特别包容的城市,新与旧、快与慢、历史与创新,都被融合得恰到好处。


反应在建筑上亦是如此,这里的传统建筑,一砖一瓦皆彰显出历史文化气息;另一方面,俊秀的超高层地标及现代建筑又十分醒目地告诉人们,它们是现代化城市发展的重要象征。


图片来源于https://news.cgtn.com/news/2020-11-25/Live-A-night-view-of-the-Grand-Canal-in-Hangzhou-Ep-8-VHB70XI9aw/index.html

作为一个“新杭州人”,王澍与杭州的过去有着灵魂式的共鸣,他曾在采访中表示:“我的有些选择是本能的,比如我选择待在杭州。很长时间以来,很多人都会奇怪,问我为何选择待在这个有些‘偏僻’的二线城市。当然,现在杭州的地位有所不同了。其实我就是本能地觉得,杭州这座城市能让我心安,在这里我能待得住。”

©Zhu Chenzhou

" 



他住在杭州,基本只在西湖边上活动。杭州永远是他心中的那个杭州。(杭州)一半湖山一半城’是他心里中国理想城市最美丽的模型。它既是一个物质模型,也是一个精神性的模型,在他设计的每一座建筑里都可以找到这个模型。



"



杭州国家版本馆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图源网络


杭州国家版本馆是王澍将宋文化与建筑结合的经典之作。“现代宋韵”,是他为本次设计定下的基调。王澍利用地势形成平远递进,大面积使用、层层递进的梅子青色青瓷屏扇,充分呈现出层次魅力。杭州国家版本馆又名“文润阁”,以青瓷拟玉,亦呈现文润阁的“润”。


©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杭州国家版本馆“南园北馆、馆园一体”。13个单体建筑排布随山就势,疏密有致。其中很重要的双廊系统,以及主体建筑与水榭的隔桥对望,是从山水画抽象出来的结构。它们带来了园子里景观的曲折变化,表达了山水画“三远”画法之“深远”。


文化与建筑,在这里碰撞交融,时间愈久愈能展现其气韵魅力。



杭州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图片来源于archdaily.cn


杭州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的规划与设计,在当代建筑美学叙事中重新诠释出传统空间概念与园林精神;加之建筑过程中对来自本地旧建筑材料:如砖头、瓦片、石头的再利用,该项目可谓集中体现了王澍对本土传统文化及材料历史价值与叙事性的尊重。


该项目回收再利用了20种不同尺寸的屋顶砖瓦,并用竹条来覆盖楼梯栏杆,在设计中巧妙穿插了场地文脉的元素。图片来源于archdaily.cn


建筑与场地在这里共生,杭州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成了土地与风景的一部分,亦展现出诗画一般的意境。



富春山馆

© 李越祺


山坡形的屋顶、小桥状的走廊,与身后绵延的青山融为一体,一眼望去,富春山馆仿佛现实版的《富春山居图》。“富春山馆”将富阳博物馆、美术馆、档案馆三馆合一,建筑师用山水画的方法作为建筑的参考,让建筑项目如画般美丽。


波浪状屋顶,使得来访者可通过楼梯和外部走廊进入的小径穿行于整个院子,可欣赏到更加具有乡土风情的每一片风景和情怀© 李越祺


波浪形屋顶由形态多样的瓦片覆盖,用灰、黄、白的三色基调,以夯土墙、抹泥墙、杭灰石墙、斩假石的外立面设计,为到访者呈现出王澍心中最理想的乡村图景。作为美丽宜居村庄建设的先行启动区,富春山馆因其构造和形态上的艺术性、真实性广受瞩目。





珍妮·甘

在芝加哥以建筑为媒介“缔造关系”


© Neal Kharawala via Unsplash


芝加哥是美国仅次于纽约市和洛杉矶的第三大城市,第一次来到这儿的游客总是会惊叹这座城市的繁华。世界上第一座摩天大楼就诞生于此,都会的活力、创新性的变革在这里展露无遗。建筑师们为城市发展锦上添花,新增的建筑也不停改写着城市天际线风景


芝加哥建筑双年展已成为享誉世界的业界盛会之一。每年,芝加哥还会举办一次建筑开放日,分布在20个街区的百余栋建筑对外开放,吸引无数设计师与游客到访。毕业于哈佛大学建筑系的珍妮·甘,就在这里创建了属于自己的建筑工作室——Studio Gang Architects。


© Rudy Balasko | Shutterstock


在高层塔楼鳞次栉比、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的芝加哥,珍妮·甘向世界证明了摩天大楼不再是男性建筑师的专利,水之塔成为她扬名天下的代表作之一。珍妮·甘的行动力、创新性,和对生态及可持续发展的关注,让她在芝加哥如鱼得水,不断建造出响应独特地理环境,适应社会环境背景,外形大胆又内核实用的卓越建筑。


© Wikimedia user Kramesarah licensed under CC BY-SA 4.0


" 




我总是着迷于观察人与环境的关系。当你关注自然和生态时,会发现这一切都是基于关系,而不是本体。建筑可以改变人们相互联系的方式,用建筑为人们建立各种机会、相互联系,这是建筑中最令人兴奋的部分……建筑与城市规划或许可以成为支离破碎、孤立城市的解药?
——珍妮·甘




"



水之塔

这个建筑的初衷并不是形态美感,而是为了增加纵向邻里之间的交互 © Hedrich Blessing


水之塔是位于芝加哥的82层(高261米)混合用途摩天大楼,2010年完工,是由女性设计的世界上最高的建筑之一。其水波纹状的立面设计引人瞩目,虽是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却能带来似海浪般起伏波动的动感效果。当然,阳台的初衷并非为了美观,珍妮·甘带领团队在立面上“创建了一个社区空间”,错落有致的阳台让人们可以互相看见,促成交流,真正通过建筑设计强化了邻里之间的友谊。


© Hedrich Blessing



芝加哥船屋

南面的光线可以通过建筑上部的窗台照射进来,这样在冬季可以为建筑提供温暖,在夏季有利于通风,从而将全年能耗降到最低。© Studio Gang Architects


船屋位于芝加哥克拉克公园,起伏的屋顶由倒“V”和“M ”形状交替构成,酝酿出诗般的韵律。建筑内部可以进行划船、瑜伽训练及康复练习。


建筑的屋顶面向南方设置了天窗,带来阳光的同时还能实现自然通风,有效减少建筑全年能源耗费。该项目旨在推动芝加哥沿河生态建设以及娱乐复兴,是振兴河滨计划的一部分。


© Studio Gang Architects



卢普区“集装芝加哥”项目

207个高效和健康的生活空间将为芝加哥中低收入人群提供住所 © Aesthetica Studio


Studio Gang和Community Builders(开发商)赢得了芝加哥市C40 "重塑城市 "竞赛,其方案将为市中心低收入群体建造207套住宅,并振兴普利兹克公园,同时为芝加哥卢普区增添更多社区空间和设施。这将是一座能够实现碳中和,同时造价合理的高层建筑。


建筑师以此方案应对住房不平等和气候变化的紧迫危机,期待建筑为所有芝加哥人创造一个全新的公民中心,并为全世界提供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 Aesthetica Studio




结语

建筑大师的城市主场实践成为城市发展新动力,他们的作品是城市精神的沉淀,亦是我们想象未来生活的窗口,每一个城市里的每一个优秀设计,都将成为人类文明史漫长而辉煌旅程的重要见证者之一。



发文编辑|Gogh
专栏/审核编辑|Heloise
Reference
https://www.archdaily.cn/cn/951915/ge-ben-ha-gen-neng-jiao-gei-wo-men-shi-yao
https://www.archdaily.cn/cn/796516/ju-jiao-bigjian-zhu-shi-wu-suo-he-huo-ren-bjarke-ingels?ad_source=search&ad_medium=projects_tab&ad_source=search&ad_medium=search_result_all
https://www.archdaily.cn/cn/932322/bjarke-ingels-ru-guo-wo-men-ke-yi-zheng-jiu-shi-jie-qi-hou-na-wo-men-ying-gai-zuo-shi-yao?ad_source=search&ad_medium=projects_tab&ad_source=search&ad_medium=search_result_all
https://www.archdaily.cn/cn/932322/bjarke-ingels-ru-guo-wo-men-ke-yi-zheng-jiu-shi-jie-qi-hou-na-wo-men-ying-gai-zuo-shi-yao?ad_source=search&ad_medium=projects_tab&ad_source=search&ad_medium=search_result_all
https://www.archdaily.cn/cn/766345/vmzhu-zhai-big-plus-jds?ad_source=search&ad_medium=projects_tab
https://www.archdaily.cn/cn/926242/copenhillneng-yuan-fa-dian-zhan-jian-hua-xue-chang-big
https://www.archdaily.cn/cn/800690/archdaily-du-jia-ji-lu-pian-bekahe-lemoinewei-bigjian-zhu-shi-wu-suo-she-ji-de-8zi-zhu-zhai?ad_source=search&ad_medium=projects_tab&ad_source=search&ad_medium=search_result_all
https://www.archdaily.cn/cn/882234/urban-rigger-big?ad_source=search&ad_medium=projects_tab
https://www.archdaily.cn/cn/1011123/dui-hua-wei-yan-wu-chuang-zao-yu-di-fang-de-he-xie?ad_source=search&ad_medium=projects_tab&ad_source=search&ad_medium=search_result_all
https://www.dezeen.com/2021/07/28/japan-national-stadium-kengo-kuma-tokyo-olympics/
https://www.gooood.cn/gooood-interview-kengo-kuma.htm
https://www.gooood.cn/bloomberg-headquarters-london-by-foster-partners.htm
https://www.archdaily.cn/cn/905926/wang-shu-fu-yang-wen-cun-she-ying-shi-li-yue-qi-pai-she?ad_source=search&ad_medium=projects_tab&ad_source=search&ad_medium=search_result_all
https://www.adstyle.com.cn/architecture/conversation/news_13516d15f6d0a316.html
https://www.archdaily.cn/cn/915436/zhen-ni-star-gan-ru-xuan-number-syck-mergekey-0x0000000c24e418-shi-dai-za-zhi-2019nian-bai-wei-zui-ju-ying-xiang-li-ren-wu?ad_source=search&ad_medium=projects_tab&ad_source=search&ad_medium=search_result_all
https://www.archdaily.com/42694/aqua-tower-studio-gang-architects
https://www.archdaily.cn/cn/963836/zhi-jia-ge-lu-pu-qu-c40-zhong-su-cheng-shi-jing-sai-studio-gangji-community-builderhuo-jiang?ad_source=search&ad_medium=projects_tab&ad_source=search&ad_medium=search_result_all
https://www.timeout.com/london/news
https://www.itinari.com/location/senso-ji-temple-asakusa
https://www.japan-guide.com/e/e2164.html
https://www.janschuenke.com/work/kengo-kuma-portrait-for-aw/
https://www.eftours.ca/educational-tour/london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当一位作家无数次重新爱上一座城市老城厢,一座城市的念念不忘三大热词透视沪市主板年报,五家国货“潮”企本周开启“美好生活”主题周北京海淀125㎡婚房设计:不要客厅,中古感阳光书房狠狠心动了!闲下来的周四赫尔南·迪亚兹·阿隆索:建筑学的“转型时刻” | 央美建筑系列讲堂有了AI之后,连我妈都会做设计了!​当麦克白穿上中山装:中国设计师与莎翁音乐剧的精彩跨界冲上热搜!中国又一座城市被老外“占据”,30万外国人涌入,还能用外币,美到窒息,无数人的此生必去第一座对泼天流量说“不”的城市,出现了她的墓碑上只有一个身份:建筑师旧金山市长布里德发布平衡预算落实城市主要优先事项 推动旧金山向前发展AI助力城市与建筑生成设计!ArchiWeb系列建筑概念设计辅助平台SIMForms发布97年后,美国追授林徽因学位:一代建筑大师被误解的一生昨天新泽西又双叒地震了? 体育爱好者最喜爱的城市费城排第20; 数千宾大师生请愿取缔校内抗议营地脱胎梦蓝不亦乐乎——霜天晓角·致君雁书【欧洲杯】欧洲最强魔鬼主场,一座因足球而出名的城市——多特蒙德全美最不适合开车出行的城市在哪?湾区这座城市排第一,你同意吗?巴郞。《文友会周记》015。文友会立巴郎《行为随谈》48 思索辩证房贷平均仅1800元!全美最安全、最能负担城市就在芝加哥这也取消限购了?总有一座城市,等着你的首付款!拼爹、天堂、地狱、凡人四大模式等着你......一个人带火一座城!25岁郭有才刷屏,越扒越心酸…【展览】洛杉矶,一座城市的艺术之声俄勒冈州10 个「最适宜居住的城市」排行榜出炉!你更喜欢哪座城呢?序言Top100宿舍最好的美国大学是?拎包入住建筑大师的作品!传统资源企业如何培育新质生产力?沪市主板2023第二场集体业绩说明会即将揭晓江苏与安徽交界有座城市,历史悠久风水极佳,曾是世界最大的城市,如今被争当省会!问:建筑师转行的“蓝海赛道”?致敬建筑大师安藤、尼迈耶,这届奥斯卡的舞台设计果然在“浪费”空间!国外都没做的东西我们做不做?不但要做,还把它做成国际领先寻找下一个“林徽因”,11所建筑大牛校助你续写传奇!一部短剧带火一座城,是真风口还是伪概念?马伊俐感叹“美得像场梦!”取景地10天收入4亿元,有酒店5、6月基本订满!《我的阿勒泰》带火一座城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