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初舞台亮相,她哪里又赢了?

初舞台亮相,她哪里又赢了?

公众号新闻

“掌管中式古典细节的神”来了!


《乘风2024》中,戚薇手持一把白银浮雕中式团扇亮相初舞台,扇子呈现7种不同流光溢彩的白,扇子虽小,却吊足了观众的好奇心,中式细节拉满。



炎夏将至,在没有空调和风扇的古代,扇子可谓古人消暑纳凉的必备单品,持扇轻摇,清风徐来,更添风雅之趣。


中国素有“制扇王国”之称,扇子在我国禹舜时代便已出现,有着长达3000年的悠久历史文化。在数千年的岁月里,小小的扇面将中国的万千气象融汇于于咫尺之间,韵味绵长。


扇子蕴含着哪些中国人的审美趣味与文化意向,又是如何走向海外,成为古典东方美的必备元素?



中国最早的扇子,当数掌扇。这是一种长柄大扇,最初可并不是用来扇风引凉的。


《古今注》记载:“辑雉羽为扇,以障翳风尘。”商周时期,人们开始使用绚丽的羽毛制成扇子,用于遮阳挡风避沙,所以有“障扇”之称,由左右侍者相持为外出的贵族们障尘遮日。后来逐渐发展成一种显示贵族帝王威仪的仪仗,称作仪仗扇。


清 冷枚版《汉宫春晓图》中的各式掌扇


到了唐代,掌扇更是登上了大雅之堂。所谓“真人不露相”,在大殿中置扇,显然不是遮阳挡尘,而是使九五之尊的皇帝不轻易露其颜面。


唐玄宗时规定在正殿上置扇,皇帝上朝时,先用六柄掌扇交叉合起来为皇帝遮挡容颜,等皇帝坐稳龙椅,才把扇子拿开,接受群臣跪拜。退朝时也要先合扇于座前,等皇帝离座后再撤扇,以后相沿成制。


从唐代阎立本的《步辇图》中可见,唐太宗端坐辇上接见吐蕃使者,左右各有宫女持扇侍立,愈显太宗雍容华贵,掌扇已然成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传)唐阎立本步辇图卷 故宫博物院藏


象形文字中“扇”从“羽”,可见羽扇在扇子家族中的古早地位。最初的掌扇由大化小,逐渐成了可手持的羽扇。


汉末时羽扇盛行于江东,因名相诸葛亮而走红,成为儒士们的必备之物。而孔明羽扇纶巾、指点江山的潇洒形象,也成为智慧与风雅的象征。


明 仇英版《汉宫春晓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羽扇以鹅毛、雉尾、雕翎、孔雀翎等禽鸟羽毛为材料,经过采羽、洗羽、筛羽、扎羽等十几至二十道制作工序,编织成轻盈优雅的扇面,有圆形、腰圆形、鸡心形、佛手形等。


用羽毛制成的扇面轻盈,出风缓而柔和,尤为适合老弱者、病人、孕妇、婴儿等使用。


清 《百美图手卷》


羽扇不仅可用于纳凉、装饰与舞蹈,也是中国古代宫廷礼仪的陈列品,宫廷羽扇虽少了风流洒脱的气息,却更为精致雍容。在18世纪到19世纪期间,精致的羽扇还大量出口到西方国家。


羽扇 故宫博物院藏


电视剧《梦华录》 团扇


团扇,又称“宫扇”或“纨扇”,在汉代就十分盛行。


西汉才女班婕妤就曾作《团扇歌》:“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古人寄情于物,将团扇喻为圆月,更在扇中寄托了团圆和美的寓意。


从左到右依次为:清 陈枚《月曼清游图册》之碧池采莲 故宫博物院藏、清 《雍正十二美人图》故宫博物院藏、 明  唐寅 班姬团扇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团扇一般用丝绸、纱、绫等材料制成,扇面通过彩绘、刺绣和缂丝等多种工艺形式进行装饰。其中浙江的绫绢扇颇为有名,扇面绢丝细腻,轻如蝉翼,色泽温润光亮,更显图案栩栩如生。


团扇除了最常见的圆形,后来还发展出各式形状,如葵花、梅花、六角、蕉叶、梧桐叶、海棠等形状。


团扇 故宫博物院藏


“团扇,团扇,美人频来遮面。”在古代,团扇不仅可以摇动生风,还可用于遮面障羞,是须臾不可离手的雅物。大家闺秀以扇障面,掩饰自身的羞怯;或借扇掩面而笑,秋波暗送,欲说还休。


古时新娘出嫁还有“却扇礼”之俗。“何如花烛夜,轻扇掩红妆?”团扇掩面,一为避邪,二为遮羞,也寓意团圆好合。电视剧《知否》中,明兰出嫁时,便是用团扇遮住面庞,薄扇之下,新娘隐露红妆。


《知否》剧照


一柄团扇,就这样道尽了东方女子的含蓄之美。


然而团扇并非女子专属,古代男子也用团扇,宋代赵佶《听琴图》中便有男子手执团扇的描绘,及至清代男子仍有使用。


宋佚名《十八学士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折扇,又称“摺扇”,收则折叠,用则展开,既便携实用,还美观大方,深受明清文人雅士的喜爱。当时在扇面上挥洒丹青翰墨,蔚然成风,本为消夏纳凉之日常实用品的折扇,成了文人士大夫怡情遣兴的媒介,拥有了“怀袖雅物”的别称。


清 雍正十二美人图


明成祖朱棣喜爱折扇卷舒之便,还有端午节赐群臣折扇的传统,官员持扇写扇的风气盛行。




清代各式折扇 故宫博物院藏 


起初,折扇还有男扇和女扇之分,区别就在于扇骨上,男扇扇骨较长,多为九尺以上。女扇则小巧精致,多在七寸以下,便于携带。




在十七、十八世纪,来自中国的这扇香风,乘着广州十三行的商船飘洋过海,扇动起一阵风靡欧洲上流社会的中国风(chinoiserie),这些远洋海外的折扇被统称为“外销扇”,在国内较多馆藏于广东省博物馆、广州十三行博物馆,流在海外和私人收藏的更是居多。



清代广州十三行外销折扇

收藏/图源:阿卿


这些外销扇以西式技法再现东方风情,制作工艺包括珐琅、骨雕、黑漆描金、螺钿等,精美绝伦,体现了当时中国出口手工艺品的高级审美,成为当时欧洲名媛贵妇们争艳斗丽的时髦配饰。





外销折扇 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藏


葵扇,即用蒲葵叶制成的扇,俗称蒲扇,常见于南方。


“南风不用蒲葵扇,纱帽闲眠对水鸥。”炎炎夏夜,一把蒲扇,一个西瓜,陪伴了多少人的童年。凉风裹挟着淡淡叶香,摇曳起无尽的夏日松弛感。


 清 孙璜 团扇仕女册


童年回忆里活佛济公的形象总是手执一把破烂的蒲扇,似癫似狂,嬉笑人间。


《杖扇新录》中提到:“僧用蒲扇,道用羽扇。蒲扇和羽扇在古时似乎分别承载着佛与道的文化意象。


台北故宫藏 清宫《十二月令图》 儿童手持蒲扇


别看寻常的蒲扇朴素无华,它同样可以精致如艺术品,如广东新会的火画扇工艺。


火画扇多由葵叶制成,以火作画,通过火烙工艺在扇面上烙出各种图案。烙烫在扇面上的画作诗词不同于水墨画,扇叶被烫焦的痕迹或深或浅、或粗或细,线条分明、颇具风雅之韵。火画葵扇被国家列为特种工艺品。



一扇一世界,方寸之间,以小见大。


扇子作为中国文化的一种载体,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纪录古人生动的生活与审美志趣,也是中国人友谊和爱情的使者。



「扇」与「善」同音,古人也借「扇」寓「善缘」,古人常将扇子作为珍贵的礼物赠友,祈愿友谊长久圆满。古代君王也常把扇子惠赠臣子作为礼物,明成祖朱棣喜爱折扇卷舒之便,有端午节赐群臣折扇的传统。


一扇凉风,吹拂千年。


今天,当我们再次欣赏这些古老的扇子时,不仅是在感受凉意,更是在感受一种传承、一种文化、一种艺术。扇子盈尺,却凝聚了匠师们的聪明才智,蕴含着人们丰富的思想情感,成为独特的中式美学符号。

文/陶淘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浪姐初舞台,她美到全场静音?亿咖通两大中央计算平台亮相,领跑整车电子电气架构升级风口|展商推荐美国文化探究,我喜欢的瞬间:迟到100年,林徽因拿到宾大建筑学位,“湘江之眼”亮相,维密大秀金秋重启?GPT-4o 惊艳亮相,免费可用/Apple Music 首次发布 Best 100 专辑榜单/小米与京东达成全新战略合作10 万元起!小鹏新车 6 月亮相,公布财报后股票暴涨墨尔本这里又要盖高楼!结果所有人都气炸了!陶凌教授团队研究亮相国际舞台,首次证实DCB后ACS患者采用逐级降阶DAPT策略不劣于标准DAPT丨EuroPCR 2024查尔斯确认将在复活节出现!患癌后首度公开亮相,是想力挽狂澜?小蓝羊夏季新款惊艳亮相,还有99元秒杀款人群涌上第六大道,百辆老爷车齐亮相,亚太裔文化遗产游行曼哈顿举行谈谈对哈佛斯坦福学生的印象新加坡罕有的日本袱纱展来了,高达70件作品亮相,超级丰富雨水东京安缦公寓亮相,15亿一套的顶层豪宅美国品牌管理公司ABG高管首次在中国公开亮相,解读商业模式和品牌矩阵个人感慨之125 坏分子步诸诗友韵也填卜算子突发!阿里又少了1.4万人首届创校生被康奈尔王牌专业录取,全部毕业生进Top100,选择“全人教育”的浦东妈又赢了一次!“钻石”地标亮相,《蒙娜丽莎》成最失望杰作,西太后私人收藏将拍卖苹果憋一年大招终于来了!首发M4芯片性能升级,“加大版”iPad Air亮相,价格又涨了余承东履新后首次亮相,华为发布多款新品/小米 SU7 交付破万,月产能有望提升至 2 万/百度称考虑与特斯拉的合作机会4年修建,15层楼高的大螺旋惊艳亮相,上海又一座大师手笔地标!登国际舞台,展中国风采——中山市人民医院重症心脏团队两项Takotsubo综合征研究亮相ACC年会 | ACC 中国之声金亨泰又赢了!《Stella Blade》今日全球发售,多国PS主机榜单夺冠“她一出场我就恋爱了”,刘亦菲新剧热搜刷屏!这家公司又赢麻了?《玫瑰的故事》背后又有哪些公司布局?400层NAND,这个设备惊艳亮相,Lam Research迎来挑战者8名壮汉抬黑裙,邓文迪携女亮相…今年Met Gala谁赢了?(组图)田朴珺喊话王石「我养你」,她哪来的底气?武装型直-20已正式亮相,传闻中的重型武直何时公开?外网热议!妮可·基德曼带两个女儿红毯初亮相,母女三人美貌复制粘贴!网友:星味儿太浓了!杨植麟之后,阿里又押注一位80后博士阿里又少了1.4万人她哪来这么强的网感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