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转战低空经济!这座最会造飞机的城市,太硬核了……

转战低空经济!这座最会造飞机的城市,太硬核了……

公众号新闻

最近微信改版打乱发布时间

常有读者朋友错过文章更新
将“智谷趋势”设为星标🌟
保持联系,一起前行

◎智谷趋势(ID:zgtrend) |  宁侃侃

一场深刻且重大的变革,正在蔚蓝的天空中无声地发生……低空经济,成为全球各国竞逐的新赛道。

在即将举行的奥运会上,巴黎将成为全球第一个推出“空中出租车”的城市,打飞的、看比赛,成为现实中的场景。美国、日本等国家都跃跃欲试。

中国也在加快谋划低空经济产业。就在不久前,一架国产低空飞行器“盛世龙”,从深圳蛇口游轮母港起飞,跨海跨城,仅用20分钟就抵达了珠海的九州港。同样的起点、终点,如果开车需要花费3个小时,是空中飞行的9倍。


盛世龙eVTOL
图源:晶报

智谷趋势观察到,中国还有一位强有力的“种子选手”已经浮出水面——成都。

这座为中国制造歼20战斗机的城市,已经强势杀入低空经济产业格局之中,未来有望成为这一领域的“领头羊”。

背后信号,足以令人重视。

最会造飞机的城市

今年年初,成都沃飞长空自主研发的AE200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在民航西南局见证下,进行适航技术认证首飞,并且目前已经完成型号合格审定。

沃飞长空AE200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
图源:公众号“成都发布

要知道,载人航空器要获得适航认证才能投入商业运营。

而AE200在适航进程上取得的进展,已经领先了美国Archer、德国Volocopter等同类企业,在低空经济赛道上,抢占了先机。

事实上,沃飞长空是目前全国唯一一家跻身世界前十的eVTOL研发企业,而就是这样一个业界的排头兵,几天前已经决定,将自家的全球总部及生产制造基地,落地在成都高新区。




沃飞长空CEO兼首席科学家郭亮还表示:


“在世界先进空中交通领域,成都是能够排进全国前三的,甚至未来会成为全球‘低空经济’的高地。”


为什么一家低空经济领域的头部企业,会如此笃定的选择成都?


其实一点也不意外,因为造飞机一直都是成都的强项,这可是一座以造飞机而闻名的城市。


从上世纪40年代到如今,全球各国对于天空的争夺战从未停息。

1954年,中国第一架飞机初教-5首飞成功,成为中国航空工业的开端,但那时,美国已经凭借1700万的航空客运量,奠定全球航空业的霸主地位。

经过多年的追赶,如今中国也终于跻身世界航空强国之列,在万米高空上有了自己的话语权。

这一切,离不开成都这样的航空工业重镇在背后持之以恒的付出。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成飞),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就为中国制造了歼5甲歼击机,再到后来的歼-7、歼-10、歼-20,一直为国铸剑。

这,还只是成都航空实力的冰山一角。

一直以来,大飞机都被视作航空工业的集大成者,目前全世界有能力制造大飞机的国家只有5个,中国就是其中之一。

在中国的“大飞机三剑客”中,C919大型客机机头是成飞民机研制的,并且成飞民机也是国产大飞机机头的唯一定点生产企业。

运-20军用大型运输机在成都首飞,而其最初使用的发动机涡扇-18,是成都中国航发研制的。

AG600水陆两栖大飞机,其搭载的通信导航系统,则出自成都中电科航电。

此外,成都在雷达、仪表电器、系统维修等方面,也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一句话概括,成都就代表着中国最先进,也是最完备的航空工业链条。

如今全球航空领域的竞争,已经从原先的万米高空变成了3000米以下的低空。

但这也意味着,在这个高度的空域上,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站在了同一起跑线。

这,显然是一个弯道超车的绝好机会。成都不可能错过。

早在2021年开始,成都就已经在谋划,如何将手中的航空产业链拧成一股绳,发挥出1+1>2的优势,并更好地助力低空经济腾飞。

如今,成都最大的航空产业集群已经落地青羊区,由成飞、成都飞机设计研究院(611所)等巨头领衔,一系列航空工业产业园区已经拔地而起,而且每一个园区都能量非凡。

比如国创中心,是我国国防领域第一家、航空领域唯一一家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

青羊区和611所共同成立的飞设中心,揭牌仅一年,就吸引了37家航空产业链企业,不乏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还有航空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产业园这座产业园直接将“工业上楼”用在了航空工业领域,一栋楼的楼上、楼下,就是一条航空产业链的上游、下游。

青羊区航空智能制造产业园
来源:公众号“青羊航空新城产业园

可以说,在航空工业领域本就已经极为强悍的成都,还在不断乘势而上。

正因如此,成都才能刚一杀入低空经济赛道,就能立马成为备受瞩目的“重量级”选手。

成都的硬核实力

依托极强的航空工业底蕴,成都在低空经济的竞争中,也早有深厚的积累。它有一个别的城市难以比拟的“杀手锏”:

工业无人机

所谓工业无人机,就是应用于各种产业场景的无人机。

不论是外卖无人机,还是田间地头的农林植保,城市中的广域巡航、应急救灾等等,背后都有工业无人机的身影。

2023年,中国民用无人机产业规模达到1174.3亿元,其中工业无人机的产业规模为766.8亿元,占比达到65.3%。

成都,在这一领域先拔头筹。

目前,成都已聚集100余家上下游企业,包括中航(成都)无人机、纵横股份、腾盾科技等整机制造企业,基本形成了从研发-制造-运营-服务的完整产业链。

近年来,成都工业无人机规模保持年均20%以上的增速,工业无人机产业综合竞争力排名全国前三。

尤其在大型无人机的产业规模上,成都更是位居全国第一。

就在上个月,成都腾盾研发的中国首架大型多发无人机“双尾蝎D”,实现了全国首次跨省物流飞行。218公里的航程,仅仅用了50分钟。

更重要的是,这架无人机的最大载重重量,达到了1.5吨。

“双尾蝎D”首航场景
图源:公众号“四川腾盾科创

紧接着,中航(成都)自主研制的4吨级大型固定翼无人机——翼龙-2,也完成了在3000米内低空空域的物流飞行试验。

一百多公里的距离,耗时仅15分钟,还具备快速装卸货物的能力。

很多人会疑惑,无人机难道不应该是小巧灵活的吗?

确实,我们一般最常见的外卖无人机,最大起飞重量一般只在10Kg左右。

但是成都的工业无人机,可不仅仅是送外卖这么简单。吨位级的大型工业无人机是智慧物流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比如为生鲜冷链产品和医疗用品等货品提供高效运输等。

除此之外,大型工业无人机在气象观测、应急救援等方面的作用,更是无可替代。

2018年,中国气象局启动了无人机气象观测方面的布局和试验,而当时选定的无人机机型,就是中航(成都)无人机研发的“翼龙-10”无人机,后来“翼龙”被应用在南海飓风气象探测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目前“翼龙”系列无人机的出口量,在同类产品中已经位居全国第一。

还有2022年,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当时就是靠着成都腾盾自主研发的“双尾蝎”无人机,挂载光电侦察吊舱、空中基站设备飞抵震中区域上空,为震区的2万5千多户民众提供了通信服务。

由此可见,成都无人机产业有着多么硬核的实力。

培育低空经济的沃土

发展低空经济,成都政、产、学、研各方都在行动,已经形成了培育低空经济的沃土。

前不久,成都金牛区召开了一场无人机产业链人才、政策、市场要素对接座谈会。

看似一场平常的会议,却显露出成都在低空经济产业上的深厚积累。

在说到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转化的问题时,电子科技大学航天学院的教授现场直接邀请去谈合作。

因为四川省无人机学院,就是在电子科技大学内挂牌成立的。

这是一座专门培养无人机领域尖端人才,进行相关科研成果转化的学院,由四川省教育厅、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成飞集团、中航(成都)无人机、电子科技大学共同建立。

此外,成都还拥有64所高等院校,其中像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等高校,在航空专业都有着极强的实力。

在谈及无人机测试调试方面的话题时,彭州无人机试验基地的运营企业又发出了主动邀请。

要知道,彭州无人机试验基地是全国第二、西部唯一的无人机飞行基地,被称为“天空之眼”。

目前,全国范围内民航局批复的无人驾驶航空基地有20个,其中19个是基于通用机场改造的,只有成都彭州基地依托自然环境而建。

在这里,从平坝到高山、从山林到湖泊,共有8个试飞场地、14大测试场景,分布于不同区域与高度,可供上百架次无人机起降。

彭州无人机基地
图源:公众号“成都发布

所有的无人机要想经过出厂测试、合格上岗,都要在测试基地飞上一遭。

为了近水楼台,彭州无人机飞行基地已经吸引了95家工业无人机企业与无人机管制技术企业入驻。

对于成都本土的无人机企业来说,这种先天条件,只能说是羡煞旁人了。

除此之外,座谈会上还有无人机系统方面的专家、网络技术方面的企业,甚至还有一家公司是专门从事导弹、制导与控制领域相关研发、生产的。

光是一个区,在发展低空经济产业的路上,就可以聚集起如此多的专家、企业,获得尖端的人才、科研、场地支持。

可想而知,成都在低空经济发展上的底蕴何等深厚。

没有一家雄心勃勃的低空经济企业,可以忽视成都这座城市的机遇,背后还有两个重要的因素。

一是广阔的市场腹地。人口超过 2000 万的成都,作为中西部的超大城市,辐射腹地广阔,市场空间巨大。

成都拥有两座 4F 级的大型民用机场,双流机场和天府机场。

这意味着什么?

在我国,能够同时运营两座大型(4E级以上)民用机场的城市只有三个,除了成都,只有北京、上海。

从全球角度来看,“一城双场”的城市普遍有着两个特点:国际化大都市、辐射范围较大的城市集群。

北京辐射京津冀,上海辐射长三角,成都则辐射整个中西部。

最近,国务院批复了《四川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在这份规划中明确提出,

“四川省地处长江上游、西南内陆,是我国发展的战略腹地,是支撑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实施的重要地区。”

在国务院批复的20个省份中,获得“战略腹地”这个定位的,只有四川。

因此,成都注定在中国低空经济战略中,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成为关键枢纽。

二是强大的网络通信基础设施和数据算力支持。

要知道,低空经济想要蓬勃发展,无人机的研发制造,其实只是产业链上的一环。

在现实应用场景中,低空经济还涉及载荷、地面系统,以及下游的产业融合等方方面面。

5G网络已不能满足低空经济的发展,而是需要更进一步的5G-A网络技术支撑。其速度将比5G提升10倍、时延降低10倍、连接密度提升10倍,定位精度也从亚米级提升至厘米级。

同时,更加快速的网络传输,也需要更加强大的算力作为支撑。

而天府数据中心集群作为全国算力网络十大数据集群之一,成都的算力网络放眼全国也是顶尖的。

种种优势加持之下,成都发展低空经济,可以说是赢在了起跑线上。

打造营商环境“王牌”

目前,在低空经济产业的支持上,成都已经开足马力,不遗余力地投入,努力打造优越的营商环境。

在2023年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成都首次提出了自己对低空经济的期许:

打造工业无人机第一城

前不久,成都市产业建圈强链工作领导小组又将低空经济,正式列入重点产业名单。

对低空经济,成都也舍得真金白银、实实在在地投入。

——无人机新型号产品年销售额达到2000万,一次性奖励100万,超过1个亿,直接奖励300万。

——对首次为无人机整机制造单位提供自主研发的原材料或零部件产品,并形成有效供应链的企事业单位,最高一次性奖励300万。

——生产的无人机要是能提供电力巡检、应急救援和人工影响天气等生产性服务,并且年服务收入达500万,最高奖励300万。

……

正因如此,成都才有充足的底气,成为中国的“种子选手”,在全球低空经济产业竞赛的争夺战中,赢得关键的一席之地。

在4月开幕的成都世园会上,低空经济已经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成都在园区内打造了中西部首个5G-A生态园区,并且规划6条航线、12个站点进行无人机配送,基本覆盖了园区主要场馆。

成都世园会无人机
图源:红星新闻

无人机、网络设施、航线规划、产业融合被串联在一起,织就一幅低空经济的现实样板,如同在空中罗织锦绣,美不胜收。

成都的低空经济,正在狂飙突进,奔向一个精彩的新世界。

原创不易,感谢有你!
一起转发出去,让更多人看到。

右下点在看,右上点【···】分享,就是最好的支持


智谷趋势为中产阶级的资本觉醒服务,帮助更多人获得财富。据悉,帝都深处的人也会在睡前打开这个号。宏观经济、商业逻辑、企业兴衰、产业转型……这里有最真实的中国,有许多人难以察觉到的趋势信号。

更多精彩经济趋势分析
请关注智谷趋势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没了大胡子的马克思“我见过最牛的低空经济研究框架”万亿级低空经济的城市争霸除了飞行汽车,低空经济至少还有两个突破方向低空经济:eVTOL产业发展的5个核心问题艾瑞咨询:垂直起降-2024年中国低空经济前景研究报告2024低空经济产业链标的全景图(附下载)国资龙头领衔上涨,“低空经济”后来居上!北交所市场后续怎么走?突然爆火的“低空经济”,出海故事如何讲?低空经济的水已经沸腾到100度总规模20亿,沈阳低空经济创新发展基金正式设立无人机飞入千行百业 中国电信成立低空经济产业联盟【解字】说“不”低空经济:创新与机遇的交汇点新能源投资人,为啥都去看低空经济了?深度 | 漫谈低空经济围观:低空经济产业链拆解重庆梁平区组建10亿元低空经济产业基金向天空要GDP,低空经济是伪概念还是真风口?| 《财经》封面坠简:伊犁血盆(1/2)2024年中国低空经济前景研究报告(附下载)中投顾问:2024年中国低空经济数据分析报告狗引儿【长篇】(八十)低空经济“起飞”,如何抓住万亿级市场商机?丨睿兽分析低空经济产业图谱上线万亿“低空经济”的城市争夺战卫网君:丰台区加速布局卫星互联网、低空经济等产业园;COTM平板天线的市场有多大?铱星公布第一季度财报:净收入同比增长100%工信部部长:推动5G、智能网联汽车、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我国科学家研发出低功耗类脑芯片丨智能制造日报黄昏低空经济产业链标的全景图2024城市进化论火石创造城市低空经济链接力指数报告浦口区首支低空经济产业基金揭牌成立前言热点 | 2023-2024年低空经济eVTOL产业政策的梳理和解读规模10亿,安徽省低空经济产业基金合伙企业成立周鸿祎试乘飞行汽车 低空经济持续升温 产业链爆发在即?低空经济,高歌启航|OpenTalk回顾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