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漕工衣食所系”,中国痛失海运“科技树”的教训不能重演
近年来,网络上流行一句话:“百万漕工衣食所系”。这句话流行起来,其原因和古时一样——新技术引发了利益冲突。
明朝时期,北京作为都城需要从南方运输粮食,然而却使用了效率低下的漕运方式,而非更加便捷的海运。但如果废漕运改海运,将导致依靠漕运谋生的百万漕工失去生计。
于是,打着“百万漕工衣食所系,废漕改海断然不许”的旗号,上至潜运总督、下至仓库胥吏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在他们的阻扰下,明朝海运改革宣告失败。不但效率低下且腐败的漕运成为压倒明朝财政的最后一根稻草,中国也错失了借此机会,发展海运技术,从而开拓海上贸易这一关键历史进程。
其实,这个历史教训,古今中外都有。
汽车刚出现的时候,一方面因为技术不成熟,另一方面,当时的社会还未适应汽车,缺乏相应的规则,现在连小孩都知道过马路常识,在当时是一个新鲜事,所以车祸较多。同时,汽车的出现,严重地损害了马车利益。在诸多合力之下,1865年,为了防止安装了蒸汽引擎的机动车“危及公共安全”,英国议会通过了一部《机动车法案》。
这部法案在后世又被嘲讽为《红旗法案》。因为它有一条规定是:每一辆在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必须有3个人在驾驶,其中一个必须在车前50米以外步行做引导,还要用红旗不断摇动为机动车开道,而且速度不能超过6.4公里/小时,即不超过马车的速度。最终,红旗法案使得英国在汽车工业的发展中,逐渐被拉开距离。
当下,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各种新技术、新业态的出现,都引起不小的争议,比如,不少人认为AI会抢走人类的饭碗,比如无人车已经越来越成熟,即将会抢走司机的饭碗。
目前,中国很多城市都在开展无人车的试点。全国已开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超过15000公里,道路测试总里程7000多万公里。与此同时,我国Robotaxi、无人巴士、自主代客泊车、干线物流以及无人配送等多场景示范应用在有序开展,以自动驾驶和智能网联汽车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正在给武汉、杭州等城市的产业升级,城市发展带来新机遇。
但是,随着试点的大规模铺开,难免出现自动驾驶车出问题的情况。社会舆论对新生事物总是抱有怀疑的态度,一旦出车祸、抛锚堵车,就会引发大量投诉。
对于这种投诉要理性地看待。
如果是一辆私家车的车在路上出车祸或抛锚,哪怕被堵住的司机有怨气,但投诉车主和车厂都是没意义的,所以,哪怕一天整个城市有10辆车出车祸、抛锚,都不会引起投诉,但一辆无人车停下来了,无人车的标识清晰,背后的拥有者明确,怨气有明确的对象,就会引发投诉。
而且,考虑到大规模无人车试点,会引发明确的当地客运市场的利益结构变化,所以,就会引发更多投诉,建议取缔取消。
技术革命的确会让一部分岗位消失,但新技术不会让工作机会整体上减少。汽车取代马车,虽然让马车夫的工作消失了,但是汽车产业,运输产业,司机岗位都前所未有地发展起来,创造的就业岗位数以亿计。单在中国,就有3000万人从事与汽车相关的工作。
作为人工智能最大的应用场景之一,自动驾驶的出现,也会带来汽车和出行领域的重大变革,带来新职业的诞生。例如,自动驾驶汽车的研发、生产、维护等工作产生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并诞生安全员、监督员、调度员、采图员、数据标注师等新兴职业。
某招聘平台数据显示,2023年自动驾驶产业招聘的职位数是2020年的两倍;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23年未来就业报告》测算,未来5年,全球企业预计创造约6900万个新的工作岗位,与人工智能和数字化有关的工作需求涨幅明显。
所以,新技术并不会造成失业。从蒸汽革命到电力革命再到信息技术革命乃至如今的人工智能时代,新生产力不断取代旧生产力,但“百万漕工”并不会失去其谋生的方式,而是会与时俱进地实现生活水平的提升。
毋庸讳言,解决短期的利益和长期利益之间的矛盾,需要政府充分发挥看得见的手的作用。政府还需通过技术培训、职业介绍等方式,化解新技术引发的失业焦虑,不能因为短期的阵痛,失去长期的机遇。
当年的海运,其实是新一轮技术树的起点,如今,自动驾驶涉及芯片、操作系统、物联网、城市基建、检测认证等相关产业发展,是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的重要赛道。谁抓住了风口,谁就将在下一轮产业升级、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占得先机。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作为新质生产力的自动驾驶已经成为全球竞争的关键领域。中国、美国、德国、日本等多个传统汽车制造国都在从国家战略层面,进行着激烈的竞争。
当前,我国自动驾驶正处于规模化落地的关键期。以史为镜,技术的进步应避免因“百万漕工衣食所系”而停止“废漕改海”。无论是人工智能的发展还是自动驾驶的出现,都是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的大势所趋,断不可因噎废食。
热文回顾:
已开快捷转载,欢迎转载
已开过白名单的公众号,转载请遵循转载规则
欢迎关注更多深度文章
往期回顾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