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挤压」合资!海豹06/秦L上市,传递哪些智驾新风向?
本周,新能源销量巨头比亚迪,发布/焕新了其重要车型海豹06/秦L。
新旧阵营的不同配置策略,曝露着细分赛道的风向。考虑到比亚迪旗下车型强大的放量能力,以及在终端对合资品牌平价车型的巨大压力,无疑将放大这一风向。
逐一来看,比亚迪在迅速普及AVM(即360环视,根据GB/T39263-2020,AVM属于ADAS)。
海豹06 DMI全系5个配置中,除最低配的9.98万元入门款(标配倒车影像),另外10.98-13.98万元的4个配置均标配AVM。秦L的配置策略同样如此。
高工智能汽车监测数据显示,中国市场乘用车(不含进出口)前装标配AVM渗透率率在快速拉升,2021-2023年,其配置率分别为22.46%、31.09%、39.74%。而比亚迪,2023年前装标配AVM渗透率为63.82%。
事实上,国内城市停车位资源稀缺、停车环境复杂,AVM作为停车辅助恰恰满足消费者需求痛点(2023年开始,复用环视落地极致性价比「高速NOA+通勤NOA」,成为另一搭载驱动力)。
而合资品牌,动作缓慢。
同级车型上,轩逸、朗逸、卡罗拉均仍停留在倒车影像阶段。在配置率上,高工智能汽车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日产、大众、丰田,国内AVM前装渗透率分别为22.34%、16.17%、21.76%,均大幅低于国内平均水平。
根据此前高工智能汽车调研获取的信息,不同国家的停车资源状况,决定各地消费者需求痛点不同。
北美停车位大、停车场空旷,有信息指出起汽车与车位比例约为1:7(在舆论场上,美国停车场常被指“泛滥成灾”,作为对比,国内这一比例约为1:0.8),消费者对泊车辅助需求度低,欧洲停车环境略复杂,但不及国内。
有AVM厂商管理层在调研中表示,此前拆机做产品对标时,发现北美市场车型的AVM做的较为「糟糕」,德系厂商宝马、奔驰的AVM的质量则要好很多,但多搭载于“高配”车型。
叠加,合资品牌主要为外方做产品输入和定义,AVM功能基本还是总部定点、国内缺乏话语权,对于中国用户的需求响周期较慢、开发周期长,反应速度赶不上国内主机厂。
智驾一体机,为平价车型的另一个重要智驾配置。
海豹06 DMI全系5个配置中,12.98-13.98万的两个高配版本,标配一体机。秦L的配置策略同样如此。比亚迪「电比油低」的猛烈攻势下,极致性价比的强调,正强化国产方案的优势。
从产业端,一体机正持续开启国产替代2.0周期,(1.0周期,国内智驾玩家在集成层面获得破局,2.0阶段,尤其伴随上游芯片端突围,在新的市场窗口下,依靠全产业链的国产化优势,国产化突围)。
事实上,国内上游计算方案玩家,正在一体机赛道攻城略地。
以地平线为例,自2021年该公司在一体机赛道上车破局,其凭借征程®2、征程®3已经处于一体机量产第一梯队,2023年征程®2出货量在百万量级,2023年1-6月车企自主品牌L2级一体机地平线市占率为21.3%。
征程®3方面,其不仅可以支持8MP的智能前视一体机(典型案例包括,奇瑞星途旗下星纪元ES、长安深蓝SL03),同时可支持单颗芯片实现行泊一体,从而实现一体机向5V5R12U行泊一体的升级(典型案例包括海狮07EV)。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4月,地平线发布征程®6系列计算方案,其中包括征程®6B(10+TOPS、20K+CPU DMIPS)。从一体机发展的驱动力来看,一方面是主动安全法规标准的提升,一方面是市场对AEB等基础主动安全能力「从有到优」的需求,征程®6无疑可以满足这一需求。
根据公开信息,征程®6系列发布的同时,官宣了10家首批量产合作车企及品牌,比亚迪即位居其中,且发布会当晚,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现身发布会。
回溯来看,2022年4月,比亚迪与地平线正式宣布达成定点合作,除征程®2、征程®3外,2024年2月,搭载征程®5的汉荣耀版EV上市。
整体来看,以比亚迪为代表的自主品牌,加速进入对合资品牌平价车型的替换周期,不仅是电动化,智能驾驶、座舱,也将在其中扮演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