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看电影时要吃爆米花?这理由也是让人服气的……
你们有没有想过一件事,每每我们去看电影,在影院灯光还没暗下来的时候,观影体验就已经可以说是很精彩了,而营造出这种体验氛围的,是手里的爆米花。
不信的话,你们可以回想一下。
影院大厅里弥漫着能勾起回忆的黄油香味,玉米粒敲打着不锈钢器皿的侧面,预示着即将上演的打击乐交响乐。随着一股白色蓬松的波浪沸腾而起,里面的爆米花会被舀进纸筒里,如果你够幸运的话,上面还会淋上一层真正融化了的黄油。
于是,当人们拿着这一筒爆米花坐进软垫座椅时,内心和味觉都相当愉悦。
其实,在过去的90多年来,这种黄油味的美食与电影的共生关系始终如一。
对此,美国互联网统计公司Comscore高级媒体分析师Paul Dergarabedian表示:
“爆米花和电影就像花生酱和巧克力一样密不可分,因此,它们或许是现代史上最伟大的双人组合之一。很难想象有比这更完美的组合,而且这种组合已经以非常深刻和普遍的方式成为了大众文化的一部分。”
这话可不是瞎说,有数据有真相。
跟据Comscore的数据显示,美国最大的连锁影院AMC影院每年爆出的爆米花足以填满222个奥运会游泳池。
那么爆米花究竟是如何跟电影联姻的呢?这故事我们得从爆米花的起源说起。
根据Andrew F. Smith所著的《爆米花文化:美国爆米花的社会史》一书中的记载,爆米花最早是在19世纪上半叶传入位于美国大陆东北角的新英格兰的(New England),很可能是由从南美归来的美国水手带到这里的。
可直到19世纪40年代,在爆米花装置被发明之后,爆米花才成为一种流行的娱乐吃食。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集市、马戏团和城市街道上的爆米花摊贩数量激增。于是,更多的商业活动出现了,一种名叫Cracker Jack的,用焦糖裹上玉米花和花生的混合零食成为了棒球场上的必备品,并开始慢慢向电影放映业靠拢。
与此同时,有声电影的出现就犹如给电影业注入了鸡血,在20世纪初蓬勃发展。到1930年时,美国每周约有9000万人去电影院看电影。这一数字令人震惊,也令人心花怒放。
至少对于爆米花销售员来说就是如此。他们蠢蠢欲动,蓄势待发,时刻准备着去推销,但影院老板却犹豫了。
对于一些影院老板来说,售卖特许商品是一种不必要的麻烦,或者有损他们的尊严。
因为,在那些喧闹的日子里,小贩们会拿着篮子穿过街道,卖着Cracker Jack和爆米花,很多爆米花被扔在空中或散落在地板上。
这事发生在大街上还好,可若是发生在电影院里,散落的爆米花就会弄脏原本用来模仿宏伟剧院大厅的珍贵地毯。
但没多久,影院老板们就转变了态度。由于美国大萧条时期的到来,爆米花也迎来了自己的繁荣。
Smith在书中写道:
“每袋爆米花的价格为5美分或10美分,对于大多数美国人来说,这是一种可以承受的奢侈品。”
起初,爆米花的制作是在影院外进行的,运营商将空间租给供应商,因为人们认为在建筑内安装通风口的成本太高。
但随着竞争对手开始涌现,“爆米花财富”的故事像野火一样传播开来,特许经营权就转移到了影院内部。
而爆米花之所以卖得好,是因为它的香味。在制作爆米花的过程中,香味被发挥到了极致。机器一摆在大厅里,生意就莫名好起来了。
在之后的几十年里,爆米花就一直与电影院捆绑在了一起,成为了一种大众消遣与习惯。
就好像只要有爆米花和电影,人们就能摆脱日常生活的焦虑一样。
多年来,电影院不断扩大特许经营范围,有些电影院甚至将特许经营范围扩大到了堂食,他们会提供全套菜单和酒吧,然而尽管菜单齐全,但爆米花仍然是观众最常购买的食品。
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外部竞争的增加,爆米花也必须与时俱进。
比如,美国AMC电影院就会为爆米花提供独特或是电影主题的口味,如果有热门电影的话,还会制作收藏杯和爆米花桶用来收藏👇
未来,电影业还将继续发展,但有一件事将保持不变。
那就是,电影院永远都会先停止放映电影,然后再真正停止卖爆米花,这可能也是一种谜之浪漫吧。
行了,下次去看电影,要记得买上一盒爆米花哦。
-END-
Ref:
点「赞」「在看」为我们打call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