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徐彦辉课题组招聘研究生和工作人员的启事
研究方向
1. 在分子生物学方向,深入开展转录起始的机制研究,将研究体系拓展至多聚核小体模板上的转录起始复合物的静态结构,转录起始的动态过程。为了全面理解这一复杂过程,我们已经或正在构建多维度研究方法,包括结构生物学,体外生化分析和测序,单细胞测序,单分子光镊,活细胞成像技术等。
2. 利用编码抗体库解码蛋白组:构建DNA编码的抗体库(DNA-encoded Antibody Libraries, DEAL),开发同时靶向多种蛋白质的蛋白组解码技术,在单细胞、发育、病理等层面解析生物大分子在细胞表面和染色质等层面的复杂相互作用和功能,以指导对生命系统的深入理解,研究体系也可应用在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治等众多方面。同时,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开始产生大量抗体信息,可通过实验验证抗体的亲和力水平,利用抗体库的数据进一步推动蛋白质和抗体设计等生物医学领域的发展。
3. 利用人工智能从分子层面理解生命过程。上述两个研究中产生统一实验平台和相对规范标准的数字化信息,将基因组信息,蛋白质信息,三维结构信息,分子互作和功能信息等建立了关联。我们正在使用这些独特的多模态资源训练人工智能模型,以从分子层面理解生命过程,通过结合这些复杂的生物数据,探索多模态的基因组测序信息如何揭示生命的分子机制。随着人工智能工具方法算力的普及,我们相信能够利用所构建的方法和产生的数据,来全面理解生命过程在分子层面的逻辑。
我们认为这是生命科学研究长期未能解决的难题,是重大的机遇,我们已经有一定的研究基础,也是课题组未来若干年重点发展的方向,我们有决心投入最大的热情和耐心实现这一目标。期待不同学术背景,有志于开展创新性研究的同学们,科学工作者,技术人员与我们同行,我们会提供有竞争力的待遇和条件支撑研究的顺利进行。
研究生:招收2025级推免直博、硕博研究生若干名。
招聘岗位: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博士后和技术员若干名。
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和博士后需具有以下部分相关研究经历和成果:
1. 分子和细胞生物学:掌握基本分子生物学基础理论和实验操作,如核酸操作(分子克隆、DNA扩增、连接),熟悉常用工具酶的应用场景和使用。掌握细胞学研究相关技能和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介导的基因敲除和敲入、流式细胞术,单细胞测序,转录组,ChIP-seq,CUT&TAG等基因组测序实验操作。
基础和平台:目前实验室已经建立并常规使用Degron快速降解,WB,ChIP-seq,ATAC-seq,CUT&TAG,单细胞转录组,单细胞ATAC-seq等技术体系(发表论文在Cell reports,Cell Discovery等杂志)。
2. 人工智能和生物信息学:掌握人工智能或生物信息学基本技术,能够对基因组,蛋白组等开展数据处理。
基础和平台:目前实验室已经初步建立了ChIP-seq,单细胞多组学(转录组,ATAC-seq)等数据分析体系。正在建立单细胞蛋白组实验和数据分析体系。有开展相关人工智能工作的算力条件保障。
技术员具有以下部分相关背景:
1. 本科或以上学历。具有较好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等生物理论基础及相关实验经验,熟悉原核系统蛋白表达纯化、真核细胞培养的常规操作,熟练掌握WB、FACS,IHC等常规抗体检测技术。
2. 具有高度责任心和主动性,态度严谨,工作细心有条理,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薪资与福利待遇
副研究员和助理研究员可作为专任岗位人员与复旦大学签订劳动合同,优秀者可享受学校“专任研究”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晋升通道,聘期考核优秀者且达到引进人才条件的可竞聘复旦大学教学科研型、科研为主型岗位。享受户口和子女入托入学等待遇。
博士后相关待遇参照复旦大学相关标准(30万+,优秀者可更高),包括博士后公寓、户口和子女入学等,支持申报上海市及国家的“超级博士后”和“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博新计划)。
所有职位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确保高于同行业薪资水平,具体面议。
申请方式
1. 直博硕博申请,请将申请材料和简单介绍发至[email protected]。
2. 工作人员博士后请将申请材料发送至[email protected],标题请注明:“副研/助研/博士后/技术员申请+本人姓名”。申请材料包含:个人简历:学习工作经历、发表论文、获奖等。个人陈述:含个人研究特长、研究计划、职业规划等。推荐人信息及联系方式。我们承诺对申请材料保密。
课题组负责人简介
徐彦辉,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和生物医学研究院研究员。曾获新基石研究员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人才项目,科学探索奖、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创新奖)、中国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奖等荣誉。曾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项(项目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项等。
课题组(http://xulab.fudan.edu.cn)长期从事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围绕基因启动子区发生的转录起始复合物装配,染色质重塑和DNA甲基化调控,系统揭示了基因表达调控的分子机制,成果得到国内外同行高度评价。发表通讯作者论文40余篇,包括6篇Science,2篇Nature,1篇Cell,5篇 Nature Communications, 14篇Cell research等。部分成果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一完成人)、2021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和中国2021医学重要进展。
详情请见课题组网页:
https://xulab.fudan.edu.cn/index.htm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