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关大组织决策的小故事
有的朋友会好奇,大组织都是怎么做决策的,为什么很多时候看起来毫无章法、没有道理,有时候又动作激烈、做法极端。今天想讲个故事,对于理解大组织做决策,或有帮助。
三年二班的小明,对课业不上心,坐在教室后排,喜欢发呆,看窗外的云。有天小明意外发现,墙角有一个小小的蚂蚁洞。
小明产生了兴趣,观察蚂蚁。蚂蚁走来走去,走出教室,有时搬回昆虫尸体,有时搬回果核。很多时候,需要翻山越岭,协同完成一件任务,很艰难,而他们很有耐心。小明看得很起劲。
过了几天,小明的同桌小红,也发现了蚂蚁。小红很讨厌蚂蚁,她不喜欢各种昆虫,都觉得恶心。她跟小明说,你看它们可以,不许让它们上桌,也不许让它们离我太近。小明答应了,反正对他而言,只是远看就很有趣。
不过,隔壁桌的小军就不一样了,有天课间他跟小明闲聊,也发现了蚂蚁,他兴奋异常。小军从小就是昆虫爱好者,周末假期常跟家人去山上捕虫,平时也读生物科普书、看生物科普纪录片。
这次发现了蚂蚁,还是在教室里,自然不能错过。小军去买了糖果,主动跟蚂蚁展开互动:蚂蚁会怎么发现糖果,怎么搬运糖果,怎么克服把糖果塞进蚂蚁洞的难题,小军兴味盎然。有时干脆就把蚂蚁转移到桌子上,看怎么翻越障碍的;有时就用瓶子把蚂蚁养起来,看蚂蚁的食谱。
小红坐得不远,可就不满意了,本来就有点恶心,现在还主动养虫为患,实在过分。她跟小英说了这事,小英是小红好闺蜜,还是班长,立刻站出来指责小军。小军迫于压力,只好放弃玩弄蚂蚁,跟小明一样,也只是远远观察了。
又过了几天,蚂蚁被同坐后排的小强发现了。小强是班里最调皮捣蛋的孩子,他看到蚂蚁从洞里进进出出,就想到了各种办法去折腾蚂蚁。
小强有时候抓住蚂蚁,拆断四肢;有时候把蚂蚁放在封闭瓶子里,看多久会饿死;有时候干脆往蚂蚁洞里灌水。
小强都是蹲在墙根玩弄蚂蚁,小红离得远,眼不见心不烦,不予理会。不过小军可就不高兴了,他自己是昆虫爱好者,把蚂蚁折腾没了,我可就没有学习对象了。小明也有点不舒服,他也认为有些残忍。这下,小军带小明,跟小强发生了冲突,还打了一架。
小红忙喊班长小英来劝架,根本劝不住,只好求助班主任。班主任一到,大家只好停手。
花了一段时间了解情况后,班主任知道,缘由全都出在墙角的蚂蚁洞,勒令班里几个同学,灌水之后,用泥土封填了洞口。大家都不出声了,毕竟违逆班主任,接下来就得叫家长了。
蚂蚁洞没了,一切都回归正常。小明继续看窗外的云。小军研究起别的昆虫,比如树上的蝉。小强找到了新乐趣,做纸飞机戳前排同学的后脑勺。
对于蚂蚁来说,他们尝试做过不少决策分析:上次糖果投喂是战略上释放的有利信号吗?那次洞里灌水也许是某种长期项目的伏笔吧?这次要封洞口,估计是对我们恨之入骨了。
这都是想多了。实际情况很简单:小明,小军,小红,小强,各有想法,但都没那么在乎蚂蚁死活。正如大组织,也都是小明,小军,小红,小强,各有想法,但都没那么在乎用户了。
到底在乎的是什么,蚂蚁是不会知道的。
题图由 Midjourney 绘制。Prompt:a single cute small ant caring a cube of sugar on its back, white background --ar 16:9 --v 6.0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