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不同的人,能反射出自己的一些问题,发现自己需要解决的人生课题。楼主之前喜欢自己一个人在家里思考,觉得自己可以想明白,好像一直在等待开悟的那一天,但其实大部分时候都是在固步自封。不能否认看线上的内容也会有所启发,但是和接触真实的人带来的感触和成长速度是没法比的。楼主最近一个月见了很多人,体验了很多新的社交场合,包括但不限于语言交流活动,学校同龄人咨询项目,和陌生姐妹一起去夜店,网友线下见面,和老朋友说一些真实的内心想法等等...…当然也会有不适,但是这段时间的收获真的很大,对自己有了更多的认识。不过这段时间社交频率很高导致很多或大或小的问题一股脑涌现出来,以后可能还是会平衡一下社交的频率。不管怎么样,我都建议无论你有多内向,多讨厌人类,偶尔也可以大胆走出舒适区,去认识新的人。不管会不会成为朋友,活在当下,听他们的故事,说想说的话。@腦殘志堅KK醬
同意,不断认识新的人才能让我们更明白自己,更明白世界。
@种光花椒
同意,其实我是特别不爱社交的,但是偶尔和我感觉我们还不算熟的人一起出去聚会交流,也会有新奇的感觉,还不赖
@momo
是的,很多人的一句很普通的话,都给我很大启迪
@十二颗橡树
一个人呆久了,我已经觉得自己不大会说话了 🙂
的确,长困于室内的情境下的确需要对自己采用心理干预手段,强制脱敏治疗。我有个想法是对于不了解或不深入接触的事物我们通常会用美化的或理想的观念去看待,多尝试“新”有利于调动人体兴奋机制。我就有体会,在和别人交流的过程中,好像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惊讶一下,哦,原来我在别人眼中是这样子,之前一直都只是我自以为的自己。自己一个人闷在家想和看书,没有外界的反复验证,就算一开始是对的,但事物总是在运动过程的,是一直在发展,在变化的,没有绝对的正确和错误。所以,我们还是要走出去,交流观点,相互印证和补充,不断完善自己。是这样的,我记得有句话说得很好,只有和人不断碰撞,才会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同意,我特别懒得社交,但我喜欢见人,特别是那种「一次性交流」。比如和旅行中偶遇的人交谈,和网友互动等等,拓宽了视野,可以和新鲜人事物互动,但又不需要维系关系,太爽了。我也是近年来才发现适度适量跟新鲜人事物的碰撞带来的滋养和成长真不是一个人宅家修炼可以相比的,通过真实生活在这个世界的实感进而得以认识到自我的主体性,由观察者变为参与者。一方面可以审视自己的真实需求和身心状态,一方面可以获得一些启发和思考,探索自己不同的人格,不断自我成长。由内到外的自我审视和由外到内的自我观察都很重要,个人认为,独处和社交6/4分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