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改革共识,将改革进行到底
来源:夜读社
作者:逆行斋主
引言: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
一中二中确人事,三中抓经济。
最近的两场会议都在释放信号,为7月举办的三中全会进行社会情绪和舆论上的酝酿和准备。
4月30日政治局会议,决定今年7月召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
5月23日举行最高规格企业家和专家座谈会,提出9个方面的议题,强调最多的词语是改革。
在45年多的历程中,有两次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全新局面。
即将召开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无疑,全面深化改革将承担起新一轮的重要使命。
人们有理由期待。
一、中国何去何从?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改革”这个词失去了应有的光彩,感觉有点灰溜溜的,几乎到了“老鼠过街”的地步。如果有人公开说,我支持改革开放,恐怕要被冠以“政府走狗”、“精英帮凶”的帽子。与之相反,歌颂文革,希望以文革方式解决中国目前存在问题的声音却不绝如缕,甚嚣尘上。直接者如张宏良,公开鼓吹;高明者如卢麒元,迂回否定。
毋庸置疑,发轫于四十年前改革开放已经进入“深水区”,目前正处在攻坚阶段,在资源环境、民生、收入分配差距、城乡二元结构等方面存在较为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改革并不均衡。一方面,公共治理结构未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行政权力过分集中,缺乏制衡机制,滋生了部分党政官员的权力“寻租”和腐败行为。另一方面,经济的快速发展并未实现“把饼做大”缓解“分饼不公”的矛盾,收入差距变大成为社会和谐的毒瘤。同时,社会保障体系的滞后成为改革的隐患,如今不仅存在公共品供给不足,而且还叠加“公共品缺少公共性”的体制弊病,所以常闻“今日吃肉骂声喧”。
这些问题是改革发展过程中的客观反映,但更多的是由改革不到位形成和积累的体制性矛盾和问题。四十年来改革好改的、容易改的差不多都改过了,留下的这些问题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和硬核。
面对中国在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出现的贫富悬殊、利益集团的固化、国进民退、道德滑坡等多个问题集体爆发,学术界左右两派思潮再度激烈交锋,左派希望重返过去的革命路线,右派崇尚西方民主与自由的理想主义。有人认为中国不能迷信改革,有人呼喊加快政治改革,但没有人能为改革厘清方向,反而带来更多困惑。
于是,一个问题不可避免地浮现在人们面前:中国向何处去—是向少数人专制和大众贫困的旧体制复归,还是走向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国家?
二、两种完全不同的解决方案
面对这种形势,目前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解决方案。
支持市场化的经济改革和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改革的人们认为,既然中国社会存在的种种不公是由市场化经济改革没有完全到位和政治改革严重滞后,权力不但顽固地不肯退出市场,反而强化对市场自由交换活动干预压制等寻租活动基础所造成的,根本解决之道就只能是坚持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铲除权贵资本主义存在的经济基础,并使公共权力的行使受到法律的约束和民众的监督。
然而,也有人提出了完全相反的解决方法,这就是回到1976年以前极“左”路线支配下的旧体制去。一些旧路线和旧体制的支持者诿过于市场化改革,将腐败猖獗、分配不公等消极现象的正当不满,南辕北辙地引向反对改革开放的方向,挑起了新的一轮改革大辩论。
笔者认为,改革开放前旧体制和旧路线的支持者对中国现状所作的主张,不论就他们的“诊断”,还是就他们的“处方”来说,都是不正确的。
三、深化改革的动力不足
四十年前的改革开放,可以说是沿着从上到下和从下到上两个路径进行,庙堂和民间存在高度共识,那是全中国生产力和活力急剧勃发的青春期和蜜月阶段。
经过十年“文革”,中国当时那种封闭僵化的经济体制,极大地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国民经济已经滑到了崩溃边缘,物资极度匮乏,不少人的基本生活都无法保障,贫困人口高达2亿,吃饱肚子能活下去是普通老百姓的第一要求,这才有了小岗村血写的“土地承包协议”。
在高层,当时一代领导人,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历史责任感和放眼全世界的胸怀出发,毅然做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从而使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走上了伟大复兴之路。
四十年过去了,那种朝野齐心推动改革开放的情形,越来越少见了。许多曾经的改革者,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殊利益,由此从改革的推动者变成改革的阻挠者。
仔细想想,改革都是日子混不下去的时候才改的,矛盾尖锐解决不了了才改的。哪有一个日子好过的时候改?现在中国现在GDP世界第二,经济增长很快,日子很好过,有什么理由来实施改革呢?人们戏称,发改委权力越来越大,它不光要管石油、电信,还要管茅台、月饼、方便面。你让它通过改革把自己的权力及由此带来的好处让出一部分,可能吗?
可以这样说,自上而下由政府主导的改革日渐式微,动力越来越不足。
四、利益集团是深化改革的最大阻力
中国学界已有普遍共识,认为固化的利益集团是目前中国深化改革的最大阻力,而后者往往有巨大的政治能量,令继续改革的步履蹒跚。
目前中国改革的主要阻力来自于两方面,一是改革的主要既得利益者,权贵或裙带资本主义者(它由两部分人组成,一部分是依附权力、依靠寻租而获得财富的资本家,一部分是拥有权力、依靠寻租而获得财富的官僚阶层),以及执政党中的保守派及其代表——原教旨马列主义者——他们担心再改下去结果一样是丢掉所谓的红色江山。这两个阶层现在有十分明显的合流的趋势:后者为了他们的所谓江山,而前者则是为了他们的财富,却假装也是为了红色江山——至少是恫吓后者,如果再改下去,你们就会丢掉江山。于是后者就被前者捕获了,不幸的是,后者恰恰在执政党内拥有或似乎拥有道德优势,而且他们对工农阶级又有较强的游说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一些从行政垄断和权力寻租活动中得益的人们,为了维护其既得利益,既有可能打着“为民请命”的旗号,阻碍改革进程,也有可能假借“改革”的名义,强化行政权力的控制和腐败寻租的空间。另一方面,一些改革前旧体制的支持者利用公众对腐败、贫富分化等的不满情绪,用民粹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的言说转移目标,把民众的情绪引到反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上去。
五、利益集团的出现是改革不全面、不彻底的结果
为什么伴随着改革开放会出现利益集团?这是每个为改革开放呼吁的人必须要问答的问题。
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市场经济大潮中,在推进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中,在房地产业、矿山资源产业、金融证券业以及能源产业等领域,政商勾兑寻租成为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进入新世纪,伴随“国进民退”和普通民营企业受到贬抑,部分国有垄断企业,以及不少具有官员背景的强势民营企业,以公权力为靠山和保护伞,肆无忌惮地赚取超额利润,甚至寻求非法资本回报。这就是
权力不肯退出微观经济领域,反而强化对市场自由交换的压制和控制。在资源配置和经济活动中,政府的作用越来越强大。相应的,寻租收租的基础在许多领域继续保持甚至扩大。权力的拥有者们希望维持甚至扩大行政权力广泛干预市场和经济体制的“双轨”状态,以便继续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自由自在地弄权寻租,发财致富,而不愿继续前行,去努力建立规范的、平等竞争的市场。
因此,必要要厘清政府权力的边界和与市场的关系,政府不能取代市场,不能利用公权揽买卖。中国需要一个有限的和有效的政府,政府的功能是为市场的有效运行建立一个好的制度环境和提供市场所无法提供的公共产品,以便提升市场,而不是凭借政府的强制力量去驾驭市场、压抑市场和取代市场?因此,必须坚定地推进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回归市场化、法治化和民主化的正途,只有这样,才能走出恶性循环。
特别需要警惕的是,现在有一种越来越严重的倾向,就是把群众的不满引导到反改革的方向上去。不排除这是某些旧路线、旧体制的“老禁卫军们”的故意之举。
六、未来30年续写辉煌
中国是否能够在未来的30年续写辉煌,将取决于我们能否正确应对新一轮的挑战。
中国当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面临的最根本问题是以“利益格局调整”为核心的改革,如何在继续“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换句话说,是由改革开放初期的解决“普遍贫穷”问题,变为目前的实现“社会公正”问题,人类社会发展史证明,实现“社会公正”的难度更大,需要更为复杂的政治社会制度安排,“中国改革”正在步入艰巨的、复杂的体制改革攻坚阶段。
从改革路径上来说,当今人们对中国社会发展都有一个共识,就是中国只能走渐进改革的路。可见,虽然自上而下的改革动力日益衰落。但是,由于市场经济改革带来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个人财产的增加、个人的自主和自由、利益和权利意识的增长,来自社会基层公众参与的力量日益兴起,产生了一种新的社会改革的冲动。人民富裕了,有了一定的经济地位,成为一个独立的人,一个有人格的人,一个有经济利益的人,必定要有一定的保障。也就是说,公民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必将推动中国的改革走向深入。
这实际上触及到改革的主导权问题。我们常说公众参与是推动改革的重要力量,但事实上是把公众定义为改革事业的参与者。但毫无疑问,公众不只是可有可无的改革参与者,还是改革持续不断的推动者,乃至于终极意义上的改革主导者。因此,只有把改革的动力始终置于公众意愿之中,始终尊重和保护他们的改革意愿,才不至于使大业置于空挡、改革陷于停滞。
回望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释放民间活力,发展生产力的过程。其中,国家层面的制度创新是最大的生产力,也是推动中国四十年改革开放的最基本的动力来源,也是最稀缺元素。当然,所遇到的阻力也最大。
制度创新的难度增加本身也是个问题。纵使改革的边际成本在递增,但人类之所以能够收获持久的进步与文明,就在于人类能够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使自己一直处于变革思维的保障之中。反思本身就需要战略勇气和智慧。我们重温这种精神,珍惜这种经验,把赞美留给过去,用反思引导未来。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