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LensforKids
2019年的春天,LensforKids邀请王歌博士共同研发和录制了一档“给孩子的哲学课”,在这档音频课程里,王歌为孩子们解答了30个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比如:
在这档音频课程里,她旁征博引了大量孩子们爱听的童话、寓言故事,在故事里撬动孩子们的好奇心,进而做一点哲学练习,开始一点怀疑的精神,引导孩子独立且开放地思考世界。后来经过一年多的打磨,基于「给孩子的哲学启蒙课」音频课讲稿,再经过重新编辑、整理,由知乎图书正式出版了《没大没小的为什么》,书里延续了音频里专业且温柔的讲述风格,将抽象复杂的哲学问题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一一道来。今年6月,这本书正式上架微信读书,打开手机,不管家长在哪里,国内还是海外,都可以更方便的读到、听到这本书。我们邀请王歌博士为微信读书的读者们写了前言。希望这本小书,可以为它的大小读者们,开启一些新的可能性。🔵
最早和哲学所的几位同事闲谈,说起应当给孩子们教点哲学,这已经是2009年的事儿了。之后,我先是在微信群和几位中学老师与家长做线上的工作坊,在2019年,LensforKids的王雪邀约我做一个给孩子的哲学启蒙音频课,2022年,知乎出版了《没大没小的为什么》,到如今,这本小书登载在微信读书,从心念,到付诸行动,再到产生一个小小的成果,要依赖那么多共同的信念、行动和成果。我不禁感叹、也感恩如此众多的条件。我7岁时,父亲离世,我切身地要去体验“为什么人会死”的问题,这个疑惑不是一个抽象的哲学问题,而是切实的在每一天出现,或隐或现,或强或弱。这曾是作为孩子的我在心中一直萦绕的不解的谜题。或许,也是这个问题引领我走向哲学之路。在这个意义上,哲学隐秘地成为一种身世,成为我寻找父亲的道路。说到这儿,我不禁想起儿时看过的日本动画片《花仙子》的曲调,粤语版的歌词大约是 "落雨不怕,落雪也不怕,就算寒冷大风雪落下,能够见到他,可以日日见到他,如何大风雪也不怕。我要找我爸爸,千山万水也要找到他。”10年前,接近不惑之年,我的两个双胞胎儿子出生,面对强大又柔软的生命,如何在当下的这样的世界养育他们,不辜负此生进入我的人生、与我交汇的两个小生命,成为我新的问题。说来也巧,从他们俩出生起,我便不再那么频繁地梦到我的父亲。我也有了某种新的视角——即为人母的视角。我的大儿子小泽因为医疗事故失聪,庆幸的是佩戴了耳蜗,可以大大弥补他的听力。他刚去上幼儿园的时候,我很担心,好想对每一个遇到他的人说:“请别伤害他,如果可能,请帮帮他”。几乎在同一瞬间,我的内心一震,我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个人,不论男女老少,他们的身后都站着一位母亲(或父亲),面容殷勤乃至卑微地恳请着,恳请自己的孩子遇到的每一个人:“请别伤害我的孩子,如果可能,请帮帮他”。甚至我们遇到的动物,它们的母亲又何尝无此心愿呢?这便是我目前正在思考和写作的母性伦理。有了这样的人伦原则,再反思康德道德奠基的自由与自我,功利主义的效用最大化,亚里士多德或孔子代表的德性伦理,便有了一个朴素而直接的原则,可以让我们面对当下的生老病死,柴米油盐,乃至战争与和平。我相信,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天命,明年我将五十,似乎缓缓地、缓缓地,与自己的那份天命相应、相契。而反观生命中的所有“匮乏”与“失落”,都可能是隐秘的馈赠。时至今日,我旅居柏林已经是第五个年头,我和我的妈妈相隔“八千里路云和月”。前几日我回国的时候,和年已76岁的母亲第一次详谈近些年我所做的哲学思考。谈得满心欢喜,仿佛能够疗愈天各一方的惆怅一般。我深信,哲学是联通人与人,天地万物的一种渠道。对话是哲学本质性的特质,它可以从任何问题,任何地方开始。这本小书中林林总总的问题都来自孩子们 。而诚挚的提问,诚挚的讨论,是我们向生命、向他人敞开的一次次尝试,不论大人和孩子们一道,还是和内在的依旧是孩子的我们自己。
作者:王歌,目前任教于柏林自由大学哲学系。北京外国语大学和柏林自由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博士后,2009-2020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从事研究。2020年后旅居德国。研究领域涉及德国早期浪漫主义哲学、德国古典哲学和母性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