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把科学带回家
作者:万物杂志
全世界有超过8160万人(约占世界人口的 1.1%)生活在海拔至少2500米的地方,其中2170万人居住在埃塞俄比亚,1250万人居住在中国,1170万人居住在哥伦比亚,780万人居住在秘鲁,620万人居住在玻利维亚。一些海拔较高的永久定居点如印度的科尔佐克村庄,海拔约4572米,但是,这还不是最高的。你知道世界上最高的人类居住地在哪里吗?
答案是位于秘鲁的一个小城市──拉林科纳达(La Rinconada)。
这张拉林科纳达的照片是由哥白尼哨兵 2 号卫星于 2023年9月8日拍摄的。|European Union, Copernicus Sentinel-X imagery坐落在秘鲁安第斯山脉的这座小镇被人们称为“魔鬼天堂”, 海拔5090~5300米(相当于生活在珠穆朗玛峰半山腰的位置),气温终年在零度以下,因此树木无法生长。拉林科纳达的生活极其艰难。进入拉林科纳达的唯一通道是一条遍布草、石头、泥土,甚至冰块的山路,人们需要花几天的时间才能到达。由于几乎没有旅社、医院和政府机构,这里鲜有游客。除此以外,这里没有自来水和污水处理系统,唯一的饮用水来源是被汞污染的湖泊。由于没有垃圾处理设施,塑料和其他类型垃圾的污染很常见,人们被迫生活在垃圾堆中。食物需要从低海拔的地区运送上来,直到21世纪初,镇子上才通了电。据估算,拉林科纳达人口的预期寿命为30-35岁,约为秘鲁普通公民的一半。人们大都被肺部疾病和呼吸道感染所折磨。|mybestplace
据统计,现在大约有5万人生存在这片贫瘠且寒冷的土地上。不过,该镇不是一直都有这么多人的。拉林科纳达最初是20世纪发现金矿后的一个小型采矿定居点。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纷纷涌入山区寻找财富,这里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城镇。2001年至2009年间,随着金价上涨,尽管拉林科纳达的生活条件恶劣,但人口却出现了显著增长。如今,这里主要居住着矿工及其家人,他们勇敢面对恶劣的环境,从附近的矿井开采黄金。但采金的代价是,这些人必须适应隧道内零下15摄氏度的温度,以及低含氧量的空气。矿工们结束一天的工作后走出金矿。|widerimage如果你不是出生在高海拔地区,而是冒险前往像拉林科纳达这样的高海拔地区,你大概率会出现高原反应。症状包括疲劳、头晕、呼吸困难、头痛、恶心、耳鸣、手脚起水泡和发紫。这是因为大气中氧分压减少,影响了血液的氧合,造成人体供氧不足。不过,对于长期生活在高海拔地区的人来说,他们已经适应了环境。比如,安第斯山脉的原住民进化出了桶状的胸腔,可以帮助他们扩大每一次呼吸时的空气吸入量。19世纪晚期,科学家还发现,安第斯高原居民的血液中充满了红细胞和能够输送氧气的血红蛋白,使得他们的血液更粘稠。血液中含有高浓度的血红蛋白,有助身体适应低氧环境,但与此同时也会让你的心脏负荷过大,患上慢性高山病。|wiki开头也说过,除了安第斯高原外,还有很多高海拔定居点(比如西藏高原),那么这些定居点的人也有相同的身体进化吗?在近两个世纪的时间,人们一直将“血液变浓稠”看作是人类对低氧水平的普遍适应,直到20世纪70年代晚期,科学家才得出结论生活在西藏高原的人们并不符合这一规律。他们发现,西藏高原人虽然也生活在高海拔地区,但血红蛋白浓度并不高。事实上,与住在海平面的人相比,西藏高原人的血管中流动着较少的氧气。这是因为,西藏高原人携带一种名为EPAS1的基因突变,这种基因突变会降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使身体非常有效地利用氧气。同样生活在高海拔地区,西藏高原人似乎比安第斯原住民具有优势。|wiki除此以外,西藏高原人每次呼吸吸入的空气更多,呼吸速度也比安第斯山脉人更快,这使得他们能够在单位时间内吸入大量空气,以弥补低氧水平。并且,西藏高原人会呼出更多一氧化氮,他们的肌肉上有较多的毛细血管,前者(一氧化氮)会导致血管扩张,让更多血液以更快的速度流通,后者(血管网络)负责将氧气输送到各个细胞。种种因素叠加起来,帮助了西藏高原人在高海拔地区正常生活。埃塞俄比亚高地人也生活在极高的海拔地区,大约3000米至3500米。和前面两种高原人相比,他们既没有那么高的血红蛋白浓度,也没有藏族的EPAS1基因突变,科学家认为,他们很可能利用的是另外一种尚未确定的高原适应方式。所以,假期要是去高海拔地区玩耍,提前掂量一下自己的身体素质参考资料:
[1]https://en.wikipedia.org/wiki/La_Rinconada,_Peru[2]https://www.livescience.com/health/whats-the-highest-place-on-earth-that-humans-live[3] https://www.newyorker.com/magazine/2015/04/20/tears-of-the-sun[4]https://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9/1/342413.shtm?id=342413[5]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igh-altitude_adaptation_in_hum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