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半夜的,刷个视频的功夫,被一个15岁小孩哥狠狠教育了公众号新闻2024-06-08 00:06前两天,我和朋友聊天吐槽起二年级儿子的写作:我一个从小就能写的妈怎么养出了一个写作只能写一句话、形容词只会用big、good这些词的娃?我和朋友抱怨:我不理解小学生作文有什么难写的?但凡多读几本书、参考一下范文示例、多背一些经典句子、名人名言,拼拼凑凑都能拿出一篇评分不差的作文吧。朋友无言,甩给我一个一分钟的短视频:截图源自B站@初三八班王南皓看完这位小孩哥的发言后,我老脸红了,视频里说的“扼杀孩子的精神生命的方法”说的不就是我的写作小tips嘛…… 我又搜了这位小孩哥的几个视频,发现这个初三学生,真是不简单。100万家长等一个15岁孩子开课,他什么来头?视频的创作者叫王南皓,是一名平平无奇、在小县城就读的初三学生。但最近,他还多了一个身份——15岁的教育博主。他在社交媒体上开设了账号 “初三八班王南皓”,从自己作为孩子的立场出发和大人们聊一聊他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又在想些什么。不到三个月他就凭借13期视频全网播放量过亿,圈粉近百万。截图源自抖音@初三八班王南皓从视频中,我们能大致拼凑出王南皓的家庭情况:他出生和成长于一个普通的县城家庭,但应该不是太贫穷的县城,因为他们学校每年还有个别人会出国;他的家庭条件应该尚可,能给他长期请私教补习作文、录制的背景里出现过质地不错的贝斯(或者电吉他);他和大部分学生一样遇到不喜欢的课外辅导会逃掉、有一个脾气不太好会揍他的妈妈、他的父母会吵架、在家里承担家务和育儿重任的是妈妈。而这样一个普通的孩子之所以能圈粉,是因为他有着超越同龄人的认知和流畅的表达,这让15岁的他成为了网友们追捧的“教育博主”。从家长到初中毕业班的老师都对他赞赏有加。截图源自B站@初三八班王南皓王南皓有哪些高质量的输出呢?列举一二:比如,孩子为什么不爱学习?他说:孩子不爱读书,其实是因为他们“玩”得不够多,见得不够多,以及“作为家长的你们不够会玩!”截图源自抖音@初三八班王南皓他举了一个例子:一直以来他和很多学生一样,认为学英语只是为了考试。但当他跟着哥哥到了国外去玩,发现英语能帮他点菜、点瓶饮料,他才突然理解了学英语的意义,对英语产生兴趣。因为体验不够,很多同学其实都并不知道自己学习的目标,只是浑浑噩噩。所以,孩子不是不喜欢学习,而是缺少学习的动力,家长要让孩子多玩、多看、多体验帮孩子找到学习的动力。再比如,孩子为什么会被校园霸凌?王南皓说:关键就在于家长是否能为孩子撑腰。很少有人去欺负那些学习好的同学,因为他们背后有老师撑腰;也很少有人去欺负那些家里横的同学,因为他们背后有家长撑腰。被欺负很多是留守儿童、爷爷奶奶带着的、成绩一般的老实本分的、身体比较弱的孩子。所以,孩子是否受到霸凌,关键就在于家长是否能为孩子挺腰、让霸凌者知道孩子背后的家长不好惹。截图源自抖音@初三八班王南皓他的视频时长两、三分钟,没有华丽的剪辑和帅气的滤镜,但他优秀的内容让视频瑕不掩瑜。从他的视频里我们能看到这个孩子有着庞大的阅读量(书桌上出现过《鞋狗》、《为何家会伤人》这类书)、高于同辈的思考、脚本写的逻辑顺畅、表达很清晰。一个希望通过自己的世界、经历和体会为家长和孩子之间架起桥梁的少年,难怪赢得了众多家长的喜爱。成年人,请理性围观“火种”这位小孩哥如果能持续顺着知识储备、分享、反馈、提升这样要一个正向循环的路径走下去,我相信他至少能成为一个头脑和精神上都很丰富的少年。这样一个少年,未来生命的火种会很旺盛。反而是作为家长的我们,要对十几岁的孩子做育儿博主这件事理性围观。设想一下,如果把15岁的王南皓换成一个四、五十岁的教育专家,或者有过养育经历的教育博主(社交平台上一抓一把),你还会耐着性子听下去、还会觉得这个人讲的很好、很对吗?我对现在扎堆的教育专家和育儿博主唯恐避之不及。同类的视频换做成年人来讲,我要么不睬、要么看到好奇的标题点开后倍速听完,然后加上自己的不屑:我缺的是方法吗?讲道理谁不会讲100条?因为王南皓他以未成年的身份、说出很多有理可循的正确的话(虽然“你没成功就是不够努力”这样的话也是毒鸡汤),再加上每次的话题都紧扣育儿界里的经典题目(沉迷手机、不爱读书、性格内向),他的蹿红才成立。但在现实生活里,想要解决育儿路上某一个难题,可不是靠教育博主几个视频就能搞定的。就拿他那条让我老脸一红的作文视频来说,我当然知道背范文、套模板是写作的大忌,会扼杀孩子的创作力。也非常赞同他所说的,好的创作方法应该是让孩子表达真、让丰富的见识和阅历成为孩子的素材库。但从“不对”到“正确”再到“好”,这之间的鸿沟里充满着更具体和细节的方法、持之以恒的执行,家长只听原则和道理无法提升孩子的写作能力。在王南皓视频里出现的“最小正反馈”“相信的力量”“心流”“延迟满足”这些专业术语哪个高举科学育儿大旗的父母不知道、不理解?但要如何将道理内化成长期的实践,这才是父母要做的功课。所以,知易行难,家长们不能妄图让王南皓成为自己育儿路上的捷径。王南皓让我看到了养好孩子的三个启示当家长最难的一点是:我们虽然都曾做过小孩、虽然倾尽全力抚养着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最爱的人,但我们可能还是无法理解、体谅孩子的世界和内心。王南皓的珍贵之处在于,他给家长们提供了一个小窗口,让我们能透过这个窗口听到一个思考和表达都清晰的孩子在代替同龄人发声,告诉我们十几岁孩子的世界,他们的所见、所想、所思。这是他的视频在如何正确养育孩子上给我的第一个启示:聆听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是父母一辈子的功课。“王南皓替同辈发声”这个视角并不独一无二。从远一点的来说,早半个世纪前,就已经有了Judy Blume的Are You There God? It's Me, Margaret. 书中借青春期女孩的提问探讨了性萌动、初潮、胸围的增长等会让女孩们困惑的话题。从近一点的来说,像陈瑜的《少年发声》《不被理解的少年》这些作者与当下少年的一手访谈的作品,能让我们看到青少年真实的精神世界。家长要做的不是跟着教育博主们“上课”,而是去真正做到倾听孩子、和孩子有正常/深度的沟通、建立起一个紧密扎实的亲子关系。启示二:“鸡”娃的尽头是家长“鸡”自己。他在视频里讲过自己的两次震撼。一次是他和美国一个同龄人聊天,那个孩子告诉王南皓自己有个小目标:高中毕业前要赚够50万美金去环游世界。王南皓说这怎么可能?对方一句 “人生来就是可能成功的”让王南皓难忘。这个美国孩子父亲毕业于哈佛、孩子成长于美国比较富裕的中上产家庭,他能讲出这句话,是原生家庭给他的自信和底气。第二次震撼是王南皓与商界千人公司大佬对谈。得知大佬每周会带自己的孩子去见业内人士、用这种方法让孩子了解一个行业。这些人的获得资源、拥有的背景、人生的信念和自己美好前途的自信,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父母的成功作为依托的。就像王南皓说的,小县城不仅是经济的落后,更是精神和见识的匮乏。所以,家长应该提供条件让孩子长见识,带孩子去旅行、出国看世界、让孩子去大城市读书。说到底爹妈还是得抓紧鸡自己。如果见识是一个孩子拥有成就的基础,那埋在这个基础下提供养分的根就是父母。父母是丰富的人,孩子大概率不会贫瘠。启示三:给孩子寻找榜样的力量。王南皓的视频中多次提到自己的哥哥。透过视频,我们知道他的哥哥是一个白手起家、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人,他会带自己的弟弟出国长见识、会带着弟弟一起阅读教他如何增加知识储备。有这样一个同辈的榜样在前,在成长这条崎岖的路上孩子是能看到光亮在前方的。如果你的孩子身边没有这样一个哥哥、姐姐,那就让同伴、朋友、长辈做孩子的榜样。在《教养的迷思》一书中,作者通过大量证据指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影响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真正影响孩子的是家庭之外的同龄人群体。哈佛经济学博士、前谷歌数据专家塞思在《Don’t Trust Your Gut》一书中通过大数据实验得出结论:父母选择在哪个社区居住、与什么样的人做邻居,这一决定对孩子的影响力占到了25%。社区中的成年人会成为孩子的榜样,影响他们的未来成功与否。孩子对父母的感受复杂,而与社区其他成年人的关系简单,因此更容易效仿社区里的成年人行为。作为一名老母亲,我欣赏王南皓这样的少年,但更羡慕他的妈妈,上一世她做了多少善事,今生拥有了如此一位好大儿。编辑丨羚羊,人类幼崽观察家“体考神器”氮泵深受青睐,背后的风险令人担忧...1个被误传的道德故事,戳中了多少中国孩子的隐痛用这五步,我把儿子的语文成绩从73拉到了99.5“刚知道原来妈妈以前是大小姐!”你结婚后最大的改变是什么?✍️|作 者 招 募 & 投稿|后台回复“投稿”,查看详情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