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游”进耶鲁杜克让我掏空钱包,这一届鸡体育的中国家长陷入两难困境…
去年上海男孩游泳进斯坦福在家长圈非常轰动,结果今年又出了一个,人家游泳进耶鲁了。
结果我身边的体育鸡娃家长躁动起来了,暑假计划更是雄心勃勃,E妈决定今年暑假啥也不干,竞赛补习班夏校先放一边,体育集训去!去年因为各种原因没达到一级,今年怎么都得把这个一级运动员给搞出来!
另一边,美国妈妈们却陷入了焦虑,因为一年一度的tryout season(体育选拔季)来了,果然,当中国孩子在超前学习的时候,美国学生正在疯狂卷体育。
在美国, “tryout season”指的是学校或俱乐部运动队选拔新成员的时期。
每个地区和不同运动项目的选拔时间不同,但流程相似, 都是学生报名某项运动的选拔赛后,教练会通过现场的体能测试和模拟赛对新人进行评估,看孩子在该运动上是否有体能、速度、耐力和灵活性方面的优势,并评估孩子的技术水平、战术理解、团队配合和抗压力等。
对孩子练体育的家庭来说,每次的tryout season都是一场煎熬:
如果孩子是新人,担心他能不能入选?
如果孩子是“老人”,又犯愁他在队里何去何从?
即使诸多家长推孩子体育只是为了升学加分,并非要孩子走专业运动员路线,自己也明白就算孩子打不出成绩、不进top team也可以锻炼身体,但本该平常心的家长,还是在tryout season注满了焦虑。
“爸爸真棒”在美国的专栏作者静思采访了几位体育鸡娃的华裔家庭,他们中有人通过游泳、篮球进耶鲁杜克,家长掏空了钱包孩子压力指数倍增,有人却因为孩子出不了成绩彻夜难眠,听听他们的故事吧。
你得考虑是否要给孩子请私教?提前多久请?哪里找合适的人选?孩子心理上的障碍(比如对抗类运动不够aggressive)如何克服?还有全队的水平、队友关系、距离远近、家长能否贡献的时间、经济是否吃得消、如果同时练两个项目都拿到了offer,如何取舍……方方面面都要考虑。
练体育这件事,如果家长和孩子都抱着for fun的心态,是享受;但凡你稍微认真一点,都是一场拼劲全力且还不知能否换来好结局的“自讨苦吃”。
即便如此,还是有许多家长前仆后继走上这条路,主要原因还是体育与孩子申请好高中、好大学息息相关。
在美国,体育对升的优势甚至用体育“定终身”来形容也不夸张。
在Elite college admissions: A preference for athletes and legacy students一文中,提及的研究发现:
另外,2018年“学生公平录取”组织对哈佛大学的录取数据进行分析发现:
这也是为啥即使像八大藤校不给体育生任何奖学金,还是有很多运动员学生趋之若鹜,因为体育确实会让名校录取的门槛变的“低”一些。但“学业门槛降低”不代表学校看轻体育特招生的头脑。名校他们为什么会喜欢“运动娃”呢?
因为他们知道,练过体育的孩子不仅容易为校争光,孩子身上所反映出的潜能也不容小觑。
有些孩子,她是下午3点就回家读书的,从3点到10点,差不多能有6、7个小时在学习;对于一个练体育的小孩,她可能是下午7点半以后才开始读书,这就意味着,她每天最多花3个半小时读书。这其中所展现出来超强的领导力、团队合作、自律性和时间管理技能都是成功的必备素质。
可以说,体育就像放大镜,它能清晰反映出一个人的努力、态度、天赋、潜能、以及家庭经济背景,所以家长们下血本推体育——即使不打算走专业路线——也不足为怪。
△电影《卡特教练》
每一个推娃体育的家长,都是勇士
但这条路走起来真的太难了。无论你是鸡血家长、还是自称佛系家长,只要用认真的态度开始对待孩子练体育这件事,就是走上了“不归路”的勇士。
张姐是我认识的鸡血派家长,她大姐的孩子就是通过推游泳进了杜克,所以“抓体育”是她对儿子从小的规划。在带儿子小飞尝试了很多运动后,最终锁定了足球这个赛道。
小飞的足球生涯始于6岁,为了帮助儿子提升足球技能,张姐做了大量的投入。
除了每周两到三次、一年四季不断档地参加当地足球俱乐部的训练和比赛之外,她还加入了一个小团体的私人教练组织,通过个性化的训练计划让孩子的体能和技术得到显著提升。
私人教练每小时收费在60到80刀之间,稍有名气的私教收费甚至超过100刀,张姐每月在这方面的花费超过200刀。
此外,小飞长大些后,张姐还安排了专业的体能教练给孩子,每周进行一到两次的力量和体能训练,开销200刀左右。小飞一周要训练三次,每次训练两小时,周末还要参加比赛,张姐就化身专车司机,带着儿子东奔西跑。
有时比赛在本地,但更多的时候需要去其他城市、甚至跨州比赛,这些比赛的费用包括报名费、交通费和住宿费,每个赛季的开销超过2000刀了。
小飞因为曾在比赛中受过一次不轻的伤,所以有很长一段时间都不喜欢身体接触,会在比赛中退缩,教练也说小飞的aggressive和mentally strong不够,敢冲、愿意冲是足球运动员的基本素养,否则很难在足球领域走得更远。
为了克服这个障碍,张姐做了不少努力--
她为儿子安排了每周一次的运动心理辅导课程,帮助他克服对身体接触的恐惧,增强自信心;
她陪着儿子一起观看顶级球员的比赛录像,分析他们如何处理身体接触和应对压力,并鼓励小明在自己的比赛中尝试这些方法;
她还和私教合作,制定了一系列模拟训练方案,专门针对儿子对身体对抗和心理强度的提升。
前后折腾了近一年,最终小飞总算慢慢克服了心理障碍。
本来对足球一窍不通的张姐,因为儿子选择这条赛道,她也变成了半个足球“专家”,每次儿子训练和比赛后,她都会与孩子深入交流,分析他的表现、遇到的困难、了解儿子在赛事中的内心感受以及做好鼓励。
毫不夸张的说,对儿子足球的上心程度和花费的时间与精力远超她对自己的工作。
张姐说,他没打算让小飞走职业道路,但还是希望他能靠足球拿个好成绩撬开精英高校的大门。
而另一个和张姐不同风格的华人家长卜姐声称,自己在推娃体育方面算是佛系派。他们知道孩子体素质一般,家长没有太高的期待,所以麦克在中不溜的球队待着卜姐夫妻俩也挺满意,没有强推孩子往上走。
可即便如此,麦克练球也是费爹也费妈。除了参加球队训练,懂球、年轻时也爱踢球的爸爸有空时就会带着娃练球,作为球队常年的志愿者,爸爸没少在球场上对自家娃费心,练脚下技术、赛前战术分析和之后的复盘亲历亲为带着儿子做。
为了让麦克提升跑速,他们还让孩子参加了田径队作为补充训练。冬天天气不好时,也不荒废时间,在家里的车库摆上凳子就可以练脚下技术,让儿子来来回回盘球。
当爹的为儿子的足球事业发挥余热,卜姐这个妈也没闲着。踢球很容易伤膝盖,她就带着儿子到健身房进行力量训练、训练后的拉伸、以及给孩子做膝盖和足底的按摩。麦克确实没有小飞费钱,全靠爹妈提供无偿劳力了。
体育可以推,
但家长不要“走火入魔”
虽然家长们嘴上说着“孩子不走职业路线,要求不高”“自己佛系不推”,但长期投入后,家长们还是容易“走火入魔”,具体有三个表现:
根据“爸爸真棒”的家长调研报告显示:体育项目是国际教育家庭,除学费和艺术(音乐、绘画、戏剧等)之外,排名第三高的教育支出。有家长为了体育爬藤,3年仅仅在体育上的花费,就超过了100万。
在美国,孩子随便练一个体育项目,对普通中产家庭而言都是在“洗劫”父母的钱包,很多家庭可不止一个娃……
经济、时间和精力上都是全家倾情投入,家长有高期待太正常了。但孩子运动最终能被推出什么水花是由很多因素构成,完全不在家长控制范围内。
我认识耶鲁的两个本科生,两个女生一个靠篮球、一个靠游泳进了耶鲁,谈起她们当初为什么会练体育,她们都说小时候展现出来的一点天赋。比如,练习游泳的那个女生虽然身高一般,但从小节奏就很好、游得快;篮球那个女生除了身高优势、弹跳好。
但这些优势在进入高中后就因为人种、身体发育、潜能有限等因素再也体现不出来了。她俩算幸运的,起码靠着运动敲开了藤校大门(当然二人在其他方面也是标准的优等生),绝大多数孩子练体育最好的结局就是强身健体和享受团队运动的精神了。
推娃体育的家长,如果无法对结果淡然处之,日子真的很难过。
华人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向来严要求、高期待,要求孩子全面开花的家长不在少数。
就像那个靠游泳进了耶鲁的女生,平时除了正常上课、做作业,一周还要投入八小时练游泳(她希望能争取到代表美国队参加奥运会或欧锦赛选拔赛的资格);即使放暑假,她的安排也是一周五每天泡六小时实验室,剩下的时间泡在游泳馆训练。
她不打算走学术路线,我问她为什么还要泡实验室?她说因为成绩单上有B,怕影响将来的深造或者求职,所以多攒点经历刷刷简历。
谷爱凌的问世让原本就对孩子教育野心勃勃的华人家长燃得更旺了,自己的孩子体育和学业可以两手抓、两手都硬。
但两手都抓的孩子其实副作用很大。美国许多高中生为了申请名校而兼顾体育和学业,给自己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和心理压力,根据Prevalence of stress amongst high school athletes调研报告中的数据显示:
91%的高中运动员因为体育运动而经历不同程度的压力,其中58%报告了中度到极端的压力;
约22.3%的高中运动员有抑郁风险,12.5%表现出焦虑症状,8%表现出自尊心低下。
谷爱凌可遇不可求,家长们还是要对自己的孩子手下留情一些。
“何谓正途?”就是通过练体育优秀的能获得竞技成绩、去到梦校,普通的至少也能透过体育强身健体、塑造品行、磨砺性格,而不是用体育项目在申请中作弊。
2019年,美国最大的录取丑闻揭露了许多富裕家庭通过贿赂和欺诈手段使子女进入名牌大学,其中主要手法就是“假冒运动员”。主要犯罪人威廉·辛格通过贿赂体育教练虚假描述申请者的运动才能、甚至为申请者伪造运动员身份以此占用本不属于他们的大学运动员录取名额。
家长拼尽全力推娃练体育,本该让它成为孩子人生路上的磨刀石和闪光点、而非污点。
总之,推娃练运动这件事就像棋盘上未下完的棋,无论结局如何,执子者只能落棋无悔。
6月29日周六下午14:00
真棒·国际教育课程节线下活动来袭
热门校牛娃/择校备考内行人
面对面分享名校就读&申请的第一手信息!
线下活动席位有限
👇扫码抢位及咨询👇
6月24日周一晚20:30
同样录取UCB&UCLA,
学长学姐为何做出不同选择?
6月25日周二晚19:30
为什么要让女孩选择上女校?
女校和混合校有哪些不同?
6月26日周三晚19:30
独家分享:创纪录四枚哈佛录取背后的故事!
6月27日周四晚19:30
揭开英国精英男校教育神秘面纱!
什么样的孩子适合读男校?
6月27日周四晚21:00
什么类型的活动才符合藤校看重的“政治正确”?
6月28日周五晚19:30
在耀中读IB是什么体验?
最值得尝试什么课程or活动?
6月28日周五晚19:30
今年录取深国交、贝赛思的牛娃都有哪些特征?
如何成为招生官青睐的申请者?
👇滑动看最新活动预告👇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