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吵架时,孩子都在想什么?看完只觉得心酸……
点击下方预约按钮,观看直播↓
来源|钱志亮工作室(ID:qzlgzs)
每一桩婚姻都难免会有冲突。
偶尔争吵是情感的“调味剂”,无休止的争吵则使得家庭里到处充斥着压力。
这种压力偶尔也会“传染”到孩子身上。
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涅朵奇卡就一直默默承受着双亲冲突,继父和母亲在她面前经常吵得面红耳赤,让她的心中生长出无限的恐惧与担忧:
“望着他们两个,我完全明白了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我明白了他们那种无声的、永恒的敌意,明白了栖身我们角隅的无序生活这全部的痛苦,这全部的乌烟瘴气。”
生活在充满“战争”的家庭,真正的输家是孩子。
孩子目睹大人互相辱骂、推搡或者生闷气的画面,哪怕战火没有波及自己身上,他们依然能感受到深深的痛苦。
一般来说,越小的孩子,会越害怕父母吵架。
哪怕是婴儿,长期面对父母冲突,就会陷入一种焦虑的情绪环境之中。
曾经看过一项调查:如果父母不和,6个月不到的婴儿就能发现情况不妙,生理指标也会相应发生变化,如血压升高,心跳加速,压力激素分泌,这些反应和成人是一样的。
婴儿面对压力的反应是哭泣,大一点儿的孩子,压力反应会更加复杂。
我们简单列举了几种:
1.丧失安全感:“我的家会就此破碎吗?”
父母失控的时候,孩子就失去了与父母的联结。
他们会认为家庭环境不安全,害怕父母关系破裂,自己被抛弃,从而陷入紧张、焦虑、无助等消极的心理状态之中:
“爸妈会吵到什么时候?”
“他们会和好吗?”
“他们会离开我吗?”
“我会失去他们的爱吗?”
这些混乱的、不确定的问题会充斥在孩子的脑海里,在父母没有和好之前,他们很难安心地学习和生活。
2. 产生愧疚感:“他们吵架都是因为我。”
很多孩子都会把父母之间的矛盾看作是自己的责任,他们经常会认为自己是家庭冲突的原因。
对于孩子而言,他们根本无法理解为什么平时恩爱的父母突然间恶言相向,为什么有趣的爸爸会大发脾气,为什么温柔的妈妈会不停地哭泣,但他们潜意识以为这个世界上发生的事情都与自己有关,于是就会下一个结论:
“都是我的错。”
《亲密关系的秘密》一书中就曾提到一位女孩,她就深深地相信:
如果她没有出生,她的父母就不会吵架。
这当然不是事实,但是孩子确实会莫名地愧疚,负罪感使他们变得敏感、脆弱、谨小慎微。
3.试图拯救家庭:“我要让他们和好如初。”
有位朋友有段时间经常和丈夫吵架,吵到要离婚的地步,7岁的女儿也感受到了爸妈身上的低气压。
有天晚上,女儿拉住妈妈的手问:
“妈妈,我以后乖一点,你和爸爸是不是就不会分开了。”
这句话,让她心痛不已。
我们还是天真的孩子时,我们常常认为自己可以拯救父母的情绪,拯救父母的婚姻。
正如德国心理治疗师伯特·海灵格说:“孩子是家庭的保护神。”
他们会努力变得懂事、优秀,迎合父母的想法,以为自己只要足够优秀、听话,父母就会开心起来,家庭重新回归和谐。
但是,保护和拯救方式不一定都是温和的。
有的孩子会试图将父母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的身上来,选择制造问题来获取父母的关注:
在父母吵架时大发脾气;
离家出走、不上学;
有时还会伤害自己,比如生病,让大人无暇顾及曾经发生的不和。
从这个角度来看,孩子的身心状态,有时候也能暴露家庭的氛围。
4. 与父母疏离:“我只想逃离这样的家。”
随着孩子年龄增长,面对父母之间争吵已经不像小时候那么敏感,相比较忍受痛苦,他们更希望能够逃避家庭里的乌烟瘴气。
有网友说:“我很想知道他们累不累,我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结婚,我也不明白为什么生活会是这个样子。”
如果父母的婚姻带给孩子诸如此类的消极感受,孩子就会不愿意回家。
读到这,可能有的朋友会说,争吵对孩子伤害这么大,是不是意味着我们不能当着孩子面吵架?是不是一点不能伤害到孩子的感受?
冲突,原本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特别是做了父母之后,冲突次数比我们想象中要多得多。
温格·朱利在《幸福婚姻法则》中说:
“在这个世界上,即使是最幸福的婚姻,一生中也会有200次离婚的念头和50次掐死对方的想法。”
有的父母害怕争吵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会有意避开孩子。
然而我们都低估了孩子的洞察能力,大人自以为完美掩饰的“和谐”气氛,孩子依旧能敏锐地捕捉到冷漠和疏离,在这种表里不一的关系里,他们同样承受着压力。
事实上,真正对孩子造成伤害的不是冲突,而是父母处理冲突的方式。
最近这段时间,经常能看到小孩子吃东西被噎住,家里人情急之下使劲拍背的事情。
但这个急救方法是错误的。
要知道啊,如果异物是卡在食管里,还有可能通过咳嗽、拍打背部的方式拍出来;但如果异物是被卡在气管里,这些方法是无法奏效的,反而会越卡越深。
有些人担心,这个东西使用率不高。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因气道异物梗阻导致死亡的儿童人数近3000人,相当于每天有8-9名儿童因气道异物梗阻而窒息;家中备一个这个急救装置,关键时刻可以救命。
配件里面有一个壁挂架,可以挂到家里比较显眼的位置,不占地方,随用随取,也非常的省心。
点击下方小程序
即可购买
本文转载于钱志亮工作室(ID: qzlgzs),作者:钱志亮,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专注于特殊教育、家庭教育、幼儿教育领域。著有《入学早知道》《科学的早期教育》《急用先学的140个汉字》等。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