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Google高级研究员、畅销书作家吴军:通过教育实现阶层跃迁?看你想抵达的是哪一层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凯西记事录(ID:cathy_J1021)
1、“头部的资源,永远是有限的”
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最不可能“公平”,一个是教育,一个是医疗。因为它们的头部资源永远是有限的。
比如这些年,清华、北大、交大、复旦几乎没有怎么增加招生,而报考的学生却增加了七八倍,就显得录取比例尤其低。
好大学不可能多招,也就是说这个世界的教育永远是金字塔结构。就好比在上海,华山、瑞金医院,“对不起,就这么多病床”。
另一方面,人本身就有差异,家庭环境有差异,时间、地点这些外部条件可能也有差异……这些差异最后累计起来就会形成一个很大的差别。
这是一个客观事实,你抹不平,试图把它抹平也根本没有意义。
不同的家庭的培养目标也不能一样。
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要鼓励孩子学个“一技之长”,能实现吃穿不愁。
对于大多数城市中产来说,“读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是主要的机会。对我们大部分市民来讲,基本到此为止了。大家都看着创业一夜暴富的神话,但创业成功率其实真的很低。
还有一些家庭想的是“我的孩子要比我强,要走精英道路”,就要知道这是一条特别辛苦的路。因为一方面基本技能得掌握,另一方面,领导力等这些能力你还得具备。
比如,美国的一些优秀的高中,课外活动要远比中国更看重,孩子们要在这上面花更多的时间。
做课外活动有两个目的,一个是让他们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将来能够热爱生活,另一个是在竞技中培养他们的勇气,获得名次,让他们能够有一些在竞争中成功的经验。
要做到“特长”,就是州一级前几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一些朋友的孩子在搞体育,这些中学生需要每天早上四五点钟起床,六点以前开始训练,八点钟和大家一起去上课。然后下午放学继续训练,周末更是要花大部分时间在训练上。
因此很多人讲美国孩子的负担一点不比中国学生轻,是有道理的。相比之下,中国的孩子则不会在课外活动中花那么多精力。
2、“用教育实现跃层,得一层一层的看”
“阶层突破”是一个现在大家很喜欢谈的话题,但其实这是个理工科的逻辑,有人往上走,就一定有人在往下走。
如果把阶层的突破大致分一下类,可以分为两种,即贫困阶层通过教育进入中产阶层,以及中产阶层设法变成精英阶层。后一种要比前一种难得多。
从贫困阶层进入中产阶层,只要做到两点就可以了。
首先,父母和孩子有个一致的目标,即父母支持孩子上学,孩子自己愿意上学。中国目前高考升学率还是非常高的,除了那些不愿意读书的人,几乎所有人都能考上大学。
然后,在大学里掌握一项或几项技能。这是最立竿见影的,更重要的是,它与家庭环境、经济条件的好坏关系不大。
因此,对于普通阶层来说,只要能认真读书,并不需要成绩那么优秀,也能完成进阶的第一步。
容易完成的另一个原因是,在大部分经济发达的国家,中产阶层是数量最多的群体,因此进入到这个群体的机会较大。
但再往上走就比较难了,这是中国城市里大部分中产阶层遇到的困境。
比如很多人这一代做了工程师,他可能并不希望孩子读书还只是像自己那样为了单纯的一份工作,更希望自己的孩子们进入到管理层、领导层,成为精英。
就像我前面所说的,这些家庭的孩子最累,因为家长不仅要求他们书读得好,而且还要培养他们各种特长。
由于精英群体的人数少,中产阶层完成进阶的机会并不大,这是世界各国的实际情况。
3、“精英背后的是见识和格局”
不过,中产阶层难以完成这一步的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们的思维方式限制了自己和孩子的发展。
总的来讲,我不赞同“起跑线”之说,但如果有什么起跑线的话,那就是父母的见识。
当然,很难要求父母都能有见识,不过父母不断学习对孩子有非常大的好处。
父母的精进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中国父母的一个可以普遍改进之处是多陪伴孩子,而不是把他们交给家里老人去带。
但从某种角度讲,父母把对孩子的教育完全推给学校、补习班和兴趣班,多少有些不负责任。
最后,甭管是哪个阶层的人,你想上到更高的位置,你就得在那个位置来思考,要背负更大的社会责任。
美国名校有一个共同点,即要培养对社会有巨大正面影响力的行业领袖和精英,那些人应该领导未来的美国乃至未来的世界。
如果一个人进了哈佛大学,最后只满足于找一个收入还不错的编程工作,实在是浪费了一个宝贵的名额。
在中国,情况也是如此,能够进入清华和北大的人,需要多一点社会责任感。
让他们能够做到这一点,学校有责任,学生们自己也有责任,他们应该在学校期间完成对自己的塑造,而不只是学到一门手艺。
1、培养一个好孩子
其实,无论是普通人家的孩子,还是中产阶层的孩子,以及所谓精英的孩子,教育中都有共同的一点,也是必须重视的第一点:
培养一个“好孩子”,一个乐于帮助人的人,这样的孩子最终会有很多人帮助。
为什么我那么看重成为好孩子这件事呢?因为我看到了太多家长为了让孩子“成才”,逼迫孩子做这做那,反而弄得孩子对读书没有兴趣,最后上了个好大学就算给家长交了差。
更糟糕的是,一些孩子被逼得非常逆反,很不幸福。
实际上,对于每一个孩子,上帝都给予了他们一些天赋,靠着那些天赋,他们本就应该能过上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我相信每一个孩子也都有好奇的天性,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望。
教育的目的是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内在的欲望,让他们自觉地去学习进步。
2、成为前5%,必然是依靠热爱
读书确实是一件颇为辛苦的事情,想“快乐地学得很好”,不是没有可能,但以大部分人的智力水平或者说专注度,都是要辛苦付出后才能到达一定程度的。
但辛苦地学,和不喜欢硬被逼着学完全是两回事。孩子可能学得很辛苦,但是并不等于要让他很痛苦。
我们常说的“快乐教育”是想要避免让孩子学得很“痛苦”,而不是不“辛苦”。
而逼着孩子痛苦地学习会有什么结果?你即使让孩子看似成功,他最终也成不了一流的人才。
如果想做到某个行业前20%的话,可以靠外力去逼一逼;但如果想做到前5%,一定需要“真正喜欢”。
而要成为前5%,除了真正热爱,天赋也很重要。
现在的问题是,很多家长不肯承认天赋上的差别,比如有些家长经常会说:“我们家娃很聪明就是有点粗心……”
事实呢?差远了!所谓粗心,本身就是没学好,人家孩子听完课不做作业都不会粗心,你们家做了那么多题还“粗心”,这是天赋的差别。
3、如何帮孩子找到天赋
每个孩子有自己的天赋,即使兄弟姐妹,爱好也会相差很大。怎么样找到孩子独有的天赋之处?
首先,要给孩子自己尝试的机会。我的二女儿也尝试过她姐姐做的一些事情,但因为不喜欢就没有继续,不过她也慢慢找到了两个她喜欢的活动,一个是打高尔夫球,另一个是唱歌剧。
我们家其他人都不唱歌,谁也没有想到她有声乐天赋——仅仅学了一年就得奖,还到卡内基音乐厅去表演。因此,孩子的天赋要靠挖掘,家长不要强迫孩子去学他们不喜欢,也不擅长的东西。
其次,要给孩子留白,让他去思考。“尝试”的前提条件是一定要让孩子在学习上有弹性,让他有尝试的时间,不能用刷题把孩子的时间都占满了。
比如在美国,孩子上学前8年的成绩,学校和家长都不是特别在意,因为没有太在意的必要。
最后,老师和教练的意见很重要。比如谭元元(世界顶级芭蕾舞团中唯一的华人首席演员),她父亲曾反对她练芭蕾,可老师对她的家人说“你们不知道她的条件有多好!”后来父母将信将疑让她去试,果然一鸣惊人。
【互动】
无论是“鸡血”还是“放养”,
你对孩子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欢迎分享!
关注、点赞、转发,为更多父母带去力量!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