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俩娃去新西兰上学后,治愈了中产妈妈的教育焦虑公众号新闻2024-07-13 15:07来源 | LetsightID | letsight520作为一位移民海外的80后家长,我有幸见证了两个不同教育体系的对比。近年来,国内教育竞争的激烈程度让我感到震惊,它已不再是我们那代人记忆中的高考时代,而是被形容为"卷"的极端状态。与此同时,我的两个孩子在新西兰的成长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教育的另一种可能。在新西兰,小学教育被设计为孩子们的快乐天堂。孩子们在这里不仅学习知识,更在探索和创造中找到乐趣。他们的课程充满了实践和互动,旨在培养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与国内教育的高压和应试相比,新西兰的教育更注重个性发展和全人教育。最近,随着国际学校关闭潮的新闻频频出现,家长们对于教育的选择变得更加谨慎。在这样的背景下,新西兰的教育模式为家长们提供了另一种选择。它不仅避免了国内教育的过度竞争,更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成长,这无疑是当前教育焦虑中的一股清流。由于文化的关系,独自在世界一隅,羊比人多的新西兰一贯奉行的是个性化教育。每个孩子都是在自己的五岁生日当天入学,按照日期入读零年级或是一年级。校园里有各种各样的游乐设施和球场。与其说是学校,远看大概也跟公园游乐场差不多,上课的教室没有固定座位,孩子们基本都是坐在地上围着老师上课,去做helper的时候我就多次亲眼看到有顽皮的孩子在地上滚来滚去听课,老师并不会很生气,相反还会喊他们回答问题。至于刚入学还有点儿胆怯的孩子,老师允许他们带着自己的玩偶上课,直到感觉适应了学校生活为止。新西兰公立小学一年级的学习内容是从数数和认识字母开始的,数数的练习经常会一直延续到二年级,包含正数、倒数、隔二数、隔五数、隔三数等等。有些华人家长觉得浪费时间,但我觉得正是因为这种对数字的反复熟悉帮孩子们建立了强大的数感和数理逻辑,在未来的学习中潜力和兴趣才被慢慢发掘。这里的小学老师会主动告诉华人家长不要教孩子竖式计算和背乘法表,因为这些强制记忆的方法会破坏孩子数感的培养。我家儿子从来没有学过这些,我发现他们做计算时数字就像积木一样可以在脑子里挪来挪去,八九岁就可以心算两位数乘法。并不是因为有什么特别的技巧,完全就是因为熟悉理解了数理逻辑,所以这种学数学的方法大概算是磨刀不误砍柴功吧。当他们高年级开始参加数学竞赛之后自然而然就轻松理解了各种奥数概念,解法也经常是纯天然纯数学的,不但方法巧妙,更重要的是他们对数学学习充满了兴趣。因为从小的学习对他们来说就像一直在做解谜游戏一般,为此而着迷,拿到数学题的第一反应就是兴奋,至今也是逢比赛必参加,得过很多奖项,我想其实这份热爱才是最难能可贵的。新西兰小学里学习知识经常都是通过做游戏的形式来完成的,无论是真人互动还是借助电子设备,孩子们都觉得自己是在玩儿,而实际上老师想要传授的知识就都蕴含在这些有趣的游戏中。每个教室都有很多iPad或是电脑供孩子们使用,四年级开始就可以自带电脑上学了,高年级的绝大部分课业和考试都是在电脑上完成的。所以新西兰孩子使用电脑的能力比较强,小学高年级已经可以自己做各种PPT,学校里也有一些机器人编程课程。我们所在的小学每年还会选出学生参加ePro8全国编程比赛,校内也会组织各种科技展来展示孩子们用不同设备做出的作品,与时俱进,也非常吸引人。每个学期学校都会组织孩子们出外参观或是做各种户外活动,比如参观博物馆或是去海边学冲浪,校外学习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我家所在的小学因为离海边很近,所以五六年级的孩子二三学期的每周五都会集体走到海边上帆船课,低年级的孩子则是在学校里上游泳课。低年级的时候我也曾做helper带孩子们一起去海边,每组用一个一平方米的方形木框框住一个区域。然后在老师发的表格中填写方框中数到的各种海洋动植物的数量,最后回到教室计算各种生物的占比,老师再进一步讲解孩子们观察到的各种生物的习性。对孩子们来说,这样的学习充满了乐趣。高年级除了学习英文和数学以外,还有一门课叫做Inquiry,相当于每学期做一个项目,比如印象中我家哥哥就做过一个牛奶场项目。他们会搜集一些真实奶牛场的地址,在地图上标注后计算距离,通过现实参观了解牛奶从奶牛到超市货架的全部生产过程,计算奶罐车的容积,进而计算成本和利润。这个过程中涉及到了科学、数学等等方面的知识,最后还要通过PPT演讲表达出研究成果,真正实现了实用学习。野外露营也是每年的热门活动,孩子们会去不同的营地做各种野外游戏,在夜里打着手电观察野生动物,观赏星空,在篝火旁吃烤棉花糖,跟朋友们一起度过难忘的时光。运动是新西兰小学非常重视的部分,我们所在的小学有600多名学生,每年代表学校参加各种比赛却有900多人次。也就是说有些孩子会参加多项运动,而且这些参赛队伍并没有水平限制,只要感兴趣都可以报名参加,让孩子们发掘自己的天赋和兴趣,至少坚持一项属于自己的运动。学校每年还会组织一次趣味赛跑,通常建议穿白色的衣服,因为奔跑的过程中会有老师往孩子们身上喷洒彩色颜料,跑完就是五颜六色的了。记得有一年学校的操场正好要换塑胶场地,于是校长专门雇了一辆挖土机在操场中间挖了个大坑作为跑步场地中的娱乐项目之一,活动结束后又把坑给填了。我当时看了叹为观止,就觉得这可真是会玩儿啊!作为世界上最天然的国家之一,新西兰的孩子自然少不了接触动植物的机会,大部分的小学都有自己的小菜园,有些还会饲养鸡和兔子等小动物。有一个全国项目叫做Garden to Table,就是孩子们自己种菜,然后每周有一天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烹饪,饭菜做好后种菜组和做饭组的孩子一起围坐在桌前享用美食。我家儿子们各有一本自己做的学校菜谱,五六年级两年他们做过很多不同的食物,熟悉了厨房的基本操作,也建立了对烹饪和烘焙的兴趣。轮值种菜的时候还要负责照顾蚯蚓农场,会有专门科学背景的志愿者家长给孩子们讲解土壤里的生物知识。新西兰的小学里大多有很多树,上面会标明几年级的孩子可以爬,午休时间经常会有一串串的孩子挂在树上或是在树下玩耍。我家哥哥曾经跟朋友在一棵树下挖出过活的蝉蛹,为此老师还给他们讲了蝉的一生,并让他们写了作文记录自己的发现。新西兰的孩子还有一个普遍的特点就是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很强,因为他们从小就被赋予了各种机会去自主观察、分析和思考。比如学校搞活动为某事募捐的时候,每个孩子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选择工作内容。有的喜欢上台表演,有的爱做幕后工作,还有的擅长卖东西和收钱,总之每个孩子都可以在工作中建立自信。有一次我去低年级的活动帮忙,内容就是让孩子们在校园的树林里寻找合适的树枝搭建简易小屋,这其中涉及木材的选取,绳子的使用以及搭建的方法,最重要的是团队合作。因为意见会有分歧,要看哪个小组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达成一致搭建好小屋,然后老师会检查小屋的结实程度,最终决定获胜的小组。这些看似游戏的活动其实都是综合能力的培养。很多人觉得新西兰的学校不重视学术,因为他们没有统一考试,也没有统一的教材可供学习。教学就是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程度分组安排不同的内容,数学也好英文也好看似都学得很随意,其实我觉得并不完全是,只能说他们教学的方式比较特别罢了,因材施教实际上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我们所在的学校就有一个天才计划,是学校出钱请一个外部机构给一些老师筛选出来的孩子进行一对一的综合智商测试,结果在120以上的孩子会被邀请加入计划。每周一次组织在一起做一些社会项目,并不是学术类的,但肯定也需要用到各种才能。大概是为了不引起其他家长的不满,这个计划是非公开的。开说明会的时候主要负责的老师说,学校之所以会开展这个计划,就是不想那些有天赋的孩子才能被埋没,如果早期被发掘,他们就更可能在未来造福社会。我觉得这想法确实很新西兰,不知道现在这个计划是否还在继续,我家的两个儿子当年确实都从中获益匪浅。在校的最后两年,我们学校要建新的教学楼,所有的计划都是公开的。最关键的是,跟设计公司的每次沟通,都有一些六年级的学生代表参与,表达他们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保证一切设计都是能够满足学生需求的。新楼建成后邀请家长去参观,真的是非常现代,教室里没有整齐的桌椅,反而到处是各种沙发、吧台、阶梯座椅和靠枕,学生们可以选择在自己喜欢的位置跟好朋友一起舒服地学习。回顾我家孩子们在新西兰的小学生活,那真是充满了各种趣味。同时也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技能,他们创作的图画和手工让我惊叹,他们设计的各种图纸和科学讲解图也教会了我很多,我从他们身上看到孩子们对学习的热爱,对生活的热情,对运动的执着以及对朋友的忠诚。我想大概正是因为新西兰的小学没有统一的考试和教材,没有应试的压力,才有这种自由的教学模式,才有机会让孩子们真正地了解自己,发现天赋,找到乐趣。我们所在的社区就像一个联合国,来自各国的家庭都有,华人却不多,儿子们喜欢跟朋友们一起骑山地车,自己带着铁锨挖车道,也喜欢在各家院子里打篮球,去海边游泳。有一家的兄弟俩哥哥天生是学霸,喜欢读书,弟弟篮球比赛的时候他也只是在旁边捧着大部头专心阅读。弟弟却有学习障碍,阅读非常困难,但是运动能力很强,身高体壮,很多运动都擅长。他们的妈妈是个园林设计师,从来不会焦虑,小时候主动跟学校谈让弟弟多上一年一年级,鼓励每个儿子享受各自喜欢的领域。如今他俩都很出色,哥哥学业很棒,弟弟是国家冰球少年队主力,每个人都阳光自信,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散发着不同光彩的魅力。我想这正是新西兰教育的魅力所在——它赋予每个孩子无需焦虑的成长空间。在这里,孩子们无需为了迎合他人或环境而改变自己,他们可以在学校和家庭的共同支持下,尽情绽放自己的独特光彩。无论学校还是家庭,都可以真正做到让花成花,让树成树,做最好的自己。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