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航 823 公里!全球「能效最高」的电车发布,但我们还买不到公众号新闻2024-07-21 10:07一度电八公里昨天,美国新势力车企 Lucid 的股价突然飙升近 10%,一看,原来是出新车了。2025 款 Lucid Air,官方将其称作「全球能效最高的电动汽车」,他们的 CTO Peter Rawlinson 认为,新款 Lucid Air 系列进一步巩固了 Lucid 在技术领域的领导地位,它在旅程中消耗的电能「比任何其他车型都要少」。有多少呢?他们的口号是「一度电能跑 5 英里」,换算过来就是 8 公里出头,相当于 12.43kWh/100km。对于一辆五米长,两米多宽,重达 2.5 吨的行政级轿车来说,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成绩。跑得快,且跑得远其实和前代车型相比,Lucid Air Pure 的续航里程只增加了 1 英里(1.61 公里),但其 420 英里(约 676 公里的续航里程,来自于容量更小的电池组。需要指明的是,这 676 公里的成绩可不是国内常用的 CLTC 工况续航,而基于美国环保署 EPA 循环测试规范下测得的成绩,更接近车辆的真实续航里程。2025 款 Lucid Air Pure 的底部装有一块容量为 84kWh 的电池组,比 24 款车型少了 4 度电。Lucid 表示,更小的电池组意味着他们可以用同样数量的材料生产更多的汽车,同时也为用户减少了一定程度的充电需求。Air Pure 是 Lucid 为了扩大 Air 系列的影响力,在去年推出的入门级车型,当时这一配置的售价为 7.89 万美元,后续降到了 7.14 万美元。现如今,2025 款车型又将其起售价拉低至 6.99 万美元(约 50.8 万元人民币)。付出这 7 万美元,你能换来一台拥有 430 马力的电机,0-60mph 成绩为 4.5 秒,17 分钟最高可补能 321km,这多亏了它的 900V 架构。Pure 车型往上,就是 Touring、Grand Touring 这两款,售价分别为 7.89 万美元(约 57.4 万元)和 11.09 万美元(约 80.6 万元),这俩都是双电机四驱车型,综合功率分别来到了 620 马力和 819 马力,0-60mph 加速时间分别为 3.4 秒和 3.0 秒。Touring 和 Grand Touring 在多了一台电机的情况下,依然能拥有较长的续航里程,分别为 653 公里和 823 公里(我没写错,上一代 Grand Touring 在 Edmunds EV Range Test 里的实测成绩在 750km 左右,很是夸张)。但要说明的是,后者换用了一款容量更大的电池,电池的具体容量暂未可知,作为参考,上一代车型为 118kWh。此外,Lucid Air 系列还有一台名为 Sapphire 的顶配车型,其售价直接在 Grand Touring 版本的基础上翻倍,来到了 24.9 万美元(约 181 万元人民币)。和特斯拉 Model S Plaid 一样,Lucid Air Sapphire 也是一台三电机车型,综合功率 1234 马力,只需要 1.89 秒就可以将你从静止推至 96.5km/h。但这头猛兽也有着较高的电耗,EPA 续航里程下降至 687km。当然了这依旧是个很好的成绩,作为对比,特斯拉 Model S Plaid 的 EPA 续航里程只有 577km。事实上,Lucid 对于「效率」二字的追求不仅能够在续航里程中体现,在其内部,我们同样能够感知。在 Lucid Air Sapphire 的外壳之下,逆变器和电机是它的核心。虽说 SiC 逆变器和接近 17000rpm 的电机最高转速也能在别的车型中看到,甚至有些中国自主品牌车型在参数上还要更胜一筹,可逆变器和电机的小体积带来的极高功率密度,才是 Lucid 的特别之处。高功率密度意味着要在有限空间内最大化定子产生的磁通量,因此定子单位面积内要布置更多的绕组。Lucid 选择在定子上增加开口数量、减小了单位开口结构面积,并且在单位开口中按照截面形状布置梯形绕组结构,最大化利用定子开口面积,增加磁通量。另一个结构亮点在于电机的冷却方式。Lucid 放弃了结构简单但是尺寸较大的壳体式冷却系统,在定子的开口间隔中布置了横向通孔,在电机内部形成冷却循环,最终在极为有限的体积内大大提高了冷却效率。总之,Lucid 通过各种各样的努力,将一台功率达 670 马力的电机控制在 74kg,功率密度超过 7kW/kg,全球第一。从 2021 年到现在,这项记录未被任何一家厂商打破。作为对比,Model S Plaid 的电机功率密度为 2.96kW/kg;成功将 4 台 SiC 电机塞进车身的极氪 001 FR,电机功率密度为 4.4kW/h。全球能效最高的电动汽车,名副其实。造车路没有尽头,除非钱烧完了「大厂」和「厂大」,不是一回事儿。曾经有位朋友这样对我说,前者是在行业里举足轻重的巨擘,而「厂大」更像是某种咒语,将一条普通的流水线,复制成无数条。这是一种能迷惑资本的语言艺术,两者都有着它们的奇妙之处,但其生长路径和结果,往往大相径庭。同样地,一家公司造出了一款令人瞩目的好产品,也未必能保证公司最终能够枝繁叶茂、硕果累累。今年 5 月,Lucid 公布了 2024 年第一季度财报,数据显示,Lucid 报告期内净亏损 6.85 亿美元,营收只有 1.73 亿美元。产量及交付量方面,Lucid 一季度共生产 1728 辆 Lucid Air,交付 1967 辆,尽管同比增长了 40%,可烧钱还在继续。在财报电话会上,Lucid CEO 兼 CTO Peter Rawlinson 表示,公司目前很大一部分支出都在为未来的产品做准备,这些产品使其扩大产量并实现盈利。「我们的规模越大,生产的汽车越多,我们就可以在固定成本上分摊更多的产量。」但这样的说法,从 Lucid 在 2021 年交付第一辆车算起,市场已经听了无数遍了,当时,满怀雄心壮志的 Lucid 对外表示,其销量预计会在 2023 年达到 9 万辆,成为美国市场上的第二个「特斯拉」。然而,2023 年,Lucid 的全年交付量只有 6001 辆。卖不出去 Lucid 唯有继续烧钱,凭借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资基金(PIF)的 10 亿美元投资,Lucid 截至 2024 年一季度末的现金流动性仍相当高,约为 50.3 亿美元。接下来,Lucid 计划在今年年底交付第二款车型 Gravity,那是一辆 SUV。「我们相信,Gravity 有望成为世界上最好的 SUV。」Rawlinson 说。Gravity一直以来,Lucid 的发展都和资本有着紧密联系,其中也不乏中国资本。2014 年 1 月,北汽 1 亿美元参投 Lucid 的 C 轮融资,持股 25%,成为了第一大股东。同年,贾跃亭以个人名义向 Lucid 投了数千万美元,成为第二大股东。当时的北汽,希望 Lucid 能优先发力中国市场,但 Lucid 创始人谢佳鹏则认为美国市场更有希望,这种分歧产生了合作上的裂痕,随后北汽将所持全部股份都转卖给了贾跃亭,这让他一下成为 Lucid 最大股东,持股比例达到 40% 左右。最后,随着乐视的崩塌,贾跃亭的电动车公司 Faraday Future 陷入资金危机,无奈之下,贾跃亭将所持 Lucid Motors 股份卖出。倘若 Lucid 当时来了中国,说不定如今会是另外一副模样。华为纯血鸿蒙一周体验:系统功能全面升级,小艺竟是最大的彩蛋体验完 iOS 18 公测版,我发现了这些新功能,但有一个遗憾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