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进声音有权利表达,但我们的社会不能被它们裹挟
点击
上方蓝字
关注我们
互联网上有各种观点和声音,这很正常,但是有一些激进的声音经常能够吓住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迫使涉事部门做出妥协或部分妥协,原因是那些激进声音往往举着某个极端的政治帽子,让相关地方的涉事部门觉得惹不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因此选择息事宁人。
▲图源:人民视觉
这个问题正逐渐变得严重。老胡认为,各地遇到这种事,应当更有主心骨。市场经济需要党领导宪法秩序下的宽松、多元和自由,生活中的各种形态,是不能举着放大镜上纲上线审视其“正确性”的。在小范围说话不严谨,只要不是违法违纪,严重破坏社会公序良俗底线的,也是不能按照在网络大平台上犯言语错误同等论处的。不能因为一些激进声音盯住了某个事某个人,有关地方和部门就无限度妥协。太给他们脸了!这会助长他们带节奏的自以为是。
那些最激进的声音其实就是一个小圈子,他们在形成一个信息和价值观茧房。如果只是他们那个圈子叫一个事情,各地大可不必紧张。任何一个小圈子的要求,都不值得紧张。除非是一个破圈的,各个群体共同反对的东西,才需要真正重视。
中国需要坚持改革开放,民间的活力是需要有试错空间的。一些极端声音客观上就像拦路虎一样在阻挡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道,无论他们的初衷是什么,但实际效果就是这样。他们推动了紧张的气氛,增加了各行各业的如履薄冰感,他们的这种绑架力需要受到抑制。
这种抑制不是让那些人闭嘴,他们有权利表达,而是各地面对那些极端声音要更有底气和自信。请相信,人民希望改革开放,希望党领导宪法秩序下的宽松做事氛围,那些散布紧张的声音绝不代表广大人民群众。
热文推荐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来源: qq
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