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方厚彬 | 美国教育创新中的社会力量

方厚彬 | 美国教育创新中的社会力量

教育

SOCIAL FORCE IN

EDUCATIONAL INNOVATIONA

社会力量
教育创新
几年前我与好友一起吐槽痛快以后,我说“哪天我来写一篇介绍美国创新的文章”,然而我拖了好久也没写好。这看起来好像很简单,但是真要弄清楚却很难。

记得刚到美国的时候,我和一位华裔教授讨论过:为什么美国人没有中国人勤劳,却更富强?为什么那么多美国人连一元二次方程都不会解,却更能创新?很多同胞估计都有类似的思考,我那个时候没啥思路,主要是作为在学校读书期间的留学生,是没办法弄清楚这样问题的。

工作以后的便利就是常常跑学校,就会有不少的机会去看去了解。从刚开始时觉得会很简单到现在已经过去快20年了,我接触的美国学校和教师累计起来数以千计,我教过的师范类学生早已过千人次,我也参访过很多美国发达和不发达的地区,却发现要弄清楚这个问题远远不是我想的那样容易。

即使看了再多,也还会觉得有更多的问题不够了解,而且发现这个问题的答案涉及的领域太多,原因也十分复杂,哪怕有时看起来很直接明了。不管深入到再小的社会毛细血管去观察,也还会有看不到的地方。





美国创新教育具体是什么情况?



以下这些文字是我这几年访校、参会、交流与观察所得,对我自己+来说也是一次总结与梳理。不过我确信,一篇文章还不能全面阐述清楚,仅仅是我尝试的一个开始。


促使我动笔的是,2024年初,我连续参观了南卡和佐治亚州的一些学区机器人中心,以此经历,我将分享切实的感受。


1

我们所看到的美国创新是冰山的水上部分,而支撑整个冰山的水下部分才是根本,也是创新教育最应该关注的地方。这样的支持几乎存在于社会的每一个细节中,很难一一列举,不过可以这样说,就是你很难找到一个社会的分支没有直接参与到教育创新中来,你也很难找到一个群体与教育创新没有关系,由此可见社会力量在教育创新中的“无处不在”

2

所谓的创新能力绝对不是技术做到什么地步,也不是有什么发明或者发现,而是思维模式。把如何创新这条路走一遍,去找找创新的感觉,比创新本身更重要。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创新,在我看来主要就是常规与基础的培养,养成解决问题的思路模式,而不是具体有什么成果。

3

所有的创新如果不动手去做、去实践、去思考、去讨论、去合作,去交流,都达不到培养学生创新的目的。创新的培养需要整个社会的支持,绝不仅仅只是学校,也不仅仅只是金钱,而是人。尤其是家长与社区的参与十分重要,有热情的家长,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热情是整个社会参与教育的基础

4

创新不是从工作以后才开始的,不是从大学才开始的,也不是从高中才开始的,甚至都不是从学校开始的,而是一种教育态度和社会氛围,融合在我们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中,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我常常想杜威说的“教育即生活”,就是“Education is not preparation for life; Education is life itself” 这句话,那么“生活”又是什么?在我看来,就是尝试,就是实践,就是不要停下来美高科高的创始人Larry Rosenstock先生一直说“如果我只有一个建议给你,那么我会说Never Stop(不要停下来)”。那么,“不要停下来”其实就是培养学生不断探索的态度。

5

从执行端来看,创新教育怎么做的重点在于给年轻一代提供可以让他们发挥的空间与氛围,每一个人都要成为这个空间的一份子。就是说创新不是说出来的,要让他们在一个环境里面逐步养成,当创新成为一种习惯性的选择,那么我们的创新教育就达到目的了。


这就好像你要教会孩子们游泳,那么你站在体育馆不停地说游泳的重要性几乎没有什么作用,最重要的是让他们跳入泳池去练习


作为学校、家庭或者社区,我们这样努力去帮助孩子们提高创新能力,很可能最终没有培养出能够进入清北的创新人才,但这样仍然是值得的。因为培养一群热爱生活、喜欢动手、乐于探索,或者知道怎样培养子女的未来家长,也十分重要。

6

创新不是目的,没有终点,是人生状态,生活态度,社会进步的源泉。我们为什么要创新?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大家的理解各有不同,但创新确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创新是维持经济发展的前提,也是生活进步的要求。创新主要表现在技术,但又不仅仅限于技术,还包括我们对文化的提升以及传统的反思。创新也是实现个人潜力与价值,维持个人兴趣,以及丰富生活的通道之一。







当我在这些机器人中心入口处,看到学生先后鱼贯而入,他们显得成熟大方又稳重,我能看得出他们来此目的明确性,几乎所有人都能很快进入自己的工作状态。如果不是介绍,如果不是看到这些初高中生的年轻面庞,我不能想象这是一间学生课余时间创新的实验室。


  参观美东南机器人中心 


2024年初,我参观了几间美东南机器人中心。在各间实验室里,我能看到各种工具小到几美金的螺丝刀,大到数十万美金的车床,当介绍到实验室的一角居然摆放着一台电焊机的时候,我几乎瞠目结舌。


在这里,激光切割或者3D打印机这样的工具根本排不上号,墙边一排少说也是十几台,这还没有数学生们最重要的编程能力。学生的机器人作品,会根据功能、尺寸、装备等不同分为不同的类别,小到手掌一般的小型机器人,可以按照指定路线做出规范动作,大的可以承受数以百磅重量,比一般轮椅还要大许多,几个人坐在上面仍然可以360转弯。这些机器人全部是智能型,可以对撞,可以打球,可以攀高,可以越过障碍物,还可以机械投掷等。这些机器人的打造涉及机械、手工、设计、编程、材料与安装等等学科领域。


这些年轻的学生,有的只有六七年级,除了一进入到走廊的时候,会有些声音,剩下的时间全部都是进入到自己的工作室,就像成年人之间的合作一样有序地互动、交流。你看不到玩笑嬉戏打闹的场景,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在处理。学生中有男生,有女生,跨学科,混龄,只有属于不同的团队和导师的区别。


机器人中心的导师也不是某某高校的教授,他们都是普通教师成长起来的同行,有的是物理老师,有的是数学老师,有的则来自家长,有一个居然是英语老师。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都是团队需要的岗位,全部是志愿者(这几乎无法想象),当然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热爱。热爱这个领域,热爱教育,热爱付出,热爱建设社区和教育下一代。


经费除了学区的支持,更多的是来自于社区内各种机构的赞助,大到数千美金,小到几百美金的不一而足,密密麻麻的logo列表,几十个这样的单位,其中有些是年年捐款。资助的单位包括社区里的各种商业与事业单位,比如餐馆、牙医、创新公司,或者健身房等等不一而足。



教育需要整个社会的力量













像这样的机器人中心远远不是最出色的,常常在竞赛中也只能止步于州这一级,很少能进入国家级比赛,更别说世界级。


美国中学生级别的机器人比赛,每年吸引大约60个国家的队伍参赛,在亚洲最好的队伍来自日本。据说在日本像这样的机器人中心也寥寥无几,但仅仅在佐治亚州就有超过100个这样的中心,每年光在州内的比赛就有几十场,全年排满,年复一年。


这些学生毕业以后的去向基本是计算机编程、机械工程、或者材料等相关的创新领域,他们去的学校基本以理工类为主,比如佐治亚理工大学。当我看到这里的时候,我想我们看到的美国创新好像就没有什么想不通的了。这是一个纵向上K16教育的渠道贯通,横向上社会细胞的全面参与所以说教育需要整个社会的力量,并非虚言。


我们参观这些中心的时候,会切实体会到如果单纯强调学生基础知识学得有多好,远远不够。如果只有基础知识,那么我们怎么看这些机器人中心的学生?相比于我们可以解多少道数学题,或者明白某一道数学题有多少解法的“能力”,这些同龄的孩子在这样机器人中心所得到的锻炼,是否更值得我们关注与思考?从这个角度,美国可以有能做出机器狗的Boston Dynamics,可以有乔布斯、马斯克、盖茨、奥特曼等创新的领军人物就不难理解了,那些创新名人中断学业,不去完成大学学业也就不足为奇了。


美国社会对教育的深度参与:

这只是一个机器人中心而已,还有很多这样的组织与机构,除了理工科,还有社会学科、体育学科的不同选择提供给不同兴趣与年龄的孩子们。总体来看,美国社会深度参与教育还包括如下方面


1

家长和家庭参与:家长在孩子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参与学校活动、家长会议、家庭作业和学校项目,以支持孩子的学习和发展。一些学校还鼓励家长参与决策过程,如学校委员会或家长顾问团,这些团队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校组织活动,帮助孩子参与活动,而非其他。

2

社区资源支持: 社区资源包括图书馆、社区中心、公共场所等,它们为学生和家庭提供学习、娱乐和支持服务空间。学校与社区合作,利用这些资源提供补充教育、文化活动和社会服务的机会。

3

志愿者和社区组织: 许多社区有志愿者组织和非营利机构,他们为学校和教育项目提供支持,如提供课程辅导、成为导师、募捐活动等。这些组织也促进了社区居民之间的联系和合作,促进学校深入社区。如果说教育一个孩子需要整个社会的力量,那么首先学校和社区之间应该有深度的连接。

4

企业和行业合作: 一些学校与当地企业和行业合作,提供实习、实践机会和职业教育,帮助学生更好地准备未来工作。这些企业本身就担负支持教育的职责,有专门的对外支持部门,这些部门不仅仅与教育合作,还有公益的其他职责。

5

技术和创新支持: 社区参与教育也包括利用技术和创新手段,如在线学习平台、数字资源、教育应用程序等,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体验和支持新技能素养的提升。

















这些方面共同构成了美国社区参与教育的现状,其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强学校和社区的合作关系,以及提高教育的公平和质量。


创新,不能光看结果,我们作为教育者需要思考更多的是过程






END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LIFE|教育饕餮盛宴来袭!第五届LIFE教育创新大会早鸟票开售《东风第一枝 - 元夕》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国际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24教育强国建设与教育对外开放学术论坛召开转发|开幕式嘉宾揭晓!2024哈佛中国教育论坛 “人文与科技:迎接教育新浪潮”东北酸菜白片肉炖冻豆腐脚踝的灵活性我们实地探访了这些创新学校,请跟随我们的脚步,走近教育创新的一线【早鸟售票|开幕式嘉宾揭晓】2024哈佛中国教育论坛 “人文与科技:迎接教育新浪潮”3000多人齐聚庆典,国务资政张志贤:新加坡是个多元种族和多元宗教的社会放弃体验,偏爱“打卡”:影院屏摄背后的社会心态都说全国教育看北京,北京教育看海淀,可你看看号称海淀鸡娃圈人手一份的鸡娃宝典究竟有多垃圾????教育装备展火热开幕,锐捷网络用科技力量点亮教育未来之光凝聚青年力量 推动创新发展 北京国际青年创新发展论坛成功举行我们的教育有多少种可能性?| 2024年教育创新系列直播这届大学毕业生的社会化越来越难AI早知道|字节AI教育平台Gauth占美国教育应用第2名;钉钉AI多模态升级;亚马逊向Anthropic追投27.5亿美元提前退休?以下是您的社会保障福利可能受到影响的 3 种方式笑贫不笑娼的社会氛围,郭敬明是其罪魁祸首李云迪欧洲巡演座无虚席: 他的“社死”是一出可怕的社会悲剧精辟到噎死人的社会语录雷军、周鸿祎两会力挺大模型,隔壁印度GenAI却要被谷歌Gemini“扼杀”?李云迪的社死,是可怕的社会悲剧!LIFE·合作 | 第五届LIFE教育创新大会招募合作伙伴警惕技术陷阱,向“伪创新”say No!教育创新“雷区”,你踩中几个?LIFE·官宣 | 七月成都第五届LIFE教育创新大会为未来而来!斯洛伐克班斯卡·什佳夫尼察(Banská Bystrica),室外军展LIFE·招募 | 2024第五届LIFE教育创新大会志愿者/实习生招募启动!《开始推理吧2》,一场吃力但巧妙的社会派推理尝试TUM新增英授跨学科专业 — AI的社会应用,背景要求宽松,可冲!​贾玲电影《热辣滚烫》揭示的社会现实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孩子应避免过度教育和过度学习奥斯卡影片《坠落的审判》:事实、现实、真相、真理,哪个更真实?跳舞的律师小姐姐背后,是还没固化的社会……双创大赛丨培育创新创业沃土 汇聚高质量发展合力保持对世界的敏感度,赋予设计更深层次的社会与文化责任|Protoscapes 源境建筑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